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名医王九峰“时邪”病方药运用探析
1
作者 鄢梁裕 韩明烨 崔为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该文从长春中医药大学特藏古籍王九峰医案稿抄本中选取“时邪”病73首医方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王九峰针对时邪病的诊治及用药特点:寒温同治,兼伤寒、温病之精华;重视尿诊,辨其寒热轻重;以六经辨病,重用和解大法;重视顾护脾肾,以求调畅气... 该文从长春中医药大学特藏古籍王九峰医案稿抄本中选取“时邪”病73首医方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王九峰针对时邪病的诊治及用药特点:寒温同治,兼伤寒、温病之精华;重视尿诊,辨其寒热轻重;以六经辨病,重用和解大法;重视顾护脾肾,以求调畅气机。通过王氏对时邪的治疗方法的探析,既能拓宽时邪病的治疗思路,也可为临床治疗时邪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同时对当今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九峰 时邪 温病 文献 新冠肺炎
下载PDF
刘仕昌教授辨治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经验介绍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兴栋 钟嘉熙 刘仕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29-1330,共2页
刘仕昌老教授是岭南著名温病学家,文章就刘老在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临床辨治中力主“清透兼施”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时邪类疟 刘仕昌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外感时邪高热不退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汉良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3期19-19,共1页
患者,男,52岁。于2010年9月17日求诊。 时值中秋,气候多变,气温下降,患者因夜间工作受冷,即感畏寒怕冷,继则高热(体温39℃),去医院西内科就诊,给予一般检查:血常规无殊。
关键词 高热不退 中医证治 时邪 畏寒怕冷 血常规 患者
下载PDF
新安王氏内科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用药特色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家劼 刘兰林 +4 位作者 郭锦晨 冯烨 程悦 陈曦秋雨 焦卓亚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313-31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分别选取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处方70首、55首,利用Office 2010录入符合标准的处方,进一步处理数据,... 目的:对比分析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分别选取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处方70首、55首,利用Office 2010录入符合标准的处方,进一步处理数据,通过数据挖掘软件SPS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4.1对处方所用药物的频数、常用配伍、四气五味、归经、类别、关联规则及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王仲奇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832频次,用药频次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佩兰;王任之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694频次,用药前3位为桔梗、土贝母、款冬花。王仲奇常用药对前2位为苦杏仁、茯苓,茯苓、佩兰;王任之常用药对前2位为桔梗、款冬花,紫菀、款冬花。两位医家处方用药的四气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寒温并用,药物主入肺、胃、肝经,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皆为两位医家用药药类前3位。王仲奇用药聚类分析聚为8类:天花粉、金银花、石斛,荷叶、陈皮,滑石、白豆蔻,黄芩、青蒿,前胡、牛蒡子、桑叶,藿香、通草,苦杏仁、茯苓,佩兰、枳壳、半夏;王任之8类药物为山豆根、板蓝根,玄参、马勃,黄芩、佩兰、半夏,瓜蒌皮、马兜铃、甘草,桂枝、荆芥穗,白芷、辛夷、薄荷,款冬花、紫菀、桔梗,苦杏仁、白前、白苏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王仲奇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茯苓、佩兰,苦杏仁、通草;王任之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款冬花、紫菀,紫菀、款冬花,桔梗、款冬花。核心处方图显示王仲奇所用核心药物为苦杏仁、茯苓、佩兰;而王任之使用的核心药物为款冬花、桔梗、紫菀。结论:两位医家主要以“宣”为大法治疗“时邪”类疾病,或轻清宣肺,或宣湿除陈,或宣豁痰结,或宣通蠲痹,或速以宣泄,一脉相传,处方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仲奇论治“时邪”先予健脾化湿,再以止咳平喘;而王任之在王仲奇治疗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功在宣肺祛痰、润肺止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邪 王仲奇 王任之 数据挖掘 用药特色 新安王氏内科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仲奇治疗时邪用药规律
5
作者 李家劼 王键 +3 位作者 黄辉 郭锦晨 纵艳平 周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处方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有效处方74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和SPSS 22.0,分别对所用药物的用药频... 目的:探讨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处方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有效处方74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和SPSS 22.0,分别对所用药物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药物类别、聚类规则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数前五位分别是茯苓、苦杏仁、佩兰、通草、半夏。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显示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和解表药位居前四位;以苦寒之药佐甘温之药,寒温并用;药物以入脾胃经为主,兼顾肺气的功能,脾肺同调。聚类规则分析显示处方含金银花、天花粉、石斛等9类药物。关联分析得出二项配伍药对前3位为苦杏仁、前胡,茯苓、黄芩,苦杏仁、黄芩;三项配伍前3位为苦杏仁、枳壳、茯苓,茯苓、青蒿、苦杏仁,茯苓、薏苡仁、佩兰。结论:王仲奇辨证论治时邪病时,以三焦为本,多从湿热入手,治疗以苦寒药与甘温药并用,驱温热,化湿浊,时邪亦解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仲奇 时邪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性味归经 药物类别 聚类规则 关联规则 新安医学
下载PDF
浅谈时邪类疟
6
作者 邓楚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1期61-63,共3页
讨论因感受温病时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等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时邪类疟"、"时疟"或"类疟"的疾病类型。有鉴于古代医家对这类疾病的描述甚多但总结较少,而当代的相关讨论亦较少,但本... 讨论因感受温病时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等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时邪类疟"、"时疟"或"类疟"的疾病类型。有鉴于古代医家对这类疾病的描述甚多但总结较少,而当代的相关讨论亦较少,但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此本文以探寻时邪类疟的沿革、并初步对其进行分型论治为目的。结论认为本病应从广义、狭义两方面来认识,病因为各类时邪,病位多见于少阳、膜原及三焦,但亦有见于血分者,治法各异。供医者进一步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邪类疟 类疟
下载PDF
王仲奇“时邪”类案赏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雯洁 王键 徐世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76-2878,共3页
王仲奇是近代新安医家的杰出代表,后人将其临床病案整理出版《王仲奇医案》。王仲奇治学广涉猎、兼取折中而自成一家。在时邪病证的治疗中,识证准确,首辨邪气之偏盛程度,再辨病变所属部位;治疗重视变证,做到未病先防。临证善用宣剂,以... 王仲奇是近代新安医家的杰出代表,后人将其临床病案整理出版《王仲奇医案》。王仲奇治学广涉猎、兼取折中而自成一家。在时邪病证的治疗中,识证准确,首辨邪气之偏盛程度,再辨病变所属部位;治疗重视变证,做到未病先防。临证善用宣剂,以上、中、下三焦病位之不同,分别采用轻宣、宣化、宣通等治法,用药多芳香淡渗,使湿热邪气从三焦分解。文章结合三焦辨证特点对王仲奇治疗时邪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仲奇 时邪 医案 轻灵 三焦
原文传递
新安医家王仲奇寒温并用法论治“时邪”经验浅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家劼 王键 +3 位作者 刘兰林 郭锦晨 李慧 周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9-2741,共3页
王仲奇承祖业而远溯张仲景,近效程杏轩,旁及徐灵胎、叶天士诸家,其广征博采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证论治"时邪"的过程中,论循灵素,法取仲景,王仲奇以寒温并用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分别从邪气盛衰与三焦病位入手,将经典... 王仲奇承祖业而远溯张仲景,近效程杏轩,旁及徐灵胎、叶天士诸家,其广征博采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证论治"时邪"的过程中,论循灵素,法取仲景,王仲奇以寒温并用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分别从邪气盛衰与三焦病位入手,将经典治法灵活运用于临床,从而形成了王仲奇辨治"时邪"的特色。分析王仲奇寒温并用法诊治"时邪"的特色经验对当今中医药治疗外感病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王仲奇 寒温并用法 时邪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中医辨治偏头痛
9
作者 郭旭光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5期64-65,共2页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单侧或双侧头痛为主,并伴有自发性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属中医“偏头风”“首风”范畴,其病因多端,外感时邪或脏腑内伤,均可直接或间接引发偏头痛。临床将偏头痛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偏头风 中医辨治 外感时邪 偏头痛 首风 对症治疗
下载PDF
运用温病理论治疗SARS临床心得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泓 刘芳 吴银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5-16,共2页
通过分析运用温病理论治疗上海市 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 ,认为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 ,病因以疫毒时邪为主 ,流通渠道为分邪与透邪 ,用药不可过于寒凉 ,甘寒之中配入咸寒 。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温病 时邪侵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转疟的概念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转霞 邓飞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5-1447,共3页
叶天士在《温热论》论治邪留三焦中提出“战汗”与“转疟”的机转,对于“战汗”的人多熟知,而对于“转疟”则较隐晦难解,引起不少争议。本文从各医家对“疟”的争议出发,探寻“疟”的古今变迁所代表的含义,指出“疟”非“疟疾”。并通... 叶天士在《温热论》论治邪留三焦中提出“战汗”与“转疟”的机转,对于“战汗”的人多熟知,而对于“转疟”则较隐晦难解,引起不少争议。本文从各医家对“疟”的争议出发,探寻“疟”的古今变迁所代表的含义,指出“疟”非“疟疾”。并通过对叶案中有关“转疟”记载的剖析,认为转疟其实为暑湿成疟、邪轻向愈之义。岭南温病学家刘世昌教授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用“时邪类疟”将“类疟”与“疟”区分论治,总结了“转疟”的特点为湿邪留连不解。由于转疟是在暑湿成疟这种模糊的病因学观点下提出的,同时包含了邪轻向愈的积极意义,因此可与战汗同类互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疟 时邪类疟 《温热论》
下载PDF
李冠仙《知医必辨》学术思想诹议
12
作者 沈思钰 张永文 +2 位作者 商玮 董晓蕾 蔡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0-31,共2页
《知医必辨》,清李冠仙著,李氏对古典医籍钻研较深,临床诊治多有效验。其论诸书之得失与读医书之难,以示初学之从违,论诊病须知四诊、论时邪、论初诊用药,论类中症不可妄用温补,对于倡导医学多元化和中医现代化的今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医必辨》 李冠仙 时邪 类中
下载PDF
浅谈解表发汗法的辨证施护
13
作者 岳健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2年第2期97-97,共1页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汗、吐、和、下、温、清、消、补之分,解表发汗法是治疗表证的主要法则。是应用各类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组成方剂,通过发汗解肌祛除一些外感时邪的表证。《内经》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有皮者,汗而发之”。
关键词 发汗法 辨证施护 中医治疗 有汗 外感时邪 渍形 里证 微汗 情志护理 麻黄汤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
14
作者 郭剑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2年第4期26-26,共1页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虾蛤病)由腮腺病毒引起,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一侧或两侧腮腺部位先后出现边缘不清的肿胀、疼痛。如无高热、咳嗽等症状,远期疗效一般较好。中医认为它是感受时邪病毒和积热蕴结而发病。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腮腺病毒 远期疗效 时邪病毒 中医
下载PDF
泄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被引量:19
15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2-72,共1页
泄泻是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如病久不愈,常可导致疳症。 1诊断依据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关键词 内科病证 ZY/T001.1-94 证候分类 蛋花汤样 饮食不洁 疳症 外感时邪 伤乳 唇樱红 红白细胞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证治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永进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57,共1页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发热 时邪疫毒 脾胃虚弱
下载PDF
中医推拿防治小儿脾肺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彬 顾晔 +2 位作者 徐强 龚莉萍 杨玉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65-1366,共2页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一起作用时的结果,主要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自身免疫力低下、气候骤变及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从中医上讲[1],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夹积,会...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一起作用时的结果,主要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自身免疫力低下、气候骤变及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从中医上讲[1],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夹积,会导致乳食停滞、外感时邪,诱导RRTI的产生。本文对于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脾肺气虚型RRTI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科常见疾病 小儿呼吸道 脾肺气虚型 中医推拿 免疫力低下 脾常不足 外感时邪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小儿麻痹症
18
作者 王化京 石福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小儿麻痹症(下称儿麻)多发于长夏之季。时邪内侵,首犯肺胃(起病早期);继窜经络(肌瘫痪前期);经络阻滞,气虚血瘀(肌瘫痪期);病程日久,伤及肝肾(后遗症期)。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麻痹症肌瘫痪期,疗效显著,现将资料... 小儿麻痹症(下称儿麻)多发于长夏之季。时邪内侵,首犯肺胃(起病早期);继窜经络(肌瘫痪前期);经络阻滞,气虚血瘀(肌瘫痪期);病程日久,伤及肝肾(后遗症期)。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麻痹症肌瘫痪期,疗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14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经络阻滞 气虚血瘀 时邪 黄茂桂枝五物汤 后遗症期 脉濡 面色萎黄 行痹 长夏
下载PDF
泄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证候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被引量:7
19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21-121,共1页
泄泻是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如病久不愈,常可导致疳症。1诊断依据1.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1.2有乳食不... 泄泻是由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疾病。如病久不愈,常可导致疳症。1诊断依据1.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1.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1.3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1.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行业 大便镜检 证候分类 饮食不洁 红白细胞 外感时邪 唇樱红 疳症
下载PDF
陈平伯《风温论》析疑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谦亨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2期23-24,共2页
一、陈平伯对风温论的主要论点: 陈平伯对风温病的主要论点有: 1.病因:陈氏论外因,是以“六淫”为主,内因是正虚不能御邪。即所谓:“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并认为“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假如“人能顺天时而固密,... 一、陈平伯对风温论的主要论点: 陈平伯对风温病的主要论点有: 1.病因:陈氏论外因,是以“六淫”为主,内因是正虚不能御邪。即所谓:“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并认为“里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假如“人能顺天时而固密,则肾气内充,……纵有客邪,安能内侵。”对风温病发生的具体病因(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平伯 风温 六淫 时邪 里虚 肾气 胃热 脉弦 四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