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脂肪肝与血瘀证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顺贞 石安华 +1 位作者 卞瑶 陈文慧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步明确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中医血瘀证三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早期脂肪肝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步明确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中医血瘀证三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早期脂肪肝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肝切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证实在早期脂肪肝就存在血液流变性障碍,即表现为高黏滞血症,脂肪肝大鼠存在血瘀证,表明了血瘀证和血液流变学之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脂肪肝 血液流变学 血瘀
下载PDF
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早期脂肪肝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石安华 李树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旨在从细胞、亚细胞水平动态探讨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高脂性早期脂肪肝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脂肪肝组、健脾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复制早期高脂性脂... 目的:旨在从细胞、亚细胞水平动态探讨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高脂性早期脂肪肝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脂肪肝组、健脾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复制早期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以活血化瘀法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和健脾益气法代表方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观察第4、8周肝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法均可明显改善光镜和电镜下大鼠肝脂肪变性的程度,但是活血化瘀方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健脾益气方药,且其作用效果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1)。结论:2法均可防治高脂性大鼠早期脂肪肝,但是活血化瘀法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健脾益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健脾益气法 早期脂肪肝 肝细胞结构 肝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安华 李松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脂肪肝组、健脾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复制早期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以活血化...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及健脾益气法对大鼠早期脂肪肝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脂肪肝组、健脾益气组和活血化瘀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复制早期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以活血化瘀法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和健脾益气法代表方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观察第4周、第8周肝血流的变化及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大鼠早期脂肪肝肝血流量变慢,有明显血小板聚集现象,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P<0.01)。在造模的同时给予活血化瘀方干预后第4周,肝血流量增高(P>0.05),体外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5);而第8周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健脾益气方干预后第4周及第8周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早期脂肪肝肝血流量变慢,有明显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方可改善大鼠早期脂肪肝肝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效果更显著。健脾益气方药作用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健脾益气法 早期脂肪肝 血流量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张掖市城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早期脂肪肝发病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秀珍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第17期129-130,共2页
目的了解张掖市城区中、青年健康人群早期脂肪肝发病特点,为脂肪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抽取符合年龄的22458人为研究对象,统计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 目的了解张掖市城区中、青年健康人群早期脂肪肝发病特点,为脂肪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抽取符合年龄的22458人为研究对象,统计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早期脂肪肝患病率。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6.6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77%,女性患病率为13.92%。男性脂肪肝患病率约是女性的2.64倍,不同性别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分布特点:男性脂肪肝高发年龄为40~49岁,占41.62%,与30~39年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集中在50~60岁年龄段。患病人群职业分布特点:男性主要为机关干部,其次为银行职员;不同职业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为本城区中、青年脂肪肝高患病率的主要原因,为我市脂肪肝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城区 中青年 早期脂肪肝 发病特点
下载PDF
用花生壳、山楂干治疗早期脂肪肝(摘要)
5
作者 张火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132-132,共1页
1995年以来,我们对50多例有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上腹胞胀、肝区隐痛,经血脂、B超检查诊为早期脂肪肝的患者采用花生壳、山楂干各100~150g煲水2000ml代茶饮的方法治疗。经1~2个疗程即1~2个月的服药治疗,90%的患者血脂下降至正常,自... 1995年以来,我们对50多例有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上腹胞胀、肝区隐痛,经血脂、B超检查诊为早期脂肪肝的患者采用花生壳、山楂干各100~150g煲水2000ml代茶饮的方法治疗。经1~2个疗程即1~2个月的服药治疗,90%的患者血脂下降至正常,自觉症状好转,体重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脂肪肝 花生壳 山楂 B超检查 广东省紫金县 肝区隐痛 代茶饮 自觉症状 B超复查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脂肪肝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善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66-67,共2页
正常肝脏内含脂肪肝约5%。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回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典型脂肪肝超声、CT均有特异性改变,诊断并不困难,但无量化指标是加大诊断困难的原因,... 正常肝脏内含脂肪肝约5%。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回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典型脂肪肝超声、CT均有特异性改变,诊断并不困难,但无量化指标是加大诊断困难的原因,对早期脂肪肝的诊断受检查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易做出正确诊断。Bolondi[1]和Rashid[2]等认为,肝静脉周围结构可以推动或压迫肝静脉引流肝静脉窦血流回流下腔静脉,从而导致肝静脉频谱发生变化,同时认为肝静脉频谱的变化可因肝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也可因肝实质弥漫性病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脂肪肝 肝静脉 多普勒频谱
下载PDF
CT对早期脂肪肝诊断的意义
7
作者 王晓波 董玉莲 +1 位作者 田继伟 王江波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8,共2页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不明,少数可发展成肝硬化。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脂肪肝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使其逆转,通过对35例CT确诊的脂肪肝分析,发现CT因对密度差别敏感性很高,在早期诊断脂肪肝...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不明,少数可发展成肝硬化。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脂肪肝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使其逆转,通过对35例CT确诊的脂肪肝分析,发现CT因对密度差别敏感性很高,在早期诊断脂肪肝、治疗后随访及鉴别诊断方面均优于B超及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早期脂肪肝
下载PDF
去脂软肝方对早期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顺贞 石安华 +2 位作者 卞瑶 姚政 陈文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5-87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去脂软肝方对早期脂肪肝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早期脂肪肝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用药组,采用高脂饮食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模型组及用药组喂高脂饲... 目的:通过研究去脂软肝方对早期脂肪肝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早期脂肪肝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用药组,采用高脂饮食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模型组及用药组喂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用药组每日去脂软肝方药液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和模型组相比较,用药后早期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去脂软肝方对早期脂肪肝血脂代谢异常有改善并能抑制因血脂升高引起的一系列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脂软肝方 早期脂肪肝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银花 王佳宁 +7 位作者 韩雪 石安华 姚政 谭丽萍 马洁 殷华 贾勇 陈文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B组)20只、膈下逐瘀汤... 目的探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B组)20只、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阿司匹林组(D组)10只。B组、C组、D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持续喂养12周,A组20只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末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D组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肠溶阿司匹林灌胃。分别于造模第6、12周末测定大鼠肝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B组大鼠肝脂比A组显著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正常组升高;第12周末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A组升高(P>0.01),肝脂升高更明显;12周末膈下C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脂比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6周能复制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着脂肪肝病程进展,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升高趋势,膈下逐瘀汤对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液流变学 膈下逐瘀汤 干预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银花 王佳宁 +5 位作者 韩雪 石安华 姚政 谭丽萍 贾勇 陈文慧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3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20只(B组)、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模型组、膈下逐瘀...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20只(B组)、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喂养持续12周,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末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膈下逐瘀汤组给予膈下逐瘀汤灌胃。分别于造模第6周末、12周末测定正常组及模型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脂,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模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质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造模组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单纯性脂肪肝病理改变;12周末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与正常组比以上指标改变更加明显,第12周末膈下逐瘀汤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质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能成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膈下逐瘀汤可改善模型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 膈下逐瘀汤 肝指数 肝脂
下载PDF
现代人谨防脂肪肝
11
作者 西容 《前进论坛》 1995年第6期32-32,共1页
现代人谨防脂肪肝剧临床资料统计,近年来指肪肝患者有上升之势,已经引起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常肝脏含指肪占肝重的4%以下,肝内脂质主要为磷脂,其它为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的合成和输出失去平衡,脂... 现代人谨防脂肪肝剧临床资料统计,近年来指肪肝患者有上升之势,已经引起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常肝脏含指肪占肝重的4%以下,肝内脂质主要为磷脂,其它为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的合成和输出失去平衡,脂肪积聚超过5%时称脂肪肝,严重的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现代人 桃红四物汤 五味子 游离脂肪 消化不良 脂肪积聚 早期脂肪肝 肝内 脂蛋白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