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头活水”韵千年: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
1
作者 陈宇宏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3期136-141,共6页
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系著称。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八水绕长安”的壮丽景象。这一俗语不仅描绘了西安地区河... 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系著称。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八水绕长安”的壮丽景象。这一俗语不仅描绘了西安地区河流的众多与发达,更揭示了这片土地与水系的深厚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活水 昆明池 深厚渊源 地理环境 西安地区
下载PDF
汉昆明池的兴修及其对长安城郊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令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7,共7页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给西汉首都长安城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首先是昆明池以面积300余顷的人工湖面为主景,改善了自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其次为保障昆明池安全蓄水,对其上游的氵高诸水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整理,使它们...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给西汉首都长安城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首先是昆明池以面积300余顷的人工湖面为主景,改善了自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其次为保障昆明池安全蓄水,对其上游的氵高诸水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整理,使它们改道西流入沣,形成了新的河流——交水,改变了长安城南郊的水环境;第三为供应汉长安城内外各宫殿园林区的用水,昆明池下游开凿了三条人工水渠通过氵穴水及其支渠向长安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池 长安城郊 水环境 交水
下载PDF
西安昆明池修复工程对地下水位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林 王文科 李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建立潜水非稳定流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昆明池重建后对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昆明池重建时,若池底不采取任何防渗措施,昆明池开挖30年后,区内潜水位上升的幅度为0~3.2m。与区内潜水位埋深为10~30m相... 通过建立潜水非稳定流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昆明池重建后对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昆明池重建时,若池底不采取任何防渗措施,昆明池开挖30年后,区内潜水位上升的幅度为0~3.2m。与区内潜水位埋深为10~30m相比较,这样的上升幅度对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影响并不大。②当重建的昆明池池底不采取任何防渗措施的情况下,池底渗漏量可作为整个池的渗漏量,可达119.6万m^3/d。③为了减小重建后昆明池的渗漏量,必须对昆明池池底进行防渗处理。根据相应的计算,建议防渗层厚度大于0.5m,渗透系数小于2.35×10^-4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 数值模拟 昆明池 西安
下载PDF
水与古代都城研究:论汉代昆明池的功能与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令福 《唐都学刊》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关键词 昆明池 军事功能 城市供水 园林 水产养殖 七夕传说
下载PDF
长安昆明池的兴废变迁与功能演变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金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0-24,共5页
长安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期在都城长安西南开挖的一处重要池苑,中间历经几度疏浚,至唐末湮废。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分析探讨昆明池的兴废变迁和多种功能的演变。
关键词 长安 昆明池 兴废 功能
下载PDF
昆明池“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保护与利用框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遗址景观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西安昆明池遗址景观历史变迁的梳理,结合对其遗址景观现状特点与构成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空间、时间、精神三个方面阐释昆明池遗址区的整体价值,从而提出遗址区的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尝试... 遗址景观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西安昆明池遗址景观历史变迁的梳理,结合对其遗址景观现状特点与构成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空间、时间、精神三个方面阐释昆明池遗址区的整体价值,从而提出遗址区的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尝试从新的视角凝练价值内涵,并建立其与相关策略间的关联,为地域化历史景观的保护与营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遗址景观 昆明池 遗址保护
下载PDF
汉唐长安昆明池的功用及其文化与文学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作良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8-23,共6页
疏凿于西汉鼎盛时期的昆明池,是汉武帝为了训练水军,以打通西南通道、迎战当时的滇国和南越而修凿的。在汉唐盛世,昆明池一直承担着训练水兵、供给都城用水即航运的实际功用,同时也是皇室贵族、文人墨客游赏的胜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 疏凿于西汉鼎盛时期的昆明池,是汉武帝为了训练水军,以打通西南通道、迎战当时的滇国和南越而修凿的。在汉唐盛世,昆明池一直承担着训练水兵、供给都城用水即航运的实际功用,同时也是皇室贵族、文人墨客游赏的胜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蕴含着相当丰厚的文化内涵,并成为词人骚客缅怀盛世、感慨古今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长安 昆明池 汉武帝
下载PDF
浅论长安昆明池的开挖缘由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金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长安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期在都城长安西南开挖的一处重要池苑,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操练水师并非昆明池开挖的真正缘由,它的开挖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供水和调节漕运是主要缘由,皇家游乐也是一个重要原... 长安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期在都城长安西南开挖的一处重要池苑,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操练水师并非昆明池开挖的真正缘由,它的开挖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供水和调节漕运是主要缘由,皇家游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操练水军虽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池 开挖缘由 功能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昆明池景区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彩莉 刘娟 王燕娜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95-96,共2页
作为西安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池景区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对外宣传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昆明池景区旅游文本的英语翻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
关键词 昆明池景区 旅游文本 英语翻译 生态翻译学
下载PDF
从昆明池西汉石刻看中国早期环境雕塑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雪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昆明池西汉牛郎织女石刻是我国已知的大型人物石雕像中最早的制作,亦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期的环境雕塑。它开中国环境艺术运用象征匠意之先河,与同时代的西方环境雕塑艺术在美学形态上风格迥异,传达出中国早期环境艺术崇尚自... 昆明池西汉牛郎织女石刻是我国已知的大型人物石雕像中最早的制作,亦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期的环境雕塑。它开中国环境艺术运用象征匠意之先河,与同时代的西方环境雕塑艺术在美学形态上风格迥异,传达出中国早期环境艺术崇尚自然和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昆明池 石刻 环境雕塑艺术
下载PDF
昆明池堤坝景观规划方案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兴彬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2015年西安西咸新区昆明池工程启动,在堤坝景观设计模块,目前正在做试验段的设计与施工。应陕西省水利水电规划院之邀,参与堤坝景观设计的概念性设计单元。故从艺术、哲学、文化、历史及视觉形式等角度对昆明池堤坝景观设计方案进行剖... 2015年西安西咸新区昆明池工程启动,在堤坝景观设计模块,目前正在做试验段的设计与施工。应陕西省水利水电规划院之邀,参与堤坝景观设计的概念性设计单元。故从艺术、哲学、文化、历史及视觉形式等角度对昆明池堤坝景观设计方案进行剖析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池 堤坝 景观 规划 理念
下载PDF
昆明池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开发初探
12
作者 王建国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154,共2页
通过论述昆明池的历史变迁,揭示昆明池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大人工湖,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娱乐、水产养殖、蓄水供水等重要作用,进而对昆明池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昆明池 长安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基于MIKE21的西安昆明池(试验段)换水能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继张 周维博 +2 位作者 安宝军 杨浩 李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58-63,共6页
以西安昆明池(试验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建立二维水动力-染色剂耦合模型,对昆明池(试验段)的换水能力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受人工岛及湖岸地形影响,昆明池(试验段)流场多形成大小不一的环流,湖区流速在0.004~0.09 m/s之... 以西安昆明池(试验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建立二维水动力-染色剂耦合模型,对昆明池(试验段)的换水能力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受人工岛及湖岸地形影响,昆明池(试验段)流场多形成大小不一的环流,湖区流速在0.004~0.09 m/s之间,且较大流速多出现在人工岛及湖岸附近;换水周期沿水体主流方向大致呈阶梯递增趋势,其中西部湖区换水周期普遍大于东部湖区;整个湖区换水能力快慢并存,约10%的水域换水周期不超过10 d,40%的水域换水周期不超过17 d,70%的水域换水周期不超过34 d,不足10%的水域换水周期在35 d以上;提高西部湖区水体的换水能力,避免其出现水质恶化问题,是保障整个昆明池(试验段)水环境系统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工湖 换水周期 水动力 MIKE21模型 西安昆明池试验段
下载PDF
汉昆明池的兴废与功能考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宁 张旭 《文博》 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
昆明池是汉武帝时在长安西南上林苑中先后历经两次凿治而成的一处重要池苑,历经千年,终至淤塞消失。而其传统所谓的"穿池习战"功能以及象滇池而得名的认识多有纰漏偏差。笔者拟就新近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作一综合,分... 昆明池是汉武帝时在长安西南上林苑中先后历经两次凿治而成的一处重要池苑,历经千年,终至淤塞消失。而其传统所谓的"穿池习战"功能以及象滇池而得名的认识多有纰漏偏差。笔者拟就新近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作一综合,分析探讨汉昆明池的功能与兴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长安城 昆明池 汉上林苑
下载PDF
汉甘泉昆明池遗址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生民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汉甘泉昆明池遗址在甘泉宫遗址南面的小池村一带。考古调查证明,甘泉昆明池中曾有多个水面建筑。今其所在村庄名为“小池,”疑是当时因其较长安昆明池为小而称之。
关键词 汉甘泉昆明池 遗址 调查
下载PDF
西安昆明池SWOT分析与深度开发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鹏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第9期48-50,21,共4页
针对西安昆明池水资源缺乏、现状环境有待提高、周边遗存知名度较低与昆明池较高的历史、文化、水利、生态价值不匹配的问题,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西安昆明池进行系统诊断,提出了依靠政策、合理规划、借鉴经验、整合资源、还惠于民等... 针对西安昆明池水资源缺乏、现状环境有待提高、周边遗存知名度较低与昆明池较高的历史、文化、水利、生态价值不匹配的问题,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西安昆明池进行系统诊断,提出了依靠政策、合理规划、借鉴经验、整合资源、还惠于民等发展战略,为昆明池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池遗址 SWOT 深度开发
下载PDF
汉上林苑与昆明池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建明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4,共4页
如果对中国历史上园林进行排名的话,最具影响力的园林当首推上林苑,上林是西汉王朝著名的囿苑,也是京畿地区最大禁苑的,论其规模,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处宫苑能与之相比。它的范围,汉人司马相如《上林赋》说得最清楚:“独不闻... 如果对中国历史上园林进行排名的话,最具影响力的园林当首推上林苑,上林是西汉王朝著名的囿苑,也是京畿地区最大禁苑的,论其规模,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处宫苑能与之相比。它的范围,汉人司马相如《上林赋》说得最清楚:“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终始灞沪,出入泾渭,沣、镐、潦、涌,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对此《文选》注引张揖云:灞、浐终始尽于苑中,不复出也。李善注:潦,即涝水也。《三辅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苑 昆明池 汉朝 历史考证
下载PDF
关于昆明池的考古学研究综述——兼论汉昆明池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晓多 《唐都学刊》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考古学在昆明池研究的贡献是实测了其面积、深度,确定了其范围、古遗迹的年代与水系的状况等,所得结论与文献记载基本相同。但关于其入水口与出水口,考古实测与历史地理学者的认识有较大差异。考古实测入水口有两处,分位于东岸;出水口... 考古学在昆明池研究的贡献是实测了其面积、深度,确定了其范围、古遗迹的年代与水系的状况等,所得结论与文献记载基本相同。但关于其入水口与出水口,考古实测与历史地理学者的认识有较大差异。考古实测入水口有两处,分位于东岸;出水口有四处,一处在西岸,余皆处于北岸。而历史地理学者认为进水口为一处,位于南岸;东岸为一出水口,连通汉漕渠;西岸为一出水口,连通沣水;北岸有两处出水口,靠东引水注揭水陂,靠西注入滈池。通过梳理关于昆明池的考古学研究,可以统一考古学界与历史地理学界关于昆明池进水口与出水口之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池 考古学 进水口 出水口
下载PDF
汉代上林苑昆明池水景空间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思嘉 刘晓明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2期97-99,共3页
昆明池是汉代上林苑中最大的池沼,其承载功能众多、园林内涵丰富。首先通过对昆明池的相关史料、考古成果的研究,结合笔者的实地考察,对汉代昆明池的建筑布局、池岸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其次对其水景空间的构成和特色进行初步探析:昆明... 昆明池是汉代上林苑中最大的池沼,其承载功能众多、园林内涵丰富。首先通过对昆明池的相关史料、考古成果的研究,结合笔者的实地考察,对汉代昆明池的建筑布局、池岸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其次对其水景空间的构成和特色进行初步探析:昆明池并不是完全由人工新建的,而是基于自然池沼修建而成;其池旁的牛郎织女石像隔湖相望,石像周围的附属建筑也呈对应之势。最后基于本文所做的研究提出对现西安昆明池保护开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苑 汉代 昆明池 牛郎织女雕塑 水景空间
下载PDF
薛保勤:昨日送长安 今现昆明池——品读《送你一个长安》和《又见昆明池》里的薛保勤
20
作者 万波 《今传媒》 2018年第5期5-7,共3页
文与心共飞,人间有了诗。声与情齐发,天空有了歌。一座有故事的城,总在等待着一个人,给它作诗,为它唱歌。2011年世园会已成西安往事。一首歌,却与这座城市的无数过往一样,无法随风而逝。它愈沉愈重,潜入这块灵动的土地。它愈飘愈浓,融... 文与心共飞,人间有了诗。声与情齐发,天空有了歌。一座有故事的城,总在等待着一个人,给它作诗,为它唱歌。2011年世园会已成西安往事。一首歌,却与这座城市的无数过往一样,无法随风而逝。它愈沉愈重,潜入这块灵动的土地。它愈飘愈浓,融入四方城的空气。不要说剧院舞台,就连寻常巷陌,酒楼雅座间,时不时就飘出了一声秦味儿十足的"送你一个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昆明池 品读 方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