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昆明调”的保护与传承
- 1
-
-
作者
崔芸
-
机构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
-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17期134-134,141,共2页
-
文摘
“昆明调”,是指流传于昆明城区及呈贡、安宁、晋宁等滇池周边民众中流传的民歌。民间有调子、民歌等多种称谓,多出现在人们世俗的生活和民间歌会上,是基层民众熟知的文化物象,更是人们生态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滇池周边人们农耕时代的文化记忆,是有别于都市音乐生活的“另一种音响方式。”在工业文明的今天,它们已成为昆明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广大草根民众心理聚合点的呈现,凝聚着民众深层的文化基因,展现了边地民众多彩的文化创造,是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它们已成为历史的碎片,在乡村民众的生活中,默默地流传在它该出现的时间和空间,因而,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中。
-
关键词
昆明调
农耕传统
传承与记忆
和谐社会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昆明调”音乐形态分析
- 2
-
-
作者
郭清清
-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
-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0,100,共10页
-
文摘
"昆明调"是云南音乐中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物象。作为云南滇池流域活态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律动结构是地方性音乐传统可感知的形式。因其特有的风格特性和文化内涵,"昆明调"2006年被云南省政府定为云南省"非遗"项目。但笔者发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其传播与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基于这样的立场,本文力求对"昆明调"进行系统考察,探寻它与昆明现代城市生活的相互关系,并从历时与共时层面透视其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音乐本体形态的流变轨迹。
-
关键词
“昆明调”
旋法规律
音乐结构
音乐本体形态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盾
-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7期71-72,共2页
-
文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进校园,是一项弘扬民族文化的创造性举措,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更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本土认同感、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明调"项目走进校园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融入本土文化之中,从小识非遗,从小学非遗,从娃娃抓起,更好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明调
传承
音乐教育
本土化
小小昆明人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