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分离鉴定和早熟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晓建 王平荣 +2 位作者 李秀兰 董春林 杨志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9-864,共6页
Ef-cd基因是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显性早熟基因。本研究以早籼核不育系6442S-7为Ef-cd基因的供体亲本,通过连续回交与自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离了Ef-cd基因,分别构建了以迟熟籼稻品系明恢63、蜀恢881和蜀恢527为受体亲本... Ef-cd基因是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显性早熟基因。本研究以早籼核不育系6442S-7为Ef-cd基因的供体亲本,通过连续回交与自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离了Ef-cd基因,分别构建了以迟熟籼稻品系明恢63、蜀恢881和蜀恢527为受体亲本(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并在此基础上探明Ef-cd基因在纯合及杂合状态下一般可使水稻提早抽穗11~14d。Ef-cd基因对促进水稻早熟与高产的有机结合,快速、高效培育出早熟超高产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显性早熟基因 Ef-cd 分离 鉴定 早熟效应 生育期
下载PDF
陆地棉早熟基因来源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艾尼江 刘任重 +2 位作者 赵图强 秦江鸿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48-1561,共14页
棉花早熟性相关的性状多为复杂的数量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基础研究比较困难。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方法,对目标性状进行基因定位,找出与性状相关联的位点,为解析复杂性状的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分... 棉花早熟性相关的性状多为复杂的数量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基础研究比较困难。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方法,对目标性状进行基因定位,找出与性状相关联的位点,为解析复杂性状的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分别以早熟亲本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0号为母本,以陆地棉标准系TM-1为父本构建F2作图群体,利用在亲本间筛选出的多态性SSR引物,通过JoinMap 3.0软件构建了2张遗传图谱,以Win 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在F2~F2:3中定位到控制全生育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霜前铃数等早熟性相关性状的37个QTL。控制早熟性的有利等位基因多数来自早熟祖先611波和金字棉。多数性状在两类材料中由不同的基因控制,且以加性遗传为主。在由43个陆地棉品种材料构成的自然群体中通过关联分析检测到54个与这些早熟性相关性状极显著关联的位点。研究表明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本研究为早熟陆地棉聚合改良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基因 QTL定位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HRM分析技术和SSR分子标记对家蚕伴性早熟基因Lm^e的精细定位
3
作者 余俊杰 刘晓晓 +3 位作者 张业顺 夏定国 张美蓉 张国政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5-999,共5页
化性是家蚕的重要生理特性,受第6染色体上的化性主基因V及Z染色体上的伴性成熟基因Lm的影响,伴性早熟基因Lme促进家蚕化性趋向多化性。采用多化性家蚕品种nistari和二化性家蚕品种p50配制BC1M群体[p50×(nistari×p50)],选择其... 化性是家蚕的重要生理特性,受第6染色体上的化性主基因V及Z染色体上的伴性成熟基因Lm的影响,伴性早熟基因Lme促进家蚕化性趋向多化性。采用多化性家蚕品种nistari和二化性家蚕品种p50配制BC1M群体[p50×(nistari×p50)],选择其中734头产非滞育卵的雌蛾个体作为定位群体,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SR标记的PCR扩增,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进行各个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绘制出遗传总距离为12.91 c M的分子遗传连锁图,Lme基因位于标记s2734-299和s2734-525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均为0.41 c M。s2734-299和s2734-525间的物理距离为226 kb,其间有18个预测基因,有2个属于DNA序列特异性结合转录因子基因,但尚不能判定这2个基因是否与Lme有明确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化性 伴性早熟基因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SSR分子标记 精细定位
下载PDF
水稻早熟基因显性抑制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7
4
作者 蒋佩琪 淳泽 +1 位作者 邓晓建 杨志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7-381,共5页
将明恢 63,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 5个迟熟水稻品种与早籼核不育系 644 2S 7杂交 ,对F1,F2 代以及三交F1群体进行抽穗期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 4个迟熟品种含有 1对等位的显性抑制基因 ,可部分地抑制 644 2S ... 将明恢 63,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 5个迟熟水稻品种与早籼核不育系 644 2S 7杂交 ,对F1,F2 代以及三交F1群体进行抽穗期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9311,IR68,献国和BG1639等 4个迟熟品种含有 1对等位的显性抑制基因 ,可部分地抑制 644 2S 7显性早熟基因的表达 .以 644 2S 7∥明恢 63/ 9311三交F1群体为定位群体 ,利用微卫星标记将该抑制基因定位于水稻第 8染色体短臂上 .该抑制基因命名为Su Ef cd(t) ,并认为该基因对于利用 644 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基因 显性抑制基因 微卫星标记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分离鉴定和早熟效应分析
5
《作物育种信息》 2006年第7期10-10,共1页
水稻的早熟性一般由隐性主基因和/或微效多基因控制,显性早熟基因报道较少。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邓晓建等人以早籼核不育系6442S-7为Ef-cd基因(它是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显性早熟基因)的供体亲本,通过连续回交与自交以及... 水稻的早熟性一般由隐性主基因和/或微效多基因控制,显性早熟基因报道较少。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邓晓建等人以早籼核不育系6442S-7为Ef-cd基因(它是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显性早熟基因)的供体亲本,通过连续回交与自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离了Ef-cd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早熟基因 分离鉴定 水稻所 效应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四川农业大学 基因控制 核不育系 连续回交 D基因
下载PDF
水稻H14早熟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秀兰 姜曰水 +1 位作者 王平荣 邓晓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生育期基因进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它与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F1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杂交F2和B1F1...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生育期基因进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它与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F1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杂交F2和B1F1抽穗期呈双峰分布,从峰谷处进行分组,早熟植株与迟熟植株分离比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该早熟特性主要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以H14/明恢63F2作定位群体,采用微卫星标记将H14所携带的显性早熟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位于微卫星标记RM314和RM276的一侧,与RM314的遗传距离为8.2cM.认为该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显性早熟基因,暂命名为Ef-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 显性早熟基因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核不育系6442S-7显性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晓建 周开达 +3 位作者 李仁端 李平 黄国寿 淳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8-634,共7页
研究了早籼核不育系64425-7与明恢63等16个中迟熟品种杂交F1及其部分组合F2和B1F1的抽穗期遗传,结果表明,6442S-7具有完全显性早熟特性,主要受 2对无连锁关系的显性早熟基因控制。同时,还对IR68,... 研究了早籼核不育系64425-7与明恢63等16个中迟熟品种杂交F1及其部分组合F2和B1F1的抽穗期遗传,结果表明,6442S-7具有完全显性早熟特性,主要受 2对无连锁关系的显性早熟基因控制。同时,还对IR68,献国、9311和BG1639等其他4个迟熟品种与6442S—7杂交F1和F2代,以及三交F1代的抽穗期进行遗传分析,发现IR68、献国、9311和BG1639等4个迟熟品种均含1对等位的不完全显性抑制基因,可部分抑制6442S—7显性早熟基因的表达。认为6442S—7携带的显性早熟基因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早熟 显性早熟基因 抑制基因 遗传分析 核不育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的抽穗期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俊锋 江玲 +5 位作者 王国刚 刘世家 陈亮明 王春明 罗林广 万建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5,共9页
利用抽穗期感光性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及T6 5~T6 5m对培矮 6 4S抽穗期基因型进行分析表明 ,培矮 6 4S在E1、E2 、E3 位点分别带有E1、e2 、E3 基因 ,在Se 1位点带无感光功能的Se 1e 基因 ,在Ef位点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 1。进一... 利用抽穗期感光性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及T6 5~T6 5m对培矮 6 4S抽穗期基因型进行分析表明 ,培矮 6 4S在E1、E2 、E3 位点分别带有E1、e2 、E3 基因 ,在Se 1位点带无感光功能的Se 1e 基因 ,在Ef位点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 1。进一步用抽穗期QTL近等基因系NIL(Hd1)和NIL(Hd4 )进行的研究证实 ,培矮 6 4S带有显性感光基因E1和无感光功能的Se 1e 基因。同时 ,用QTL近等基因系日本晴和NIL(Hd2 )~NIL(Hd6 )研究表明培矮 6 4S带有能抑制E1基因表达的隐性感光抑制基因i Se 1。文中对培矮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fiva L.) 近等基因 抽穗期 感光基因 显性早熟基因
下载PDF
早熟近等基因大豆品系的光周期和温度反应
9
作者 邱敦莲 Elroy +1 位作者 R.Cober 《国外作物育种》 2001年第4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大豆 早熟近等基因 光周期反应 温度反应
下载PDF
水稻H14显性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10
作者 李秀兰 姜曰水 +1 位作者 王平荣 邓晓建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32-34,共3页
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以H14与明恢63、蜀恢881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后代为材料进行早熟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合F1的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的杂交F2和B1F1抽穗期... 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以H14与明恢63、蜀恢881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后代为材料进行早熟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合F1的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的杂交F2和B1F1抽穗期呈双峰分布,从峰谷处进行分组,早熟植株与迟熟植株分离比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H14的早熟性主要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 H14 显性早熟基因
下载PDF
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建革 孙宝启 黄友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春化反应、光周期反应和早熟性本身是影响小麦抽穗期的三种重要因素 ,它们的作用和互作可以调节生育期以应付不同的环境胁迫。小麦抽穗期的遗传控制非常复杂 。
关键词 春化反应 光周期反应 早熟性本身基因 小麦 抽穗期 遗传控制
下载PDF
21世纪水稻产量大突破的战略构想
12
作者 李继开 王素玲 +1 位作者 李珣 李琦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6期41-46,共6页
回顾了我国解放后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历程,学习和消化吸收矮化育种、籼粳杂交常规育种、杂交水稻育种到超级稻育种各时期、各阶段、各方法的成功经验,查找近年来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提出未来水稻突破单产的必由之路和技术关键。
关键词 水稻单产 水稻群体育种 功能基因 增季早熟基因 加倍光合基因
下载PDF
含早熟显性基因水稻不育系川作891A的选育与应用
13
作者 刘文江 曾宪平 +1 位作者 刘雪娥 杨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1,共3页
川作891A是用IR68899作母本与(9311/金23B)F_6杂交,F_4代开始用优良单株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新三系不育系,2016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川作891A不育度100%,异交习性好,含有早熟显性基因,所配组合生育期均与... 川作891A是用IR68899作母本与(9311/金23B)F_6杂交,F_4代开始用优良单株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新三系不育系,2016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川作891A不育度100%,异交习性好,含有早熟显性基因,所配组合生育期均与早熟杂交组合对照汕窄8号相当,已配组的川优1727(川作891A/成恢727)于201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川作891A 早熟显性基因 选育
原文传递
Isolation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mature senescence mutant in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付振 金松恒 +4 位作者 胡国成 付亚萍 斯华敏 蒋德安 孙宗修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03-811,共9页
A rice pse(t) (premature senescence, tentatively) mutant line, was isolated from 4500 independent T-DNA inserted transgenic lines. The symptoms of premature senescence appeared more severe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 A rice pse(t) (premature senescence, tentatively) mutant line, was isolated from 4500 independent T-DNA inserted transgenic lines. The symptoms of premature senescence appeared more severe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plants (Zhonghua 11, japonica) at the last development stage. To characterize the mutant and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candidate genes by mapping to a physical region of 220-kb,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phytotrons under controlled temperature of 24 ℃ and 28 ℃,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soluble protein and MDA (malondialdehyde), net photosynthesis,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of SOD (superoxide dismuase) (EC 1.15.1.1 ) and POD (peroxidase) (EC 1.11.1.7) and the peptidase activities of leaves were measured from top to bottom according to the leaf positions at the flowering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lant, the mutant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Higher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Pn) appeared in the 1st and 2nd leaves,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nd soluble protein were also higher in the 1st leaf; (2) 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and peptidase were higher according to the leaf position from top to bottom; (3) The symptom of premature senescence was accelerated in the mutant at 28 ℃ treatment. The MDA content and the SOD and POD activities between the 24 ℃ and 28 ℃ treatment muta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soluble protein of leaves mutant decreased rapidly at 28 ℃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pse(t) is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The probable function of PSE(T)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tive enzymes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PEPTIDASE PHYTOTRON Premature senescence mutant Rice (Oryzasativa 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