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影像发病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潇涵 吴川杰 +3 位作者 马青峰 闫丙洲 祁江峡 张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3期2581-2590,共10页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布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就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并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37例青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布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就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并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37例青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结果纳入37例早期血管再通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37.05±6.47)岁,男性29例(78.4%),9例年龄≤35岁(24.2%);常见危险因素:肥胖(73.0%)、吸烟(64.9%)、饮酒(56.8%)、高低密度脂蛋血症(40.5%)、高血压(37.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5.1%)。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12例(32.4%),心源性栓塞3例(8.1%),小动脉闭塞12例(32.4%),其他明确病因6例(16.2%),病因不明4例(10.8%)。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中前循环7例,后循环5例;3例为心源性栓塞,包括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卵圆孔未闭合并反复栓塞事件;其他明确病因中,最常见于脑动脉夹层(3/6),其他包括烟雾病(1/6)、大动脉炎(1/6)、脂肪栓塞(1/6)。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平均9.8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16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多发生介入治疗患者,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最常见。3组接受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静脉溶栓组以小血管病型多见,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更为明显,该组人群入组时NIHSS评份低。结论早期发现危险因素、明确病因分型有利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血管再通效果良好,安全性好,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 早期血管再通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后14d内存活患者1年生存率和早期血管再通之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闫宛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11期659-65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生存率 早期血管再通 前瞻性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血管再通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立刚 管阳太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2期61-65,共5页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的日益高发和发病年龄的日趋年轻化,对超早期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血管再通治疗以恢复血流供应,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及后期功能康复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再通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性...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的日益高发和发病年龄的日趋年轻化,对超早期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血管再通治疗以恢复血流供应,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及后期功能康复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再通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性再通和桥接治疗等。本文介绍了国际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临床血管再通方法,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血管再通方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争议热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早期血管再通 静脉溶栓 血管
原文传递
超声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傅小丽 王丽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9期588-591,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神经功能缺失、残疾甚至死亡,实现早期血管再通能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致残率。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声溶栓治疗 临床研究 神经功能缺失 早期血管再通 脑卒中患者 人类健康 致残率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重与三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比较:ELISA-2试验的结果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小艳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治疗 非ST段抬高 三重 试验 早期血管再通
下载PDF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
6
作者 赵建宝 许惠利 《血栓与止血学》 1996年第3期130-130,共1页
脑梗塞占脑血管病的80%左右,急性期死亡率及致残率高。90年代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近半年来,我们对1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入选溶栓治疗病... 脑梗塞占脑血管病的80%左右,急性期死亡率及致残率高。90年代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近半年来,我们对1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入选溶栓治疗病例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70岁以下;②无意识障碍;③发病72小时以内;④头颅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⑤眼底镜检眼底无出血,且无其它出血性疾病。1.2 一般资料 溶栓病例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34~71岁,平均56.6岁。肢体肌力为0-Ⅰ级3例,Ⅱ-Ⅲ级4例,Ⅳ级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梗塞后出血 颅内出血 头颅CT扫描 早期血管再通 临床研究 缺血半影区 血管
下载PDF
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卒中患者的颈内动脉闭塞
7
作者 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1期846-846,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内动脉闭塞 卒中患者 急性卒中 早期血管再通 血流动力学障碍 治疗 急诊 artery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卒中患者中体温较高与显著神经功能改善有关
8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5-685,共1页
24h内的显著神经功能改善(major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MNI)是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的一个标志。虽然人们一直认为低体温对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一些研究提示较高的体温可能会促进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块溶解。
关键词 神经功能改善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低体温 患者 早期血管再通 神经保护作用 血块溶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