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色散导致网络掉话的分析处理
1
作者 王海波 《数字通信》 2012年第6期56-58,共3页
在隧道等特殊网络环境中,光纤直放站或分布式基站往往导致多径传播,带来时间色散问题。分析时间色散产生原理及对网络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指出,解决此类问题:一要从规划源头避免,二可以通过变更施主小区解决。
关键词 时间色散 隧道 施主小区 变更
下载PDF
格形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时间色散信道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明华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格形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 (TC OFDM )方案 ,研究把正交频分复用(OFDM )和格形编码 (TCM )有机地结合 ,来克服时间色散信道中的频率选择性和多径衰落。对码率 2 / 3格形编码的 8DPSK OFDM在时间色散信道中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 提出了一种格形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 (TC OFDM )方案 ,研究把正交频分复用(OFDM )和格形编码 (TCM )有机地结合 ,来克服时间色散信道中的频率选择性和多径衰落。对码率 2 / 3格形编码的 8DPSK OFDM在时间色散信道中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模拟 ,讨论了不同正交载波数情况下格形编码的设计。结果表明 ,在比特误码率BER为 10 - 3时采用TC OFDM方案与未编码系统相比可以提供 6dB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形编码调制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 时间色散信道
下载PDF
声光偏转器扫描飞秒激光的时间色散补偿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德荣 吕晓华 +3 位作者 吴萍 骆清铭 陈伟 曾绍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29-4733,共5页
研究了声光偏转器(AOD)扫描飞秒激光的时间色散效应及补偿方案。在800nm波长处,单个AOD引入的群延时色散(GDD)可达-9300fs^2.在深入分析AOD和棱镜角色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色散棱镜预补偿AOD对飞秒脉冲的时间色散,并进行了... 研究了声光偏转器(AOD)扫描飞秒激光的时间色散效应及补偿方案。在800nm波长处,单个AOD引入的群延时色散(GDD)可达-9300fs^2.在深入分析AOD和棱镜角色散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色散棱镜预补偿AOD对飞秒脉冲的时间色散,并进行了实验证实.在AOD中心频率处(70MHz),将398fs的脉冲压缩到122fs,且整个带宽范围内(50MHz--90MHz)脉宽变化范围为120fs-180fs.这表明该方案用于AOD扫描飞秒激光时进行时间色散补偿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声光偏转器 时间色散 脉冲压缩
原文传递
时间-色散调谐同步泵浦光纤激光器研究
4
作者 陈国夫 胡巍 +2 位作者 刘东峰 王贤华 侯洵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7年第5期588-591,共4页
利用时间-色散调谐技术在同步泵浦光纤环形激光器中实现了1.395μm附近47nm的波长调谐。由于采用1.313μm的Nd:YLF锁模脉冲泵浦,其Raman光处于单模光纤的负色散区,利用孤子效应得到195fs的光脉冲。
关键词 时间-色散调谐 同步泵浦 飞秒 孤子效应 激光器
下载PDF
基于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技术的孤子建立过程实验观测
5
作者 周勇 刘韶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11,共5页
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利用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实验观察了传统孤子和束缚态孤子的建立过程。通过非线性偏振旋转机制实现了飞秒被动锁模脉冲运转,实验结果显示,传统孤子的建立遵循如下过程:首先腔内产生大量随机脉冲,随后小脉冲... 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利用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实验观察了传统孤子和束缚态孤子的建立过程。通过非线性偏振旋转机制实现了飞秒被动锁模脉冲运转,实验结果显示,传统孤子的建立遵循如下过程:首先腔内产生大量随机脉冲,随后小脉冲被压制、主脉冲被有效压窄增强以形成光学孤子,接着快速的孤子自频移形成稳定的孤子运转。束缚态孤子则由单孤子劈裂形成两只孤子,且在运转过程中相互作用,表现为时域上的延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 传统光学孤子 束缚态孤子
下载PDF
非线性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的分支问题与精确解研究
6
作者 张慧 芮伟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5,共9页
研究了非线性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精确解的存在性问题及动力学性质.通过分析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由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导出的系统相图,获得了光滑周期解、有界解、具有compacton性质的稳定解.通过图像模拟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部分精确解的动... 研究了非线性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精确解的存在性问题及动力学性质.通过分析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由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导出的系统相图,获得了光滑周期解、有界解、具有compacton性质的稳定解.通过图像模拟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部分精确解的动力学演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数阶色散方程 动力系统方法 分离变量法 相图分支 精确解
下载PDF
高速铁路场景大尺度传播模型与时频色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留 周涛 +1 位作者 陶成 陈后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1,共8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未来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同时支持列车控制、面向运行安全的在途检测数据传输以及旅客信息服务。无线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准确认知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是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前提条件。然而,现有...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未来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同时支持列车控制、面向运行安全的在途检测数据传输以及旅客信息服务。无线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准确认知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是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前提条件。然而,现有高速铁路宽带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空白,无法为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足够参考。本文基于标准信道探测仪获取的测量数据,研究高速铁路信道的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特性。统计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参数,建立高速铁路典型场景的大尺度传播模型。根据提取的多径时延、多普勒和角度相关参数,探讨高架桥和U形槽场景的信道时间色散、频率色散以及空间色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信道 大尺度传播 时间色散 频率色散 空间色散
下载PDF
短波通信中的宽带信道建模方法与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万斌 涂旭东 李少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基于对短波宽带信道的建模是研究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和难点等问题。介绍了Volger决定性模型、子带并行—宽带窄带化模型、Watterson的两种改进模型和伪决定性模型4种典型的短波宽带信道模型,并进行比较和性能分析。经分析表明,作为... 基于对短波宽带信道的建模是研究短波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和难点等问题。介绍了Volger决定性模型、子带并行—宽带窄带化模型、Watterson的两种改进模型和伪决定性模型4种典型的短波宽带信道模型,并进行比较和性能分析。经分析表明,作为决定性模型,Volger模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短波宽带信道的特性,但有不完善之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该模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时间色散 频率色散 宽带短波信道
下载PDF
相控阵天线瞬时带宽扩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小雨 刘洛琨 +1 位作者 郭虹 杨金金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4,共5页
相控阵天线需要扩展瞬时带宽以满足宽带信号接收系统的性能要求,文中针对扩展相控阵天线的瞬时带宽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阵列瞬时带宽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空间色散和时间色散;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及分析相位补偿误差曲线,证明了子... 相控阵天线需要扩展瞬时带宽以满足宽带信号接收系统的性能要求,文中针对扩展相控阵天线的瞬时带宽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阵列瞬时带宽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空间色散和时间色散;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及分析相位补偿误差曲线,证明了子阵级实时延时线(TTD)与阵元级移相器组合使用扩展瞬时带宽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分级使用TTD扩展瞬时带宽的方法。通过对128元均匀线阵仿真可得,在中心频率8 GHz,栅瓣低于-15 d B条件下,此方法可实现阵列瞬时带宽为单级TTD方法的2倍。因此,分级TTD方法在适当增加馈电系统复杂度的条件下,降低了系统成本并可实现更大的瞬时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瞬时带宽 时间色散 空间色散 实时延时
下载PDF
基于锁模激光器的FBG电流传感器高速解调系统
10
作者 王华 何群 +5 位作者 谭如超 武冬 方一诺 马跃辉 严开全 牟成博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3-911,共9页
智能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发展目标,对电流参数的检测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开展了锁模激光器对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电流传感器复用实现高速解调的实验研究,首次将时间拉伸-色散... 智能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发展目标,对电流参数的检测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开展了锁模激光器对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电流传感器复用实现高速解调的实验研究,首次将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time-stretch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TS-DFT)技术与光纤电流传感技术进行了结合。固定于磁致伸缩材料表面的FBG能够感知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所引发的材料应变。TS-DFT技术可将应力引起的FBG波长偏移映射为时域上反射脉冲的时延偏移实现高速解调。在0~4.5 A电流范围内对2个传感FBG的波长复用进行监测,系统的解调速率高达69.6 MHz,该技术在电流或磁场传感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模激光器 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 磁致伸缩效应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电流传感器
下载PDF
AOD实现多光子随机扫描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红民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7-639,共3页
声光偏转器(AOD)是控制入射飞秒激光发生偏转的声光器件。探讨了多光子随机扫描成像系统中AOD实现快速二维随机扫描的工作机理,并对AOD的器件参数、随机扫描定位时间、时间色散和空间色散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设计多光子激发随机扫... 声光偏转器(AOD)是控制入射飞秒激光发生偏转的声光器件。探讨了多光子随机扫描成像系统中AOD实现快速二维随机扫描的工作机理,并对AOD的器件参数、随机扫描定位时间、时间色散和空间色散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设计多光子激发随机扫描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偏转器 随机扫描 时间色散 空间色散
下载PDF
基于子阵结构的大孔径相控阵天线设计
12
作者 贺占权 李晓青 +2 位作者 刘鑫 李创 曾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卫星通信和飞行器测控中,大孔径相控阵天线结构上采用前端模拟子阵和阵间数字波束形成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克服天线面临的时间色散问题。子阵规模通过成本和子阵色散确定,阵间波束形成采用空时二维延时滤波器结构,滤波器系数采用查找表... 在卫星通信和飞行器测控中,大孔径相控阵天线结构上采用前端模拟子阵和阵间数字波束形成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克服天线面临的时间色散问题。子阵规模通过成本和子阵色散确定,阵间波束形成采用空时二维延时滤波器结构,滤波器系数采用查找表方式获得,便于工程实现。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系统结构、子阵划分、延时滤波器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时间色散 延时滤波器 波束形成
下载PDF
多径干扰的产生与解决方案
13
作者 尹镝 《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8期49-50,共2页
中国高铁以其安全可靠、快捷舒适的优势走向世界,作为高铁的安全保障,以GSM—R为代表的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它是一个集高科技、高稳定、多系统联动的通信系统,实施着高铁调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核心任务,具有信息传输... 中国高铁以其安全可靠、快捷舒适的优势走向世界,作为高铁的安全保障,以GSM—R为代表的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它是一个集高科技、高稳定、多系统联动的通信系统,实施着高铁调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核心任务,具有信息传输稳定、畅通、安全可靠的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R TA值 载干比C/I 多径干扰 时间色散 基站 直放站
下载PDF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碘甲烷裂解动力学过程
14
作者 张连水 肖广长生 党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94-1198,共5页
采用色散荧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方法,研究了532 nm强激光场诱导等离子体作用下碘甲烷分解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所得色散荧光谱归属,确定了碘甲烷分解的主要荧光产物粒子:CH3I+、CH3、CH2、CH、C、H、C+、C2+、I+I、2+;通过时间分辨光谱分析... 采用色散荧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方法,研究了532 nm强激光场诱导等离子体作用下碘甲烷分解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所得色散荧光谱归属,确定了碘甲烷分解的主要荧光产物粒子:CH3I+、CH3、CH2、CH、C、H、C+、C2+、I+I、2+;通过时间分辨光谱分析,讨论了荧光产物粒子的形成动力学机理,归结出了碘甲烷分解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为"共振多光子激发电离→CH3I+解离→库仑爆炸脱氢→电子碰撞激发或电离→次级碰撞电离"的物理过程.所得结果将对其他多原子分子的强激光场作用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分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光谱 裂解过程 色散荧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 碘甲烷
下载PDF
双光栅压缩器对线性频率啁光脉冲的压缩特性
15
作者 陈同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36-39,共4页
本文提出了光栅时间色散的概念,给出了分析双光栅压缩器产生二次相位修正的一种简洁、新颖的方法,并由此讨论了双光栅压缩器对线性频率啁啾光脉冲的压缩特性.
关键词 光栅 啁啾 时间色散 双光栅压缩器
下载PDF
基于TS-DFT高速光谱解调的FBG温度分布检测
16
作者 杨梅 陈娜 +4 位作者 刘真民 商娅娜 刘书朋 陈振宜 王廷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基于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time-stretch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ation,TS-DFT)技术实现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谱高速解调。解调系统由锁模激光器、环行器、色散补偿光纤、参考光栅、传感光栅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组成。实验... 基于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time-stretch dispersive Fourier transformation,TS-DFT)技术实现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谱高速解调。解调系统由锁模激光器、环行器、色散补偿光纤、参考光栅、传感光栅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组成。实验得到了传感光栅在不同温度场下的时域映射光谱,通过与光谱仪测量光谱对比,验证了系统高速光谱解调能力,解调速率为51.2 MHz。结合光谱反演算法得到了沿光栅轴向的温度分布,空间分辨率为200µm,实现了传感光栅高速、高空间分辨率温度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 分布式传感 高速解调
下载PDF
Laboratory Test on Long-Term Deterioration of Cement Soil in Seawater Environment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俊杰 闫楠 +1 位作者 刘强 张玥宸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uring time, cement ratio and seawater pressure on cement soil deterioration formed at simulative marine soft clay sites. Deterioration depth was determined on t...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uring time, cement ratio and seawater pressure on cement soil deterioration formed at simulative marine soft clay sites. Deterioration depth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penetration depth curves, and the deterioration depth of cement soil with the cement ratio of 7%, reached 31.8 mm after 720 d. Results of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deterioration extended quickly under sea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deterioration depth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ing curing time. In addition, the water pressure could speed up deterior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cement content, the strength of cement soil increased obviousl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terioration depth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ion in the cement stabilized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while that of magnesium ion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calcium concentration with depth was in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strength distribution at long te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rioration became more serious with the curing time, and it was related to calcium l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soil marine clay deterioration depth micro-cone penetration test seawater environment
下载PDF
带有时间周期色散和时间变化损耗或增益的随机Schrodinger方程
18
作者 简慧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712,共20页
本文考虑了一类在非线性光学中出现的带有时间周期色散和时间变化损耗或增益的随机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idu+1/εm(t/ε2)■xxudt+ν(t/ε)+■xxudt+λ|u|^2σudt+iεa(t)udt=0.我们首先修正了de Bouard和Debussche的文献[J.Funct.Anal... 本文考虑了一类在非线性光学中出现的带有时间周期色散和时间变化损耗或增益的随机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idu+1/εm(t/ε2)■xxudt+ν(t/ε)+■xxudt+λ|u|^2σudt+iεa(t)udt=0.我们首先修正了de Bouard和Debussche的文献[J.Funct.Anal.,2010,259(5):1300-1321]中建立的Strichartz型估计,然后利用它们证明了含有白噪声色散的随机Schrodinger方程的局部适定性.该随机方程是原方程的极限模型.最后,当参数ε→0时,在一维空间中证明了原方程解的局部渐近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随机和时间周期色散 时变损耗或增益 STRICHARTZ估计 非线性光学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Absolute Distance Measurement by Different Types of Dual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19
作者 Tze-An Liu Yi-Chen Chuang +2 位作者 Hau-Wei Lee Po-Er Hsu Jin-Long Peng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5年第12期676-680,共5页
Two types of the dual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for asynchronous absolute distance measurement are investigated, The lasers are linear and ring cavity with repetition rate of 70 MHz and 100 MHz, respectively. The group... Two types of the dual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for asynchronous absolute distance measurement are investigated, The lasers are linear and ring cavity with repetition rate of 70 MHz and 100 MHz, respectively. The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is not compensated in the first type of the lasers, while the others are fully done. The timing jitter with the Allan deviation below averaging time of 0.2 s during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for around 1 m of both types of lasers were 2.5 ps with 600 nm and 1.6 ps with 200 nm. We concluded that the phase noise resulted from the intra-cavity dispersion is the main contribution for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anging in these two types of the la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OCKED fiber laser DISTANCE timing jitter.
下载PDF
掺镱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孤子碰撞研究
20
作者 李哲哲 何江勇 +6 位作者 李晋 王世海 刘聪聪 宁钰 王攀 刘艳格 王志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46,共8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技术的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利用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实时探测技术对孤子瞬态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双波长孤子碰撞过程,对孤子碰撞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存在拉曼效应时的新型孤子碰撞的瞬... 报道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技术的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利用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实时探测技术对孤子瞬态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双波长孤子碰撞过程,对孤子碰撞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存在拉曼效应时的新型孤子碰撞的瞬态演化过程,并分析了拉曼效应对孤子碰撞产生的影响,展示了碰撞过程的不稳定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孤子碰撞 受激拉曼散射 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