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弘正年间的文坛、科场与政争——以七子兴衰为中心
1
作者 陈文新 郭皓政 《人文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
明代的前七子,在弘治年间迅速崛起,又在正德年间迅速消沉。无论是崛起还是消沉,都与历史形成的南北人文差异、明代科场中的南北取士之争、科举考试的文风趋向以及政坛的人事布局等密切相关。盖前七子的兴衰,既是一个文学事件,也是一个... 明代的前七子,在弘治年间迅速崛起,又在正德年间迅速消沉。无论是崛起还是消沉,都与历史形成的南北人文差异、明代科场中的南北取士之争、科举考试的文风趋向以及政坛的人事布局等密切相关。盖前七子的兴衰,既是一个文学事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事件,在社会学视野下加以考察有其特殊的必要性。一、明代前期的文坛格局与南北人文差异中国幅员辽阔,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运动 明代前期 前七子 李东阳 明代科举考试
下载PDF
第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刘希伟 《教育与考试》 2008年第6期48-52,共5页
2008年10月13日至15日,由天津市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
关键词 中国科举制度 科举 明代科举考试 学术研讨会 历史研究 探讨 三个方面 清代科举 科举文化 教育
下载PDF
古代有哪些含蓄表达“上厕所”的说法
3
作者 舒芳 《格言(校园版)》 2023年第28期34-35,共2页
古人想要表达“去厕所”的意愿时,一般用“出恭”“更衣”等来代替。“出恭”的说法起源于明代科举考试的考场。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分为好几个环节,要考好几个科目。考生需要在九天内完成所有的考试任务,这不得... 古人想要表达“去厕所”的意愿时,一般用“出恭”“更衣”等来代替。“出恭”的说法起源于明代科举考试的考场。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分为好几个环节,要考好几个科目。考生需要在九天内完成所有的考试任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公平 选拔人才 厕所 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考试 说法
下载PDF
何谓“半个秀才”?
4
作者 胡渐逵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1期76-76,共1页
何谓“半个秀才”?胡渐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当写到鲁镇的咸亨酒店时,有这样一段精采的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何谓“半个秀才”?胡渐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当写到鲁镇的咸亨酒店时,有这样一段精采的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清代科举 明代科举考试 咸亨酒店 考试制度 清代朝廷 清末民初 古代乐舞 清会典 学政
下载PDF
“出恭”的意思及由来
5
作者 夏梦觉 《语文知识》 1998年第1期32-32,共1页
明代以来的一些小说和戏文中,常把“上厕所”、“解手”说成“出恭”。特别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还把“出恭”拆开来说:“……待老猪出个恭来。”这更使人误认为:“出”是动词,“恭”当然就是宾语。
关键词 西游记 猪八戒 明代科举考试 小说 宾语 动词 牌子 拆开 监考 考生
全文增补中
过目难忘黄道周
6
作者 南帆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24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多年前买过一本《黄道周书法精选》,黄道周的行草过目难忘。连绵的数行,许多字的右上角执地耸起,流露出强的意味。点画撇擦迅疾爽利,不屑各种装饰性的枝蔓。明代科举考试的“台阁体”是有名的,横平竖直之间循规蹈矩,温润雅致,主考官必... 多年前买过一本《黄道周书法精选》,黄道周的行草过目难忘。连绵的数行,许多字的右上角执地耸起,流露出强的意味。点画撇擦迅疾爽利,不屑各种装饰性的枝蔓。明代科举考试的“台阁体”是有名的,横平竖直之间循规蹈矩,温润雅致,主考官必须看得顺眼,心中默念孺子可教也,考生才有希望;试卷的字迹铺张扬厉,出逼人,咯得主考官跳起来,会有好成绩吗?可是,“台阁体”小心翼翼,千人一面,这种书写展示不出胸中涌动的勃然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人一面 黄道周 横平竖直 孺子可教 台阁体 明代科举考试 循规蹈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