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评“静一学术论丛”《明代辞赋述略》
1
作者 潘承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明代辞赋述略》为自标甚高的"静一学术论丛"系列专著之一。稍加检视,全书选题意义阙如,没有任何学术支点;文字竟六成属辞赋原作引文,近四成属作家生平和文意串释,学理逻辑空缺;全书没有一条注释,没有一处显示参考、吸收或... 《明代辞赋述略》为自标甚高的"静一学术论丛"系列专著之一。稍加检视,全书选题意义阙如,没有任何学术支点;文字竟六成属辞赋原作引文,近四成属作家生平和文意串释,学理逻辑空缺;全书没有一条注释,没有一处显示参考、吸收或驳正前人观点,参考书目中直接相关著述仅三又三分之一种,几自闭于学界视野之外;作者欠缺基本学殖素养,在句读辞赋原文时,不少地方破碎文本,错谬百出。如此"学术",犹欲垂范学界,令人警醒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辞赋述略》 学术支点 学理逻辑 学界视野 学殖素养
下载PDF
论明代辞赋之“七”与“九”
2
作者 牛海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七”自六朝即已作为文类之一,被视为赋体;“九”未单独立类,但名虽未存,实已久具,属于骚体或辞体。随着复古思潮的兴起和壮大,明代“七”赋、“九”骚也迎来了复兴。二体不仅题目有交叉互换,而且在各自的题材领域都有拓展,在保持二体... “七”自六朝即已作为文类之一,被视为赋体;“九”未单独立类,但名虽未存,实已久具,属于骚体或辞体。随着复古思潮的兴起和壮大,明代“七”赋、“九”骚也迎来了复兴。二体不仅题目有交叉互换,而且在各自的题材领域都有拓展,在保持二体基本要素的同时,形式上也各有创新。二体的复兴,主要有赖于复古思潮的兴起和壮大,与明代辞赋没有科场文篇幅的限制,也有一定关系。二体整体上有“模拟牵率”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辞赋 七体与九体 题材拓展 形式创新 复兴原因 弊病
下载PDF
《历代辞赋总汇》“明代卷”阙误考述
3
作者 牛海蓉 王雅琪 《城市学刊》 2016年第5期98-104,共7页
《历代辞赋总汇》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辞赋作品总集,但其"明代卷"仍然存在着漏收、误收、重收等错误;对作家的生平有误、失考或过于简略,以及将作者一人分列两处、两篇作品混为一谈等阙误作一些订补,以备修订再版时作为参考。
关键词 《历代辞赋总汇》明代 阙误 考述
下载PDF
从《朝鲜赋》和《交南赋》看明代文人的颂美意识
4
作者 王准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0-93,共4页
明代在赋史上首次出现描写外国的赋,即董越的《朝鲜赋》和湛若水的《交南赋》。两赋在对古代朝鲜、越南的风土人情的细致描写中,表现出了明代文人强烈的颂美意识。颂美意识在各类文学作品尤其是辞赋中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倾向,董越与湛若... 明代在赋史上首次出现描写外国的赋,即董越的《朝鲜赋》和湛若水的《交南赋》。两赋在对古代朝鲜、越南的风土人情的细致描写中,表现出了明代文人强烈的颂美意识。颂美意识在各类文学作品尤其是辞赋中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倾向,董越与湛若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以他国之见闻鸣本国之强盛的写作方法,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宣上德而尽忠孝"和"抒下情而通讽喻"的传统创作观,让我们对古代文人辞赋创作中的颂美意识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赋 交南赋 明代辞赋 明代文人 颂美意识
下载PDF
郭文《贡章赋》考论
5
作者 王准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74-85,M0004,共13页
郭文《贡章赋》是明代辞赋中为数不多的表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缅甸﹑麓川等地方政权关系的辞赋作品。通过分析作赋者生平,赋中的具体细节,可以探究贡章城及相关地区的位置,赋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等诸多问题。《贡章赋》的创作,表明明... 郭文《贡章赋》是明代辞赋中为数不多的表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缅甸﹑麓川等地方政权关系的辞赋作品。通过分析作赋者生平,赋中的具体细节,可以探究贡章城及相关地区的位置,赋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等诸多问题。《贡章赋》的创作,表明明代文人的创作视野已大大拓展,以具体的辞赋创作,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较高的文学及史料价值,对于发展今天的中缅关系乃至周边外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章赋》明代辞赋 历史事件 中外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