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在紧张的情境分析——试论沈从文昆明时期的哲思散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红 彭大庆 《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85-87,共3页
四十年代沈从文的创作是一个极富独特意味的文学存在。以善讲“故事”著称的沈从文,在这一时期并未留下多少小说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哲思散文。他昆明时期的哲思散文关注的是个人化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从时代中发现“我”的存在。个人与时... 四十年代沈从文的创作是一个极富独特意味的文学存在。以善讲“故事”著称的沈从文,在这一时期并未留下多少小说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哲思散文。他昆明时期的哲思散文关注的是个人化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从时代中发现“我”的存在。个人与时代、生命与生活、抽象与实际的内在冲突反复在文字中流露出来。本文试图透过其哲思散文折射出的内在紧张,追寻沈从文存在的个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时期 哲思散文 内在紧张 生命个体
下载PDF
精神迷失的踪迹和文学理解的庄严——从《黑魇》看昆明时期的沈从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颖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0-95,101,共7页
以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黑魇》为核心,参照同一类型散文作品中的其他几篇,再辅之以同时期的几篇文论,进行文本细读,来理解和叙述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思想重心、感触接点、精神踪迹和文学理解,特别描述出其精神迷失的具体情形,并强调... 以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黑魇》为核心,参照同一类型散文作品中的其他几篇,再辅之以同时期的几篇文论,进行文本细读,来理解和叙述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思想重心、感触接点、精神踪迹和文学理解,特别描述出其精神迷失的具体情形,并强调其文学理解的庄严,从而论述沈从文作为一个作家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精神迷失 文学理解 昆明时期
下载PDF
生命的探寻——论昆明时期的沈从文与尼采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正锋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3期98-102,共5页
尼采是德国十九世纪哲学家,他具有奔放的热情,强悍的意志力.而沈从文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性情柔和、文笔优美.沈从文的优美与柔和同尼采的奔放与强悍如此地不谐调,为什么要将这相差如此之远的两者相提并论呢?难道这两者竟然有相同... 尼采是德国十九世纪哲学家,他具有奔放的热情,强悍的意志力.而沈从文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性情柔和、文笔优美.沈从文的优美与柔和同尼采的奔放与强悍如此地不谐调,为什么要将这相差如此之远的两者相提并论呢?难道这两者竟然有相同的地方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尼采 《生命》 现代文学 德国 哲学家 意象派 现代主义 昆明时期 人性 审美观念
下载PDF
闻一多昆明时期的戏剧思想
4
作者 李光荣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1期305-314,共10页
闻一多从小喜爱戏剧,养成了很好的戏剧素质。早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就迷上了戏剧,演戏、编剧、做剧务,忙得不亦乐乎,以致“数月以来,奔走剧务,昼夜不分,餐寝无暇”②,从而打下了很好的戏剧基础。他留学美国,主攻绘画,仍不忘情戏剧,为戏剧... 闻一多从小喜爱戏剧,养成了很好的戏剧素质。早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就迷上了戏剧,演戏、编剧、做剧务,忙得不亦乐乎,以致“数月以来,奔走剧务,昼夜不分,餐寝无暇”②,从而打下了很好的戏剧基础。他留学美国,主攻绘画,仍不忘情戏剧,为戏剧“忙的不可开交”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思想 留学美国 闻一多 昆明时期 绘画
原文传递
沈从文昆明时期的乡居与“从游”——从萧望卿《我第一次拜访作家》谈起
5
作者 王佳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最近翻阅抗战时期昆明报纸,发现署名“萧望卿”的《我第一次拜访作家》一文,发表于1943年10月14日云南《民国日报》第四版文艺副刊“煦光”第五十期上。文章记述作者到昆明附近“一个小县城”拜访作家沈从文的经过,文末注明写作时间... 最近翻阅抗战时期昆明报纸,发现署名“萧望卿”的《我第一次拜访作家》一文,发表于1943年10月14日云南《民国日报》第四版文艺副刊“煦光”第五十期上。文章记述作者到昆明附近“一个小县城”拜访作家沈从文的经过,文末注明写作时间是“一九四三·八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时期 沈从文 作家 《民国日报》 抗战 文艺副刊 写作 第四版
原文传递
家,课堂内外,年轻朋友,政治幻想之外的支撑 沈从文的昆明时期(二)
6
作者 张新颖 《上海文化》 CSSCI 2018年第1期86-102,共17页
一、龙街的家 每星期在城里上完课,沈从文拎着包袱挤上小火车,晃荡一个小时,再换骑一匹云南小马,颠十几里,回到呈贡龙街杨家大院的家。杨家大院是一所颇为考究的大房子,战争以来,前中后楼的房客来来去去,沈家倒是稳定,住中楼... 一、龙街的家 每星期在城里上完课,沈从文拎着包袱挤上小火车,晃荡一个小时,再换骑一匹云南小马,颠十几里,回到呈贡龙街杨家大院的家。杨家大院是一所颇为考究的大房子,战争以来,前中后楼的房客来来去去,沈家倒是稳定,住中楼楼上,一住五年多。有朋友、同事、学生从昆明来玩,沈从文领着观看建筑,指点木雕彩绘,如数家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时期 沈从文 课堂内外 朋友 幻想 政治 观看
原文传递
变动中的忧患、潜渊、抽象与实际的战争 沈从文的昆明时期(一)
7
作者 张新颖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27,共26页
一、青云街一九三八年四月三十日,沈从文到达昆明。第二天,梁思成、林徽因陪他到北门街火药局附近看市景。编教科书的办事处在青云街一个大院二一七号租了房子,既办公又做宿舍,也接纳过辗转昆明求学——长沙临时大学迁来,改称国立... 一、青云街一九三八年四月三十日,沈从文到达昆明。第二天,梁思成、林徽因陪他到北门街火药局附近看市景。编教科书的办事处在青云街一个大院二一七号租了房子,既办公又做宿舍,也接纳过辗转昆明求学——长沙临时大学迁来,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暂时借住的学生,如杨苡、陈蕴珍(萧珊)等;傅雷夫妇也租在这里,傅聪才四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时期 沈从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忧患 战争 抽象 梁思成 林徽因
原文传递
闻一多与《楚辞校补》及其他 被引量:2
8
作者 闻立树 闻立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7,共7页
1938年至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西南联大度过的8年岁月,是其学术成就的巅峰阶段和斗士生活的辉煌终极。在战时昆明的动荡环境和清贫生活中,闻一多以乐观心态和刻苦努力,潜心治学,取得卓越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代表作《楚辞校补》被学术界公... 1938年至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西南联大度过的8年岁月,是其学术成就的巅峰阶段和斗士生活的辉煌终极。在战时昆明的动荡环境和清贫生活中,闻一多以乐观心态和刻苦努力,潜心治学,取得卓越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代表作《楚辞校补》被学术界公认为抗战时期国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水平。他全身心地投入《楚辞》研究的诸多轶事,为后辈学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昆明时期 《楚辞校补》 《楚辞》研究
下载PDF
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中四篇非书信文章的文献释证
9
作者 徐强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沈从文的《新废邮存底》最早收入《云南看云集》。后者是沈从文最重要的散文集之一,1943年6月由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集中文章共分三组:第一组收三篇论文,第二组收“新废邮存底”16则,第三组收“废邮存底”13则。其中“废邮存... 沈从文的《新废邮存底》最早收入《云南看云集》。后者是沈从文最重要的散文集之一,1943年6月由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集中文章共分三组:第一组收三篇论文,第二组收“新废邮存底”16则,第三组收“废邮存底”13则。其中“废邮存底”大多数写于抗战以前,其余两组均为昆明时期作品。“新废邮存底”诸篇,最早的一篇《四给一个青年作家》写于1940年2月3日,最晚的一篇《美与爱》可能写于1943年5月,是抗战中期前后沈从文思想发展的集中展示,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在全部16题中,前12题是书信性质,另外4题《明日的文学作家》、《论投资》、《读书人赌博》及《美与爱》则明显是非书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意义 沈从文 书信体 文章 图书出版社 抗战以前 1940年 昆明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