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耐旱型大豆生理特性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闫春娟 王文斌 +4 位作者 曹永强 孙旭刚 宋书宏 王昌陵 张立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9-365,共7页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6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各部位鲜重、干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种植的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半干旱地区阜新。一般情况下,植株根、茎、叶、叶柄和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品种,沈阳的值高于阜新,但部分取样时期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根含水量的影响则因取样时期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豆植株茎、叶、叶柄、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耐旱品种辽豆14的值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但多数情况下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植株各部位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除R4期植株的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R6期的豆荚生物量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阜新种植高于沈阳种植,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时期各器官的生物量均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或者辽豆21,沈阳种植均高于阜新种植。成熟期大豆植株的器官分配比例表现为:子粒>荚皮>根、茎。子粒的分配比例为,辽豆14>辽豆21;而荚皮、根、茎的分配比例则为,辽豆21>辽豆14。大豆单株荚数与产量变化相一致。干旱胁迫降低了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却提高了百粒重。辽豆14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高于辽豆21,但百粒重却低于辽豆21。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耐旱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优势,丰富了辽宁省大豆抗逆栽培的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特性 大豆 旱型 降雨特征
下载PDF
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闫春娟 宋书宏 +8 位作者 王文斌 王昌陵 张立军 曹永强 孙旭刚 武丽石 王雅珍 陈艳秋 韩毅强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51-54,共4页
田间条件下,探讨不同降雨气候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大豆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以4节期(V4期)最低。一般情况下,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 田间条件下,探讨不同降雨气候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大豆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以4节期(V4期)最低。一般情况下,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均为半干旱地区阜新的值高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但只有极少数情况处理间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则因取样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一般情况下,除POD活性外,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均是辽豆21略高于辽豆14,但只有极少数情况处理间达显著差异水平。同一品种,半干旱地区阜新的产量低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但非耐旱品种辽豆21产量下降得更多。同一地点,辽豆14的产量高于辽豆21。大豆植株单株荚数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更为一致。辽豆14的每荚粒数显著高于辽豆21;辽豆21的百粒质量显著高于辽豆14,阜新地区的百粒质量也显著高于沈阳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化特性 大豆 旱型 降雨特征
下载PDF
耐旱型种衣剂吸水性树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珠 韩永生 +2 位作者 刘美荣 宋诗莹 文志红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根据自由基聚合和接枝共聚合、交联反应的机理,用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并将其用于玉米等春播作物的耐旱型种衣剂。文中讨论了单体与淀粉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解反应和氮气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树脂 旱型种衣剂 应用 制备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春娟 宋书宏 +5 位作者 王文斌 孙旭刚 王昌陵 曹永强 张立军 李盛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为了明确耐旱型大豆根构型的特异性,田间条件下,以不同耐旱型大豆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降雨条件对大豆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各时期大豆植株的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同一地点,R2和R4期取样,辽豆14的根和地上部生物量高于辽... 为了明确耐旱型大豆根构型的特异性,田间条件下,以不同耐旱型大豆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降雨条件对大豆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各时期大豆植株的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同一地点,R2和R4期取样,辽豆14的根和地上部生物量高于辽豆21。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冠比值逐渐增大;一般而言,V4~R4期,干旱胁迫提高了植株的根冠比。苗期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大豆根长,但结荚期和鼓粒期干旱胁迫均降低了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大豆根长占比以细根为主,平均根直径≤2.5 mm的根长比例均在90%以上。根表面积占比也主要以细根为主,但大豆根体积分配比例较高的却主要是根系直径>2.5 mm的粗根。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耐旱基因型大豆根器官应答干旱胁迫的理论知识,对大豆抗旱生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 根系
下载PDF
耐旱型玉米适应密植的根冠协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静丽 王小洁 +1 位作者 孙莉萍 蒿宝珍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3期19-21,共3页
实现玉米的持续增产和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干旱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必须考虑干旱的潜在影响。品种是决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先决条件,选用耐旱... 实现玉米的持续增产和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干旱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必须考虑干旱的潜在影响。品种是决定玉米种植密度的先决条件,选用耐旱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干旱的影响,稳定玉米产量。本文简要概述了玉米耐旱品种的耐密性、玉米根系和冠层结构与功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及地上地下结构与功能协同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期准确揭示耐旱型玉米适应密植的根冠高效协同机制,进而为玉米抗逆稳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型 根系 冠层 协同机制
下载PDF
高产优质耐旱型水稻品种永旱1号的选育及旱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林伦 李杰 +2 位作者 张明胜 张慧 杨珂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87-87,108,共2页
永旱1号是由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利用丰两优一号F2早熟株/非洲野生稻,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耐旱节水型水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平均株高102cm),生育期118d左右,比对照品种(绿旱1号)迟熟3d,穗粒结构合理,结实率高,抗旱... 永旱1号是由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利用丰两优一号F2早熟株/非洲野生稻,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耐旱节水型水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平均株高102cm),生育期118d左右,比对照品种(绿旱1号)迟熟3d,穗粒结构合理,结实率高,抗旱、抗病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和沿淮水源不足地区推广。该文介绍了永旱1号的选育背景及特征性状,提出了配套的旱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号 旱型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寒旱型冬小麦新品种庄浪11选育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润生 朱富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1期11-12,共2页
冬小麦新品种庄浪 11是庄浪县农技中心于 1979年以辐系 5作母本、洛夫林 13作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平凉地区区试折合平均产量 332 5 .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兰天 4号增产 8.5 8% ,居 10个参试品种(系 )第 3位。该品种成株期对条... 冬小麦新品种庄浪 11是庄浪县农技中心于 1979年以辐系 5作母本、洛夫林 13作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平凉地区区试折合平均产量 332 5 .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兰天 4号增产 8.5 8% ,居 10个参试品种(系 )第 3位。该品种成株期对条锈免疫 ,抗寒、抗旱、抗倒伏、丰产性好 ,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六盘山以西的宁夏隆德、泾源、西吉县 ,以及我省陇东地区的庄浪、静宁县 ,天水地区的秦安、张家川县等高寒阴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选育 旱型品种 庄浪11品种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寒旱型冬小麦新品种庄浪10选育报告
8
作者 王润生 朱富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0期9-10,共2页
庄浪 10是庄浪县农技中心以庄浪 5号作母本、78平 3作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平凉地区 3a区试折合平均产量 36 88.5 kg/hm2 ,较对照品种平凉 38增产 12 .8% ,总评居 13个参试品种 (系 )第 2位。该品种株高 95 .3cm左右 ,穗纺缍形、... 庄浪 10是庄浪县农技中心以庄浪 5号作母本、78平 3作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平凉地区 3a区试折合平均产量 36 88.5 kg/hm2 ,较对照品种平凉 38增产 12 .8% ,总评居 13个参试品种 (系 )第 2位。该品种株高 95 .3cm左右 ,穗纺缍形、顶芒、白壳 ,籽粒红色、半角质 ,千粒重 39.4 g左右。抗寒、抗旱、抗倒伏 ,高抗条锈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生育期 2 85 d左右 ,属强冬性中熟品种 ,可在陇东旱塬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型 冬小麦 新品种 庄浪10 选育
下载PDF
种子穿“衣”是一招——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研制开发成功
9
作者 林菲 《农经》 1999年第3期51-51,共1页
一年一度的春播季节即将来临。
关键词 包衣剂 种子包衣技术 复合种衣剂 旱型 节水 保苗 研制 中国农科院 农业气象 北方地区
下载PDF
宁夏研究抗旱型稀土农用新产品
10
作者 王国强 《稀土信息》 1998年第2期8-8,共1页
宁夏稀土办自1g95年起,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努力推广稀土农用技术,积极开发研究抗旱型稀土农用新产品。其产品主要有以下3项。 稀土高分子吸保水材料 稀土高分子吸保水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它具有高出自身数十倍到数千倍的吸... 宁夏稀土办自1g95年起,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努力推广稀土农用技术,积极开发研究抗旱型稀土农用新产品。其产品主要有以下3项。 稀土高分子吸保水材料 稀土高分子吸保水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它具有高出自身数十倍到数千倍的吸水能力和加压也不脱水的高保水性能,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稀土(起交联引发作用)在该产品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左右。该产品可大量应用于沙化半沙漠植物和农作物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农用 种衣剂 稀土高分子 保水材料 旱型 高分子功能材料 稀土微肥 宁夏 防病治虫 包衣剂
下载PDF
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
11
作者 马芳骥 《农村百事通》 1999年第13期14-14,共1页
由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所等单位承担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抗旱型种子复合包衣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于去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技术可相应提高土壤含水量1%~2%。
关键词 旱型 复合包 包衣剂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产业化开发 出苗率 农业气象 中国农科院 土壤含水量 专家鉴定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御旱基因型大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春娟 王文斌 +5 位作者 王昌陵 陈艳秋 张立军 韩进 都梓月 李盛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62,共13页
为探讨御旱基因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生理和产量的响应机制,以御旱型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辽豆21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及抗性品种间的变化规律。2021和2022年连续两年分析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器官生物量、... 为探讨御旱基因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生理和产量的响应机制,以御旱型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辽豆21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及抗性品种间的变化规律。2021和2022年连续两年分析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器官生物量、器官含水量、根冠比等生理特性,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各器官生物量逐渐累积,整体表现为:鼓粒期>结荚期>开花期>营养生长期。各个时期控水土壤干旱胁迫使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株高、各器官含水量降低,但使植株的根冠比提高。相同水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整体表现为辽豆21>辽豆14。植株各器官含水量表现为辽豆14>辽豆21。2021年结荚期和鼓粒期控水时,辽豆14的叶面积指数和株高高于辽豆21。同一时期控水,土壤水分提高使大豆根、茎、叶、叶柄、荚皮的干重提高,2020年结荚期和鼓粒期控水时,御旱基因型辽豆14的叶柄干重均显著高于干旱敏感型辽豆21。适宜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两个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较高。各个时期控水,品种差异均显著影响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同一时期相同水分条件下,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表现为:辽豆14>辽豆21;而百粒重则表现为:辽豆21>辽豆14。本研究揭示了御旱基因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特征,对指导我国大豆抗旱生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大豆 基因 产量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现状及恢复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喻阳华 余杨 +1 位作者 杨苏茂 杜明凤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文中提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特征为次生林比例大、林分结构缺失及缺陷、种间竞争激烈且优势树种功能未充分发挥、树种选育缺乏适应性评价,恢复策略包括恢复生态经济型植被、调整林分树种组成与密度、修复水平与垂直层次的结构缺陷、合... 文中提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特征为次生林比例大、林分结构缺失及缺陷、种间竞争激烈且优势树种功能未充分发挥、树种选育缺乏适应性评价,恢复策略包括恢复生态经济型植被、调整林分树种组成与密度、修复水平与垂直层次的结构缺陷、合理划分功能区以实行分区保护和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抗冻耐旱型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高抗冻耐旱型植被的适应与恢复能力,未来需要加强植被适应性修复、树种选择与配置以及水肥管理与土壤培肥改良3个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抗冻耐旱型植被 退化 恢复 喀斯特高原山地区 中国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乔蕊清 卫云宗 +2 位作者 刘玲玲 谢福来 宁东贤 《山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3-6,共4页
分析了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的特性与遗传组成,提出了黄土高原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与模式,即把抗逆性育种与高光效株型的改良相结合。
关键词 小麦 遗传组成 黄土高原 选择育种
下载PDF
黄淮麦区旱生型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蕊清 刘玲玲 +2 位作者 卫云宗 谢福来 宁东贤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地选育出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已在该麦区的秦、晋、鲁、豫、冀五省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 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地选育出晋麦33号、临旱88-3、晋麦47号、临旱93-5等几个在黄淮麦区旱地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已在该麦区的秦、晋、鲁、豫、冀五省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本文分析了该类型旱地新品种的特性与遗传组成,提出了黄淮麦区旱生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遗传组成 选育
下载PDF
太平洋—印度洋海温与我国东部旱涝型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顾薇 李崇银 潘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对我国东部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正交小波分解表明,其大于28年的分量可以很好地表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旱涝相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合成分析表明,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高空急流与我国东部夏季旱涝型的年代... 对我国东部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正交小波分解表明,其大于28年的分量可以很好地表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旱涝相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合成分析表明,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高空急流与我国东部夏季旱涝型的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东亚高空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70年代前后的年代际差异对旱涝型发生年代际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北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近百年来是协同一致的,二者有可能共同对旱涝型的变化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指出,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变化与急流和副高的南北位置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都密切相关。可见,北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于我国东部旱型涝的年代际变化确实具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东亚高空急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5种旱景生态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17
作者 贾鸿儒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5期1-3,7,共4页
为筛选出可用于旱景园林景观种植的植物,本研究选择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沙葱、矮韭、石竹、波斯菊和紫花地丁,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种子胁迫,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正常幼苗率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EG-6000溶... 为筛选出可用于旱景园林景观种植的植物,本研究选择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沙葱、矮韭、石竹、波斯菊和紫花地丁,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种子胁迫,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正常幼苗率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EG-6000溶液浓度为5%时,5种植物种子均可抵御该浓度的干旱胁迫;PEG-6000溶液浓度为10%时,仅紫花地丁种子可抵御该浓度的干旱胁迫。本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耐旱型植物资源,丰富旱景园林植物种类,为旱景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园林 旱型植物 种子萌发 胁迫 PEG-6000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御旱基因型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春娟 宋书宏 +6 位作者 王昌陵 孙旭刚 曹永强 张立军 张丽 霍晓阳 王文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8-1056,共9页
盆栽条件下,以御旱型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辽豆21为研究对象,设置干旱、轻度干旱和适宜水分三个处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控水条件下,御旱型大豆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以期揭示御旱基因型大豆抗旱的光合调控机理。... 盆栽条件下,以御旱型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辽豆21为研究对象,设置干旱、轻度干旱和适宜水分三个处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控水条件下,御旱型大豆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以期揭示御旱基因型大豆抗旱的光合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各个时期控水,土壤水分都显著影响大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干旱限制了植株的Pn、Tr、Gs、胞间CO_(2)浓度(Ci),辽豆21的蒸腾速率平均值高于辽豆14。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植株Ci浓度逐步提高。土壤干旱条件下的初始荧光(F_(0))值最大,结荚期(R3-R5)控水时F_(0)值最低。干旱胁迫降低了植株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同一时期控水,御旱基因型辽豆14的最大荧光产量(Fm)和Fv/Fm高于辽豆21的值。干旱胁迫下,御旱基因型辽豆14能够维持较低的蒸腾速率,较高的Fm和Fv/Fm值,这可能是御旱型辽豆14抗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分胁迫 基因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我国旱涝空间型的马尔科夫概型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育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6-72,共7页
旱涝灾害在我国是影响最大、也最为频繁的气候灾害。本文利用马尔科夫概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验证了我国旱涝空间型序列具有马尔科夫性质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状态的转移概率,进而分析了旱涝空间型序列的静态和动态结构,并揭示出旱涝空间... 旱涝灾害在我国是影响最大、也最为频繁的气候灾害。本文利用马尔科夫概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验证了我国旱涝空间型序列具有马尔科夫性质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状态的转移概率,进而分析了旱涝空间型序列的静态和动态结构,并揭示出旱涝空间型各状态演化的优势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涝空间 马氏概分析
下载PDF
ENSO事件与河南旱涝年型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炳岩 钱晓燕 朱业玉 《河南气象》 1999年第2期22-23,共2页
利用河南省1951~1998年旱涝灾害影响资料,划分了旱涝灾害年型,并分析了ENSO事件与河南旱涝年型的关系:在厄尔尼诺当年、次年及反厄尔尼诺年,干旱年成灾面积大于67万公顷的大旱年占旱年总数的61%,涝年成灾面积大于67万公顷的大涝... 利用河南省1951~1998年旱涝灾害影响资料,划分了旱涝灾害年型,并分析了ENSO事件与河南旱涝年型的关系:在厄尔尼诺当年、次年及反厄尔尼诺年,干旱年成灾面积大于67万公顷的大旱年占旱年总数的61%,涝年成灾面积大于67万公顷的大涝年占涝年总数的65%;厄尔尼诺年旱年频率大于涝年频率,反厄尔尼诺年旱、涝年频率相当;弱、最弱及最强的厄尔尼诺开始年涝灾影响为主,中等及偏强厄尔尼诺开始年以旱灾为主;厄尔尼诺开始年与次年旱涝影响趋势相一致的频率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涝年 厄尔尼诺 涝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