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状态句时间指称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1
作者 杨稼辉 《云梦学刊》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话题时间是汉英状态句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两种语言中状态句时间指称的决定因素。在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研究发现,汉英语这两种典型的时制语言和无时制语言的时间指称可以得到统一性分析。汉英话题时间都是对事件变量的时间属性的陈述,从而... 话题时间是汉英状态句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两种语言中状态句时间指称的决定因素。在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研究发现,汉英语这两种典型的时制语言和无时制语言的时间指称可以得到统一性分析。汉英话题时间都是对事件变量的时间属性的陈述,从而使得状态句获得时间指称;英语中的时制则只是对事件的时间属性的预设,不是句子获得时间指称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指称 事件语义学 话题时间 时制
下载PDF
汉语体动词的时间指称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志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06-123,共18页
“体动词”的概念有助于学界探析汉语中“开始”等动词,但现有研究对汉语体动词的时间指称特性探讨得还不够深入。汉语的8个体动词(开始、保持、持续、继续、重复、恢复、停止、终止)在事件预设和时间指称特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体特征,... “体动词”的概念有助于学界探析汉语中“开始”等动词,但现有研究对汉语体动词的时间指称特性探讨得还不够深入。汉语的8个体动词(开始、保持、持续、继续、重复、恢复、停止、终止)在事件预设和时间指称特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体特征,体现了后接子句所指涉事件的不同时间结构。汉语体动词的时间指称图示能够决定体动词对不同情状类型的具体选择情形。与汉语体动词共现的情状类型匹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活动动词〉复变动词=瞬时动词>状态动词>完结动词=达成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体动词 时间指称 体特征 时间指称图示 情状类型
下载PDF
从词汇到篇章层面的时间指称影响因素
3
作者 饶萍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时间指称的不同因素,包括词汇层面的动词情状类型、视点体、时间状语、情态助词、时间倾向性动词和结果动词补语,句法层面的内嵌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篇章层面的叙述、描述、报告、信息、论... 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时间指称的不同因素,包括词汇层面的动词情状类型、视点体、时间状语、情态助词、时间倾向性动词和结果动词补语,句法层面的内嵌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篇章层面的叙述、描述、报告、信息、论证等篇章模式。不同语言层面的影响因素作用不同,动词的情状类型和视点体决定了句子的基本时间信息,但句子的其他不相容时间信息能够覆盖基本时间信息。以上分析得出,时间指称不仅是句法层面的问题,也不仅是词汇意义的问题,它的最终确定涉及篇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指称 情状类型 篇章模式
下载PDF
卜辞“入自”为时间指称说
4
作者 吴祺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0-93,共4页
甲骨卜辞"入自""入自日""入自夕"数见,常由虚字"叀"和"于"引导。此结构中"入"为进入之义,指进入某段时间;"自"相当于"于"。"入自""... 甲骨卜辞"入自""入自日""入自夕"数见,常由虚字"叀"和"于"引导。此结构中"入"为进入之义,指进入某段时间;"自"相当于"于"。"入自""入自日""入自夕"为动词结构充当时间指称。"入自日"指太阳升起的时间段;"入自夕"指太阳落山、进入夜晚的时间段;"入自"为二者的统称,具体所指则应据前后卜辞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入自 时间指称
下载PDF
西南官话“二X”结构的将来时间指称功能
5
作者 罗天华 邓舒文 《语言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章讨论西南官话三种“二X”结构的将来时间指称功能:“二天”“二回”和“二盘”分别表示远将来、中/远将来和中将来。三者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别,后两个还可表序数义。这种“二X”结构的将来时间指称功能颇具特色,反映了数量、事件与... 文章讨论西南官话三种“二X”结构的将来时间指称功能:“二天”“二回”和“二盘”分别表示远将来、中/远将来和中将来。三者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别,后两个还可表序数义。这种“二X”结构的将来时间指称功能颇具特色,反映了数量、事件与时间范畴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来时间指称 西南官话 “二X”结构 二天 二回 二盘
原文传递
“才VP”句与“就VP了”句的语法特性、时间指称以及句法结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陆志军 温宾利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0-417,共18页
在语法特性方面,“才VP”句与“就VP了”句表现出“才/就”对情状类型以及体标记的不同选择条件。在时间指称方面,“才VP”句与“就VP了”句表现出它们所指称的事件时间EV-T与断言时间AST-T之间的不同排序关系。“才”所指称的事件时间E... 在语法特性方面,“才VP”句与“就VP了”句表现出“才/就”对情状类型以及体标记的不同选择条件。在时间指称方面,“才VP”句与“就VP了”句表现出它们所指称的事件时间EV-T与断言时间AST-T之间的不同排序关系。“才”所指称的事件时间EV-T(即实际终止点)迟于断言时间AST-T(即预设终止点)。“才”作为表示过去时态意义的时间副词,激活的是一个具有最下限的负向极差,能够独立为过去事件确定最下限极点,从而独立地体现句子的时间意义。“就”所指称的事件时间EV-T早于断言时间AST-T。“就”作为表示已然体意义的时间副词,激活的是一个没有最上限的正向极差,只能借助句尾“了”才能为过去事件确定最上限极点,从而共同体现句子的时间意义。在句法结构方面,“才VP”句与“就VP了”句表现出“才/就”的不同语法地位及其句式的不同句法推导机制。“才”是处于[Spec, v P]的焦点助词,句尾Asp上带有[-D]特征的空体标记Φ与“才”所成分统制的静态轻动词 slv (和 dlv )进行“体呼应”操作,使得“才VP”句能够指涉事件实现后的结果状态。“就”是处于[Spec, AspP]的体助词,句尾Asp上带有[+D]特征的起始体标记“了”与“就”所成分统制的动态轻动词 dlv (和 slv )进行“体呼应”操作,使得“就VP了”句能够指涉事件实现后的起始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就 句尾“了” 语法特性 时间指称 句法结构
原文传递
关中方言的将来时间指称形式——兼谈时体情态的共生与限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正大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本文区分将来时(future tense)和将来时间指称(future time reference),前者是语法范畴,有专用形式表达;后者是语言需要表达的功能性、语义性概念;汉语属于无时语言,因此将来时间指称作为一种寄生功能(parasitic function),使用其他范畴... 本文区分将来时(future tense)和将来时间指称(future time reference),前者是语法范畴,有专用形式表达;后者是语言需要表达的功能性、语义性概念;汉语属于无时语言,因此将来时间指称作为一种寄生功能(parasitic function),使用其他范畴(如体、情态等)和结构来表达。关中方言有多种将来时间指称形式:将始体"VP呀"、将行体"VP得咧"和惯常体"VP呢"等。前两种分别代表了世界语言将来时间指称的两大类型,即表意愿和预测,这与Bybee et.al(1994:280)所概括的将来时核心功能基本一致。两种格式具有一定的互补性:"VP呀"在结构上排斥动结式/动趋式等具有完结语义的动词,语义上排斥非自主动词,表达意愿情态,属于施为者导向型情态(agent-oriented modality)。"VP得咧"在结构和语义上适用的动词范围较广,其情态解读根据动词的自主性以及主语人称而有所不同,认识情态解读适用于非自主动词以及主语为第三人称的自主动词,道义情态解读适用于主语为第一、二人称的自主动词。"VP得咧"表达的情态属于言者导向型情态(speaker-oriented modality)。文章附带提及汉语完成体的显赫性等类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方言 将来时间指称 将始体 意愿情态 词汇体 寄生功能
原文传递
英语现在时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的认知研究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江桂英 李恒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 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做出的认知解释,并逐一做了述评,认为上述三种理论对该问题的论述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三种理论均认为语法是对认知机制的描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特征。尽管它们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陷,但却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时 时间指称用法 认知语法 时间-空间隐喻 心理空间
原文传递
呈现与指称:语言中的两种时间表现及其语言学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培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6,共6页
时间在语言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呈现性时间是本源性时间,是语言单位内部的时间语义特征在特定场合的呈现;指称性时间是派生性时间,是对呈现性时间提取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呈现性时间可以通过有标记和无标记手段... 时间在语言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呈现性时间是本源性时间,是语言单位内部的时间语义特征在特定场合的呈现;指称性时间是派生性时间,是对呈现性时间提取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呈现性时间可以通过有标记和无标记手段转化为指称性时间。建立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这两个概念可以为时间范畴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框架,可以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性时间 指称时间 时间范畴 语言学意义
下载PDF
“VP以前”“VP以后”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
10
作者 牛儒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共9页
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构式“VP以前”和“VP以后”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然后基于Evans的复杂移动时间模型,探讨了两种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研究发现,构式“VP以前”指称以VP事件开始为起点顺时间流动方向延伸的某一点或一段时间,表示主... 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构式“VP以前”和“VP以后”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然后基于Evans的复杂移动时间模型,探讨了两种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研究发现,构式“VP以前”指称以VP事件开始为起点顺时间流动方向延伸的某一点或一段时间,表示主句事件发生在VP事件之前;构式“VP以后”指称以VP事件结束为起点逆时间流动方向延伸的某一点或一段时间,表示主句事件发生在VP事件之后。构式“VP以前”“VP以后”的时间指称采用“面对面”的感知方式,言者的“面前背后”体认为VP事件的开始为“前”,结束为“后”。这一空间域的“前/后”投射为时间域的“VP以前”“VP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以前” “VP以后” 时间指称 构式语法 认知方式
原文传递
内涵语境中内嵌句事件时间的照应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饶萍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109,共7页
本文以Partee、Abusch和Higginbotham等与时态照应相关的理论研究为依据,论证汉语内涵语境中内嵌句事件时间的照应性,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研究表明,汉语内嵌句事件时间也具有照应性,并且受主句时间指称的确定性、内嵌句情状类型... 本文以Partee、Abusch和Higginbotham等与时态照应相关的理论研究为依据,论证汉语内涵语境中内嵌句事件时间的照应性,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研究表明,汉语内嵌句事件时间也具有照应性,并且受主句时间指称的确定性、内嵌句情状类型、从句时间作用语的逻辑域以及篇章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汉语内嵌句时间指称的照应性较英语弱,受内嵌结构因素的影响也较少。另外,汉语时间指称的解读常受句外语境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照应 内嵌句 事件时间 时间指称
原文传递
汉英日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以方位时间词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斌 王佳敏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54,共10页
语言中的时域表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语际定量比较却不够充分,对"现在"时域的关注尤显薄弱。本文基于学界的前期研究成果,定量探究汉英日三语方位时间词的时域表征异同,重点关注"现在"时域,并力图对其... 语言中的时域表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语际定量比较却不够充分,对"现在"时域的关注尤显薄弱。本文基于学界的前期研究成果,定量探究汉英日三语方位时间词的时域表征异同,重点关注"现在"时域,并力图对其衍生理据进行综合阐释。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汉英日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基本同质,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均倾向于以"前/后"表征时间,并偏重"前表过去,后表未来";(2)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均可表征"现在",但空间方位"上/下"较之"前/后"易表"现在",其中汉、日均偏好"下表现在",而英语偏爱"上表现在";(3)三者的"前/后"时间表征存在"英语>日语>汉语"的制约性层级,层级越高,水平时间认知越强。汉英日的时域表征异同缘于对"前后图式"和"上下图式"认知模型的不同选择及其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时间指称 方位时间拓展词 时域表征 认知模型
原文传递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前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8-319,共12页
本文通过对历史语料的定量考察,发现"来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可以从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角度得到较好的解释。"来着"小句由表过去时间到不表过去时间,在指称过去时间方面,越来越突出最近的过去。"来着&q... 本文通过对历史语料的定量考察,发现"来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可以从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角度得到较好的解释。"来着"小句由表过去时间到不表过去时间,在指称过去时间方面,越来越突出最近的过去。"来着"的各类现时相关性从共时上看大致反映了主观性的高低,从历时上看则是主观化的结果。文章把"来着"分为四类,细致地考察它们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着” 时间指称 现时相关性 语法化 主观化 汉语 北京话 助词 语气词
原文传递
汉语是一种“(半)时态语言”吗?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道根 许凌春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1-465,共15页
按Comrie(1985),“绝对时态”和“相对时态”在语法系统中是一对共生概念。汉语没有绝对时态,因此,也没有相对时态,汉语是无时态语言。汉语虽无(相对)时态,却可以有相对时间指称。相对时间指称的指示中心或参照时间可以为说话时间,以说... 按Comrie(1985),“绝对时态”和“相对时态”在语法系统中是一对共生概念。汉语没有绝对时态,因此,也没有相对时态,汉语是无时态语言。汉语虽无(相对)时态,却可以有相对时间指称。相对时间指称的指示中心或参照时间可以为说话时间,以说话时间为参照时间获得的时间指称未必是绝对时间指称。“了 1 ”既非绝对时态标记,亦非相对时态标记。“了 1 ”仍为体标记。并无证据表明“了 1 ”正由体标记发展成为时态标记。“了 1 ”并非时-体(混合)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时态 相对时态 绝对时间指称 相对时间指称 了1
原文传递
浙江温州方言的时体情态共生系统
15
作者 吴越 《东方语言学》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本文从温州方言中存在明显分工的两个“罢”入手,结合“爻、过、有、得”等同样与时间指称、体范畴及情态密切相关的成分,讨论上述成分的基本功能和寄生功能、同现规则及时体情态共生关系。
关键词 温州方言 时间指称 情态 共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