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昆剧演出史稿》的点滴体会——为悼念陆萼庭先生而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多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系为悼念亡友陆萼庭而重读陆著《昆剧演出史稿》后写的体会。突出了三个问题。一为昆曲包含有剧曲、清曲两部分 ,它们各有其理论体系和实践 ;魏良辅、叶堂等是唱坛的清曲家。二是昆剧有着两种演出方式 :民间班社的广场 (包括剧场 )... 本文系为悼念亡友陆萼庭而重读陆著《昆剧演出史稿》后写的体会。突出了三个问题。一为昆曲包含有剧曲、清曲两部分 ,它们各有其理论体系和实践 ;魏良辅、叶堂等是唱坛的清曲家。二是昆剧有着两种演出方式 :民间班社的广场 (包括剧场 )演出和家乐家班的厅堂演出 ;前者实为主流。三是乾嘉之际昆剧折子戏的演出形成风气 ,是昆剧发展的转折点之一 ,此后为“近代昆剧”时期 ;今天所继承的昆剧绝大部分即是此“近代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 陆萼庭 剧曲 清曲 清曲家 演出方式 广场演出 厅堂演出 昆剧折子戏
原文传递
昆曲史的建构及写作诸问题——以《昆剧演出史稿》、《昆剧发展史》中的“北方昆曲”为例
2
作者 陈均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44,共5页
在五年前我撰写《“北方昆曲”概念之生成与建构》一文时,曾提及对于“北方昆曲”概念的辨析与处理为中国昆曲史之叙述的一个很大的难题Ⅲ。其时,我与之对话的“潜文本”便是《昆剧演出史稿》、《昆剧发展史》这两部昆曲史∞的重要著... 在五年前我撰写《“北方昆曲”概念之生成与建构》一文时,曾提及对于“北方昆曲”概念的辨析与处理为中国昆曲史之叙述的一个很大的难题Ⅲ。其时,我与之对话的“潜文本”便是《昆剧演出史稿》、《昆剧发展史》这两部昆曲史∞的重要著作。因为,这两部著作不仅是出版较早的昆曲史专著,而且拥有较为明确的昆曲史观念,以及有机的历史框架。著者提出或引用的一些论断,如“四方歌曲(者)皆宗吴门”、“竞演新戏的时代”、“折子戏的光芒”等,至今仍为人所征引,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对于昆曲史基本面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 发展史 昆曲 北方 写作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潜文本
原文传递
对“昆剧史”写作模式的省思——重读陆萼庭先生《昆剧演出史稿》
3
作者 李秀伟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昆剧演出史稿》作为第一部完整的"昆剧史"著作,自出版以来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昆剧"可以看作民族戏剧中较高层次的代表,活动主体始终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一向以典雅精致作为最高境界。而该书秉持"剧种&qu... 《昆剧演出史稿》作为第一部完整的"昆剧史"著作,自出版以来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昆剧"可以看作民族戏剧中较高层次的代表,活动主体始终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一向以典雅精致作为最高境界。而该书秉持"剧种"的观念,推重艺人的贡献,强调雅俗共赏,可能并不符合历史上中国传统戏剧的真实生态;漠视文人士大夫在较高层次的民族戏剧文化中的推动作用,有可能导致"昆剧"丧失自身的文化品格。因此有必要重新省思这样的"昆剧史"写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剧种 文人 艺人 雅俗共赏
原文传递
痛悼昆剧演出史专家陆萼庭先生
4
作者 蒋星煜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5-37,共3页
当代戏曲学术大师赵景深教授健在时,我们曾经开玩笑地说,他的寓所淮海中路四明里6号是一个上海乃至国内外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心。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赵教授身体力行“三必”,即有关戏曲研究的事情,他向来是“有求必应、... 当代戏曲学术大师赵景深教授健在时,我们曾经开玩笑地说,他的寓所淮海中路四明里6号是一个上海乃至国内外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心。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没有原因的。赵教授身体力行“三必”,即有关戏曲研究的事情,他向来是“有求必应、有书必复、有问必答”,因此学者、演员、票友、编辑、记者、门生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萼庭 编辑工作 学者 曲友 戏曲史研究 《明清戏曲家考略》《昆剧演出史稿
下载PDF
冒辟疆家乐班的戏剧活动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启 姜光斗 《韩山师专学报》 1984年第1期72-79,共8页
赵景深先生为陆萼庭同志的《昆剧演出史稿》一书作序,说:“他只采用纯粹唱昆曲的集芳部等和有关冒辟疆家乐班的资料。即此一端,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肃不苟。”这番话极有见地,不仅赞扬了陆萼庭同志敢于探索新领域、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 赵景深先生为陆萼庭同志的《昆剧演出史稿》一书作序,说:“他只采用纯粹唱昆曲的集芳部等和有关冒辟疆家乐班的资料。即此一端,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肃不苟。”这番话极有见地,不仅赞扬了陆萼庭同志敢于探索新领域、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而且郑重指出冒氏家乐在昆剧史上之重要地位。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 冒辟疆 戏剧活动 怀宁 冒襄 家乐 清忠谱 陈瑚 邯郸梦 苏昆生
下载PDF
蓦然回首:化作春泥更护花——记昆曲名家管际安先生
6
作者 张万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23,共2页
管际安先生谢世将近二十三年了! 际安先生前默默地沥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为振兴昆曲事业和培育新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由于昆曲事业本身的衰弱,因此,歌者虽苦而知音却稀。除了圈子内,际安先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苦不甚高,这也许... 管际安先生谢世将近二十三年了! 际安先生前默默地沥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为振兴昆曲事业和培育新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由于昆曲事业本身的衰弱,因此,歌者虽苦而知音却稀。除了圈子内,际安先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苦不甚高,这也许是使人们至今还没有记起他的原因。 一九六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先生 胡山 春泥 九六 蓦然回首 赵景深 十三年 曲社 昆剧演出史稿 贩马记
下载PDF
关于昆班演出本 被引量:5
7
作者 洛地 《戏曲艺术》 1986年第1期54-64,共11页
面前有三份昆班的演出戏目单: 一份是《缀白裘》所收的折子戏——两百年前、清乾隆年间的戏目单; 一份是从陆萼庭同志《昆剧演出史稿》中抄出的——一百年前,清光绪年间的;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 缀白裘 熊友蕙 北西厢 《十五贯》 昆曲艺术 提纲戏 案头剧 白罗衫 吉祭
原文传递
试析清代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的转型性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飞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乾嘉时期是一个传奇创作的余势时期,或曰昆曲演出活动衰落的时期,或曰地方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的体认。扬州剧坛以其不同于北京以及其他区域剧坛的独特性在戏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转型性是... 乾嘉时期是一个传奇创作的余势时期,或曰昆曲演出活动衰落的时期,或曰地方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的体认。扬州剧坛以其不同于北京以及其他区域剧坛的独特性在戏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转型性是扬州剧坛的重要表征。笔者从南方戏曲演出中心的转移、家班的性质以及戏曲理论批评的转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家班 转型性 花部 郝天秀 外江班 魏长生 副末 昆剧演出史稿 金德辉
原文传递
戏曲传统艺术生产方式之终结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玫 《戏曲研究》 2007年第3期40-46,共7页
一如果我们把戏剧创作视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把创作戏剧作品的方式称之为戏剧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型态戏曲的生产方式之中,主要表演者拥有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他们无疑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正如《梅兰芳舞台生活四... 一如果我们把戏剧创作视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把创作戏剧作品的方式称之为戏剧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型态戏曲的生产方式之中,主要表演者拥有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他们无疑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正如《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所描述的那样,排演一出新戏,编剧、按腔(音乐)、编舞、服装设计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剧 艺术生产 戏剧创作 精神产品 昆剧演出史稿 创作空间 艺术形成 服装设计 联曲体 二度创作
原文传递
戏剧对小说的接受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真瑜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6,共6页
中国古代的戏剧与小说有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出现以后,戏剧对小说的接受更为普遍。戏剧和小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戏 《封神演义》 昆剧演出史稿 沙桥饯别 《水浒》 两晋演义序 封神传 接受者 五行山
原文传递
无行才子的悲剧
11
作者 王岗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凡是读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名剧《桃花扇》的人,对阮大铖的名字,一定是不陌生的。这个人,既是品格卑下、缺乏民族气节的封建官僚,又是一个颇负盛名的文士,因而。
关键词 《桃花扇》 孔尚任 阮大铖 民族气节 颇负盛名 燕子笺 戏曲创作 今乐考证 春灯谜 昆剧演出史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