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价值观对早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
安雪
刘龙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09 |
0 |
|
2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
王韵秋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3
|
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李玉敏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4
|
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选择优先接受唯物史观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史的考察 |
王宁
|
《唐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白璧德与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之文化互鉴研究 |
杨劼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关怀及其困境: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生存样态解读——以罗家伦为个案的剖析 |
冯夏根
朱孝远(指导)
许纪霖(指导 )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探索 |
齐鹏飞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9
|
|
8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转型问题研究 |
苏全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8
|
|
9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孝道的批判与重建 |
郁有学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10
|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演进的逻辑探析 |
章征科
|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1
|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 |
杨海平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2
|
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
段华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2
|
|
13
|
外圆内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
许纪霖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3
|
|
14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重农思想新论 |
蒋国宏
|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5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俭奢观探微 |
蒋国宏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6
|
论教育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 |
陈蕴茜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7
|
19世纪末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初步形成 |
张瑞静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8
|
华夏乎国家乎——试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国家观念 |
孙云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9 |
1
|
|
19
|
现代化视野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三次文化抉择 |
杨毓团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0
|
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心态嬗变对近代思潮的影响 |
王晓丹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