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早期铁器的年代——以西藏西部为中心
1
作者 吕红亮 赵振 +1 位作者 李帅 杨锋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了一批属于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的重要材料,其中包括较多铁器,为进一步细分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提供了关键证据。本文以皮央·东嘎墓群为中心,对出土的早期铁器年代进行分析,提出至迟在公元前... 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了一批属于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的重要材料,其中包括较多铁器,为进一步细分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提供了关键证据。本文以皮央·东嘎墓群为中心,对出土的早期铁器年代进行分析,提出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或有可能早至公元前8世纪),西藏地区已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且至少在公元3世纪存在本土冶铁证据。对比周边地区的铁器考古资料,西藏地区早期铁器技术的传入或与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考古 早期金属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皮央·东嘎墓群
下载PDF
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喇叭口形耳饰研究
2
作者 刘予希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喇叭口形耳饰是贯穿整个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装饰类器物,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喇叭口形耳饰相对较少,研究相对薄弱。喇叭口形耳饰最早应起源于中亚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经由新疆、河西走廊,沿长城沿线传播至整个北方... 喇叭口形耳饰是贯穿整个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装饰类器物,现阶段我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喇叭口形耳饰相对较少,研究相对薄弱。喇叭口形耳饰最早应起源于中亚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经由新疆、河西走廊,沿长城沿线传播至整个北方地区。本文将梳理北方地区该时期各考古学文化出土的喇叭口形耳饰,并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尝试探讨喇叭口形耳饰的源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喇叭口形耳饰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的磨耗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全超 张雯欣 +2 位作者 王龙 肖国强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56,共19页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市加依墓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牙齿磨耗、口腔疾病和骨质隆起等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加依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较重,但前后部牙齿的磨耗程度差异不大,臼齿偏斜式磨耗现象显著,龋齿罹患率偏低。生前脱落...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市加依墓地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牙齿磨耗、口腔疾病和骨质隆起等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加依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较重,但前后部牙齿的磨耗程度差异不大,臼齿偏斜式磨耗现象显著,龋齿罹患率偏低。生前脱落、牙结石等口腔疾病在该人群中普遍流行,部分个体的下颌存在发育显著的骨质隆起现象。本文还通过臼齿磨耗方向指数(Wear Orientation)对加依墓地居民的偏斜式磨耗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参考相关民族学调查、考古发现以及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加依墓地居民复杂的牙齿磨耗形态和口腔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加依墓地居民的食物结构应以肉类为主,谷类亦占有一定地位;此外可能是受到恶劣生活环境及特殊谷物加工技术的影响,日常食物较为坚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加依墓地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牙齿磨耗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全超 曹建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龋病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围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索秀芬 李少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8,共6页
内蒙古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石板墓文化、井沟子文化、水泉文化、毛庆沟文化、西园文化、桃红巴拉文化、呼鲁斯太文化、骟马文化。水泉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毛庆沟文化存在少量农业经济,其余文化均为游牧经济,显示中国北方长城... 内蒙古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石板墓文化、井沟子文化、水泉文化、毛庆沟文化、西园文化、桃红巴拉文化、呼鲁斯太文化、骟马文化。水泉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毛庆沟文化存在少量农业经济,其余文化均为游牧经济,显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经济形成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不仅与中原交往频繁,而且与欧亚草原东部地区联系广泛,与欧亚草原西部也有较多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 关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制的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墓葬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5-75,共11页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作一综合研究,在墓葬分类基础上,对其特征、年代、文化性质、分布区域及其起源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两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流行的墓葬形制组合的差异,与不同的来源有着密切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 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 墓葬
下载PDF
20世纪黑龙江早期铁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时空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岩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3期142-146,共5页
黑龙江地区在早期铁器时代是发现遗址数量最大、确立各种考古学文化遗存种类最多的时期。对20世纪在黑龙江境内进行的有关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从考古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主要遗存两个方面进行梳理,进而构建了黑龙江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体... 黑龙江地区在早期铁器时代是发现遗址数量最大、确立各种考古学文化遗存种类最多的时期。对20世纪在黑龙江境内进行的有关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从考古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主要遗存两个方面进行梳理,进而构建了黑龙江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体系与时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发现 时空框架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农业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元龙 《古今农业》 2017年第2期25-36,共12页
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在早期铁器时代已使用了铁制农具,产生了原始的耕作法,作物种类多样,种植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然而,黑龙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稀少,使农业在相当长的早期铁器时代经... 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在早期铁器时代已使用了铁制农具,产生了原始的耕作法,作物种类多样,种植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然而,黑龙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稀少,使农业在相当长的早期铁器时代经济中仍处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早期铁器 农业 发展
下载PDF
围绕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学术争鸣——兼评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玉华 《文物春秋》 2006年第5期9-12,15,共5页
本文回顾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新疆史前后段(公元前20世纪至前2世纪)的时代发展序列问题,即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问题进行的学术争鸣,从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概念提出的背景、内涵争论和最新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新疆考古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学术争鸣
下载PDF
“中亚东部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民族”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文堪 《西域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77-85,共9页
“中亚东部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民族”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徐文堪本文所说的中亚东部,主要指我国新疆地区,对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近年的调查发掘,主要是由于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人们才... “中亚东部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民族”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徐文堪本文所说的中亚东部,主要指我国新疆地区,对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近年的调查发掘,主要是由于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人们才逐渐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此,国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吐火罗语 国际学术讨论会 印欧语 塔里木盆 新疆古代 吐火罗人 欧洲人种 语言学 高加索人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 拉哈特东南墓地早期铁器时代M1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岩 +6 位作者 苗轶飞 赵汗青 路智勇 Mukhtarove Gulmira T.H.Toybaev Tulegenov Turaly Kurbanali Zhazira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F0002,共11页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队,在拉哈特遗址东南墓地发掘1座中型墓葬,该墓葬保存完好、构筑过程清楚,时代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同样形制的墓葬在中国伊犁地区的伊犁河上游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反...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队,在拉哈特遗址东南墓地发掘1座中型墓葬,该墓葬保存完好、构筑过程清楚,时代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同样形制的墓葬在中国伊犁地区的伊犁河上游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反映出中哈两国游牧文化的深入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拉哈特遗址 墓葬 早期铁器时代
下载PDF
新疆出土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马镳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艾克拜尔.尼牙孜 《吐鲁番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墓葬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马具,其中马镳的数量较多、形制丰富。本文以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马镳为基础,对马镳的类型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新疆 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 马镳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早期铁器时代石构墓葬的特点
13
作者 刘思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石构墓葬"指以石构筑的墓葬形式,这种类型的墓葬在史前时期的新疆地区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阿勒泰是石构墓葬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青铜时代起就与境外考古学文化有一定的交往和联系,在早期铁器时代这种文... "石构墓葬"指以石构筑的墓葬形式,这种类型的墓葬在史前时期的新疆地区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阿勒泰是石构墓葬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青铜时代起就与境外考古学文化有一定的交往和联系,在早期铁器时代这种文化间的交流、影响现象更为明显和深入。近年来该区域陆续发现若干新的遗迹,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 早期铁器时代 石构墓葬 萨彦-阿尔泰
下载PDF
从黏土到人工制品:非洲早期铁器时代制铁技术的资源选择
14
作者 S.特里.乔尔兹 吴昊 《南方文物》 201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在漫长的人类史中,铁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技术则更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S.特里·乔尔兹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篇实验性研究文章。其中阐述了对于东非坦桑尼亚卡盖拉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所选... 在漫长的人类史中,铁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技术则更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S.特里·乔尔兹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篇实验性研究文章。其中阐述了对于东非坦桑尼亚卡盖拉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所选用黏土的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作者长期在卡盖拉地区进行考察,并通过田野采集、实验分析和测试焙烧的方法对该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熔炉的材质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盖拉地区的史前炼铁工人对于建炉材质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会选择耐火性较高的黏土来建造可能会承受极高温度的部分,如焙烧中心、风口末端,并且已经掌握了通过向黏土添加瘠性掺合料,从而提高黏土的耐火性并防止其在极端高温中膨胀、破裂、剥落。同时,他们在材料黏土的耐火性、稳定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进行了权衡。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从远处沼泽地区采集的高品质黏土,而是更多地选择居住环境周围容易获得的沙质黏土和白蚁冢。通过向其中添加掺合料,这些材料同样在建炉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揭示出非洲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工人对材料黏土的选择方式和依据,说明了他们非常重视综合考量,权衡技术控制、劳动效率和材料可获得性等诸方面因素,从而对于制铁资源做出了合理的折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炼铁技术 黏土 资源选择 人工制品 非洲 坦桑尼亚 铁矿石
下载PDF
泰来县青铜—早期铁器时代遗址近几年新发现
15
作者 刘德珍 《黑河学刊》 2011年第5期32-32,共1页
近几年泰来县对境内对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新江村古墓葬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并对伯大街遗址考古作了大量工作,获取了大量历史新发现。
关键词 泰来县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新江村古墓葬遗址 伯大街遗址
下载PDF
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概念的提出及相关问题的争论
16
作者 刘建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9期307-307,309,共2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概念的提出在新疆考古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伴随这一概念的提出所引发的一场备受关注的学术争论,进一步深化了学界对新疆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完善和健全了新疆史前考古...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概念的提出在新疆考古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伴随这一概念的提出所引发的一场备受关注的学术争论,进一步深化了学界对新疆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完善和健全了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体系,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者的一些概念和认识问题,有力的促进了新世纪新疆地区考古学研究工作的大跨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史 学术争论
下载PDF
刍议中国古代早期铁器制作工艺
17
作者 袁一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1-85,共5页
铁器是我国古代除了青铜器以外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器,其工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讨论了从铁器的出现开始至汉代,铁器锻铸工艺以及热处理技术,以对我国早期铁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早期铁器 工艺 冶炼 锻铸 热处理技术
下载PDF
^(14)C年代校正曲线中“哈尔施塔特平台期”与新疆早期铁器时代遗址年代问题
18
作者 董惟妙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595-604,614,共11页
在对^(14)C测年数据进行校正时,由于大气^(14)C本身波动的原因,其校正曲线出现反复波动,从而形成可持续上百年的放射性碳平台。其中“哈尔施塔特平台期”发生在800—400 BC,占据了考古学文化中早期铁器时代的大部分时段。该平台的存在... 在对^(14)C测年数据进行校正时,由于大气^(14)C本身波动的原因,其校正曲线出现反复波动,从而形成可持续上百年的放射性碳平台。其中“哈尔施塔特平台期”发生在800—400 BC,占据了考古学文化中早期铁器时代的大部分时段。该平台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的^(14)C数据校正误差达到数百年,并且无法单纯地通过增加样本量获得更精确的遗址年代信息。全球很多地区在当时尚无可靠的文字记录可依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难以做进一步的分期。本文以新疆早期铁器时代遗存为例,分别介绍树轮交叉定年、^(14)C摇摆匹配、贝叶斯模型及地磁测年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等,并讨论了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改善新疆早期铁器时代遗址年代问题的可行性。结合新疆早期铁器时代遗存的特性,提出在具体研究中应视材料的保存情况和研究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测年 ^(14)C校正 “哈尔施塔特平台期” 早期铁器时代 新疆
下载PDF
“中国北方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社会的演进”学术会议纪要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草原文物》 201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正2012年7月20日—24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共同举办了"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社会演进"的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共邀请了国内外致力于北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 正2012年7月20日—24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共同举办了"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社会演进"的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共邀请了国内外致力于北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研究的多位专家和年轻考古学者。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有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林沄、杨建华、王立新、潘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 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 文化因素 墓葬形制 文物考古 社会演进 边疆考古 考古研究
下载PDF
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生业经济的考古学观察
20
《中国西藏》 2015年第1期96-96,共1页
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 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量出土,清楚地表明川西高原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就已形成了旱作农业、狩猎一畜牧、半农半牧三种成熟的生业经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川西高原 经济形态 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西南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