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24 h内行丁苯酞注射液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8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估静脉溶栓后24 h内行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自愿原则下实施抛硬币法分为参考组和序贯组,每组54例,前者行... 目的评估静脉溶栓后24 h内行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自愿原则下实施抛硬币法分为参考组和序贯组,每组54例,前者行普通溶栓治疗,后者在24 h内增加丁苯酞序贯治疗,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转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序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P-9和MMP-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MMP-9和MMP-2水平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IL-6和CRP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和Barthel指数(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NIHSS分值低于参考组,BI指数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后24 h内完成丁苯酞序贯治疗能降低MMP水平,增强炎症消除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实现较好的脑卒中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不良反应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丁苯酞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强 罗毅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BI指数(巴氏指数)对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与比较,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2组血脂水平、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I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和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与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通心络胶囊可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通心络胶囊 临床效果
下载PDF
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靖 李建峰 霍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87-188,共2页
分析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中所有收治的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再依次实施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患者纳入到本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患... 分析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中所有收治的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再依次实施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患者纳入到本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患者的总数为8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的方式。结果:利用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进行诊断,64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的方式,能够发现脑梗死区的CBF与CBV要比缺血半暗带区与健侧的对照区,缺血的半暗带区CBF与CBV要比健侧的对照区低,脑梗死的区域MTT显著的高于缺血半暗带区与健侧的对照区,缺血性的半暗带区MTT,要高于缺血半暗带区域以及健侧的对照区。血管成像的显示有部分患者出现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是大脑中的动脉狭窄比较多。结论:探究64排CT的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的方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还能够对颅内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进行显示,通过两种联合的治疗的方式,以及对预后进行评价,更加的可靠、有利,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低采样灌注 血管成像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4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评分 CT血管成像 早期急性缺血性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赵贵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4-0157,共4页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总康复有效率、生存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早期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增强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特色护理 康复护理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
下载PDF
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在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顾玥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3-0176,共4页
评定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怀疑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89例,明确诊断,其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61例)和非早期缺血性脑卒中(28例)。经急诊入院后立即开展各项检查,包括CT平扫、全脑灌注CTP、头... 评定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怀疑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89例,明确诊断,其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61例)和非早期缺血性脑卒中(28例)。经急诊入院后立即开展各项检查,包括CT平扫、全脑灌注CTP、头颈CTA等。比较不同区域下各灌注参数(CBF、CBV、MTT、TTP)数值,分析不同方式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中央梗死区和半暗带区CBF、MTT低于对照组,CBV、TTP高于对照组(P<0.05);中央梗死区CBF、MTT低于半暗带区,CBV、TTP高于半暗带区(P<0.05)。全脑灌注CTP下阳性58例、阴性31例,经一致性分析(Kappa=0.724,P<0.05);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下阳性60例、阴性29例,经一致性分析(Kappa=0.831,P<0.05)。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全脑灌注CTP(P<0.05)。结论 全脑灌注CTP可以显示梗死区与半暗带的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有助于提高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CTP 头颈CTA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进军 陈伟良 +2 位作者 查曹兵 金海加 徐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在TOAST、CISS分型中变化以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END,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END组)和非早期神经...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在TOAST、CISS分型中变化以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资料,按照是否发生END,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END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on_END组),并按照TOAST、CISS分型进行统计,检测hs_CRP在不同分型中的变化,同时探讨hs_CRP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END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NIHSS评分、体质指数(BMI)、颈动脉闭塞、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hs_CRP以及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穿支动脉疾病(PAD)亚型同Non_E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各亚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CISS分型,各亚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DL_C、颈动脉闭塞、NIHSS评分、CISS分型、FIB以及hs_CRP为END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LDL_C、FIB、NIHSS评分以及CISS各亚型与hs_CRP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hs_CRP与CISS分型各亚型、LDL_C、FIB、NIHSS评分等明显相关,其浓度升高,预示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早期神经恶化 超敏C反应蛋白 CISS分型 TOAST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小定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20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9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分析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9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通过Bar-thel(BI)指数评定量表(MBI)、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分分别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下肢肢体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能Fugl-Meyer评分、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康复治疗 功能恢复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早期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兆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早期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平南县人民医院收...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早期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平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早期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8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小板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治疗前,治疗7、28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CD62p、CD63水平及血清P-selectin浓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给予早期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凝聚,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进展型缺血性 盐酸替罗非班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柳松 金为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8期498-498,共1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用消栓通络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恢复早期 通心络胶囊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针灸治疗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相关效果观察
11
作者 赵梦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1,共1页
本研究就针灸对促进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相关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将100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针灸组,各50例,其中康复组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针灸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增加实施针灸治疗,对比两... 本研究就针灸对促进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相关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将100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针灸组,各50例,其中康复组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针灸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增加实施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针灸组的患者其Barthel、HAMD、NIHSS及Fugl- 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疗效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早期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颖颖 周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1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和197例完全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资料。并比较不同大小梗死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 目的研究早期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和197例完全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资料。并比较不同大小梗死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结果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组的同型半胱氨酸(17.89±2.98,20.39±3.34,23.12±4.76,25.44±3.89,24.39±3.69,22.76±4.09,21.99±5.93)高于完全性脑卒中组。而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在各个测量时间也高于完全性脑卒中组(P<0.05)。且梗死灶越大,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进展性缺血性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芬娥 康熙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5组,3h、6h、12h、24h和48h组,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IMA的数...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5组,3h、6h、12h、24h和48h组,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IMA的数值,观察在各个时间段数值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区别。结果 20名健康对照者IMA浓度为75.0±8.6U/mL。在IS发生后3h,患者体内的IMA即显著增高,为99.1±11.7U/mL;在发病48h后,血清IMA浓度显著降低至87.3±26.5U/mL。3h、12h和24h组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IM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49、0.002。结论 IMA是一个IS早期诊断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缺血性(IS)早期诊断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泽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5-0088,共4页
探究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针灸的作用。方法 随机对我们医院的98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加用针灸,对比差异。结果 两组 的自理能力评分、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治疗优良率、生活能力... 探究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针灸的作用。方法 随机对我们医院的98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加用针灸,对比差异。结果 两组 的自理能力评分、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治疗优良率、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很大(P<0.05)。结论 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水平,减轻患者家属的照顾压力,在治疗中应开展康复治疗联合针灸干预,更好的缓解患者症状,尽可能恢复患者正常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吴涛 张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观察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 目的观察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月分别以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指数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运动功能,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FMMS评分和BI指数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结束后1月时两组患者残障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P<0.05)。并持续至治疗后1月(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偏瘫早期 针灸 疏经调脏法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风醒脑口服液结合康复训练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怡 陈绍宏 张晓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03-1904,共2页
目的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结合康复训练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 目的观察中风醒脑口服液结合康复训练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醒脑口服液结合康复训练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醒口服液 缺血性早期 运动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观察
17
作者 王好好 辜娜 《健康之路》 2015年第7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50例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合理用药与科学...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50例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合理用药与科学的护理后,头晕、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等脑缺血症状缓解,减轻了患者身心痛苦,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理用药与科学的护理是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早期急性缺血性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