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
戴俊生
陆克政
漆家福
陈书平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64
|
|
2
|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杨振宇
孙知明
马醒华
尹济云
Y.Otofuji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3
|
|
3
|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陈世悦
袁文芳
鄢继华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8
|
|
4
|
苏北盆地隐伏早第三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
杨祝良
陶奎元
沈渭洲
王力波
杨献忠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5
|
西南天山托云地区白垩纪-早第三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机制 |
徐学义
夏林圻
夏祖春
何世平
马中平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5
|
|
6
|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早第三纪伸展盆地的证据 |
何光玉
卢华复
王良书
贾东
王胜利
印栋浩
李树新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7
|
江汉盆地早第三纪玄武质岩石^(39)Ar/^(40)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
彭头平
王岳军
范蔚茗
喻晓冰
彭冰霞
徐政语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8
|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的海侵(泛)事件 |
任来义
林桂芳
赵志清
王兴武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1
|
|
9
|
青藏东北缘早第三纪盆地充填的沉积型式及构造背景——以囊谦和下拉秀盆地为例 |
周江羽
王江海
尹安
Spurlin M S
Horton B K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10
|
赣中早第三纪镁铁质岩石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
谢桂青
毛景文
胡瑞忠
李瑞玲
曹建劲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1
|
山东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海侵的讨论 |
姚益民
徐金鲤
单怀广
李经荣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7
|
|
12
|
滇西南景谷-镇沅地区早第三纪陆-陆碰撞期走滑挤压盆地 |
刘善印
钟大赉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13
|
兰州盆地早第三纪植物及古气候意义 |
耿宝印
陶君容
颉光普
|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14
|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组合序列 |
余汶
顾和林
张显球
|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9
|
|
15
|
“三江”地区与青藏高原内部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地幔源区的差异及其意义 |
陈建林
许继峰
王保弟
康志强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6
|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早第三纪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形成环境 |
张连昌
陈志广
周新华
王非
张玉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9 |
5
|
|
17
|
塔里木盆地西部库孜贡苏地区白垩—早第三纪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
丁孝忠
刘训
傅德荣
姚建新
吴绍祖
素.爱德华
|
《新疆地质》
CAS
CSCD
|
1993 |
10
|
|
18
|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地震事件沉积序列 |
曹国强
陈世悦
鄢继华
袁文芳
|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
2004 |
6
|
|
19
|
辽东半岛早第三纪饮马湾山辉长岩体的基本特征及岩浆结晶过程 |
徐钊
韩宝福
张磊
舒桂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渤海—鲁西地区白垩-早第三纪裂谷活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
侯贵廷
钱祥麟
蔡东升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