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连续梁桥使用期的时变体系可靠度计算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仁 龚文俊 刘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4-60,共7页
混凝土连续梁桥在使用期间的体系可靠度反映了其整体可靠性水平.由于桥梁在使用期间的抗力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其体系可靠度也具有时变性.介绍并修正了桥梁抗力参数的时变模型和荷载模型,提出了混凝土连续梁桥时变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 混凝土连续梁桥在使用期间的体系可靠度反映了其整体可靠性水平.由于桥梁在使用期间的抗力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其体系可靠度也具有时变性.介绍并修正了桥梁抗力参数的时变模型和荷载模型,提出了混凝土连续梁桥时变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并结合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使用期 时变体系可靠度
下载PDF
寿命期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系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浩 陈艾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为了模拟氯离子侵蚀环境作用时寿命期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能演变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和有限元的寿命期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性能演变分析方法.首先,明确了退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时刻并给出其计算公式;其次,在重点解决退化过程分... 为了模拟氯离子侵蚀环境作用时寿命期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能演变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和有限元的寿命期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性能演变分析方法.首先,明确了退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时刻并给出其计算公式;其次,在重点解决退化过程分析中的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截面面积削弱以及结构整体力学性能演变等问题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编写了耐久性分析程序CBDAS;最后,结合分析程序CBDAS、Monte-Carlo模拟以及体系可靠度分析程序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时变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以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对象,利用时变体系可靠度研究其在氯离子侵蚀作用时寿命期内的结构性能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寿命期 性能演变 MONTE-CARLO模拟 时变体系可靠度
下载PDF
寿命期内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体系可靠度分析
3
作者 田浩 陈艾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5-1112,1119,共9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和有限元的寿命期内钢筋混凝土桥梁性能演变分析方法.在重点解决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截面面积削弱以及结构整体力学性能演变等问题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编写了耐久性分析程序CBDAS;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建议了结构性能演... 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和有限元的寿命期内钢筋混凝土桥梁性能演变分析方法.在重点解决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截面面积削弱以及结构整体力学性能演变等问题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编写了耐久性分析程序CBDAS;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建议了结构性能演变分析中出现的主要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结合CBDAS和Monte-Carlo模拟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时变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最后,以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为对象,利用时变体系可靠度研究其在氯离子侵蚀作用下寿命期内的结构性能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梁 寿命期 氯离子侵蚀 性能演变 数值模拟 随机变量 MONTE-CARLO模拟 时变体系可靠度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的时变空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光明 杨云安 陈志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结合某实际工程 ,介绍了钢 -混凝土组合梁桥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通过对有体系转换钢 -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过程进行时变空间有限元分析 ,并将计算结果与无体系转换组合梁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表明钢 -混凝土组合体系转换施工技术能够在... 结合某实际工程 ,介绍了钢 -混凝土组合梁桥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通过对有体系转换钢 -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过程进行时变空间有限元分析 ,并将计算结果与无体系转换组合梁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表明钢 -混凝土组合体系转换施工技术能够在不增加桥梁结构应力的情况下 ,有效控制桥梁结构在施工荷载与二期恒载下的变形 ,从而实现较大的跨越而不增加桥梁截面高度 ,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体系转换 空间有限元 时变体系
下载PDF
大射电望远镜反射面全球面张拉索网体系静力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永峰 杨薇 +1 位作者 张婧 李国强 《结构工程师》 2004年第2期30-35,共6页
根据大射电望远镜 (FAST)主动反射面的变形及运动要求 ,采用球面三角形网格划分方法 ,提出了反射面支承结构的全球面张拉索网格系设计方案 ,所用网格划分形式及利用直线索模拟球面圆弧线的方法能满足FAST工作精度的要求。利用非线性有... 根据大射电望远镜 (FAST)主动反射面的变形及运动要求 ,采用球面三角形网格划分方法 ,提出了反射面支承结构的全球面张拉索网格系设计方案 ,所用网格划分形式及利用直线索模拟球面圆弧线的方法能满足FAST工作精度的要求。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进行时变索网的成形和受力分析计算 ,对预应力成形状态、承载力状态及正常工作状态进行详细分析计算 ,优化确定了较为合适的反射面预应力张拉索网体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面支承结构 时变索网体系 FAST 承载力 几何非线性 张拉索
下载PDF
基于时变ARVX模型的结构参数识别
6
作者 宋贵彩 白丽红 吴承霞 《河南科学》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详述了线性多自由度结构的ARVX模型实现,通过一个输入输出完整情况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时变ARVX模型用于结构时变参数识别的可行性,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时变ARVX模型 时变多自由度体系 参数识别
下载PDF
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挺生 方东平 +1 位作者 顾祥林 张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8,共7页
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时变结构,正确认识其受力特性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定义楼板刚度与模板支撑的刚度比为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弹性特征值,建立了以施工时变结构体系弹性... 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时变结构,正确认识其受力特性对于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定义楼板刚度与模板支撑的刚度比为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弹性特征值,建立了以施工时变结构体系弹性特征值为参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受力性能分析的弹性支撑连续梁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发现在特定施工方案下,当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弹性特征值较小时,最大施工荷载出现的楼层位置会提前,而拆模时间也会改变最大施工荷载出现楼层的位置;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弹性特征值和拆模时间都影响楼层承担的最大施工荷载比率(荷载比率定义为结构承担荷载与楼板自重的比值);施工期楼层承担的最大施工荷载随楼层位置呈现波动特性,随楼层位置增高波幅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过程 时变结构体系 受力性能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泽辉 孙守良 +1 位作者 杨立钢 赵挺生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期间 ,模板支撑与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组成的临时承载体系是形状、材料性质、空间位置均随时间变化的时变结构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这种时变结构体系的承载机理和参数研究。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时变结构体系 工程施工 承载机理
下载PDF
在役多梁式RC简支梁桥的体系时变可靠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明 段瑞芳 +1 位作者 白云腾 田建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为科学评价在役多梁式简支梁、板桥的结构性能,针对其体系承载的冗余性、体系失效的随机性与时变性、及体系时变的随机性,对多梁式钢筋混凝土(RC)简支桥开展体系时变可靠度评估模型研究。通过事故调查与概念分析,系统研究其失效模式和... 为科学评价在役多梁式简支梁、板桥的结构性能,针对其体系承载的冗余性、体系失效的随机性与时变性、及体系时变的随机性,对多梁式钢筋混凝土(RC)简支桥开展体系时变可靠度评估模型研究。通过事故调查与概念分析,系统研究其失效模式和失效机制的特点和属性;针对多梁弯曲失效模式,提出一套定量分析方法和指标,建立在役多梁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桥的失效模式。根据简支桥的承载特点,建立考虑多重失效机制的失效模式分析模型;根据多梁式体系的承载传力特点,推导横向联系不同状态时,体系的失效概率表达;基于全概率公式,建立多重失效机制条件下,在役多梁式RC简支桥的体系时变可靠度评估模型;提出不同失效模式的贡献率指标,并提出多梁弯曲失效模式的定量分析指标与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标准通用板梁桥为例,通过算例分析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最不利构件评估和传统的体系评估模型未能全面考察结构的传力机制和各构件相互的作用及其变化,可能对结构安全性做出保守或危险的误判;提出的模型可从体系层次准确地反映结构承载性能可靠性退化规律,既可考虑体系失效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又可表现出横向连接的退化对结构体系改变的随机性,更加合理地反映了寿命周期内梁桥体系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在役梁桥 多梁式简支桥 钢筋混凝土 体系时变可靠度评估
原文传递
超高层结构外框钢骨领先施工地震响应研究
10
作者 王彬楠 何亮 +1 位作者 陈智宇 贾红学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01-505,共5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超高层高度不断攀升,施工周期也不断延长,施工阶段遭遇地震灾害的概率越来越高。且由于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抗力体系尚未形成、材料强度未充分发展,其承载可靠性难以保证。以成都金融广场为工程背景,考虑核心筒率先施...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超高层高度不断攀升,施工周期也不断延长,施工阶段遭遇地震灾害的概率越来越高。且由于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抗力体系尚未形成、材料强度未充分发展,其承载可靠性难以保证。以成都金融广场为工程背景,考虑核心筒率先施工、外框钢骨随后施工、外框混凝土落后施工,建立不同施工落差工况下结构的数值模型,分析其施工周期内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工楼层的增加,结构自振周期及层间位移角也逐渐增大;且各施工阶段中核心筒领先外框部分发生层间位移角突变,当外框混凝土落后层数超过20层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及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施工组织中应合理安排建筑结构构件施工时间,避免形成薄弱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地震作用 施工周期 时变体系 钢骨混凝土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time-varying systems via parameter-dependent homogeneous Lyapunov functions
11
作者 张化生 张侃健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linear continuous-time systems, and that the dynamic matrices are affected by uncertain time-varying parameters, which are assumed to be bounded, continuously differentia...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linear continuous-time systems, and that the dynamic matrices are affected by uncertain time-varying parameters, which are assumed to be bounded, continuously differentiable, with bounded rates of variation. First,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stability for time-varying systems are given by the commonly used parameter-dependent quadratic Lyapunov function. Moreover, the use of homogeneous polynomial Lyapunov functions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linear system subject to the time-varying parametric uncertainty is introduce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sought after Lyapunov function is derived via a suitable paramenterization of polynomial homogeneous forms.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at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less conservative than similar tests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 polytopic uncertainty robust stability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Daily Ranges of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12
作者 Li Junhui Li Qi +3 位作者 Wang Xingzhou He Kang Tao Yuechao Chen Ju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daily ranges of the vertical magnetic intensity of approximately 76 geomagnetic stations from January 1, 2008 to December 31, 2010 to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Z ran...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daily ranges of the vertical magnetic intensity of approximately 76 geomagnetic stations from January 1, 2008 to December 31, 2010 to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Z ranges.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emporally, we use regressive analysis and FF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 component daily ranges of all stations have an obvious cyclical variation, the computed Fourier spectra of all data sets have clearly resolved the required periodicities in the data, in the form of distinct peaks at days 365, 183, 22, and 73, and the power spectra of day 365 is the highest in all periods. (2) In terms of spatial variation, the daily ranges show nonlinear variation with latitude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e existence of a point of inflexion (maximal value point) nearby at about 25°N, the daily ranges of Z rise from 15°~25°N and have a good linear decrease variation along with 25°~50°N. (3) Compared wi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Z daily ranges with the Sq current inversion, we found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Z ranges are decided mainly by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Sq current system. (4) If the latitudes of 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variat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in the geomagnetic quiet days are roughly taken as the latitud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oci of Sq overhead current system, we can see that these latitudes of foci become higher in summer, are lowest in winter and highest during Equinoxes, displaying conspicuous monthly and daily variations. For two successive geomagnetic quiet days, the latitudes of foci may vary ten deg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ainland GEOMAGNETIC Daily ranges of Z compon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下载PDF
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实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伯成 杨秀丽 +1 位作者 华建民 祝书能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3,共5页
以混凝土结构的时变特性为基础,制定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方案和内容,通过原位实测,选择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工况,根据实测数据,分析预应力梁在施工期各工况的受力重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指出了施工工序对施工期预应力混凝... 以混凝土结构的时变特性为基础,制定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方案和内容,通过原位实测,选择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工况,根据实测数据,分析预应力梁在施工期各工况的受力重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指出了施工工序对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实测数据证明了预应力筋张拉对施工期结构受力性能重调整的影响程度在10%~25%之间。该实测试验及相应结论为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受力分析和安全控制提供了实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体系 预应力混凝土 施工期 实测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波动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绎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东海 陈滨霞 蒋远营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7-950,共24页
从已实现波动溢出的角度考察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机制,可追溯高频、高阶矩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传染途径与溢出方向。本文先从“传统经济基础理论”、“金融风险传染猜想”两个层面分析股市波动风险的溢出效应。接着引入时变参数(TVP... 从已实现波动溢出的角度考察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机制,可追溯高频、高阶矩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传染途径与溢出方向。本文先从“传统经济基础理论”、“金融风险传染猜想”两个层面分析股市波动风险的溢出效应。接着引入时变参数(TVP)因子和随机波动(SV)因子,从时差效应和信息冲击效应等角度对美国、日本、香港、沪市的日内已实现波动率(RV)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通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发现,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和金融传染效应,且存在时变性与结构突变特征。在全球风险传递链中,美国市场在波动传递中占据主导地位,冲击会迅速外溢到其他市场,其中波动风险会最大程度影响到日本。中国内地股市不仅对外围市场波动信息反应迅速而强烈,而且能够显著影响外围市场。中国香港是亚洲股票市场波动外溢的中心地区之一,与内地股市之间的短期双向溢出效应最为显著。本文新提出的时变脉冲函数体系,对市场风险传染有很强的全局刻画能力,特别是在港股跃居全球股市前三甲的预判中取得了很满意结论。时变脉冲体系可以推广应用到金融市场和宏观计量经济等的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实现波动 溢出效应 时变参数VAR模型 时变脉冲体系 稳健性检验
原文传递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for Networked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O Jun LIU Guo-Pi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396-418,共23页
A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for networked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 a leader agent i... A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for networked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 a leader agent is expected to track a desired reference input, simultaneously, follower agents are expected to maintain a time-variant formation. To solve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a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an unidirectional topology structure. One of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is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for general time-variant formations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the other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an activ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where predictions of agents are generated actively, so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an passive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by two types of time-varying formations of wheeled mobile robo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effective for general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s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in local and worldwide networke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nsus tracking networked multi-agent system networked predictive control nonholonomic constraint time-variant consens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