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秋栽培平菇棚室立体发菌试验初报
1
作者 黄建新 何朝锋 杨巨安 《食用菌》 2002年第4期26-27,共2页
采用“井”字式立体排袋 ,撤去棚室顶膜或另搭荫棚 (供室内栽培 )进行发菌 ,不仅单位面积的栽培量比常规发菌提高了2~ 4倍 ,且污染率也有所下降 。
关键词 早秋栽培 立体发菌 平菇 “#”字式立体排袋
下载PDF
早秋栽培平菇的技术要点
2
作者 杨大林 《安徽农业》 2003年第8期17-17,共1页
8~9月栽培平菇,通常称为早秋栽培.此期间具有气温高、菌丝生长迅速、出菇快、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好的优点.但是,早秋栽培平菇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必将导致减产,甚至失败.
关键词 平菇 早秋栽培 栽培技术 菌种选择 培养料发酵 发菌管理 出菇管理
下载PDF
适宜重庆早秋栽培的平菇菌株筛选试验
3
作者 陈红霞 龙琦 +4 位作者 潘宇 刘雨 郭军 田时炳 韦静宜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重庆地区早秋气候高温多雨。以21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测试菌丝在34℃、36℃、38℃、40℃、42℃高温胁迫下的耐受能力,观察菌丝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生长情况;同时,进行早秋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重庆早秋季节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菌株。... 重庆地区早秋气候高温多雨。以21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测试菌丝在34℃、36℃、38℃、40℃、42℃高温胁迫下的耐受能力,观察菌丝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生长情况;同时,进行早秋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重庆早秋季节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菌株。结果表明:34℃下华海2号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为38.5 mm·d^(-1),其次是P558、茶39、9426和夏福2号,分别为37.17 mm·d^(-1)、37.17 mm·d^(-1)、37.0mm·d^(-1)、36.83 mm·d^(-1);36℃以上各个菌丝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早秋栽培试验中P558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综合认为,P558、夏福2号和华海2号等平菇菌株耐热性较好,生长势强,高产优质,适合重庆早秋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菌株 耐热性 重庆 早秋栽培
下载PDF
西兰花优质品种炎秀早秋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利平 倪雪荣 《上海蔬菜》 2012年第4期15-16,共2页
西兰花又叫青花菜、嫩茎花椰菜,以其肥嫩的花枝和花蕾所组成的翠绿色的花球供食用,不仅柔嫩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适应性强,容易栽培,已成为蔬菜生产主导品种之一,经济效益显著。炎秀是璜泾镇主栽西兰花品种之一,经过几年的试种,... 西兰花又叫青花菜、嫩茎花椰菜,以其肥嫩的花枝和花蕾所组成的翠绿色的花球供食用,不仅柔嫩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适应性强,容易栽培,已成为蔬菜生产主导品种之一,经济效益显著。炎秀是璜泾镇主栽西兰花品种之一,经过几年的试种,摸索出一套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秋栽培 优质品种 西兰花 技术 嫩茎花椰菜 营养丰富 蔬菜生产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早秋栽培平菇要掌握的关键技术
5
作者 夏剑东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05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早秋栽培 技术 平菇 菌丝生长 出菇 减产
下载PDF
华北地区松花菜早秋栽培技术
6
作者 徐菊敏 王丽华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9期31-32,共2页
松花菜又称有机花菜、散花菜,口感脆甜,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新增的明星菜肴。春秋大茬口种植松花菜需要较高的种植水平,早秋栽培茬口对菜农的要求更高。早秋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整个生长期高温多雨,处于病虫害多发季节,每个环节对... 松花菜又称有机花菜、散花菜,口感脆甜,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新增的明星菜肴。春秋大茬口种植松花菜需要较高的种植水平,早秋栽培茬口对菜农的要求更高。早秋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整个生长期高温多雨,处于病虫害多发季节,每个环节对管理水平都要求特别高,尤其是育苗,结合菜农种植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菜 种植经验 种植水平 早秋栽培 病虫害 多发季节 茬口 菜农
下载PDF
武汉地区大球盖菇早秋栽培技术
7
作者 刘高磊 马晓龙 +1 位作者 蔡英丽 蔡定军 《长江蔬菜》 2020年第5期48-49,共2页
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干菇味香浓,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武汉地区雨水较多,适合采用棚内地栽或棚内层架栽培模式。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菇类 交易市场 层架栽培 早秋栽培 营养丰富 棚内 武汉
下载PDF
棉子壳培养料早秋栽培平菇有技巧
8
作者 马洪元 胡士亭 《食用菌》 2013年第4期68-68,共1页
用棉子壳早秋栽培平菇,中秋节鲜菇上市,售价高,经济效益好。但由于发菌期气温较高,培养料易染杂菌,栽培风险较大。巧用增氧升温发酵法处理培养料,不仅污染率低,而且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 早秋栽培 培养料 棉子壳 平菇 发酵法处理 经济效益 发菌期
下载PDF
秋促早栽培鲜食葡萄元旦、春节成熟上市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7 位作者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小龙 张艺灿 王志强 王莹莹 王宝亮 刘凤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针对我国设施葡萄产期过于集中,元旦、春节期间成熟上市的新鲜葡萄严重缺乏的产业现状,对以生理休眠逆转技术为核心的不受地域限制的元旦、春节鲜食葡萄成熟上市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休眠逆转、环境调... 针对我国设施葡萄产期过于集中,元旦、春节期间成熟上市的新鲜葡萄严重缺乏的产业现状,对以生理休眠逆转技术为核心的不受地域限制的元旦、春节鲜食葡萄成熟上市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休眠逆转、环境调控、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以期为设施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葡萄 栽培 休眠逆转 元旦、春节上市
下载PDF
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早秋平菇栽培成功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峰 赵建选 《食用菌》 2013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每年11-12月和第二年的2-3月都会出现一个低价期,严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延长平菇供应季节、提高平菇栽培者效益,笔者积极推广平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平菇早秋栽培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秋冬栽培技术,菇农沿用秋冬栽培技术往往会出现栽培失败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十项措施”规范平菇早秋栽培技术,严格栽培技术要领,保证平菇早秋栽培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早秋栽培 成功率
下载PDF
皖南地区莴笋早秋栽培和冬季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永新 《基层农技推广》 202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莴笋是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佳品,莴笋种植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文章主要介绍了早秋栽培和冬季大棚栽培的管理技术措施,根据两种栽培模式莴笋生长所处气候环境不同,在品种选择、播期选择、浸种催芽、壮苗培育、定植密度... 莴笋是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佳品,莴笋种植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文章主要介绍了早秋栽培和冬季大棚栽培的管理技术措施,根据两种栽培模式莴笋生长所处气候环境不同,在品种选择、播期选择、浸种催芽、壮苗培育、定植密度、肥水管理、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上分别详细介绍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借鉴与参考,以促进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早秋栽培 冬季大棚 肥水 温湿度
原文传递
早秋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进文 《乡村科技》 2021年第23期1-1,共1页
平菇是我国栽培量较大的食用菌之一。平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早秋平菇栽培逐步开始。发酵料栽培也是平菇早秋栽培的方式之一。下面对早秋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菇农借鉴。培养... 平菇是我国栽培量较大的食用菌之一。平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早秋平菇栽培逐步开始。发酵料栽培也是平菇早秋栽培的方式之一。下面对早秋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菇农借鉴。培养料配方平菇发酵料栽培主要以玉米芯为原料,早秋季节栽培建议采用如下培养料配方:玉米芯89.7%、尿素1.3%、钙镁磷肥4.0%、石灰5.0%,水适量;棉籽壳10.0%、玉米芯79.7%、尿素1.3%、钙镁磷肥4.0%、石灰5.0%,水适量。早秋气温仍比较高,培养料发酵时尽量不添加麦麸等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料配方 平菇栽培 棉籽壳 栽培 早秋栽培 食用菌 玉米芯 钙镁磷肥
下载PDF
低山红茄早秋延后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13
作者 郑华 刘利华 +2 位作者 林华 陈文英 钟伟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2期52-53,共2页
通过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品种对低山红茄早秋-延后栽培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山红茄早秋延后栽培不同品种的产量、产值的相差很大,第一、第二、第三播期的杭丰一号、杭茄一号产量、产值与冠王一号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 通过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品种对低山红茄早秋-延后栽培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山红茄早秋延后栽培不同品种的产量、产值的相差很大,第一、第二、第三播期的杭丰一号、杭茄一号产量、产值与冠王一号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产增效显著。红茄早秋延后栽培最适宜的品种为杭丰一号、杭茄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红茄 -延后栽培 品种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早秋蒜苗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李川豫 马鲁英 崔继兰 《农友》 2002年第8期15-15,共1页
1.播前基础。选择有浇水条件的玉米茬为佳。收获前造墒。边收获边运肥,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随即耕深25厘米,拾净玉米残茬,耙地前垡头撒施硫酸钾化肥每亩40公斤,耙入浅土层,耙后达到地平、土细、无明暗坷垃,上虚下实。
关键词 蒜苗 早秋栽培 播种 定植 园艺管理
下载PDF
早秋平菇栽培要点
15
作者 农信 《农家之友》 2007年第09S期32-32,共1页
8~9月份投料播种,自然气温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进入10月份后气温会逐渐降低,为了确保高温和低温期间均能正常出菇,选用的菌种一定是既能耐高温、又能兼顾低温出菇的优良品种。如国平良种、庆丰1号等菌株,均具备上述特... 8~9月份投料播种,自然气温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进入10月份后气温会逐渐降低,为了确保高温和低温期间均能正常出菇,选用的菌种一定是既能耐高温、又能兼顾低温出菇的优良品种。如国平良种、庆丰1号等菌株,均具备上述特征特性。若选用的品种温型不当,是不适宜作早秋栽培的,引种时一定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秋栽培 栽培要点 平菇 优良品种 出菇期 耐高温 低温期 气温
下载PDF
早熟大白菜金来秋白6号的选育及栽培
16
作者 姜善涛 崔汉良 +3 位作者 吴明慧 牟胜茂 张日萍 马京波 《中国种业》 2012年第2期45-46,共2页
金来秋白6号是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育自交不亲和系JL781235121为母本、自交系JL福2358126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优点,适应性广,适播期长,可早秋栽培,也可晚秋栽培,... 金来秋白6号是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育自交不亲和系JL781235121为母本、自交系JL福2358126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优点,适应性广,适播期长,可早秋栽培,也可晚秋栽培,宜冬贮。于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003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大白菜 早秋栽培 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自交不亲和系 一代杂交种 父本杂交
下载PDF
适宜秋冬栽培的几种优良菌种
17
作者 曹德宾 《农家科技》 2006年第10期9-9,共1页
关键词 优良菌种 栽培 生物学效率 季节 早秋栽培 出菇 商品性 抗病力
下载PDF
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班新河 魏银初 +1 位作者 王震 李九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通过对中原地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普通平菇菌株及2个脱毒平菇菌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出了当地当季的适栽菌株。9月初种植,以灰黑色菌株平菇99为主,搭配灰白色菌株新831;秋冬季节种植,以灰白色菌株豫平6号为主,搭配灰黑色菌株平... 通过对中原地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普通平菇菌株及2个脱毒平菇菌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出了当地当季的适栽菌株。9月初种植,以灰黑色菌株平菇99为主,搭配灰白色菌株新831;秋冬季节种植,以灰白色菌株豫平6号为主,搭配灰黑色菌株平菇99。对于脱毒菌株不能盲目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早秋栽培 栽培 脱毒菌株 产量
下载PDF
贝栗南瓜保护地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瀚 孙小武 +6 位作者 胡安平 杨红波 韩伟 肖峰 谭秋英 夏立平 田谦 《中国瓜菜》 CAS 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
西洋南瓜是南瓜属的一个重要栽培种。自引入我国种植后。以其美观的外形、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贝栗南瓜是由湖南省瓜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西洋南瓜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低温、耐贮运和易于栽培的优点。在我国大部... 西洋南瓜是南瓜属的一个重要栽培种。自引入我国种植后。以其美观的外形、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贝栗南瓜是由湖南省瓜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西洋南瓜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低温、耐贮运和易于栽培的优点。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区主要有冬春季早熟栽培、夏季栽培、早秋栽培和晚秋栽培.在部分有覆盖保温条件的地区可1年栽培多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技术 栗南瓜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西洋南瓜 栽培 夏季栽培 覆盖保温 早秋栽培
下载PDF
今夏栽培平菇好
20
作者 曹德宾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4期35-35,共1页
平菇具有性状泼辣、容易栽培、产量较高等特点,使得它处于一种数量多、档次低、价格低的尴尬地位上,尤其前几年屡屡发生的“菇贱伤农”,多是因它而起;但是,自去年秋季至今,市场是多年不遇的火爆,早秋栽培至春节期间,批价基本保持在3元... 平菇具有性状泼辣、容易栽培、产量较高等特点,使得它处于一种数量多、档次低、价格低的尴尬地位上,尤其前几年屡屡发生的“菇贱伤农”,多是因它而起;但是,自去年秋季至今,市场是多年不遇的火爆,早秋栽培至春节期间,批价基本保持在3元(千克,下同)左右的水平,春节后短时2元左右,但维持时间很短即很快反弹,据调研,至3月上旬,各地市场价格多在3元左右,即使往年节后价格较低的陕西等地,也保持在2元以上的坚挺价位,一般投入产出比均在1:3左右,就是说,每投入1千克原料的栽培,将有2元左右的纯利润,生产效益因此而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秋栽培 平菇 市场价格 春节期间 投入产出比 维持时间 生产效益 纯利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