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财政史研究中三种分析理论的构建与争论
1
作者 李园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3,共8页
财政是国家实现有效统治的经济保障,作为传统国家的理财之政,治理之基,财政被学界长期视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转型和分析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视角。回眸近百年的学术史,中外学界围绕明代财政问题的探讨成果丰硕,形成了若干... 财政是国家实现有效统治的经济保障,作为传统国家的理财之政,治理之基,财政被学界长期视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转型和分析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视角。回眸近百年的学术史,中外学界围绕明代财政问题的探讨成果丰硕,形成了若干理解明代财政问题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为课题研究的后续推进构筑了较好的学术基础。基于此,本文选取当下明代财政史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原额主义”“洪武型财政”“地方财政”等财政分析概念,对三种分析概念的构建、争论和发展作必要的历史追述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学术基础 明代财政 实证分析 中国古代社会 国家与社会 财政 成果丰硕
原文传递
16世纪明代财政史的重新检讨——评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被引量:13
2
作者 万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130,共15页
迄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武型财政"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 迄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武型财政"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其中对明代财政史的基本评价是保守、僵化与倒退。这种评价有失公允。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学术理路出发,结合近年对于明代赋役与财政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洪武型财政"说不仅受到西方中心论史观的影响,而且忽视了明朝中央大型财政数据文献的利用,致使立论根据严重不足,对一些基本史实存在误解。实际上,晚明中国已处在由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过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世纪 明代财政 洪武型财政 史观 方法论 重新检讨
原文传递
从淮仓到淮库:漕粮加耗折银与明代财政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叶 吴滔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83,共13页
明初漕运建立在大型水次仓分段转输的基础上,随着支运法逐渐被兑运法取代,淮安仓和徐州仓的功能蜕变为供给运军行粮月粮,显示出与临清、德州仓不同的转向。明代后期,淮安常盈仓还兼管淮安四税银,贮于淮库,是地方经费中央集权化趋势的表... 明初漕运建立在大型水次仓分段转输的基础上,随着支运法逐渐被兑运法取代,淮安仓和徐州仓的功能蜕变为供给运军行粮月粮,显示出与临清、德州仓不同的转向。明代后期,淮安常盈仓还兼管淮安四税银,贮于淮库,是地方经费中央集权化趋势的表现。淮库还贮存有一项漕粮加耗折银的轻赍银,充当着中央财政和地方经费调节者的角色,轻赍银解运过程的变化对明代财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淮库同时整合了多种经费来源,是一个模糊的统一体,从淮仓到淮库的转变,是明代中后期财政改革折银化的结果,反映出漕运方式变革下财政体系的变化,体现了一条鞭法改革简单化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常盈仓 淮安四税银 轻赍银 明代财政改革
原文传递
黄仁宇和“大历史”观──兼谈《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克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黄仁宇 “大历史”观 图书评介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下载PDF
“明代赋役—财政变革与国家和社会之关系”笔谈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文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共5页
财政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每一次重大的赋役改革和调整,都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格局。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期的16世纪的晚明,曾围绕赋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既是自宣德以来赋役制度改革的延续,又是... 财政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每一次重大的赋役改革和调整,都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格局。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期的16世纪的晚明,曾围绕赋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既是自宣德以来赋役制度改革的延续,又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学界关于明代赋役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成果不少,然对于明代财政史却缺乏总体把握,以至于在20世纪末被学者称为“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世纪遗憾”。目前仅有的专著是黄仁宇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该书认为明代属于洪武型财政,其特点是保守、僵化与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财政史研究 制度改革 赋役改革 社会转型 国家机器 变革 社会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漕库之滥觞:明嘉隆间漕船料银与漕运衙门的财政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叶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0,共13页
明代实行漕运之后,以清江造船厂的船料供应为核心,大量财赋资源在淮安集中。成化时期船料开始折征,白银形态的漕运经费也解运至漕运衙门,寄存于淮安府库。嘉靖中后期,漕船料银逋负严重,挪借度日,漕运衙门库藏空虚。面对抗倭军饷筹措与... 明代实行漕运之后,以清江造船厂的船料供应为核心,大量财赋资源在淮安集中。成化时期船料开始折征,白银形态的漕运经费也解运至漕运衙门,寄存于淮安府库。嘉靖中后期,漕船料银逋负严重,挪借度日,漕运衙门库藏空虚。面对抗倭军饷筹措与漕司职掌失效的双重困境,漕抚郑晓提出了在淮安另盖漕库的计划,希冀将漕运钱粮与地方税银分别管理。嘉靖末至万历初年,在户部清查并提解钱粮的同时,漕库亦经常截留中央财政收入,逐渐实现独立运转。随着漕运钱粮从临时“扣寄”于淮库到固定“积贮”于漕库,通过规范征解、支领等环节的运作流程和册籍管理,清理政府内部不同系统的财政关系,漕运衙门的财政管理走向专门化、经制化。漕运衙门的钱粮调配介于中央财政与各级官府、行政机构与漕运卫所之间,随漕运的实际支用需求,而产生对中央财政收入的存留和支销,因此构成了国家财政资源调拨体制的特殊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库 漕运衙门 漕船料银 郑晓 明代财政
原文传递
大而不变:读《十六世纪明代中国财政与税收》有感
7
作者 刘安卓 《中国财政》 2019年第4期86-87,共2页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是黄仁宇先生的佳作。黄仁宇先生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全书共八章,约33万字,全面探讨了明代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主要的财政税...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是黄仁宇先生的佳作。黄仁宇先生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全书共八章,约33万字,全面探讨了明代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主要的财政税收情况、财政管理、盐的专卖等问题。这本书正像《万历十五年》中所写的“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那样,全面否定了明代“大而不变”的财政制度结构。即使今天读来,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仍可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中国财政 《万历十五年》 财政政策 财政税收 财政管理 制度结构 财政制度
原文传递
导致明朝衰亡的两个因素:财政体制与社会基层自治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本文就明代的财政体制与社会的基层自治问题进行探讨,并从这个角度解释明朝财政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明代封闭的财政和管制体系是其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然而其具有"自治"特点的乡村保甲制度与宗法制度是冻结社会经济发展并且... 本文就明代的财政体制与社会的基层自治问题进行探讨,并从这个角度解释明朝财政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明代封闭的财政和管制体系是其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然而其具有"自治"特点的乡村保甲制度与宗法制度是冻结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使财政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财政体制 社会基层自治 保甲与宗法制度
原文传递
“数目字管理”的局限 被引量:5
9
作者 何自云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95-95,共1页
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著作中,把资本主义得以在西方而未能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概括为“数目字管理”,并将其作为现代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数目字管理的核心... 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著作中,把资本主义得以在西方而未能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概括为“数目字管理”,并将其作为现代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数目字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更多地依赖于数字,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量化信息,比如,市场价格、信用评级,或者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目字管理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万历十五年》 现代社会 市场价格 信用评级 经营业绩
原文传递
黄仁宇,远眺黄河青山
10
作者 许晓迪 《新华月报》 2018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1976年,为丙辰龙年,在中国历史上,实为“惊天动地”的一年。这一年,也是长沙人黄仁宇在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任教的第几年。对于这位58岁的教授来说,急需出版一部著作来提高他的学术地位。在此之前,他只出版过一部《十六世纪明... 1976年,为丙辰龙年,在中国历史上,实为“惊天动地”的一年。这一年,也是长沙人黄仁宇在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任教的第几年。对于这位58岁的教授来说,急需出版一部著作来提高他的学术地位。在此之前,他只出版过一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简称《明代财政》),销量糟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黄仁宇 黄河 纽约州立大学 中国历史 出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