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窍醒神针刺法配合电刺激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方圆 许能贵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9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观察开窍醒神针刺法配合电刺激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及血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早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对照组... 目的:观察开窍醒神针刺法配合电刺激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及血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早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窍醒神针刺法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昏迷分级评分、脑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血浆脑损伤标志物[血浆人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改善状况,并统计两组预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苏醒率分别为56.8%和8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周苏醒率31.8%和治疗4周苏醒率61.4%(P<0.05);两组治疗后CBF和CBV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脑灌注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S-100B、NSE、MB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脑损伤标记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P<0.05)。结论:开窍醒神针刺法配合电刺激能够降低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促进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开窍醒神针刺法 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醒 脑血流灌注 血浆脑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开窍醒神针刺法与电刺激配合应用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国祥 梁旭光 +1 位作者 朱迪 龙晓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开窍醒神针刺法与电刺激配合应用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到本院就诊的患者中择取从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间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随机分为参... 目的:开窍醒神针刺法与电刺激配合应用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到本院就诊的患者中择取从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间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20例。将常规西药治疗用于参照组的患者,对研究组患者运用开窍醒神针刺法结合电刺激疗法治疗。将2组患者在治疗介入之前和治疗手段介入后的GCS评分进行详细对比;在2组患者接受介入之后,对预后情况进行详细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P<0.05)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中,开窍醒神针刺法与电刺激的配合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促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醒神针 电刺激 早期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下载PDF
开窍醒神针刺法联合电刺激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中的促醒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光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开窍醒神针刺法联合电刺激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中的促醒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观察组... 目的探究开窍醒神针刺法联合电刺激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中的促醒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开窍醒神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后塑性情况,治疗介入后状态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苏醒率48.48%(16/33),高于对照组的25.00%(8/32);治疗后4周,观察组苏醒率78.78%(26/33),高于对照组的38.50%(1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介入治疗后,观察组介入后死亡、植物生存、中残、良好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醒神针刺法与电刺激配合应用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苏醒时间,改善预后,能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醒神针刺法 电刺激 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苏醒率
下载PDF
早期和晚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黄乾亮 刘俊 黎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早期和晚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20年3月到2023年9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的时机分为早期组(n=42)和晚期组(n=34)。记录每位患... 目的:观察并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早期和晚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20年3月到2023年9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的时机分为早期组(n=42)和晚期组(n=34)。记录每位患者NICU住院时长、总住院时长、呼吸机使用时长、抗生素使用率、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出院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伤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C)评估预后。结果:早期组NICU住院时长、总住院时长、呼吸机使用时长明显较短,抗生素使用率和肺炎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病死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早期组mRS评分明显较低(P<0.05)。6 m后,早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能改善其预后,减少肺部感染等事件发生率,促进病情更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时机 预后
下载PDF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琴 韩尤斌 +4 位作者 杨虎勇 尚晓芸 刘常栋 安永东 魏学全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动态脑电图(AEEG)异常情况,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AEEG异常率为5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Vs)、舒张期最大流速(Vd)、平均流速(Vm)水平均显著升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缩小,GO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能调节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缓解脑血管痉挛与昏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动态脑电图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促醒效果及脑电图、神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顺达 韩新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促醒效果及脑电图(EEG)、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90例,分为rTMS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促醒效果及脑电图(EEG)、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90例,分为rTMS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电刺激组)、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联合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rTMS组给予rTMS,电刺激组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比较3组促醒效果,观察3组治疗前后EEG改善情况、脑血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促醒总有效率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4周后,3组EEG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EEG分级优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3组治疗4周后Vm、Vs高于治疗前,Vd、PI低于治疗前,联合组Vm、Vs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Vd、PI低于rTMS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GCS、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GCS、MoCA评分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结论: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能显著提高促醒效果,改善脑电图,促进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醒效果 脑电图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复苏的影响
7
作者 韦奇 李文 孙留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98-101,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组29例、6~10d介入组28例、11~21d介入组19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着疗程的延长,昏迷情况、神经功能标志物、炎症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而1d内介入的效果甚至要优于其他三组,P<0.05。再者,1d内介入组在治疗完成后的苏醒时间也显著短于其他组,P<0.05。结论 开展多个疗程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昏迷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缩短苏醒时间,且术后1d内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高压氧 治疗时机 脑复苏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8
作者 王晓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71-076,共6页
本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表现。方法 将筛选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3... 本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表现。方法 将筛选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人。经过连续4周的治疗后,对比各组患者的促醒效果、意识状态、脑氧代谢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在促醒效果上显著优于单一治疗组,无效比例低(6.67%),总有效率高达90.00%。意识状态评估显示,联合组治疗后GCS、GOS和ESS评分提升最为显著。脑氧代谢指标方面,联合组治疗后脑氧摄取率(ERO2)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显著降低(P<0.05),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血氧饱和度(SpO2)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且改善幅度大于单一治疗组。神经功能指标方面,联合组BDNF和NGF水平显著上升(P<0.05),NSE、S100蛋白及GFAP水平显著降低(P<0.05),优于单一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在联合组中降低最为明显。此外,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6.67%),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结论 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昏迷患者群体中,展现出了极为明显且积极的治疗成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治疗效果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赵耀 陈习 +4 位作者 裴天 吴松炎 付得宇 鲍伟 侯爱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 目的探究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观察组MAP、SpO_(2)、HR分别为(88.65±7.96)mm Hg(1 mm Hg=0.133 kPa)、(97.29±1.78)%、(71.12±4.20)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3.83±7.08)mm Hg、(92.02±1.84)%、(64.26±3.5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8.36±13.16)分高于对照组的(51.10±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82.66±23.52)mm Hg高于对照组的(70.53±21.11)mm Hg,RR(18.45±2.16)次/min、PaCO_(2)(35.41±10.20)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21.31±3.10)次/min、(42.75±13.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实施超早期气管插管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生活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情况的出现,提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气管插管 生命体征 生活能力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孙凯 王德生 周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8-0042,共5页
观察“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 观察“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组给予“偶刺法”治疗。以治疗前后的GCS、GOS、DRS为评价指标,同时还包括两组促醒时间和促醒率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GCS、GOS、DRS和促醒情况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GCS、GOS、DRS和促醒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和46.67%(P<0.05)。结论 “偶刺法”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效优于“醒脑开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刺法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促醒率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杨超 顾英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2-0116,共5页
本次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对炎症因子的表现和预后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70例STBI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呼吸衰竭时的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早期的机... 本次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对炎症因子的表现和预后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70例STBI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呼吸衰竭时的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早期的机械通气,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更高,同时治疗后在血气分析、炎症因素和免疫功能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相比于对比组,存在一定的不同(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用于STBI患者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与免疫功能指标,而且能促进炎症反应减轻,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机械通气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血气分析 预后
下载PDF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容燕芬 陈春瑞 吴群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0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10 d后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CS)、Karnofsky预后评分(KPS)评价患预后情况,分别在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应用Fugl 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GCS、KP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出院前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MMSE、FMA、MBI评分高于出院前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提升远期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全面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探讨早期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吴慧冠 任开劲 陈秋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应用高压氧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纳排标准筛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我科98例重型颅脑损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手术治疗,将术后采取常规早期辅助治疗49例列为常规组,联合早期高压氧疗49例...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应用高压氧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纳排标准筛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我科98例重型颅脑损伤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手术治疗,将术后采取常规早期辅助治疗49例列为常规组,联合早期高压氧疗49例列为氧疗组,评价两种方案下患者的恢复结局、脑血流表达、恢复信息与血清学指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氧疗组患者的恶性结局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氧疗组患者的V·m、Vl、Vr、Vb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氧疗组的ADL、肌力与Fugl-Meyer表达更高,GCS表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常规组,治疗后,氧疗组的CRP、INF-γ、MMP-9、IL-6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应用高压氧早期辅助治疗有助于下调患者的早期术后的脑组织损伤进展,减少恶性结局风险,促进炎症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高压氧辅助治疗 神经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张利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促醒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促醒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评估两组的促醒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昏迷程度、脑功能障碍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促醒时间[(22.24±4.26)d]短于对照组[(28.54±5.12)d](P <0.05);观察组的促醒率91.07%高于对照组的48.21%(P <0.05);观察组的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水平[(83.21±12.56)ng/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96±3.29)分]均高于对照组[(75.23±13.41)ng/ml、(8.36±3.18)分](P <0.05);观察组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脑功能评分量表(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和中度残疾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有利于患者的临床促醒,降低炎症因子和血浆神经损伤指标水平,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提高脑源性营养因子水平,促进脑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正中神经电刺激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促醒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冯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5-0048,共4页
在诸多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模式中,本文将分析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与作用。方法 为保证8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被顺利的选取,则需要拥有完善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作为依靠,并且还需要确定好选取的时间阶段,即2022年8月-2023年8月... 在诸多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模式中,本文将分析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与作用。方法 为保证8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被顺利的选取,则需要拥有完善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作为依靠,并且还需要确定好选取的时间阶段,即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进行分组后前提需要保证两组均拥有数量一致的患者,由于肠外营养支持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存在不足与优势,为明确论述,则需要按照相应的顺序使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总蛋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IgG、IgA、IgM、TCL、PLT、CRP、PCT、TNF-α、IL-1β、APACHE Ⅱ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蛋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IgG、IgA、IgM、PLT、TCL水平明显提升,CRP、PCT、TNF-α、IL-1β、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ICU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护理防控作用分析
16
作者 石晶斌 朱彦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77-0180,共4页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采用早期护理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纳入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研究时长为一年,2022.8开始,2024.2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病人采用常规抗生素联合抬高床头15...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采用早期护理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纳入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研究时长为一年,2022.8开始,2024.2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病人采用常规抗生素联合抬高床头15°~30°(参照组),另50%例病人采用常规抗生素联合端坐位、中药穴位敷贴的早期护理(护理组),以肺部感染评分、肺功能指标、机体各项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纳入对比项目,使用SPSS25.0处理数据。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对比项目的数据统计学P>0.05,护理后,护理组体温、分泌物、白细胞计数、X胸片浸润影、气体交换指数、致病菌生长等肺部感染项目评分更低,统计学P<0.05;护理组肺功能指标、神经、运动以及生活能力等各项功能指标数据更优,统计学P<0.05。组间比较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组数据更高,统计学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早期护理中采取合适的体位护理以及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促进其他机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较高,此方案的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早期护理 体位护理 中医护理 肺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肢体恢复的研究
17
作者 吴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18-0121,共4页
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肢体功能的作用。方法 在设定期间中,随机选取50名受试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和2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活动能力、肌力等级、并发症... 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肢体功能的作用。方法 在设定期间中,随机选取50名受试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和2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活动能力、肌力等级、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组的肌力等级改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3);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对照组更低(P=0.013);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主要表现在活力状态、生理功能和情绪功能、社交能力明显提高(P=0.003);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03)。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等级,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对偏瘫肢体恢复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偏瘫肢体恢复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8
作者 严志东 张鹏 +4 位作者 赵昆玉 黎海滨 高忠恩 岑庆君 冯荣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且处...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且处于急性期。对照组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试验组行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术。比较两组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迟发血肿、术后脑梗塞)、死亡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6 h、12 h、24 h,对照组颅内压指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7 d,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疗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颅内压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患者可更快恢复意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 有创颅内压监测 并发症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冬艳 齐金芳 +3 位作者 代琰 王利勇 宋宏颖 满慧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重组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管收缩峰流速(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波分级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1个月内苏醒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SE、S100β、UCH-L1、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NSE、S100β、UCH-L1、GFAP水平分别为(20.79±2.43)ng/mL、(0.21±0.02)ng/mL、(0.99±0.01)ng/mL、(2.65±0.21)pg/mL,均低于对照组[(28.46±2.12)ng/mL、(0.36±0.03)ng/mL、(1.23±0.05)ng/mL、(3.53±0.35)pg/mL],BDNF、NGF水平分别为(11.77±1.51)pg/mL、(13.78±1.63)pg/mL,均高于对照组[(9.74±1.23)pg/mL、(8.23±1.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及Vm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Vs分别为(57.61±6.47)、(64.75±5.41)、(58.71±7.44)cm/s,均高于对照组[(52.57±5.58)、(59.75±4.77)、(54.72±6.51)cm/s],Vm分别为(47.17±4.11)、(41.85±4.12)、(46.55±4.27)cm/s,均高于对照组[(41.45±3.78)、(37.68±3.41)、(41.59±3.65)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电波分级情况均有所改善,Ⅰ级、Ⅱ级占比增加,Ⅲ级、Ⅳ级占比减少,观察组分级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为(7.65±1.21)分,高于对照组[(6.53±1.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月内苏醒率为6.82%,高于对照组(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患者脑电图分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因子 脑电图
下载PDF
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联合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催醒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金芳 陈冬艳 +7 位作者 代琰 王利勇 李倩 孙明君 宋宏颖 满慧静 刘国君 王苓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探究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联合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催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5—2022-05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究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联合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催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5—2022-05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分析2组患者苏醒状况、血浆脑损伤标志物、脑灌注相关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NIHSS评分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苏醒率(2周:21.82%;4周:45.45%),苏醒时长(27.39±4.63)d]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2、4周后苏醒率(2周:54.55%;4周:76.36%)有所上升,苏醒时长[(21.47±3.35)d]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人S100B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NIHSS评分下降,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及GCS、GOS评分上升,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70.91%),P<0.05。结论经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联合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NSE、S-100B、MBP水平,对改善脑血流灌注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快患者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生物波早期综合治疗 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 催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