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旭 王述平 +2 位作者 王辉军 张志勇 周春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616,623,共2页
关键词 霉酚酸酯 泼尼松 早期膜性肾病 联合治疗 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膜性肾病的超微结构观察
2
作者 王素霞 邹万忠 +2 位作者 刘刚 汤秀英 王海燕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早期膜性肾病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分析 免疫荧光分析
下载PDF
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
3
作者 李明旭 宋建伟 +1 位作者 余永武 石湘芸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治疗早期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特发性早期膜性肾病患者,分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组(A组)20例;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组(B组)20例。霉酚酸酯初始剂量为0.75g/12h,6个月后每个月减0....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治疗早期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特发性早期膜性肾病患者,分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组(A组)20例;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组(B组)20例。霉酚酸酯初始剂量为0.75g/12h,6个月后每个月减0.25g,疗程1年。环磷酰胺剂量为100mg/d,6个月后减至50mg/d,疗程1年。泼尼松1mg·kg^-1·d^-1,8~12周后减量,疗程1年。结果A、B组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排泄率均明显减少(P<0.001)。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01)。A组12个月后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B组(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主要副作用为病毒感染(15%),消化道症状(15%);B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损害(10%),骨髓抑制(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早期膜性肾病在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方面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且副作用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联合用药 泼尼松 早期膜性肾病 尿蛋白 白蛋白
下载PDF
光镜无法鉴别的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晓洋 兰平 +2 位作者 李燕 冯婕 解立怡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比较光镜无法鉴别、经电镜诊断的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ild-MsPGN)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光镜诊断为mild-MsPGN及其中经电镜确诊为早期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比较光镜无法鉴别、经电镜诊断的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ild-MsPGN)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光镜诊断为mild-MsPGN及其中经电镜确诊为早期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理特征。结果:(1)Mild-MsPGN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早期IMN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P=0.009),两组患者平均血压、肾功、血脂、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检测,早期IMN组可见Ig G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mild-MsPGN组IgG均为阴性;余免疫荧光指标包括IgM、IgA、C3、C1q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率,早期IMN组仅22.73%、mild-MsPGN组为0%;(4)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早期IMN组(1.18±0.50)低于mild-MsPGN组(1.51±0.78),P=0.036;(5)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早期IMN组(569.2±134.7)nm高于mild-MsPGN组(372.6±82.8)nm,P<0.001;早期IMN组足突广泛融合及足细胞弥漫空泡变性比例均较mild-MsPGN组高(分别为P<0.001和P=0.007)。结论:(1)光镜下mild-MsPGN的病例,电镜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更值得电镜下仔细鉴别相关病变;(2)活动性IMN中血清PLA2R抗体对临床诊断的阳性反应可能慢于电镜形态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特发肾病 轻度系增生肾小球肾炎 电镜 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