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范畴的时代转换和艺术性的伦理建构
1
作者 李韬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在子学时代,“道”具有抽象的理念意味,但“道不远人”,“道”始于情,而终于人;统治者借助礼乐达到礼治的目的,最终以其艺术性来统摄人心和建构秩序;艺术的政治媒介属性使艺术与政治合一。到了经学时代,“道”则指涉政教的正当性与合法... 在子学时代,“道”具有抽象的理念意味,但“道不远人”,“道”始于情,而终于人;统治者借助礼乐达到礼治的目的,最终以其艺术性来统摄人心和建构秩序;艺术的政治媒介属性使艺术与政治合一。到了经学时代,“道”则指涉政教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艺术成为统治者宣道的媒介和工具;艺术中“美情”和“至善”统一于道境之中。而艺术媒介与“道”范畴的矛盾只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下,才可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从而建立社会主义艺术伦理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转换 伦理建构 政治媒介 艺术观念 艺术媒介
下载PDF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转换、学理阐释与现实指向 被引量:2
2
作者 柳海民 杨宇轩 张晓梅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后,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现实需要,我国义务教育已转向更为艰巨的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新型政策话语统辖了义务教育各要素发展,但尚未明晰概念边界。从学理角度而言,优... 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后,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现实需要,我国义务教育已转向更为艰巨的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新型政策话语统辖了义务教育各要素发展,但尚未明晰概念边界。从学理角度而言,优质均衡一方面体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展现义务教育自身特质,因而,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高位均衡所表达的阶段性意涵,直指义务教育本质性特征。义务教育并非由基本均衡直接跃入到优质均衡的过程,而是迭代呈现出“非均衡—基本均衡—过渡均衡—优质均衡”的演进现象,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表现为“过渡性优质均衡、一般性优质均衡和超越性优质均衡”三级模态。在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向超越性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社会供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要前提,学校变革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抓手,个体成长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产出,只有三者协同发力,才能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朝向超越性优质均衡的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代转换
下载PDF
从批判性到建构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转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同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2,共8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兼具批判性与建构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伴随社会历史图景的不断丰富,其方法论呈现出由批判性阐述到建构性创造的“时代转换”,这种“时代转换”是理论自身历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永葆生命力、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关键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兼具批判性与建构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伴随社会历史图景的不断丰富,其方法论呈现出由批判性阐述到建构性创造的“时代转换”,这种“时代转换”是理论自身历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而永葆生命力、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关键所在。批判性与建构性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质为历史唯物主义实现“时代转换”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实现“时代转换”提供了现实契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与贡献为“时代转换”厚植了实践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与实践方案的提出则是“时代转换”在当下的集中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时代转换 人类命运共同体 批判性 建构性
下载PDF
如何在时代转换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
作者 舒杉杉 胡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I0016-I0016,共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时代主题为基础,适应并满足时代进步需求。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的基础,时代转换是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时代主题为基础,适应并满足时代进步需求。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的基础,时代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坐标,持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刘同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表达》一书,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无产阶级政党 科学认知 时代转换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时代表达 时代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操玲姣 《学习月刊》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在这种形势下...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 时代转换 指标体系 时代特征
下载PDF
从传统经验到人文关怀,教师管理理念的时代转换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养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在教育变革时代,教师管理只有通过管理创新,确定新的教师观和管理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讲科学民主的严格管理,又讲充满情感的人性化管理,实践教师管理的人文关怀理念,才能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 教师管理理念 时代转换 传统经验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先秦两汉诸子赋论的时代转换与文学意义
7
作者 孙少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100,共6页
先秦辞赋承《诗经》"诗言志"传统,又是"贤人失志之赋作"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赋志"思想。汉代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心"之作,"主文而谲谏",多劝谏、多训导、多教化,功能类同《诗经》。&qu... 先秦辞赋承《诗经》"诗言志"传统,又是"贤人失志之赋作"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赋志"思想。汉代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心"之作,"主文而谲谏",多劝谏、多训导、多教化,功能类同《诗经》。"赋神"之作,呈现出"讽谏"的成分大大减少、赋家对政治的关注度大大下降两种文学倾向,"写实"色彩浓厚,文学性相应增强。无论是"赋志"还是"赋心""赋神",除了具有文学性,还蕴含着赋家寄予文学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关怀之情,既有赋家"抒下情而通讽谕"的人文情感,也有"宣上德而尽忠孝"的社会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志 赋心 赋神 时代转换
下载PDF
“雷锋”:精神符号的时代转换
8
作者 朱玲 马歆星 耿文娟 《发展》 201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雷锋"作为精神符号有待做与时俱进的时代转换:生命有信仰、职业有敬畏、生活有品位、人生有追求。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精神符号 时代转换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 被引量:4
9
作者 夏玲玲 亢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64-171,共8页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考察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图景。“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党和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考察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图景。“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党和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也是个人实现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上,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转换的价值旨趣;要把握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体现综合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实践遵循;在推进劳动教育的现实进路上,不仅要继承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核,也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更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实现转化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时代转换
下载PDF
思维革命与时代转换──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
10
作者 徐立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文选》 时代转换 思维革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改革开 发展生产力 意识形态 现实主义 孙中山 毛泽东
下载PDF
街头艺术的时代转换
11
作者 刘珍伶 《油画》 2022年第3期24-33,共10页
对亚文化的讨论是当代西方文化批评及美学领域的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在文化研究范畴内的核心课题。所谓亚文化是指一种与主文化相对应的局部非主流副文化,体现的是主文化或综合文化背景下,专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的特有观... 对亚文化的讨论是当代西方文化批评及美学领域的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在文化研究范畴内的核心课题。所谓亚文化是指一种与主文化相对应的局部非主流副文化,体现的是主文化或综合文化背景下,专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的特有观念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街头艺术 亚文化 核心课题 研究范畴 非主流 时代转换 美学领域
下载PDF
道德共识的时代转换及其主动性认同
12
作者 熊友华 王亮亮 《文化发展论丛》 2020年第1期44-55,共12页
道德共识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变化发展的,它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相应转换。促进道德共识发生时代转换是达成新的道德共识的重要方式。我们要促动“我想这样认为”的情感涌现和心理趋同,夯实主动认同的物质基础和规范体系,契合主动认同... 道德共识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变化发展的,它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相应转换。促进道德共识发生时代转换是达成新的道德共识的重要方式。我们要促动“我想这样认为”的情感涌现和心理趋同,夯实主动认同的物质基础和规范体系,契合主动认同的个体和共同精神需求,从而实现对时代化道德共识的主动性认同,发挥道德共识应有的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共识 时代转换 主动性认同
下载PDF
高质量: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
13
作者 柳海民 邹红军 《教育探究》 2021年第6期59-59,共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开好局、起好步确立了纲领性引领。《建议》针对教育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开好局、起好步确立了纲领性引领。《建议》针对教育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无独有偶,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启动。中国和世界两个重要文件的主旨交汇,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调整指明了方向:由有质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教育 高质量教育 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 改革发展方向 时代转换 战略性调整 五年规划
下载PDF
《周易》的三种文学形态——中国轴心时代的文学精神转换
14
作者 黄玉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96,208,共18页
传世《周易》由三个不同时代的文献构成,即殷商时代的《易经》古歌、“殷周之变”以后的西周《易经》筮辞和属于“周秦之变”的战国《易传》文本。这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转换的体现。与此相应,《周易》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表现了... 传世《周易》由三个不同时代的文献构成,即殷商时代的《易经》古歌、“殷周之变”以后的西周《易经》筮辞和属于“周秦之变”的战国《易传》文本。这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转换的体现。与此相应,《周易》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表现了三种不同时代的文学精神:《易经》古歌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商朝末世社会各界悲苦的文学精神;《易经》筮辞以散文的形式,表现了西周初期宗族贵族忧患的文学精神;《易传》则以韵文和散文的形式,表现了战国时期知识精英恢宏的文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学形态 文学形式 文学精神 时代转换
下载PDF
贫困时代转换的经验证据、特征研判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安印 陈卫强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0,共8页
经济学研究离不开对贫困与反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探讨。2020年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摘帽,既是以绝对贫困为表征的前扶贫时代的终结,也是以相对贫困为表征的后脱贫时代的开局,这意味着下一阶段贫困治理的重心和难点将由... 经济学研究离不开对贫困与反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探讨。2020年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摘帽,既是以绝对贫困为表征的前扶贫时代的终结,也是以相对贫困为表征的后脱贫时代的开局,这意味着下一阶段贫困治理的重心和难点将由显性的绝对贫困转为较为隐性的相对贫困。文章在对贫困时代转换的经验证据和阶段性特征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作出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常态化的基本定位,并从产业培育、能力建设、巢状市场及生态保护四个维度着眼找寻相对贫困的治理之策,以期保证前扶贫时代向后脱贫时代稳续转换的同时,实现贫困群体高质量脱贫和可持续脱贫机制构建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时代转换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高质量脱贫
原文传递
时代主题转换与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变迁
16
作者 秦广东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第9期61-64,共4页
伴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嬗变,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也发生了由"封闭斗争"型向"开放和谐"型的转变。在转变中,既要分析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又... 伴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嬗变,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也发生了由"封闭斗争"型向"开放和谐"型的转变。在转变中,既要分析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又要调整意识形态的功能,使之主动适应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是矛盾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建设 时代转换
下载PDF
“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萍 黄玉顺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8,共7页
君子不仅仅是道德人格,而首先是政治人格,即便在道德人格方面,也首先是政治道德。因此,儒家"君子"概念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君子"概念的这种政治哲学意涵是伴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时代转换而转换的,可借用黑... 君子不仅仅是道德人格,而首先是政治人格,即便在道德人格方面,也首先是政治道德。因此,儒家"君子"概念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君子"概念的这种政治哲学意涵是伴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时代转换而转换的,可借用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三段式来描述,就是王权时代的"君子"有权无德;皇权时代的"君子"有德无权;民权时代的"君子"应当德权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政治意涵 时代转换
原文传递
时代主题转换与我国对外政策调整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大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
时代主题的转换应有一个时间过渡,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时代主题转换为切入点,论述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时代主题转换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表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国际环境的保障,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时代主题的转换应有一个时间过渡,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时代主题转换为切入点,论述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时代主题转换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表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仅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国际环境的保障,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政策调整的首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主题转换 对外政策调整 外交政策
下载PDF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景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共4页
话语转换对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的协调、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有着重要影响,是深化及拓展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检验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效果的首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应有效厘清意识形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体... 话语转换对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的协调、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有着重要影响,是深化及拓展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检验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效果的首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应有效厘清意识形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体系"多元取向"在话语转换中的伦理关系,高度发挥文化载体在意识形态话语转换问题上的主体作用,使民众更加广泛地了解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转换
下载PDF
时代的转换之门
20
作者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年第10期M0001-M0001,共1页
本期社会关注两篇文章,站在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的未来时刻,讨论关于技术与人类关系。王峰以宣言式的口吻宣称:未来已至,时代转换之门已经开启,人类中心主义时代即将结束!确乎如此,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而是认识世界的方式终于要被技术改变... 本期社会关注两篇文章,站在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的未来时刻,讨论关于技术与人类关系。王峰以宣言式的口吻宣称:未来已至,时代转换之门已经开启,人类中心主义时代即将结束!确乎如此,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而是认识世界的方式终于要被技术改变。此前,感知器官带来的经验震荡,主要是工业社会中出现的移动速度、钟表刻度和创造物对自然物的替代等方面,简单说,不是人的感知器官在改变,而是感知世界的方式在改变;而今天,来自德勒兹式的“非人性”的创造物,直接“替代”、“植入”或“生成”人类的感知器官--那种以精神体验为核心的人类主义理想,正在逐渐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感知 精神体验 感知器官 创造物 时代转换 人类中心主义 德勒兹 自然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