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链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代经学经由心性之学的弘扬,将诗学心性之论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有明一代诗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二是作为明代经学核心的心性之学带来政治意识的重新营构与人格素养的重新要求;三是明代诗学在理论... 明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代经学经由心性之学的弘扬,将诗学心性之论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有明一代诗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二是作为明代经学核心的心性之学带来政治意识的重新营构与人格素养的重新要求;三是明代诗学在理论建构问题上的"宗唐"或者"宗宋",不仅是明人为自身找寻诗学维度的必经之路,更是对明代经学发展做出的紧密和声;四是明代八股文制度对于诗学发展有着促进明代诗学尊体意识与诗学体悟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诗学 关系
下载PDF
明代经学研究史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翔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16,共8页
对明代经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清代。清人对明代经学的认识以负面评价为主,其程度也由清初的有针对性的批判、清中期的全面否定、晚清的蔑视而不断加深。第二个阶段为近现代。近现代学者对明代经学的认识既受清人... 对明代经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清代。清人对明代经学的认识以负面评价为主,其程度也由清初的有针对性的批判、清中期的全面否定、晚清的蔑视而不断加深。第二个阶段为近现代。近现代学者对明代经学的认识既受清人负面评价的深刻影响,也逐渐转向以积极、肯定的态度看待明代经学。无论是将明代经学视作宋学的余波加以否定,还是将其视作清学的滥觞而加以肯定,都不是全面、客观的态度。绵延近三百年的明代经学,有其独立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今后的明代经学研究应该就明代经学自身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宋学 清学 研究史
下载PDF
明代经学科举化与“蒙存浅达”话语的生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冶 《教育与考试》 2021年第6期43-47,共5页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科举文献 《四书五经性理大全》 蔡清 林希元
下载PDF
明代經學研究的解構與重建
4
作者 陳顥哲 《中国经学》 2022年第1期191-206,共16页
清人常以“空疏”二字評騭明代經學,而其所指摘的《四書五經大全》及明人不知考訂的學風,更塑造了以是否具備考據學爲評判標準的學術價值觀,致使今人於探討明代經學時,也不自覺地局限在清儒所設定的道路上前進。以後設的眼光來看,衡量... 清人常以“空疏”二字評騭明代經學,而其所指摘的《四書五經大全》及明人不知考訂的學風,更塑造了以是否具備考據學爲評判標準的學術價值觀,致使今人於探討明代經學時,也不自覺地局限在清儒所設定的道路上前進。以後設的眼光來看,衡量明代經學的標準,本該超越於一元化的標準,進而回歸明代經學自身的主體性,方能得其本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經學 《五經大全》 考據學
下载PDF
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文本探源——兼论明代经学史上的“原典回归运动”
5
作者 李振聚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明代所刊《毛诗》经注本存于今者,主要有万历二十二年歙县程氏玄鉴室刻屠本畯纂疏补协本《毛诗郑笺》二十卷,万历马应龙、孙开校本《毛诗传笺》七卷,崇祯葛氏永怀堂刻《十三经古注》本《毛诗》二十卷三种。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一般... 明代所刊《毛诗》经注本存于今者,主要有万历二十二年歙县程氏玄鉴室刻屠本畯纂疏补协本《毛诗郑笺》二十卷,万历马应龙、孙开校本《毛诗传笺》七卷,崇祯葛氏永怀堂刻《十三经古注》本《毛诗》二十卷三种。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一般认为是翻刻宋板而来,宋板既多不存,明翻宋板的文本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明代所刊刻的这三种《毛诗》经注本,今天看来,其文本皆为删削闽本疏文、因袭闽本经注部分而成,并非直接袭用宋元旧本。明代所刻《毛诗》经注本在文本校勘意义上虽无足道,但从明代经学发展史上来看,《毛诗》经注本文本之传刻,可以看作经学复古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属于明代经学复古的“原典回归运动”的一部分。明代经学复古思潮,乃是清代朴学的先声。这些经注本的出现在明代经学史上所具有的标志意义,应当被重视和重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 明代经学 原典回归运动
原文传递
重现明代《诗经》学的辉煌——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鲁洪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明末清初朴学宗师顾炎武以传统经学价值取向为标准品评、抨击明代学术之空疏浅陋,认为古学弃于明,经学亡于明,剽窃之风盛于明,改窜古书之习猖獗于明,制义所利在“空疏之人”,最没有学问的也就数明代人了(参见《日知录》)。此后,在《诗... 明末清初朴学宗师顾炎武以传统经学价值取向为标准品评、抨击明代学术之空疏浅陋,认为古学弃于明,经学亡于明,剽窃之风盛于明,改窜古书之习猖獗于明,制义所利在“空疏之人”,最没有学问的也就数明代人了(参见《日知录》)。此后,在《诗经》学史研究中,学者对明代《诗经》学多为贬抑之词,以为“明人之学,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胡朴安《诗经学》)。多以为“明代《诗经》学”学者不过数位,著作不过数部,而且或真伪不辨,或“无甚精义”,或“多凭臆说”,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诗经》 刘毓庆 《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 书评
下载PDF
陈献章与明中期经学诠释及思想转向
7
作者 姜海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1-45,94,共5页
陈献章受到其师吴与弼的启发,强调跳出程朱之学的束缚,通过自得、反省、静坐等形式来获得对儒家经典及其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并进而体悟圣人之道、本体之理。陈献章这种心学化的经典诠释思想与方法,促成了明代中叶心学的兴发,为王阳明之... 陈献章受到其师吴与弼的启发,强调跳出程朱之学的束缚,通过自得、反省、静坐等形式来获得对儒家经典及其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并进而体悟圣人之道、本体之理。陈献章这种心学化的经典诠释思想与方法,促成了明代中叶心学的兴发,为王阳明之学的大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岭南学术 明代经学 思想文化史
下载PDF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8
作者 张文卿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2期17-18,共2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更是其精华和代表作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以"传经"的方式来传授其弟子,"五经"也被社会所习闻。到了汉武帝时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更是其精华和代表作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以"传经"的方式来传授其弟子,"五经"也被社会所习闻。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设立五经博士,以精通儒家典籍作为选拔官员的评判标准,使得这种以阐释儒家经典为专门学问的经学一直居于古代统治地位。因而,要想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经学。但是,由于明代经学著作较多,学术界对明代经学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清代乾嘉学术的立场之上,故明代经学全面、客观的研究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博士 儒家典籍 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经学 经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书》 汉武帝时期
下载PDF
黄道周《春秋》学初探——以《表记集传》《坊记集传》为中心
9
作者 苏小秋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黄道周《春秋》学在明代《春秋》学中独树一帜,这与黄道周经学思想的整体格局有关。黄道周认为《春秋》亦经亦史,其治《春秋》,主要特点有二:其一,事多取《左氏》,接近于以事治《春秋》一路,而尤其精于"比事"之学;其二,受其... 黄道周《春秋》学在明代《春秋》学中独树一帜,这与黄道周经学思想的整体格局有关。黄道周认为《春秋》亦经亦史,其治《春秋》,主要特点有二:其一,事多取《左氏》,接近于以事治《春秋》一路,而尤其精于"比事"之学;其二,受其象数《易》学影响,其《春秋》学表现出明显的"天人之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春秋》学 明代经学 天人之学
下载PDF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齐 《中国学术》 2003年第1期332-336,共5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的本是古代先民的歌唱,但经过了圣人的删纂,便具有了可供深层阐述的微言大义,随之被赋予经的地位。经过历代的读解,《诗经》变得越来越神圣和深奥。
关键词 刘毓庆 《从经学到文学——明代经学史论》 诗学 文献学 科举制度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明科场由尊《大全》到不读《大全》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美珍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6,共9页
永乐十三年《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修成后,文献或载科举考试经书主《大全》,但更常见独尊《大全》编纂时所重朱熹、蔡沈等宋、元传注之说,后又频有士子不读《大全》之论,颇有出入。经本文考察,《大全》浩瀚繁重,不但备考吃力、不适... 永乐十三年《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修成后,文献或载科举考试经书主《大全》,但更常见独尊《大全》编纂时所重朱熹、蔡沈等宋、元传注之说,后又频有士子不读《大全》之论,颇有出入。经本文考察,《大全》浩瀚繁重,不但备考吃力、不适用,且士子未能尽睹,购置不易。颁布未久,约在正统后,科场已逐渐改尊《大全》所重的朱、蔡等五部经注。用《大全》小注者,或被视为异说,遭到黜落。《大全》在科场独尊的地位显然已不复存在,故旧云《大全》为明两百余年功令所尊之记载,并非准确的实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大全》 《五经大全》 明代科举 明代经学 八股文
原文传递
《四書大全》編纂考詳——以《孟子集注大全》爲核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孫廣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178-195,共18页
明永樂間纂修的《四書大全》,實質是《四書輯釋》的增訂重修本,在體例修訂、注家增減、内容損益三方面都作了較大的調整。通過對這些調整修訂的全面梳理,可以窺見《四書大全》與《四書輯釋》的區别,並由此逆知《四書大全》特有的學術理念。
关键词 四書大全 編纂 四書輯釋 明代經學
原文传递
伪书的诞生:明中叶文化学术氛围与丰坊的作伪
13
作者 王赫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69,共25页
丰坊是明代造作伪书的代表人物,其遍伪群经的行为受到明中叶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直接影响:丰坊在"大礼议"后欲通过作伪重振四明丰氏的声望,故他在虚构伪经的接受情况时有家族、地域和政治的考量;丰坊的伪经吸收和落实了明中叶经... 丰坊是明代造作伪书的代表人物,其遍伪群经的行为受到明中叶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直接影响:丰坊在"大礼议"后欲通过作伪重振四明丰氏的声望,故他在虚构伪经的接受情况时有家族、地域和政治的考量;丰坊的伪经吸收和落实了明中叶经学家的疑经、改经观点;《鲁诗世学》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明中叶作伪与辨伪的互动;丰坊造作的伪"古文"字形等,迎合了明中叶文化界由好古到作古的风气。从疑经、改经到丰坊的伪经,体现了宋以后中国经学史和书籍史中一种独特的"改写"传统,这一传统在丰坊处走向了极端和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坊 伪书 作伪 明代经学 明代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