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1
作者 鲁健波 任晓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93,共3页
借鉴国外先进的整地技术,结合黑龙江省旱作农业生产实际,以机械深松为主体的整地技术经组装配套,成为我省早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的主体。为此,根据早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的特点,对其应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旱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 应用 经济效益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 黑龙江
下载PDF
旱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
2
作者 薛锡柱 李坤 唐军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2年第4期32-32,共1页
1 技术要点 1.1 选择适宜的作业地块:深松灭茬联合整地应选择坡度在6°以下,面积0.33 hm2以上,垄长50 m以上,地里石头少,且直径最大不超2 cm的地块,垄距在0.5~0.7m之间。……
关键词 旱地 耕作 蓄水保墒技术 操作规程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旱地耕作覆盖保墒栽培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厚军 蒋太明 +1 位作者 夏锦慧 吴士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旱地耕作 覆盖保墒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天津市旱地耕作蓄水保墒机械化技术推广
4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0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机械化作业 蓄水保墒 旱地耕作 技术推广 天津市 综合增产技术 农机推广 配套技术 大面积推广
下载PDF
旱地蓄水保墒耕作措施
5
作者 刘贵锋 杜志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5年第9期16-17,共2页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和榆社县农业局共同研究实施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技术”1994年通过技术鉴定,它是丘陵旱作区治旱兴农的一项重要技术。现已在榆社旱作区大面积推广。 旱地蓄水保墒耕作是在传统的全耕法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秋深耕。
关键词 蓄水保墒 耕作措施 旱地 耕作技术 旱作区 土壤含水量 抗旱耕作 保墒耕作 榆社县 常规耕作
下载PDF
浅谈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晓慧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半干旱地 出苗不齐 作物 减产
下载PDF
辽西干旱地区蓄水保墒造林技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褚东来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108-108,110,共2页
不同土壤保墒措施,调整了土壤的养分结构,增强了其蓄水保墒性能,为促进树木成活与生长创造了条件。基于此,通过选择不同材料覆盖地表减少地面蒸发及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媒介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增强土壤蓄水保水性能的对比试验,并对其进... 不同土壤保墒措施,调整了土壤的养分结构,增强了其蓄水保墒性能,为促进树木成活与生长创造了条件。基于此,通过选择不同材料覆盖地表减少地面蒸发及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媒介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增强土壤蓄水保水性能的对比试验,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保水、供水技术,为辽西干旱地区集水造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蓄水保墒 造林技术 辽西
下载PDF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向翔 《致富天地》 2010年第3期31-32,共2页
一、技术特点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最重要的防旱抗旱增产措施,通过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有效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尽量减少土壤蒸发和其他非生产性水分消耗,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 一、技术特点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最重要的防旱抗旱增产措施,通过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有效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尽量减少土壤蒸发和其他非生产性水分消耗,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耕作保墒包括蓄墒、收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抗旱增产措施 干旱缺水地区 土壤蒸发 作物生长发育 耕作措施 耕层结构
下载PDF
浅谈玉米生产中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9
作者 盛玉梅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土壤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玉米生产 半干旱地 季节性干旱 出苗不齐 春旱 减产
下载PDF
旱作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
10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0,共1页
建立了三北地区13个省区、30多个县(市)的示范推广协作网,投入机具9千多台(套)。推广面积357.5万亩,新增总产15921.1万kg,新增产值16606.4万元,各种作物平均增产12.43%,增加土壤含水3%以上。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华北、西... 建立了三北地区13个省区、30多个县(市)的示范推广协作网,投入机具9千多台(套)。推广面积357.5万亩,新增总产15921.1万kg,新增产值16606.4万元,各种作物平均增产12.43%,增加土壤含水3%以上。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华北、西北分区适应一定条件的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程,研制了新的配套机具,并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虚实并存耕作 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
下载PDF
东北垄作蓄水保墒耕作体系与配套机具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贾洪雷 马成林 +1 位作者 刘昭辰 刘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6,共5页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垄作地区)旱作农业现状,通过组合多项先进农艺技术,得到适合东北垄作地区特点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及联合作业工艺方案,设计适合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多功能蓄水保墒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耕整联合、耕整...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垄作地区)旱作农业现状,通过组合多项先进农艺技术,得到适合东北垄作地区特点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及联合作业工艺方案,设计适合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多功能蓄水保墒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耕整联合、耕整种植联合的作业机具。试验证明,系列机具各项作业指标均满足现代农艺要求,达到蓄水保墒、高效节能、增产增收的目的,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机具
下载PDF
辽西干旱地区蓄水保墒造林技术分析
12
作者 张国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5期192-192,共1页
以"辽西干旱地区的蓄水保墒造林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几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该地区的蓄水保墒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辽西 旱地 蓄水保墒 造林技术
下载PDF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3
作者 严聚仁 张玉玲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土壤耕作的目的就是通过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机械化作用,改善土壤耕作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尽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其他非生产性的土壤水分消耗,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耕作保墒包... 土壤耕作的目的就是通过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机械化作用,改善土壤耕作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尽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其他非生产性的土壤水分消耗,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耕作保墒包括蓄墒、收墒、保墒3个方面,是干旱地区防旱、抗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土壤水分蒸发 轮作方式 作物生长发育
下载PDF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4
作者 韩香平 《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 2006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耕作技术 蓄水保墒 水资源不足 旱作农业 大气降水 利用效率 农业增产 旱农区 地表水 土壤水
下载PDF
旱地小麦栽培耕作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志强 《山西农经》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山西省小麦面积的60%是旱地,水分是限制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蓄水保墒一直以来深受旱作小麦栽培工作者的重视。前人在蓄水保墒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往往忽视了休闲期降雨,本研究团队在闻喜县长期蹲点,总结提出了旱地小麦土壤水... 山西省小麦面积的60%是旱地,水分是限制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蓄水保墒一直以来深受旱作小麦栽培工作者的重视。前人在蓄水保墒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往往忽视了休闲期降雨,本研究团队在闻喜县长期蹲点,总结提出了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单循环与复循环规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周年水平变化规律、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与运行规律、磷肥增效氮磷配合理论及种子根群作用理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早三多"技术,并在上世纪70~90年代在全国推广。进入21世纪后,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出现的新问题,为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创建休闲期"三提前"——提前深耕或深松、提前深施有机肥、提前秸秆覆盖或还田——蓄水保墒技术,此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动物、微生物数量,降低地表无效蒸发,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伏雨春夏用的目的。同时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实施"三提前"技术配套的农机具—深松施肥机械与施肥覆膜一体机械,已在北方旱地上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蓄水保墒 “四早三多”技术 “三提前”技术
下载PDF
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有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2003~2005年,在山西省吕梁市5个县(区)的早地玉米进行了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与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起垄种植、常规地种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2%,全氮... 2003~2005年,在山西省吕梁市5个县(区)的早地玉米进行了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与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起垄种植、常规地种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2%,全氮、全磷提高58.6%、53.7%,速效氮、速效磷提高66.1%、50.4%。4~9月.0~80cm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高33.35%;0~40cm根层地温比对照高13.99%,年终作物总生物量比对照高59.26%.产量高62.03%。显示了该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肥集流蓄水改土 耕作技术 旱地玉米
下载PDF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德平 李有华 +3 位作者 许国平 刘润栓 秦旭峰 李金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提高0 45、0 022、0 011个百分点 ,天然降水基本全部拦蓄 ,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 ;大旱之年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11 38倍 ,显示了该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 应用 旱地 玉米 胡公沟流域
下载PDF
蓄水保墒机械化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吉林农业》 2006年第1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机械化技术 蓄水保墒 保护性耕作技术 蓄水技术 保墒技术 工程技术 耕地土壤 天然降水
下载PDF
蓄水保墒的几个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宝宏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24-124,共1页
兴安盟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这种气候对旱作农业影响极大,如何保持春播前后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增产的关键。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耕作方式.有些在悄悄地改变.有的还在延续.譬如对整地保墒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或方法不当的... 兴安盟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这种气候对旱作农业影响极大,如何保持春播前后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增产的关键。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耕作方式.有些在悄悄地改变.有的还在延续.譬如对整地保墒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或方法不当的问题仍相当普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本文对如何整地蓄水保墒谈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保墒 技术 农业影响 整地保墒 兴安盟地区 土壤水分 耕作方式 农作物
下载PDF
高原旱地机械化虚实并存耕作技术
20
作者 鲍秀花 赵占兴 《农业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76-76,共1页
1.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 虚实并存耕作技术是中华民族创始的三角犁铧“精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根据虚实并存效应原理揭示的水、热、养分侧向水平运移规律.在作业时.采用新型间隔耕作方式,形成“上虚下实、左虚右实、... 1.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 虚实并存耕作技术是中华民族创始的三角犁铧“精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根据虚实并存效应原理揭示的水、热、养分侧向水平运移规律.在作业时.采用新型间隔耕作方式,形成“上虚下实、左虚右实、左右松紧相间”的土体构造。虚实并存具有土壤疏松与透气、蓄水与排涝、养分释放与贮存的双向功能.能有效接纳天然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起到“秋雨春用、缓解春旱”的作用.是发展“雨养农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并存 耕作技术 机械化 蓄水保墒 旱地 高原 土壤疏松 养分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