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戏曲市井女性形象探究
1
作者 王卓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明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戏曲创作高发期,戏曲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中所描绘的市井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勇敢追求爱情的杜丽娘,坚守贞节的秦庆娘,放荡恶毒的刘金儿。这些情感细腻的女子,展现出了更为多样... 明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戏曲创作高发期,戏曲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中所描绘的市井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勇敢追求爱情的杜丽娘,坚守贞节的秦庆娘,放荡恶毒的刘金儿。这些情感细腻的女子,展现出了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性格特征,突破了传统女性的形象,无疑是对当时妇女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明代戏曲作品中塑造的较为典型的市井女性形象,其塑造手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即情感化、贞节化和恶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市井女性 形象
下载PDF
明代戏曲文物的艺术美学研究——以城市保护神庙为中心
2
作者 武玥 郎仪滢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1期71-75,共5页
目的:城市中存在社会性宗教场所,作为城市保护神的城隍、后土等神祇具有祈福、保佑平安的社会属性。这一类神庙往往建在城市中心,或者以城市为原点扩展,并按照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开展社会活动。针对此类普遍存在并仍在发挥社会影响的戏... 目的:城市中存在社会性宗教场所,作为城市保护神的城隍、后土等神祇具有祈福、保佑平安的社会属性。这一类神庙往往建在城市中心,或者以城市为原点扩展,并按照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开展社会活动。针对此类普遍存在并仍在发挥社会影响的戏曲活动场所,应在调查研究的同时发掘其社会和艺术价值,以更好地传承其文化内涵。方法:通过梳理城市保护神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社会特征,采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方式,选取代表性的山西省榆次、介休城市保护神庙中的戏曲活动和戏台艺术,归纳建筑艺术特征,深入探究城市保护神庙的艺术美学内涵。结果:城市保护神庙类建筑凝聚着地方对民间信仰的尊重,因此建筑形制讲究,装饰精美。一般设有娱神的戏台,承载社会聚集和娱乐功能。城市保护神庙作为祭神、庙会等社会活动的发生场所,是地方性文化场域的代表,充分认识并发挥好其功能,有助于实现贴近基层意识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功用。戏曲作为“俗文学”的代表,在传统社会环境中不仅是娱神乐人的重要载体,还是发挥教化功能的最佳媒介。结论: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旅意义和地方社会文化价值,要对其充分利用并进行现代化改造,为基层戏曲主题文旅建设创造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城市保护神 美学
下载PDF
明代戏曲“教化论”中的载道与娱人
3
作者 黄文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97-99,共3页
明代文人在戏曲中寄寓现实批判与伦理教化,这类创作提出利用戏曲进行教化的理论,如高明《琵琶记》中“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及丘濬《五伦全备记》中“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等。而明代戏曲“教化论”的强调,是否降低了戏曲的... 明代文人在戏曲中寄寓现实批判与伦理教化,这类创作提出利用戏曲进行教化的理论,如高明《琵琶记》中“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及丘濬《五伦全备记》中“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等。而明代戏曲“教化论”的强调,是否降低了戏曲的艺术性与娱乐性?本文以《五伦全备记》为例,试论证戏曲“教化论”实际在于客观上提升了戏曲的文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五伦全备记》 教化论
下载PDF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 被引量:4
4
作者 俞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二是在戏曲的题材 、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 文学品位,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具有了经典性,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异 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人化 流派 雅化
下载PDF
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基于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石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明代戏曲插图本有文字叙事系统、图画叙事系统和"语—图"互文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这三重叙事系统形成了一个多重视域交织并且具有开放性的文本结构,给不同的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但不... 明代戏曲插图本有文字叙事系统、图画叙事系统和"语—图"互文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这三重叙事系统形成了一个多重视域交织并且具有开放性的文本结构,给不同的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但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阐释活动都必须是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明刻插图曲本的叙事系统才能够呈现,其开放性的文本结构也才能最终生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插图本 叙事系统 视域融合
下载PDF
受众心理与明代戏曲刊刻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受众心理对明代戏曲刊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明代戏曲刻本的产生、刊本形态的多样化、不同题材的戏曲刊刻、文本内容的修订、戏曲续集和改编本的刊刻,同时在《西厢记》等剧本的经典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受众 心理 明代 刊刻
下载PDF
明代戏曲——中国古代教化史上的变革性载体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9-166,共8页
所谓"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由元末的动荡不安转向稳定繁荣,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剧坛盛行教化之风。此间许多戏曲作家的作品都集中表现了教化主题,即以宣扬中国古代传统伦理... 所谓"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由元末的动荡不安转向稳定繁荣,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剧坛盛行教化之风。此间许多戏曲作家的作品都集中表现了教化主题,即以宣扬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为其创作宗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教化方式。挖掘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及其方式的有益资源,对于理解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认识古代教化思想及其方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古代教化史 明代 知识—权力
下载PDF
明代戏曲的文本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
相比于宋元时期戏曲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明代戏曲除舞台演出外,其文本传播也日渐勃兴,并在明代中后期演变成一种时尚。戏曲传播方式的这一变化,促进了曲白的典雅化、文本的规范化以及戏曲演出的陌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的... 相比于宋元时期戏曲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明代戏曲除舞台演出外,其文本传播也日渐勃兴,并在明代中后期演变成一种时尚。戏曲传播方式的这一变化,促进了曲白的典雅化、文本的规范化以及戏曲演出的陌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的戏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 明代 文本传播 舞台表演 变革
下载PDF
传统叙事视角下的历史记忆——解读明代小说戏曲中的“倭寇” 被引量:2
9
作者 吕靖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0,共4页
明代涉及倭寇描写的小说、戏曲作品约16部,大多产生于晚明时期。在传统叙事视角下,倭寇形象有的是作为过场式的"异族侵略者"而被轻易击败,显得简单而粗糙;有的则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并考虑到当时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对其中... 明代涉及倭寇描写的小说、戏曲作品约16部,大多产生于晚明时期。在传统叙事视角下,倭寇形象有的是作为过场式的"异族侵略者"而被轻易击败,显得简单而粗糙;有的则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并考虑到当时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对其中的中国人首领予以了相对客观的塑造与评述,甚至不乏同情的笔调。倭寇中的日本人形象缺乏足够生动的细节展示则是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明代小说、戏曲里的倭寇描写不仅为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一组新的人物类型,而且以通俗文学的样式忠实记录了倭寇肆虐的情形,反映出晚明以后中国人对日本整体认知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小说 明代 倭寇
下载PDF
浅析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中的视觉符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丹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在我国古代书籍出版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民间大众文学版本的最高峰。本文主要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其中文字与插图的符号特征以及在信息传播与交流上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作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借鉴。
关键词 小说插图 明代 视觉符号 重要地位 书籍出版 大众文学 信息传播 书籍设计 符号学 版本
下载PDF
宗元观念与明代戏曲理论之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小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9,共7页
作为明代复古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宗元观念的萌生、发展和深化,与诗文领域的批评及论争态势密切相关,对明代戏曲理论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戏曲"宗元"观念,挟带了传统"宗经"思想的文化威势,移用了其价值论证逻辑... 作为明代复古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宗元观念的萌生、发展和深化,与诗文领域的批评及论争态势密切相关,对明代戏曲理论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戏曲"宗元"观念,挟带了传统"宗经"思想的文化威势,移用了其价值论证逻辑,为明代戏曲创作和理论之繁荣创造了合适的舆论环境。曲论家的戏曲史分期往往以当下创作"元代风味"的多少为标准,戏曲批评的若干原则和术语亦由对元代经典的品鉴中获得。以宗元观念绾结诗文与戏曲领域,在明代文坛整体格局中考察戏曲理论的建构过程,有利于全面认识传统诗学理论的涵容力和戏曲批评对诗学体系的拓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元 明代 复古思潮
下载PDF
明代戏曲思想的流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金龙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明代戏曲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戏曲思想以教化论和主情论为主,其流变大致经过了教化论的高扬——教化论的极致表达——主情论的提出以及对教化论的反拨——主情论的泛化与恶性张扬——向教化论的适当回归几... 明代戏曲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戏曲思想以教化论和主情论为主,其流变大致经过了教化论的高扬——教化论的极致表达——主情论的提出以及对教化论的反拨——主情论的泛化与恶性张扬——向教化论的适当回归几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思想 教化论 主情论 流变
下载PDF
明代戏曲歌舞的审美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丽红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明代是戏曲的勃兴与全盛时期,歌舞在戏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明代审美思潮的变化,明代戏曲歌舞也呈现出雅俗互补、趣味多元的审美风尚。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总结明代戏曲歌舞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 明代 歌舞 审美 特点
下载PDF
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基于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克祥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23期14-15,共2页
明代戏曲插图本分为文字叙事系统、图画叙事系统和"语—图"互文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交错使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出现了一个开放性的区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人们选择不同带来的体验自然不同。然... 明代戏曲插图本分为文字叙事系统、图画叙事系统和"语—图"互文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三重叙事系统交错使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出现了一个开放性的区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人们选择不同带来的体验自然不同。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阅读都是基于视域融合这一概念。因此,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开放性的出现使其意义更加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插图本 叙事系统 视域融合
下载PDF
明代戏曲的南方化与绘画南北分宗
15
作者 徐燕琳 黄新荣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明代 绘画 南方化 地域风格 文艺理论 艺术 命题 传奇
下载PDF
明代戏曲论评对批评方法的运用
16
作者 邱美琼 胡建次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明代戏曲论评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明代戏曲论评作为我国古典曲学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在继承中拓展创新,为不同文学批... 明代戏曲论评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明代戏曲论评作为我国古典曲学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在继承中拓展创新,为不同文学批评方法在清代戏曲论评中的进一步丰富、深化与完善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论评 批评方法 运用
下载PDF
古典教化意识对明代戏曲美学精神的影响
17
作者 王斌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教化意识对明代戏曲的美学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在明代前期主导了戏曲创作思潮和戏曲功能理论的发展,并衍生出"道学风"、"时文风"的审美理念,损伤了戏曲本体艺术性特征。至明代中后期,受戏曲艺术审美标准"本... 教化意识对明代戏曲的美学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在明代前期主导了戏曲创作思潮和戏曲功能理论的发展,并衍生出"道学风"、"时文风"的审美理念,损伤了戏曲本体艺术性特征。至明代中后期,受戏曲艺术审美标准"本色"、"当行"理论的反拨,教化意识在戏曲审美格局中地位趋于下降,与戏曲艺术审美标准出现了合流趋势,作为戏曲"内涵美"的标准成为明代中后期戏曲审美所重视的一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意识 明代 审美 流变
下载PDF
古代戏曲理论研究的新成就——评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
18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明代戏曲评点研究》,朱万曙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定价24元.
关键词 朱万曙 明代评点研究》 古代戏理论研究 安徽教育出版社 学术价值 史料 艺术特点
下载PDF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序
19
作者 李占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8-119,124,共3页
论争是近现代以来曲学界审视、解读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衍变态势与纠结现象的一个牵涉诸多复杂因素、颇具理性思辨特质的学术热点。不论从文献的梳理编纂还是论著的建构表述,戏曲理论批评论争都是一个不能忽略、不可遗漏的重要内容,不仅文... 论争是近现代以来曲学界审视、解读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衍变态势与纠结现象的一个牵涉诸多复杂因素、颇具理性思辨特质的学术热点。不论从文献的梳理编纂还是论著的建构表述,戏曲理论批评论争都是一个不能忽略、不可遗漏的重要内容,不仅文学史、戏曲史往往把它作为切入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纷乱格局的关键,而且涌现出许多以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为专题的论文,使对这一簇聚人气潜蕴学理的热络问题的观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走向纵深、走向缜密。尤为珍贵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理论 批评论 理论批评 理性思辨 近现代 文学史
下载PDF
《欢喜冤家》中的明代戏曲资料补证
20
作者 赵毓龙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4-56,共3页
《欢喜冤家》中存有不少明代戏曲资料。之前有学者对其进行考析,然搜罗未全。而近来我们对古典戏曲的研究,已经从单纯对文献的考辨转向对立体的戏曲传播活动的考察。如果以戏曲传播的眼光重新审视小说,我们可以整理出更多资料,并对已有... 《欢喜冤家》中存有不少明代戏曲资料。之前有学者对其进行考析,然搜罗未全。而近来我们对古典戏曲的研究,已经从单纯对文献的考辨转向对立体的戏曲传播活动的考察。如果以戏曲传播的眼光重新审视小说,我们可以整理出更多资料,并对已有的文献材料进行新的阐释。这些戏曲资料可分为三类:戏曲文献、演剧史料、戏曲典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喜冤家》 明代 补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