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诗坛上的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8,共11页
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是描述明代诗坛历史进程的四个关键词。大体说来,洪武至天顺年间,台阁体绵延相续,并在总体上主导了诗坛习尚;成化至嘉靖年间,前后七子的崛起导致“台阁坛坫移于郎署”,诗坛格局发生巨变;嘉靖、隆庆至万历初年,谢... 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是描述明代诗坛历史进程的四个关键词。大体说来,洪武至天顺年间,台阁体绵延相续,并在总体上主导了诗坛习尚;成化至嘉靖年间,前后七子的崛起导致“台阁坛坫移于郎署”,诗坛格局发生巨变;嘉靖、隆庆至万历初年,谢榛、王世懋等推崇王孟诗风,山林一脉渐成气候;万历至崇祯年间,公安派以其洋溢着市井气息的私生活描写,在诗坛呼风唤雨。明代诗坛的这一演变路径,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又与特殊的政治、文化生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坛 台阁 郎署 山林 市井
下载PDF
明代诗坛上的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
2
作者 陈文新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3期93-94,共2页
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既可以是四个横向并列的诗坛空间,也可以是四个纵向的历时态的诗坛现象。而从历时态的角度考察台阁、郎署、山林和市井在明代诗坛的更替递女亶.尤其具有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文学史意义 明代诗坛 历时态 市井 郎署 台阁 山林
原文传递
论明代对许浑诗歌评价毁誉参半的现象及原因
3
作者 吕海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唐代诗人许浑,在晚唐至宋元时代影响甚大,至明代诗坛则毁誉参半。褒扬者认为其作堪称"诗家之法程",贬斥者则批评其诗为"大手笔所不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明人对他的误解外,还因为许诗的版本问题。许浑在... 唐代诗人许浑,在晚唐至宋元时代影响甚大,至明代诗坛则毁誉参半。褒扬者认为其作堪称"诗家之法程",贬斥者则批评其诗为"大手笔所不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明人对他的误解外,还因为许诗的版本问题。许浑在其诗集自序中言所收作品共五百篇,于是后人在整理其集时,总要试图达到凡五百之数,结果掺入了大量仿作,影响了明代诗坛对许浑其人其诗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浑 诗歌 明代诗坛
下载PDF
杨慎描绘云南的诗歌 被引量:3
4
作者 余嘉华 《云南学术探索》 1996年第3期56-58,共3页
杨慎描绘云南的诗歌余嘉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李东阳、杨一清等阅卷官称其文“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授翰林撰修,时年二十四。嘉靖三年(15... 杨慎描绘云南的诗歌余嘉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李东阳、杨一清等阅卷官称其文“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授翰林撰修,时年二十四。嘉靖三年(1524年),由宗藩继位的明世宗朱厚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云南各族人民 杨升庵 诗歌创作 明代诗坛 点苍山 昆明池 永昌 滇池 大理
下载PDF
晚明闽派对王世贞复古思想接受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宝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振兴闽派的地域自觉意识有关。晚明闽中诗家如邓原岳、谢肇淛、曹学佺等努力张大闽派一贯的风雅传统,逐渐摆脱了后七子的巨大影响,抵消了公安派、竟陵派对闽派的冲击,使晚明闽派成为一个重要诗派继续屹立于明代诗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坛 晚明闽派 复古思想 王世贞
下载PDF
张含对明前七子的呼应与突破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嘉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7-71,共5页
张含是一位受到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文艺思潮影响,与之呼应而又有突破与超越的诗人。他以独创精神,以“宝石”为着力点,反映了滇缅边境人民痛苦的心声;其诗以情胜,凝结了他对人民、对朋友、特别是对杨慎的真切同情和深厚友谊;... 张含是一位受到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文艺思潮影响,与之呼应而又有突破与超越的诗人。他以独创精神,以“宝石”为着力点,反映了滇缅边境人民痛苦的心声;其诗以情胜,凝结了他对人民、对朋友、特别是对杨慎的真切同情和深厚友谊;他以毕生精力作诗,广收博采,求变求新,自成一家,实为云南乃至全国明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前七子 文艺思潮 明代诗坛 独创精神
下载PDF
妍媸肥瘦各有态 情韵风华并呈美——杨慎诗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家兴 《文史杂志》 1996年第4期28-29,共2页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兼大学者.其诗在明有着重要地位.杨慎诗歌能在明代诗坛提倡诗人复古,强调“诗必盛唐”形势下形成新风,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不局限告主盛唐主张,更能由初唐上溯六朝汉魏,以博雅宏丽独步于时尚之外...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兼大学者.其诗在明有着重要地位.杨慎诗歌能在明代诗坛提倡诗人复古,强调“诗必盛唐”形势下形成新风,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不局限告主盛唐主张,更能由初唐上溯六朝汉魏,以博雅宏丽独步于时尚之外.王世贞认为:“用修撰之《南中》稿,秾丽婉至”,“凡所取材六朝为冠,固一代之雄哉!”;胡应麟亦称其诗:“清新奇缛,独掇六朝之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诗歌 清新自然 《竹枝词》 明代诗坛 妍媸 民间文学 刘禹锡 诗必盛唐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徐祯卿诗歌风格探源
8
作者 陈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75-78,共4页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又字昌国,江苏吴县人。祯卿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虽年仅三十三岁,便英年早逝,但他却以深广饱满的情怀和超群卓绝的才华,写了不少一往情深、清新冲淡的诗篇。亦因其诗名,他先后厮身“吴中四子”、“明七子”之...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又字昌国,江苏吴县人。祯卿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虽年仅三十三岁,便英年早逝,但他却以深广饱满的情怀和超群卓绝的才华,写了不少一往情深、清新冲淡的诗篇。亦因其诗名,他先后厮身“吴中四子”、“明七子”之列,从而确立了他在明代诗坛的重要地位。 元末明初,诗歌领域曾有过短暂的新气象,但随后便是长期的消沉。直到明中叶,随着前后七子的出现,诗坛才开始了艰难的复苏。对于前后七子,我们除了要看到他们过分尊古模拟的一面,还应看到他们在明代文学史上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反对唐宋以来的道统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祯卿 诗歌风格 孟浩然 前后七子 汉魏 明诗 明代诗坛 歌行 太白 明七子
下载PDF
论明代诗话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镇楚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1-217,共7页
诗话崛起于宋,徘徊衰落于元,至明代而复兴,出现了第二个诗话创作高潮.据《中国丛书综录》,明人诗话之作,以“诗话”名书者凡十七部,未名“诗话”而实属诗话之体者凡三十一部,合计著录为48部.据本人所编纂的《中国历代诗话书目》所载,明... 诗话崛起于宋,徘徊衰落于元,至明代而复兴,出现了第二个诗话创作高潮.据《中国丛书综录》,明人诗话之作,以“诗话”名书者凡十七部,未名“诗话”而实属诗话之体者凡三十一部,合计著录为48部.据本人所编纂的《中国历代诗话书目》所载,明代诗话已知见书目多达一百七十余部,其中以“诗话”名书者凡48部(含诗话集),未名之“诗话”的论诗之作凡130余部;而据台湾大学博士生连文萍说已收明诗话二百部之多.今杭州大学周维德编纂有《全明诗话》丛书.系继郭绍虞先生之后诗话整理的补阙之作.所以,从其数量来看,明代诗话并不亚于宋代诗话.然而,明代诗话又产生于朱明王朝所特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学思潮之中,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印记,因而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和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话 王世贞 诗歌创作 明代诗坛 唐宋诗之争 诗学 审美特征 诗歌艺术 前后七子 诗必盛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