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早期翻译活动与其新体白话文经验的生成——以《月界旅行》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声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月界旅行》是鲁迅早期译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具有某种类似"原点"的意义。它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前仅有的一部偏于完整的白话作品,甚至其中还存在许多带有陌生化效果的新体白话。这与他的翻译方式不可分割。《月界旅... 《月界旅行》是鲁迅早期译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具有某种类似"原点"的意义。它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前仅有的一部偏于完整的白话作品,甚至其中还存在许多带有陌生化效果的新体白话。这与他的翻译方式不可分割。《月界旅行》中那些读起来略感不顺的白话句子,许多是由鲁迅按照原文句序逐字翻译不加改动造成的。《月界旅行》中的白话语体,存在明显的欧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复音词使用频繁,不轻易省略句子成分,常用长句进行表达,频繁使用连接词。鲁迅在翻译《月界旅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新的语言经验并习得了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激活鲁迅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白话资源。鲁迅早期翻译活动对其新体白话文经验的生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翻译 新体白话 《月界旅行》
下载PDF
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与西方早期翻译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美岭 聂鑫 尚敏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我国早期佛经翻译与西方早期翻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都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调和,核心议题都为"信",但东西方古代译论在思维,译论表述等方面却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 佛经·翻译 早期翻译 直译 意译
下载PDF
日本早期翻译儿童文学管窥
3
作者 姜群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3-87,共5页
日本早期翻译儿童文学兴起于明治中期,大致有四种形态:1、对成人文学的改编;2、法国沙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等人作品的改编与翻译;3、以“御伽噺”的形式移植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4、以近代的长篇读物为主的创... 日本早期翻译儿童文学兴起于明治中期,大致有四种形态:1、对成人文学的改编;2、法国沙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等人作品的改编与翻译;3、以“御伽噺”的形式移植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4、以近代的长篇读物为主的创作型翻译作品。早期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固有名词的改译;2、用日文字母“假名”注释汉字;3、异国风物的日本化;4、文饰点缀;5、变更文体;6、省略与补充。本文还对岩谷小波等作家的译介活动作了评述,揭示了明治期翻译儿童文学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翻译儿童文学 四种形态 表现形式 岩谷小波 时代意义
下载PDF
毛泽东著作早期翻译考察(1927—1949)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立波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1期31-49,共19页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毛泽东著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翻译、出版和传播,可以说是国内外被翻译最多的中文政治文本。著作不仅叙述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政治生活,也因其巨大影响力和特色语言风格,奠定了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乃至书面语言的基本...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毛泽东著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翻译、出版和传播,可以说是国内外被翻译最多的中文政治文本。著作不仅叙述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政治生活,也因其巨大影响力和特色语言风格,奠定了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乃至书面语言的基本面貌。毛泽东著作外译是毛泽东政治话语体系及新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国际化传播的开端。本研究旨在考察毛泽东著作1927至1949年在国内外的翻译情况,并对其翻译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早期翻译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
原文传递
鲁迅早期的翻译、创作与其语言的现代性建构
5
作者 张卫中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最早的探索者和使用者,但是关于鲁迅文学语言的现代性发生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从1903年至1918年,即鲁迅早期从事翻译、创作的阶段是其语言建构最重要的探索期。拿其1918年以后的白话文作品与早期白话译...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最早的探索者和使用者,但是关于鲁迅文学语言的现代性发生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从1903年至1918年,即鲁迅早期从事翻译、创作的阶段是其语言建构最重要的探索期。拿其1918年以后的白话文作品与早期白话译作的语言(《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相比,能够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变化。鲁迅这个时期虽然主要使用了文言,但是他正是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其语言向现代性的转型,也为其以后真正转向现代白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翻译与创作 现代性 转型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历史转向”还是历史研究的“翻译转向”?——《欧洲近代早期的文化翻译》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彭萍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6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欧洲近代早期的文化翻译》(2007)是从史学角度研究翻译现象的论文集,全书共分翻译与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与科学三部分,收论文12篇,旨在填补重视译者对比而不重视文化对比、重视短期过程而不重视长期走向、重视理论史不重视实... 《欧洲近代早期的文化翻译》(2007)是从史学角度研究翻译现象的论文集,全书共分翻译与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与科学三部分,收论文12篇,旨在填补重视译者对比而不重视文化对比、重视短期过程而不重视长期走向、重视理论史不重视实践史的空白,鼓励翻译研究者与文化史研究者之间展开对话,通过查缺补漏弥补翻译史研究的不足。因此,该书既可视为翻译研究中“历史转向”的代表作,也可视为历史研究中“翻译转向”的代表作,无论对翻译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近代早期的文化翻译 历史转向 翻译转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从19世纪晚期至1920年
7
作者 方红 周丹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395-396,共2页
该著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通过历时分析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与传播各个阶段的特征、典型译本的译介情况以及代表性译者的概念翻译策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呈现思想翻译传播的普遍特... 该著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通过历时分析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与传播各个阶段的特征、典型译本的译介情况以及代表性译者的概念翻译策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呈现思想翻译传播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并彰显出翻译与思想文化传播的密切关系和互动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传播 历时分析 翻译策略 翻译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 各个阶段 译介情况 早期翻译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早期的翻译与传播
8
作者 刘嘉璐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10期206-206,共1页
在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及其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传播过程同样经历了从极个别作品的段落翻译到整片文章的翻译这段历程;从早期的观点以及个别人的理论观点直至发展到了系统全面的理论化研究阶段,并且,马克思主义... 在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及其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传播过程同样经历了从极个别作品的段落翻译到整片文章的翻译这段历程;从早期的观点以及个别人的理论观点直至发展到了系统全面的理论化研究阶段,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经历了从宣传、讲解直到理论联系中国社会的这一系列过程。将现存的实际情况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运动相结合,本文主要讲述了其著作在中国翻译的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著作 中国早期翻译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 翻译传播
下载PDF
中西合璧 辉耀诗史——郭沫若早期译诗浅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广泽 《郭沫若学刊》 2002年第4期25-30,共6页
要完整的把握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就必需将他所写和所译的诗歌视为一个整体 ,因此 ,本文结合郭沫若创作的诗和他早期的译诗 ,从诗学美学观与创作思想、文化传统与精神、艺术风格与技巧诸多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索性的阐释。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化底蕴 艺术风格 翻译技巧 艺术特征 早期诗歌翻译 诗学类学观 创作思想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再读鲁迅——鲁迅早期科技文本及科学小说翻译考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卫 杨跃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从鲁迅的译文和创作比例的角度来看,他的文学活动自翻译起,至翻译终,翻译作品的数量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他的创作。本文对鲁迅的科学知识结构以及他留日早期编译的科技著述与同期翻译的科学小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究了这一时期... 从鲁迅的译文和创作比例的角度来看,他的文学活动自翻译起,至翻译终,翻译作品的数量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他的创作。本文对鲁迅的科学知识结构以及他留日早期编译的科技著述与同期翻译的科学小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究了这一时期其文本的翻译风格以及其中所包蕴的早期鲁迅的思想和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科技文本 科学小说 早期翻译风格
原文传递
开拓与会通——《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评介
11
作者 李海军 彭劲松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3,共3页
邓联健的《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一书采取翻译史书写的会通视角,研究了19世纪前半期新教传教士的汉英翻译活动,开拓了翻译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可以预计,该书的研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19世纪在华... 邓联健的《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一书采取翻译史书写的会通视角,研究了19世纪前半期新教传教士的汉英翻译活动,开拓了翻译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可以预计,该书的研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19世纪在华西人汉英翻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 会通 邓联健
原文传递
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克难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后殖民环境中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之英译》 文化翻译 玛丽亚·铁木志科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