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利现代化时空分异特征
1
作者 吴丹 王亚华 潘朱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1,共9页
为明晰水利现代化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了包含资源、环境、生态和安全需求保障四大目标、14项准则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结合目标一致性方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加权法的水利现代化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 为明晰水利现代化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了包含资源、环境、生态和安全需求保障四大目标、14项准则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结合目标一致性方法、变异系数法和层次加权法的水利现代化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中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现代化时空分异特征。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水利现代化经历了发动期、加速期和提速期,总体实现程度较好,资源、安全需求保障的实现程度高,但环境、生态需求保障的实现程度较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快于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安全需求保障实现程度较好,环境需求保障实现程度相对滞后,生态需求保障实现程度较差;现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亟需加快水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生态需求保障,加速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以推进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时空分异特征 需求保障 实现程度 中国
下载PDF
丰水及枯水期岩溶区水库总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平班水库为例
2
作者 李娟 焦树林 +1 位作者 杨柳英 韦宗校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8,89,共8页
为研究岩溶区水库有机碳的浓度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岩溶区河道型水库的碳循环规律,分别于2022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在平班水库进行水样采集及总有机碳质量浓度(ρTOC)和其他理化因子的测定,并对ρTOC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 为研究岩溶区水库有机碳的浓度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岩溶区河道型水库的碳循环规律,分别于2022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在平班水库进行水样采集及总有机碳质量浓度(ρTOC)和其他理化因子的测定,并对ρTOC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班水库ρTOC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范围为1.899~8.057 mg·L^(-1),丰水期平均质量浓度为5.215 mg·L^(-1),枯水期为3.336 mg·L^(-1);丰水期库区ρTOC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靠近坝址的1号采样点ρTOC最高,上游入湖区浓度最低,枯水期全湖TOC分布稳定。平班水库表层温度(TW)、pH值、硝酸盐氮质量浓度ρ(NO^(-)_(3)-N)的空间差异较小,电导率(γ_(COND))、总溶解固体物质量浓度(ρ_(TDS))的标准差较大,各点位数据离散程度明显;相关分析表明,ρTOC与TW,pH值,ρ(NO^(-)_(3)-N)及ρ(NO^(-)_(2)-N)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平班水库ρTOC与其他湖泊相比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库区水体面积、库容有一定关系;平班水库有机碳是径流携带营养盐入湖和浮游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丰、枯水期 平班水库 时空分异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旅游绿色生产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陕西段为例
3
作者 杨望暾 多中措 +1 位作者 靳雪 杨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4,共9页
陕西作为黄河流域旅游资源赋存高密度区,其绿色发展对黄河流域高标准高质量地实现“双碳”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收集2010—2021年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ML指数及Tobit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陕西旅游绿色生产率(TGTFP)的时空分异... 陕西作为黄河流域旅游资源赋存高密度区,其绿色发展对黄河流域高标准高质量地实现“双碳”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收集2010—2021年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ML指数及Tobit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陕西旅游绿色生产率(TGTFP)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在时序发展上,2010—2021年内陕西旅游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总量呈上升态势,其静态TGTFP唯有2017年实现有效,动态ML指数在2010—2013年和2014—2019年内实现有效,但其他年份均表现为无效,在发展过程中均呈左高右低的山峰型。(2)在空间分异上,TGTFP呈现“关中最强,陕北高于陕南”的分异特征,三大区域内部市域发展渐趋均衡,而三大区域间分化显著导致了陕西总差异扩大。(3)影响因素上,政府干预、环境规制及城镇化水平等外部因素对陕西旅游绿色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仍有强烈的内部阻力来自旅游总收入、旅游能源消费及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绿色生产率 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陕西
下载PDF
中国农民生活富裕的时空分异、宏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吴硕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共14页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落脚点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兼顾物质与精神、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货币与非货币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农民生活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 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落脚点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兼顾物质与精神、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货币与非货币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农民生活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核密度估计、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宏观影响因素及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生活富裕水平整体大幅提升,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维度差异和省际差异。发展省域经济、推动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引导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均能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但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农民生活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且金融集聚水平的提升会削弱省域经济发展对农民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富裕 生活水平 生活品质 时空分异
下载PDF
福建省县域人口-经济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黄耀裔 孙境蔚 +1 位作者 陈文成 赵益民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根据人口、经济及其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匹配指数,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之间耦合关系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东—西两级分异;经济... 根据人口、经济及其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匹配指数,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之间耦合关系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东—西两级分异;经济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闽东和闽东南集聚态势,将人口-经济匹配指数按3类划分,2010—2021年期间同类型县域逐渐呈现集聚效应,福建省县域人口-经济匹配度整体有趋好态势,但匹配程度仍有待提高,人口-经济稳定型逐渐形成一个“U”字形,与福建省“十四五”规划较为吻合,说明该划分有利于宏观决策。在今后的发展中,福建省仍要注重区域间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人口地理集中度 经济地理集中度 人口与经济匹配指数 时空分异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河流水位日变化时空分异特征
6
作者 余国安 岳蓬胜 侯伟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8,共15页
径流(或水位)日变化是反映河流水文情势的重要方面,解析径流(水位)日变化特征有助于明晰河流水文动态过程和规律,揭示径流来源和产汇流机制。以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的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曲宗藏布、拉月曲、金珠曲和白马西路河... 径流(或水位)日变化是反映河流水文情势的重要方面,解析径流(水位)日变化特征有助于明晰河流水文动态过程和规律,揭示径流来源和产汇流机制。以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的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曲宗藏布、拉月曲、金珠曲和白马西路河为对象,基于典型河段2022—2023年小时分辨率实测水位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表征参数分析河流水位日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降雨、冰川/积雪数据探究河流水位日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水位日变幅在汛期多高于非汛期,日水位数据分布在汛期多呈正偏(均值大于中值),汛后多呈负偏(均值小于中值);除白马西路河外,各河段水位日涨落过程在非汛期相对于汛期有所延迟,且汛后延迟趋势更明显;汛期各河段日水位上涨历时均小于回落历时,非汛期则多相反(拉月曲和金珠曲除外);白马西路河水位日变化主要受降雨过程扰动,而其他河流水位日变化主要受冰雪消融过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日变化 实测水位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ESDA与Tobit模型的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7
作者 李根 张学思 +1 位作者 田爱瑞 周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9,共13页
长江经济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但其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亟须提高。论文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1997-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接着分别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数据空间分析法对... 长江经济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但其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亟须提高。论文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1997-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接着分别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数据空间分析法对其时间动态变化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期内,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均值上下游高中游低的“U”型分布;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随时间逐渐缩小且向高效率地区聚集,但仍存在个别区域两极分化现象。为提高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应引导各地区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制造产业结构及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创新效率 时空分异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
8
作者 杨传明 姚楠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7-121,共5页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双维度,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创新要素、治理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比分析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异。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双维度,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创新要素、治理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比分析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异。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产出维度表现突出,但投入维度尚待提升;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所扩大;发展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并可以分为四种空间集聚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测度 时空分异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师帅 肖雨荀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4,共8页
以2004—2020年黑龙江垦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和LMDI模型,研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其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低碳发... 以2004—2020年黑龙江垦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和LMDI模型,研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其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垦区农业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3.98%,农业碳排放第一大碳源为化肥,其次依次为灌溉、农膜、农药、农业机械应用;碳排放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东北部垦区;经济水平增长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平衡会导致碳排放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劳动力规模缩减会导致碳排放减少。发展低碳农业,黑龙江垦区需利用各类高新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智能化管理模式、构建数字化碳排放监测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分异 LMDI模型
下载PDF
淮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10
作者 江激宇 李梦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淮河流域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区之一,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方式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与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淮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承载强度、承载效益和承载潜力三个维度... 淮河流域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区之一,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方式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与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淮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承载强度、承载效益和承载潜力三个维度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2006—2021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实证分析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淮河流域各地级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在整体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在局部上呈现“小集聚、大离散”的空间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土地资源承载力 时空分异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清代宁夏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11
作者 张盼盼 胡玉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8-85,111,共9页
通过对宁夏地区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量化处理,运用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借助Matlab、ArcGIS和SPSS等软件工具,对清代(1644—1911年)宁夏地区干旱、洪涝、霜雪、冰雹和风沙等5类主要气象灾害的频率特征、时空分布以及各灾种之间的... 通过对宁夏地区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量化处理,运用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借助Matlab、ArcGIS和SPSS等软件工具,对清代(1644—1911年)宁夏地区干旱、洪涝、霜雪、冰雹和风沙等5类主要气象灾害的频率特征、时空分布以及各灾种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清代宁夏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洪涝、冰雹、干旱、霜雪和风沙;时间分布上,各类气象灾害发生情况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具有低—高—低—高的频次分布规律,Morlet小波分析则显示清代宁夏地区气象灾害存在强显著的59a的长变化周期;在空间分布上,干旱、冰雹灾害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趋势,洪涝灾害则多分布于北部平原的引黄区,而霜雪、风沙灾害的分布特征较不明显;在气象灾害系统内存在洪涝和冰雹的极显著正相关,此外霜雪、冰雹、干旱3类灾害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地区 气象灾害 时空分异 相关性 清代
下载PDF
体育彩票业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史文文 杨舰东 +2 位作者 伊哲 刘世文 张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20,共11页
网络关注度体现了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现实关注和潜在需求,为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事物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数据参考。运用指数测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体育彩票网络关注度的时... 网络关注度体现了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现实关注和潜在需求,为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事物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数据参考。运用指数测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体育彩票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11—2021年中国体育彩票总体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态势。(2)在空间上,中国体育彩票网络关注度总体表现为集聚—随机—再集聚分布的特征;各省份之间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性并存;网络关注度的冷热点区域沿“胡焕庸线”两侧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极化效应。(3)地区生产总值、中青年人口数量、大专及大专以上人口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体育彩票销量是造成中国体育彩票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素,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地理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彩票 网络关注度 时空分异 探索性空间数据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演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贯君 张少鹏 +1 位作者 任月 盛春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8-1170,共13页
在测算和分析2002~2021年中国省域农业净碳汇的时空格局变化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呈持续增长的碳盈余状态,净碳汇总量由2002年的22965.13万t增至2021年的49992.53万t,增幅达117... 在测算和分析2002~2021年中国省域农业净碳汇的时空格局变化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呈持续增长的碳盈余状态,净碳汇总量由2002年的22965.13万t增至2021年的49992.53万t,增幅达117.69%.多数省份实现碳中和并逐渐偏向高碳盈状态,净碳汇总量呈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并存在高值集聚增多、低值集聚减少的向好趋势,20a间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和山东净碳汇增加量超过2000万t,仅浙江、福建、海南、上海和北京净碳汇量下降.净碳汇强度的空间集聚和非均衡趋势明显,东北、中部和西南地区净碳汇强度较高,大部分省份的净碳汇强度处于0~1.5t C/万元间,仅黑龙江和吉林始终高于1.5t C/万元,而西藏和青海则为负值.灌溉条件、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免耕播种、粮食单产等因素的影响均具有非线性,受教育程度与净碳汇间呈“倒U型”,机械化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他因素呈波动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净碳汇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模型 中国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质量时空分异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项曦明 丁诗雨 +4 位作者 赵永华 康宏亮 韩磊 赵明 张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116,共8页
景观生态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景观稳定性、景观干扰度和恢复与重建力三个层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估模型,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20 a来景观生态质量及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 景观生态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景观稳定性、景观干扰度和恢复与重建力三个层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估模型,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20 a来景观生态质量及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质量呈现中南部高、西部及北部低的分布特征,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显著;景观生态质量等级在中等及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由40.0%上升至63.5%,景观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受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的共同作用,NDVI和高程是主要驱动因子,且与降水、气温、GDP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交互后驱动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质量 时空分异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吉黎 黄冠 +2 位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刘郑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基建”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取得快速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空间集聚;②城市“新基建”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应用层、中游技术层和上游基础层,推动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强化;③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效应在空间上主要凸显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群,影响程度在城市群发展梯队之间的空间异质性超过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第一梯队城市群正成为城市“新基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产业链 城市群 时空分异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典型县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文华 范文君 +1 位作者 李建春 刘黎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33,共12页
通过探索黄河流域山东段县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以便从县域尺度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解析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结合... 通过探索黄河流域山东段县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以便从县域尺度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解析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测,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社会、经济与自然影响因素在空间维度上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山东段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448,空间上表现出中段、上段低和下段高的分布格局,生境质量整体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趋势,中段生境质量下降趋势最为显著;(2)生境质量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性特征,会受到邻近区域的影响,且总体集聚态势不断增强,高-高型集聚区面积明显大于低-低型集聚区,在流域下段范围连片分布;(3)土地开发强度是影响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的首要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和NDVI对生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生境质量时空变化,GWR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境质量具有空间差异性。识别这些时空差异对推动该区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山东段 生境质量 时空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章从“内在逻辑”和“外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 文章从“内在逻辑”和“外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动态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化分布格局;从时空演变来看,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且初步实现了高级耦合协调,在空间上呈现“东升西降、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大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内在机理 时空分异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分异及收敛研究——基于七大城市群61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松茂 宁文萍 +1 位作者 牛金兰 安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科学测度黄河流域城市群城市生态韧性的发展现状及收敛趋势,对于黄河流域城市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0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6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演化韧性为研究视角,从“抵抗-响应-创新”等维度,构建城市生... 科学测度黄河流域城市群城市生态韧性的发展现状及收敛趋势,对于黄河流域城市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0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6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演化韧性为研究视角,从“抵抗-响应-创新”等维度,构建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核密度估计和自然断裂法考察城市生态韧性的空间分异,借助不同类型收敛模型解析城市生态韧性的收敛趋势。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总体均值为0.093,且呈缓慢发展趋势。(2)城市生态韧性表现为“下游城市群强、上中游城市群弱”的空间格局,城市群内部形成了“核心及省会城市—外围及边缘城市”递减的空间分布。(3)黄河流域和各城市群内部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其中晋中城市群收敛最快。加入控制变量后,黄河流域和各城市群内部呈现显著条件β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均有提升。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变量对城市生态韧性收敛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 城市生态韧性 时空分异 空间收敛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梓童 陆韻 +7 位作者 陈卓 丁仁 巫寅虎 魏东斌 高桦楠 徐红卫 温慧娜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商法,研究了2022年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出重点关注时段和区域.同时,通过变异系数建立了对比氨氮风险时空差异性的方法,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识别出黄河流域氨氮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氨氮长期毒性基准和风险商的空间差异性分别为时间差异性的3.3和2.1倍.(2)时间上,冬季氨氮浓度和风险商显著升高,有风险的断面由春季的2.3%增至13.6%,冬季情况亟需额外关注.(3)空间上,黄河流域91%的断面无氨氮风险或风险较低,但渭河、汾河等黄河支流部分断面,特别是汇流河段氨氮长期毒性风险问题较为突出.(4)黄河流域氨氮风险除氨氮浓度外,主要受水体pH影响,水温对氨氮风险影响较小.研究显示,制定区域性氨氮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比季节差异化标准更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支流和干支流汇流河段并建立水质监控和预警机制.除控制氨氮污染物的排放外,还应重点关注pH较高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氨氮 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下载PDF
中国栽培海藻碳汇经济价值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余悦儒 杨锐 +2 位作者 陈海敏 陈娟娟 骆其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182,共14页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迅速攀升,严重影响了全球气候。开发蓝碳产业成为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栽培海藻碳汇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中国8个沿海省份栽培海藻数据为基础,测算其碳汇总经济价值,...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迅速攀升,严重影响了全球气候。开发蓝碳产业成为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栽培海藻碳汇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中国8个沿海省份栽培海藻数据为基础,测算其碳汇总经济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解析中国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9—2021年,中国栽培海藻碳汇量及其总经济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87万t和488亿元。不同栽培海藻的碳汇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带、江蓠、紫菜、裙带菜和其他(羊栖菜、麒麟菜、石花菜和浒苔);单位面积碳去除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带、江蓠、裙带菜、其他和紫菜。福建、山东和辽宁三个省份的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较高,其余省份则较低。养殖效率效应(EFE)和养殖面积效应(AE)是栽培海藻碳汇总经济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栽培海藻的碳汇潜力不容忽视,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栽培海藻的碳汇能力及其总经济价值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可通过合理调整栽培物种和结构来提高海藻碳汇及其总经济价值。应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及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出发,重视栽培海藻碳汇等渔业碳汇的功能和价值,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海藻 碳汇 经济价值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