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5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思想个性与共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春荣 张英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77-80,93,共5页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方面,由于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认识存在差异以及各人的主客观因素、传播角度、着重点等不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方面,由于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认识存在差异以及各人的主客观因素、传播角度、着重点等不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又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 传播者 思想个性 共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传播的实践与启示
2
作者 范娉婷 杜玉洁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0期85-87,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传播的进程中,国人报纸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哈尔滨国人报纸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巧用社会热点、注重文学副刊和俄国化倾向的报道特点。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和强化党对宣传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传播的进程中,国人报纸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哈尔滨国人报纸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巧用社会热点、注重文学副刊和俄国化倾向的报道特点。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和强化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传播载体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人报纸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东北抗战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当代启示
3
作者 李奕瑶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五四运动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热潮,中国人开始接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向中国零星传入,呈现出传播主体复杂性、内容片面性、方式单一性的特点。五四运动后,在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五四运动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热潮,中国人开始接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向中国零星传入,呈现出传播主体复杂性、内容片面性、方式单一性的特点。五四运动后,在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对早期阶段的超越,呈现宣传目的明确性、方式多样性、内容全面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启示我们,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五四运动
下载PDF
“凝聚组织”与“知识武器”: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功能表征
4
作者 田森杰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党刊作为“机关”的历史出场形塑着其自身的功能。以《共产党》《新青年》季刊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党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凝聚组织”和“知识武器”的双重功能表征。在“凝聚组织”方面,党刊在生产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同时,也生产该内容... 党刊作为“机关”的历史出场形塑着其自身的功能。以《共产党》《新青年》季刊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党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凝聚组织”和“知识武器”的双重功能表征。在“凝聚组织”方面,党刊在生产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同时,也生产该内容的消费主体,促进了组织队伍的壮大;党刊通过外部话语的排斥与内部话语的净化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合法性,增进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度;由于党刊在文本形式与遣词造句上的群体性取向,具备了产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阅读效果。在“知识武器”方面,党刊通过融合式的话语策略与隐喻式的修辞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知识转化,并建立起“党刊—中共党员—工农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息流通模式,通过“两级传播”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被群众掌握,进而将理论变为物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传播功能 人民性
下载PDF
主义与信仰:黄埔军校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研究
5
作者 魏法谱 郑颖好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黄埔军校作为近代史上的著名军校,不仅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将领,而且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黄埔军校通过政治课程讲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出版相关教材,成为当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 黄埔军校作为近代史上的著名军校,不仅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将领,而且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黄埔军校通过政治课程讲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出版相关教材,成为当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畅销书;并且还发行大量报刊,刊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章,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使得不少军校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也为广东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阵地和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埔军校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研究
下载PDF
分众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
6
作者 张依 李婷 朱会玲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3期29-31,43,共4页
1920年8月至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划分传播对象、区分传播内容、选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这些既体现了分众化理念的... 1920年8月至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划分传播对象、区分传播内容、选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这些既体现了分众化理念的具体运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众化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魏野畴早期在陕西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活动研究
7
作者 闵苗苗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4期143-146,共4页
魏野畴是陕西地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陕西地区的早期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具有马列主义信仰的革命骨干,促... 魏野畴是陕西地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陕西地区的早期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具有马列主义信仰的革命骨干,促进了陕西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推动了杨虎城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为以后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野畴 马克思主义 陕西 传播 贡献
下载PDF
《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8
作者 吕瑞雪 李岳秋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0期76-77,共2页
《每周评论》是时政评论周刊,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政府查封,共出版36期(第37期仅有第一版残校样),每期四开四版。1919年6月,由于陈独秀被北洋军政府拘捕,李大钊被迫离京,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从第26期起,... 《每周评论》是时政评论周刊,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政府查封,共出版36期(第37期仅有第一版残校样),每期四开四版。1919年6月,由于陈独秀被北洋军政府拘捕,李大钊被迫离京,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从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由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周刊评论》是《新青年》社同人创办的,以刊载时事评论和文学创作、文艺评论为主,设有国内外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选论等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军阀政府 《每周评论》 时事评论 出版发行 早期传播 文艺评论 《新青年》 李大钊
下载PDF
研究湖南早期人才群体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的关键之钥
9
作者 罗成翼 唐梓晴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在近代湖南,有一批又一批湖南进步青年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洗礼,开始在湖南译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文献》将1917年至1927年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进行完整展示。湖南早期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近代湖南,有一批又一批湖南进步青年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洗礼,开始在湖南译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文献》将1917年至1927年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进行完整展示。湖南早期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大致呈现如下特点: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大多以政治、军事为主,经济、社会领域则偏少;为了达到改造社会,启迪民智的作用,近代湖南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的处理大多采用归化、转译的译介策略,对译入语则选择了文言文形式;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主动选择方面,突出了政治、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 近代湖南 人才群体 译介策略 经典概念 理论与实践结合 传播马克思主义 《文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湖南早期传播专家笔谈
10
作者 李爱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37,共1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出于理论兴趣的偶然事件,而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双重选择的逻辑必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潮中,经过对各种“主义”主张的反复鉴别,对政治派别力量的反复比较,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出于理论兴趣的偶然事件,而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双重选择的逻辑必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潮中,经过对各种“主义”主张的反复鉴别,对政治派别力量的反复比较,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如何从西方社会到东方社会,并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和结果?马克思主义是如何通过日本渠道、俄国渠道和欧美渠道等逐渐传入中国,并在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汉、天津等全国各地散播开来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发展 政治派别 早期传播 专家笔谈 理论兴趣 双重选择 偶然事件 逻辑必然
下载PDF
再现湖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萌发地的创新力作——评《马克思主义在湖南早期传播文献(1917-1927)》
11
作者 丁俊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共产党人皆从这里奔赴革命,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等先后都在湖南发起,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共产党人皆从这里奔赴革命,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等先后都在湖南发起,足以证明湖湘大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萌发地。在这一激荡着革命热情与爱国情怀的红色热土上,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不仅具有指导湖南革命的实践应然性,也具有与湖南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天动地 早期传播 应然性 革命热情 湘南起义 爱国情怀 任弼时 蔡和森
下载PDF
李大钊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论析
12
作者 杨全做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1期34-37,共4页
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运用多种路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引领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通过创办刊物,发表大量理论文章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以高校课堂为平台向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领导... 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运用多种路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引领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通过创办刊物,发表大量理论文章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以高校课堂为平台向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领导工人运动,提高工人阶级觉悟,以此发掘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条件;通过参与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有力打击了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传播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13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以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为中心
14
作者 邹赞 梁鑫鑫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70,共11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疆译介和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以《新疆日报》为载体,构筑起新疆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协会虽然存在对原著的译介选择较少、文艺泛政治化和哲学化等问题,但其对...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疆译介和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以《新疆日报》为载体,构筑起新疆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协会虽然存在对原著的译介选择较少、文艺泛政治化和哲学化等问题,但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原著的译介和传播,不仅为当时的新疆文艺创作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资源,推动中苏两国在文化和学术思想上的交往交流,而且在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助推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文艺思想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回顾与梳理协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及其发挥的现实作用,有助于全面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新疆的传播接受状况,以期为“文化润疆”工作贡献文艺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译介与传播 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 交往交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我国新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15
作者 陈莹 邱小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传播环境的新格局与新焦点对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一变革促使新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在知识、经验与价值三大维度上进行深刻调整与升级。新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着力提升数据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专...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传播环境的新格局与新焦点对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一变革促使新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在知识、经验与价值三大维度上进行深刻调整与升级。新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着力提升数据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专业素养和求真务实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我国亟须探索并构建新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这涵盖了培养复合型数字技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合作、提升跨文化共情能力三个方面,培养能精准传播、深度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的新型国际传播人才,以创新性手段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领域的新开拓——评陈金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
16
作者 程恩富 《唯实》 2024年第3期16-17,共2页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1],并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1],并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总体来看,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及世界传播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丰富多样,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相对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海外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本指导思想 兴党兴国 丰富多样 建设和改革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
17
作者 雷洋 《记者观察(中)》 2024年第8期77-79,共3页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创新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升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提高国际本土化水...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创新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升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提高国际本土化水平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国际传播能力 对外传播 国际一流媒体 媒体议程设置 话语体系 本土化 始终坚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本原则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子辉 刘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方式。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本文探讨理论传播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拓宽传播... 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方式。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本文探讨理论传播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拓宽传播渠道,构建多元化传播格局;创新话语方式,增强理论传播吸引力;结合青年实际,提升理论传播针对性;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理论转化为行动等方面,提出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传播 价值观
下载PDF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龙国存 刘维荣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20
作者 苏文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不断思考马克思主义自恨发展及其发展路径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同频共振 当代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径 互联网 高校教育信息化 连接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