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旱地多熟制的几个技术问题初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明时 朱金庆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发展旱粮是稳定我省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开发旱地农业已引起领导与群众的重视。1987年我省在开展水稻高产模式栽培的同时,组织部分县(市)进行旱粮高产示范,1988年全省旱粮示范面积达84.5万亩,1989年扩大到110万亩。虽然遭受了1... 发展旱粮是稳定我省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开发旱地农业已引起领导与群众的重视。1987年我省在开展水稻高产模式栽培的同时,组织部分县(市)进行旱粮高产示范,1988年全省旱粮示范面积达84.5万亩,1989年扩大到110万亩。虽然遭受了1988年的严重干旱和1989年台风、低温阴雨等灾害,但是旱粮示范仍比一般大田增产20~30%,为稳定我省粮食生产立下了汗马之功。旱地潜力很大,生产方式繁多,而立地条件较差,技术上还很落后,其高产途径,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根据我省人多地少的特点,农业生产坚持多种高产多收的方针,旱粮生产亦然,因而推广旱地多熟制是旱粮高产示范的重要内容。实际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多熟制 旱粮 技术问题
下载PDF
旱地多熟制间套栽培技术
2
《现代农业科学》 1996年第6期14-14,共1页
旱地多熟间作,即从头年秋播开始,至第二年秋收止,在同一地块里利用空间差立体种植,利用时间差套种多种适宜作物,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力,大幅度提高了农作韧的产量,使粮油都获得丰收,经济效益显著,是发展高效农业的育效途径。其技术... 旱地多熟间作,即从头年秋播开始,至第二年秋收止,在同一地块里利用空间差立体种植,利用时间差套种多种适宜作物,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力,大幅度提高了农作韧的产量,使粮油都获得丰收,经济效益显著,是发展高效农业的育效途径。其技术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多熟制 栽培技术 专用复混肥 小麦 花生 技术要点 间套 高效农业 立体种植 效益显著
下载PDF
山区旱地七熟制配套技术
3
作者 李如平 《畜牧市场》 1998年第3期46-47,共页
山区旱地七熟制配套技术四川李如平针对目前山区旱地普遍存在的“三差”(土地利用率差、用地养地、培肥地力差、种植质量差)“三低”(生产水平低、农业投入低、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四川省巴中市农技站进行了旱地多熟制的探索,经过... 山区旱地七熟制配套技术四川李如平针对目前山区旱地普遍存在的“三差”(土地利用率差、用地养地、培肥地力差、种植质量差)“三低”(生产水平低、农业投入低、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四川省巴中市农技站进行了旱地多熟制的探索,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找到了适合山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技术 山区旱地 磷酸二氢钾 奶山羊 叶面喷施 泌乳量 产奶量 旱地多熟制 春洋芋 春玉米
下载PDF
山区旱地一年四熟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4
作者 颜伯霖 徐友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配套技术 山区旱地 高效栽培 一年四 社会效益 旱地多熟制 作物种类 经济发展 春马铃薯
下载PDF
浙江省旱地不同粮食种植制度产量及其田间结构的研究:Ⅱ.旱地不同种?…
5
作者 董祖淦 吕周林 《丽水农业科技》 1996年第2期4-6,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三熟制比两熟制、新三熟比老三熟的增产原因之一是新三熟在干物质积累动态,全年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田间不同层次结构分布特性等方面均优于优三熟及两熟制,特别以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甘薯和冬小麦/春玉米/夏甘薯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三熟制比两熟制、新三熟比老三熟的增产原因之一是新三熟在干物质积累动态,全年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田间不同层次结构分布特性等方面均优于优三熟及两熟制,特别以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甘薯和冬小麦/春玉米/夏甘薯表现更为突出,冬小麦/春大豆/夏甘是逊于前两者,但仍比老三熟及两熟制好。说明,提高复种指数,选出几种高光效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有利于在全年形成互补结构,这是实现旱地全年高产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多熟制 种植 干物质积累 田间结构
下载PDF
浙江省旱地不同粮食种植制度产量及其田间结构的研究:1 …
6
作者 董祖淦 吕周林 《丽水农业科技》 1995年第88期2-6,共5页
关键词 旱地多熟制 种植方式 生育期变化 光温水资源
下载PDF
把低产田变为高产土——余庆县望天田旱作收效显著
7
作者 王明光 龙庆松 《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1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余庆县 旱作 农村 因地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