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1
作者 邓丽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8-0111,共4页
讨论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方法 时间:2020.12-2022.12对象:98例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选取49例患儿使用常规干预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49例患儿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并将其纳入干预组。比... 讨论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方法 时间:2020.12-2022.12对象:98例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选取49例患儿使用常规干预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49例患儿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并将其纳入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全身运动功能、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能力、两组患儿预后情况、两组患儿精细运动、社会交往、适应性评分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 结果 患儿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AlbertaL运动(AIMS)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患儿出现社交异常、脑瘫、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内小儿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DST)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儿家属对于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使用常规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进行早期运动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智能,大大减少预后发生后遗症的概率,提高患儿的发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早期运动干预 小儿运动 发育迟缓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脑缺血大鼠脑神经髓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俊懿 李宸 +2 位作者 吴昕岳 丁心语 万春晓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干预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大鼠脑神经髓鞘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静息(MCAO-SED)组、大脑中动脉闭塞运动(MCAO-EX)组,每组6只。除SHAM组外,其他各组...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干预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大鼠脑神经髓鞘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静息(MCAO-SED)组、大脑中动脉闭塞运动(MCAO-EX)组,每组6只。除SHAM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改进的Longa线栓塞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后MCAO-EX组大鼠置于跑步机上进行运动干预28 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MRI扫描(T2)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髓鞘的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干预28 d后,同MCAO-SED组比,MCAO-EX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梗死体积减少,髓鞘完整性增加,MBP荧光强度表达增加,MBP的表达水平增加,同时转录激活因子6(ATF6)、磷酸化肌醇需求酶1(p-IRE1)、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早期运动可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脑神经髓鞘修复,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髓鞘 内质网应激 凋亡 早期运动干预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史梦姣 陈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2-0125,共4页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4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4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满意度、恢复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早期运动干预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 术后恢复 影响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功能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时艳程 李淑静 +2 位作者 陈晓杰 张子贞 杨晓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22-0025,共4页
通过观察分析在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应用早期运动干预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对于术后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研究的50例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根据对应的治疗手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通过观察分析在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应用早期运动干预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对于术后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研究的50例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根据对应的治疗手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术后进行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结果 通过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 vs 72.00%),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另一方面,观察组的二次手术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0%),两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对于指V区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率。因此,早期运动干预在术后康复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干预 指V区屈肌腱损伤 尺神经损伤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中洁 陈丽媛 +2 位作者 黄春燕 严华 陈幻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方案(包括心理、行为、运动强度和时间)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方案(包括心理、行为、运动强度和时间)和常规护理方案。于入院时、3周、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和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期间再次因心衰住院次数和总住院次数等与对照组对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死亡率并不增加;观察组2例(2%)死于心源性猝死,对照组9例(9%)因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而心衰,导致死亡。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提高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脏功能康复是有效并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心力衰竭 早期运动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永丽 安红征 +1 位作者 王进兴 逵云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运动能力及疲劳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离床时间、胃肠...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运动能力及疲劳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离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高运动耗能、低运动耗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疲劳、躯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强其运动耐量,减轻术后疲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 胃癌 术后恢复 运动能力 疲乏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金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4期172-173,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58例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58例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后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以协同护理模式为基础实施早期运动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耗时较对照组短,术后7 d MFI-20评分较对照组低,术后2周DASI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在协同护理模式下开展早期运动干预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早期运动干预 腹腔镜 结肠癌手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改善唐氏综合症患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燕春 李冠霖 韦志辉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唐氏综合症患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高度相关的行为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早期运动干预 唐氏综合症 行为能力
下载PDF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科 杨丽娟 王天成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8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术后...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术后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身体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χ^(2)=11.823,P=0.001;χ^(2)=4.687,P=0.001;χ^(2)=7.611,P=0.001),术后7d干预组的多维度疲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00,P=0.049),杜克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t=2.256,P=0.027),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结论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能够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身体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耿梦雅 陈美华 +3 位作者 苏思敏 徐骅 罗莹莹 万和芝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0期36-38,共3页
随着我国危重医学的深入发展,机械通气作为ICU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证实,ICU机械通气的长期卧床患者会出现骨骼肌萎缩和无力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的延长[1-3]。为解决这一难题,20世纪7... 随着我国危重医学的深入发展,机械通气作为ICU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证实,ICU机械通气的长期卧床患者会出现骨骼肌萎缩和无力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的延长[1-3]。为解决这一难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提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运动干预的理念[4];后来,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早期运动干预的重要性,并对早期运动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干预 机械通气 ICU 可行性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申玉芳 韩洁 +2 位作者 秦艳 刘静 庄光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6期2462-246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3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于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和肠外营养的方式...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3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于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和肠外营养的方式,研究组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和7 d的营养及免疫状态,采用Karnofsky评分分析预后生活质量,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长分别为(1.31±0.23)h、(2.39±0.37)h、(9.38±2.03)d,均小于对照组(2.35±0.36)h、(3.91±0.42)h、(12.77±2.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以及术后1 d、7 d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7 d,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D3+T、CD4+T、CD8+T、CD34T/CD8+T、NK水平也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以及术后1 d、7 d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Karnofsky评分为(80.47±3.28)分,高于对照组(68.31±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的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有效的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早期运动干预 结肠癌 免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运动耐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勤 罗婷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3258-3261,共4页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运动耐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拟行胃肠外科手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 目的: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运动耐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拟行胃肠外科手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运动耐量,比较两组术后1 d及干预完成后的疲劳程度及睡眠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耐量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非常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不满意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提高了胃肠外科术后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疲劳程度及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 胃肠外科 胃肠功能 运动耐量 疲劳程度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居家康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菅艳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5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居家康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居家康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居家康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居家康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运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6MWT及LVEF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居家康复患者实施早期运动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增强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运动干预 居家康复 自我管理行为 运动能力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付冬梅 王会杰 +2 位作者 王宇航 朱双杨 王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研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 研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加用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心理评分、术后身体状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好转,心理评分降低,术后身体状况好转,生活质量评分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早期运动干预可加速术后恢复同时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早期运动干预 生活质量评分 心理评分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卓海燕 郭丽贞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目的浅析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 目的浅析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共干预2周。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并采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加快其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恢复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早期运动干预 协同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91-,共1页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肌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为(3.1±1.1)分,对照组为(2.1±0.9)分,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4,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干预 急性脑梗死偏瘫 肌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
17
作者 王凤霞 谢娜雯 林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生产的40例早产儿,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2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0)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经喂养后的喂养指标情况、体...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生产的40例早产儿,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2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0)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经喂养后的喂养指标情况、体格指标、喂养能力评分、喂养不良情况,分析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的作用。结果在喂养指标对比中,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奶量比、完全经口喂养时的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体格指标分析,研究组早产儿体重、身高和头围增长数据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喂养能力评分方面,在第1周、第2周,研究组与常规组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第三周、第四周时,相比较常规组,研究组喂养能力评分更高(均P<0.05)。喂养不良情况(包括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和消化道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各项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缩短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有效提升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性,促进患儿对营养的吸收,促进早产儿身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进程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康复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曾丽丽 吴丹 +2 位作者 曾祥斌 梁琳 邓嘉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7期2676-2678,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康复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7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康复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7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运动耐量好于对照组,NHP各项评分、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运动干预应用于CHF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康复运动干预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伟 梁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为测评工具,通过实验法对6名学龄前唐氏综合症(DS)儿童进行了2年的早期运动干预,并与同龄的7名DS儿童和16名健康正常儿童进行了跟踪对比。结...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为测评工具,通过实验法对6名学龄前唐氏综合症(DS)儿童进行了2年的早期运动干预,并与同龄的7名DS儿童和16名健康正常儿童进行了跟踪对比。结果 DS儿童的适应行为在各个测评阶段均显著落后于同龄健康正常儿童,但干预组被试的独立、认知、社会自制三项功能以及适应商(ADQ)在干预后的各阶段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发展DS儿童的适应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干预 唐氏综合症儿童 适应行为
原文传递
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
20
作者 黄晓朋 吴晓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接收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接收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干预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后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及上下肢的肌力。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在Ⅰ级和Ⅱ级中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在Ⅲ级、Ⅳ级中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分级在Ⅴ级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DASH)、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LE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SH评分均降低、LEFS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的肌力分级(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的MRC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的上下肢的MR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于其药物干预同时开展早期被动运动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水平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早期被动运动干预 中药封包 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肌力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