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奇杂剧化与杂剧昆曲化——再论昆曲杂剧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子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9-161,135,共4页
入明后在杂剧南曲化的同时,传奇也在进行着北曲化的过程。而北曲化,并非一般认为部分吸收北曲音乐体制而已,文本体制也有体现,即将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多种短剧合为一大本,演出时根据需要可分可合。这种剧作形式在传奇领域固属少数,因而... 入明后在杂剧南曲化的同时,传奇也在进行着北曲化的过程。而北曲化,并非一般认为部分吸收北曲音乐体制而已,文本体制也有体现,即将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多种短剧合为一大本,演出时根据需要可分可合。这种剧作形式在传奇领域固属少数,因而不被重视,但在当时的南杂剧领域竟占了将近半数。显而易见,这是包括昆曲杂剧在内的明代南杂剧形成的重要源头,也是明代戏曲体式创新的标志之一。嘉靖后,随着昆曲格范进入杂剧创作领域和一大批原本不属于昆曲层面的南杂剧进入昆曲剧场,原本视作传奇的"套剧"或"组剧"也成为昆曲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昆唱北曲的盛行,昆曲杂剧为戏曲史翻开了新的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杂剧 杂剧 昆曲化
下载PDF
论南戏《牧羊记》的昆曲化演进
2
作者 孙书磊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南戏《牧羊记》现存较完整的版本是清咸丰八年(1858)宝善堂本,其底本的形成至迟在明初,底本内容的原创则在元末《琵琶记》创作之前。宝善堂本杂元代原创、明初改编和明清昆曲演出的诸多信息。通过对南戏《牧羊记》现存文献流变的考察,... 南戏《牧羊记》现存较完整的版本是清咸丰八年(1858)宝善堂本,其底本的形成至迟在明初,底本内容的原创则在元末《琵琶记》创作之前。宝善堂本杂元代原创、明初改编和明清昆曲演出的诸多信息。通过对南戏《牧羊记》现存文献流变的考察,发现南戏主要通过叙事的折子戏化、曲唱的清唱化、曲体的格律化和念白的苏白化等方式实现其从南戏体制向昆曲艺术的演变。宝善堂本所体现的基于行当应工而对剧情的选择性扬弃是南戏的昆曲折子戏化的关键路径,对曲唱的清唱化、曲体的格律化处理是南戏借助雅化走向昆曲舞台的重要原则,念白的苏白化是南戏经雅化后扎根民间的有效手段。南戏昆曲化的高潮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乾隆至咸丰年间仍有余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牧羊记》 昆曲化 宝善堂本 文献衍变
原文传递
昆曲化杂剧与杂剧化传奇之异同
3
作者 李艳辉 邓正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7,共3页
杂剧于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受到南戏及传奇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渐趋昆曲化或传奇化;同样地,后期的传奇受到杂剧的影响后也出现了杂剧化倾向。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渐趋一致,难以区分。本文试从体制方面(包括剧本规模的长短、声... 杂剧于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受到南戏及传奇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渐趋昆曲化或传奇化;同样地,后期的传奇受到杂剧的影响后也出现了杂剧化倾向。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渐趋一致,难以区分。本文试从体制方面(包括剧本规模的长短、声腔系统的使用、宫调的安排运用以及脚色演唱的分工这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的相同点,并从内在结构的繁简及脚色行当的名目这两方面来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昆曲化 传奇 杂剧
原文传递
昆曲电影与昆曲电影化——1956年昆曲电影《十五贯》的电影化研究
4
作者 姜来 《民族艺林》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文章以1956年昆曲电影《十五贯》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原其电影化历程与结果。从历史资料与电影作品两方面切入,探讨昆曲电影与昆曲电影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引入石挥导演的《天仙配》作为对比,考察戏曲电影在当时历史语境下所面临的共... 文章以1956年昆曲电影《十五贯》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原其电影化历程与结果。从历史资料与电影作品两方面切入,探讨昆曲电影与昆曲电影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引入石挥导演的《天仙配》作为对比,考察戏曲电影在当时历史语境下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十五贯》作为昆曲电影,及其电影化的历史过程呈现出的得失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电影 昆曲电影 《十五贯》 《天仙配》 戏曲艺术片
下载PDF
“互联网+”与昆曲动漫化
5
作者 姚媛 张伊笑 张翼天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19期43-46,共4页
昆曲是一门古老而又典雅的艺术,在其现代发展历程中,昆曲不断地传承创新,借助新的技术更好地发展。昆曲找到了一条与动漫相融合之路,从一开始为动漫服务到后来的成为动漫的主体,将昆曲的典雅经典与动漫趣味通俗巧妙结合,借助动漫传播昆... 昆曲是一门古老而又典雅的艺术,在其现代发展历程中,昆曲不断地传承创新,借助新的技术更好地发展。昆曲找到了一条与动漫相融合之路,从一开始为动漫服务到后来的成为动漫的主体,将昆曲的典雅经典与动漫趣味通俗巧妙结合,借助动漫传播昆曲文化,通过便利交互的互联网+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在戏曲如何形成正确的互联网思路、在妙用昆曲创作技术的同时深挖昆曲传播核心、打造昆曲IP品牌并实现IP运营变现,以及注重教育传播、分众传播等方面为戏曲文化的传承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昆曲动漫 互联网+
下载PDF
"They Are Married to kunqu" ——Cultural Studies Inspired by a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e
6
作者 CHEN Li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288-299,共12页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spora. Against the global trend of culture heritage nationalization context, via the new media platform, the performative staging of individual emotions and reverie in the market society2, the longings to redeem various alienation in a vertical modernity3, as well as the yearnings for emotional balance in a burgeoning feministic modernity, all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gether generate a restless transforming memory for kunqu. Just like a misty veil, this complex, contentious, contradictory and long-lasting collective memory-making process blurs kunqu's appearance, expands its layers, and ultimately generates a cultural myth. With detailed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aims to reflect upon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kunqu myth and to prob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s of a performative space in enabling remembrance and/or forg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qu performative space classical cultural upsurge multiple modernities cultural mem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