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构造带早白垩世最晚期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光英 牛晓露 +1 位作者 刘飞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24-4241,共18页
丰丽镁铁质侵入岩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其中角闪辉长岩中含有较大的角闪石斑晶,并可见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包含其中。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侵位年代为107±1.0Ma。丰丽岩体具有基本... 丰丽镁铁质侵入岩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其中角闪辉长岩中含有较大的角闪石斑晶,并可见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包含其中。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侵位年代为107±1.0Ma。丰丽岩体具有基本一致的(87Sr/86Sr)i(0.7065)和εNd(t)(-0.17~0.14)组成,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且同早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相比,丰丽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富集,可能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多期次俯冲交代导致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累积有关。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源区物质组成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岩浆经历了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3%),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及钛铁矿物的分离结晶。锆石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变化于5.0‰~6.6‰之间,平均值为5.8‰,略高于典型地幔锆石的δ^(18)O值,暗示岩浆源区曾受到洋壳上部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影响,同时角闪石矿物的结晶说明原始岩浆含水量较高,也证明源区经历过丰富的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早白垩世最晚期(110~100Ma),东北地区岩浆作用的空间分布范围集中在最东部地区,岩性上主要为碱性岩、双峰式火山岩及少量的镁铁质岩浆岩,说明此时东北地区处于古太平洋后撤导致的陆内伸展拉张环境中,岩石圈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形成了研究区镁铁质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最晚期 小兴安岭构造带 角闪辉长岩 氧同位素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