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育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高艳华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12期64-64,共1页
我国现在大力生产推广的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是指使用旱地育秧的方法,通常都具有很强而且抗寒耐病性秧苗,非常适合高纬度、温度不高的东北地区。目前,水稻旱育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旱育水稻栽培方法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所以,做... 我国现在大力生产推广的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是指使用旱地育秧的方法,通常都具有很强而且抗寒耐病性秧苗,非常适合高纬度、温度不高的东北地区。目前,水稻旱育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旱育水稻栽培方法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所以,做好水稻旱育栽培技术并且开展科学田间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旱育水稻 水稻产量 旱地育秧 东北地区 旱育技术 栽培方法 田间管理
下载PDF
生物钾肥在旱育水稻上的应用
2
作者 徐长青 钱宗华 +1 位作者 於永杰 徐希秀 《中国稻米》 1999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生物钾肥 旱育水稻 放肥 氢化钾 缺钾
下载PDF
旱育水稻本田施肥方法
3
作者 文道辉 贾月珍 范广辉 《黑龙江农业》 2003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旱育水稻 本田施肥 施肥方法 磷肥 钾肥 氮肥
下载PDF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技术试验成功
4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2005年第9期16-16,共1页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
关键词 试验成功 节水技术 控制灌溉 旱育水稻 寒地 节水高产技术 黑龙江省 庆安县 水田
下载PDF
利用沼渣旱育水稻秧苗
5
作者 熊飞 《农家科技》 2009年第4期8-8,共1页
水稻旱育秧时.利用沼渣培肥秧床,不仅方法简单,省工、省力,而且可使土壤疏松、肥效稳定持久,秧苗素质明显提高。其技术要点为:
关键词 水稻旱育 水稻秧苗 沼渣 土壤疏松 秧苗素质 秧床 培肥 省工
下载PDF
万亩旱育水稻亩产600公斤
6
作者 李富成 冯克庆 《农村农业农民》 1997年第4期18-18,共1页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场新兴的绿色农业革命。省、地、县水稻早育稀植推广点、信阳县长台乡,去年旱育稀植万余亩水稻,平均亩产600公斤,创下该乡大面积水稻高产记录。
关键词 水稻旱育稀植 农业革命 高产记录 平均亩产 大面积 绿色 信阳 早育 县长 推广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7
作者 张凌枫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2期47-48,共2页
1.稻瘟病 (1)症状及发病条件.幼苗基部及其芽鞘上常出现水渍状斑点,使病苗基部慢慢变为灰黑色,类似火烧症状,幼苗上部呈褐色,进而卷缩直至枯死.当湿度过大时,苗基部还会产生灰色霉层.
关键词 水稻旱育 发病条件 稻瘟病 芽鞘 基部 火烧
下载PDF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探讨
8
作者 王立伟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3期43-43,共1页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农作物的种植要不断的研究新型技术,对农作物的种植、培育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验,才能满足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和质量的要求。其中在水稻培育生产中,北方引进旱育水稻技术,目的是能够实现增产...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农作物的种植要不断的研究新型技术,对农作物的种植、培育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验,才能满足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和质量的要求。其中在水稻培育生产中,北方引进旱育水稻技术,目的是能够实现增产、增收。改变北方水稻的现状,让旱育水稻在北方种植中找到有效的措施,并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开展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接下来本文重点探讨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旱育水稻 北方 水稻栽培技术 地理环境 农作物 需求量 种植
下载PDF
北方旱育稀植水稻病害图像识别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丽娟 刘仲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引入图像预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北方旱育稀植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预处理。结合水稻叶部图像的特征,对传统的算法进行调整或改进优化:以改进系数的方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以改进矢量中值滤波算... 引入图像预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北方旱育稀植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预处理。结合水稻叶部图像的特征,对传统的算法进行调整或改进优化:以改进系数的方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以改进矢量中值滤波算法保护图像边缘,滤除图像噪声;以优化的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获得水稻病斑图像的主要特征,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图像的去噪、增强,为病害进一步的智能化识别与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稀植水稻 病害图像预处理 图像识别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同春 叶钟音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技术 秧苗立枯病 病原菌 症状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床施用除草剂对不同萌发状态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昀 陶诗顺 李智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250-15251,15258,共3页
[目的]研究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种不同粒型的杂交稻种子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播种后进行除草剂处理,以不施用除草剂为对照,观察其出苗速度、最终出苗数和秧苗... [目的]研究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种不同粒型的杂交稻种子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播种后进行除草剂处理,以不施用除草剂为对照,观察其出苗速度、最终出苗数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吸胀谷和露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和出苗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短芽谷和长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细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极显著低于对照。除草剂处理秧苗的发根数、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等也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结论]水稻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程度与种子萌发状态和粒型有明显关系,除草剂对萌发程度较高和细长粒型种子的出苗及秧苗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 除草剂 种子萌发状态 出苗 秧苗生长
下载PDF
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左永梅 丁冯洁 +1 位作者 李欣明 李海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74-176,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330 g/L二甲戊灵的药效、杀草谱、用药量、安全性及配套应用技术。[方法]以常规药剂19%丁·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330 g/L... [目的]全面了解330 g/L二甲戊灵的药效、杀草谱、用药量、安全性及配套应用技术。[方法]以常规药剂19%丁·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在水稻旱育秧田采用播后苗前使用,对秧田稗草、马唐、黎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理想的防除效果,表现杀草谱宽,对水稻出苗率、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明显优于19%丁·扑可湿性粉剂。[结论]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用于水稻旱育秧田防除稗草、藜、马唐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743~990 g/hm^2,即商品量2 250~3 000 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戊灵 水稻旱育秧田 单、双子叶杂草 防除技术
下载PDF
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研究——第三报:不同播量、品种、栽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展森 关丽君 《东北农业科学》 1982年第1期55-59,共5页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普通旱育秧,实际秧苗利用效率很低,秧本田比例和湿润育秧相差不多,育秧成本高,插秧费力,限制旱育秧壮苗早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不构成减产损失为前提,探讨减少单位面积插秧棵数,经济利用大棚旱育秧的可能性及相...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普通旱育秧,实际秧苗利用效率很低,秧本田比例和湿润育秧相差不多,育秧成本高,插秧费力,限制旱育秧壮苗早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不构成减产损失为前提,探讨减少单位面积插秧棵数,经济利用大棚旱育秧的可能性及相应栽培技术。一、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设在永吉县土城子公社农村研究基点,包括不同品种稀插与产量关系,少肥稀插与产量的关系,中晚熟品种京引127号合理密植范围,中熟品种滨旭合理密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技术 旱育 栽植密度 产量关系 湿润育秧 播量 稀植 稀播 单位面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均匀度的水稻旱育秧微喷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永奎 黄玉祥 费士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231-234,共4页
针对当前水稻育苗灌溉中大水漫灌、水的利用率低、费工、均匀度较差等状况,采用微喷灌的灌溉方式,基于灌水均匀度对灌溉系统的微喷头参数、间距大小、布置形式进行选型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间距1.6 m、三角形布置为最优,灌水均匀度达... 针对当前水稻育苗灌溉中大水漫灌、水的利用率低、费工、均匀度较差等状况,采用微喷灌的灌溉方式,基于灌水均匀度对灌溉系统的微喷头参数、间距大小、布置形式进行选型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间距1.6 m、三角形布置为最优,灌水均匀度达0.88。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优化了完整的灌溉系统,并在江苏省金坛市黄金村应用,实际测得均匀度为0.83,与原有育秧灌溉形式相比,灌水均匀度大大提高,秧苗长势一致性好、成活率高。为水稻育秧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 微喷灌系统 灌水均匀度 系统设计 水力计算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应用高吸水种衣剂的效果及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勋斌 韩燕 +3 位作者 张洪熙 谭长乐 徐卯林 黄连生 《农业与技术》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水稻旱育秧和旱育抛秧是我国“九五”农业十大推广技术之一,但在生产上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旱育秧和旱育秧抛秧技术的发挥及其推广速度:一是好气性恶苗病严重;二是秧苗生理转换期易发生生理性和病理性死苗;三是旱育秧苗体轻、... 水稻旱育秧和旱育抛秧是我国“九五”农业十大推广技术之一,但在生产上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旱育秧和旱育秧抛秧技术的发挥及其推广速度:一是好气性恶苗病严重;二是秧苗生理转换期易发生生理性和病理性死苗;三是旱育秧苗体轻、根盘小,根部难以带土,抛植后立苗难,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 高吸水种衣剂 生长发育 应用
下载PDF
机插水稻旱育秧的生育特点和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平 邵文奇 +1 位作者 孙春梅 陈川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完善正日渐成熟,水稻机插秧面积进一步扩大,已基本满足大面积高产栽培的要求。由于机插水稻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受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本文仅就机插水稻一般特点和病虫害防治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完善正日渐成熟,水稻机插秧面积进一步扩大,已基本满足大面积高产栽培的要求。由于机插水稻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受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本文仅就机插水稻一般特点和病虫害防治提出一些粗浅认识,以使广大农民能熟悉和掌握机插水稻特有的生育特性,因地、因苗、因时予以合理的肥水运筹和及时有效地进行病虫草害防治,进而实现机插水稻的高产稳产,促进水稻机插秧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 机插秧技术 病虫害防治 生育特点 机插水稻 生长发育规律 病虫草害防治 农业机械化
下载PDF
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韵研究——第二报:旱育秧适宜土壤水分和床土改良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丽君 方展森 《东北农业科学》 1982年第1期51-54,共4页
1977年以来,我们对旱育秧的水分管理和床土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旱育秧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了正确控制旱秧田的土壤水分,必须明确旱育秧的适宜水分。星野等(1971年)在人控恒温试验指出低温条件下比高温条件下适宜的... 1977年以来,我们对旱育秧的水分管理和床土改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旱育秧适宜的土壤水分为了正确控制旱秧田的土壤水分,必须明确旱育秧的适宜水分。星野等(1971年)在人控恒温试验指出低温条件下比高温条件下适宜的育秧水分含量高,但无数量方面的报导。黑龙江省宁安县农业推广技术总站(1973年)提及旱育秧的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但没有试验依据。1978~1979年,我们以中壤土盆栽,置于大棚旱育秧条件下培养,研究大棚旱育秧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及其下限和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 水稻旱育秧技术 土壤水分 水分管理 田间持水量 改良方法 中壤土 充实度 壮秧 田间最大持水量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床期死苗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永久 王长征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X期32-32,共1页
水稻旱育秧苗床期极易发生死苗现象,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正确诊断死苗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水稻旱育 死苗原因 苗床期 防治 死苗现象 水稻生产 水稻高产
下载PDF
水稻塑盘浆播旱育秧技术优势及操作要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彬艺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水稻塑盘浆播旱育秧技术 技术优势 操作技术
下载PDF
新型水稻旱育秧营养土母剂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凤华 朴燕 +3 位作者 赵世龙 田奉俊 殷树才 于凤霞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营养土母剂 水稻旱育 农业科学研究院 应用 水稻育苗 调制剂 通化市 吉林 成本低 分蘖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