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时“农都”促进外来旱地粮食作物本土化效益分析
1
作者 唐凌 《古今农业》 2017年第1期85-100,共16页
抗战时期,高产的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实现本土化,对支撑大后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柳州沙塘作为战时"农都",在此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科研效益,不仅表现在成功地对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外来粮食作物进行了改良与优化,还表... 抗战时期,高产的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实现本土化,对支撑大后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柳州沙塘作为战时"农都",在此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科研效益,不仅表现在成功地对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外来粮食作物进行了改良与优化,还表现在提供了先进的种植程序与方法,增强了生产实践的科学性及实效性。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促使这些旱地粮食作物在大后方地区迅速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了产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与方法。战时生产体制和科研试验系统的构建,是外来旱地粮食作物引进及传播效益增大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农都” 旱地粮食作物 本土化 效益
下载PDF
豫西地区降水资源对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克煌 钟兆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论述降水资源是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了豫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和水分盈亏规律,提出运用地理风险决策、实行适水种植的宏观对策。
关键词 旱地粮食作物 产量 地理风险决策 降水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