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解人大脑思维运作过程的关联-顺应模式研究
1
作者 高洁英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2-76,共5页
调解语言涉及语言的理解与产生。关联理论为话语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但较为笼统,顺应理论解释语言的产生,但解释力不如关联理论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有着紧密的互补关系。整合上述两个理论,为调解人大脑思维运作过程构建一个新... 调解语言涉及语言的理解与产生。关联理论为话语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但较为笼统,顺应理论解释语言的产生,但解释力不如关联理论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有着紧密的互补关系。整合上述两个理论,为调解人大脑思维运作过程构建一个新的语用研究模式:关联-顺应模式,并用该模式研究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大脑思维运作过程,发现调解人根据矛盾双方提供的新信息,通过推理找到准确的分歧点,并顺应现时语境和当事人的认知语境,选择语言策略化解矛盾,成功实现调解,呈现关联-顺应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顺应 推理 顺应 思维运作过程
下载PDF
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翻译过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慧娟 《语言与翻译》 2011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论述了关联-顺应模式对翻译过程研究的作用。关联理论长于解释力,短于描述力;而顺应论长于描述力,短于解释力,因此,在二者基础上构建关联-顺应模式能取得优势互补的效果。该模式将翻译过程分为语篇释意过程和语篇产出过程,分别用关... 本文论述了关联-顺应模式对翻译过程研究的作用。关联理论长于解释力,短于描述力;而顺应论长于描述力,短于解释力,因此,在二者基础上构建关联-顺应模式能取得优势互补的效果。该模式将翻译过程分为语篇释意过程和语篇产出过程,分别用关联理论和顺应论诠释这两过程。在语篇释意过程研究中,本文探讨了最佳关联的获取途径和其理想化的特点、强交际、弱交际及作品风格的再现问题;在诠释语篇产出过程时,文章从四个维度论述了翻译过程——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顺应模式 语篇释意过程 语篇产出过程 最佳关联 顺应
下载PDF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基于关联-顺应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偃成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67-171,共5页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未来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策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关联-顺应模式对小说《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具体案例进行认知语用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了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正确...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未来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策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关联-顺应模式对小说《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具体案例进行认知语用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了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正确认识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前提是语境的动态性,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具体过程就是语言结构和语境成分的相互顺应,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的结果就是意义的动态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谎言 认知心理机制 关联-顺应模式
下载PDF
顺应-关联视角下冲突话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阮礼斌 刘争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本研究以顺应-关联理论为指导,旨在阐释冲突话语产生的具体过程及探究冲突话语发生的原因。本研究认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的信息没有互明,就会导致交际双方在语境假设、顺应-关联和最佳关联选择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不匹配,... 本研究以顺应-关联理论为指导,旨在阐释冲突话语产生的具体过程及探究冲突话语发生的原因。本研究认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的信息没有互明,就会导致交际双方在语境假设、顺应-关联和最佳关联选择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不匹配,从而为冲突的发生埋下伏笔。如果交际双方交流继续,并且意识到自身的利益(素质面子、社交面子、平等权以及交往权)被交际另一方损害时,冲突就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关联理论 冲突话语研究 过程 原因
下载PDF
汉语明喻交际的认知过程分析
5
作者 崔中良 潘尚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7-48,共2页
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明喻的使用过程是言语交流者顺应语境和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言语交际者的语境假设和对话语的选择对明喻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明喻使用进行分析,从... 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明喻的使用过程是言语交流者顺应语境和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言语交际者的语境假设和对话语的选择对明喻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明喻使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明喻理解和运用的认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喻:关联-顺应:认知过程
下载PDF
最佳关联选择与动态顺应——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旅游宣介翻译
6
作者 张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6-117,125,共3页
关联-顺应模式赋予译者极大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充分关照了目标语语境和目标受众,对以信息和诱导性为最高目的的旅游宣介翻译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结合实例,在关联-顺应模式下,从译者的最佳关联选择与动态顺应角度,探讨旅游宣介的翻译过... 关联-顺应模式赋予译者极大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充分关照了目标语语境和目标受众,对以信息和诱导性为最高目的的旅游宣介翻译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结合实例,在关联-顺应模式下,从译者的最佳关联选择与动态顺应角度,探讨旅游宣介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宣介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与原文认知语境及对应读者间的认知能力的差异,依次针对语言语境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以最佳关联和动态顺应为原则,灵活选择以归化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杂合策略去强化目标认知语境,降低目标读者的认知努力,力求以最佳交际效果向世界介绍和宣传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宣介 关联-顺应模式 最佳关联选择 动态顺应 翻译过程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顺应-关联模式的英语WH-对话构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姗 李健雪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5期234-236,共3页
英语特殊疑问句是以WH-疑问词开头,在句法上形成了:WH-word+auxiliary+remainder?的WH-疑问构式,答话者根据问句所提供的事件域范围来提供具体信息,一问一答在构式语法视角下可看作对话构式。在顺应—关联模式下,文章从交际双方的视角,... 英语特殊疑问句是以WH-疑问词开头,在句法上形成了:WH-word+auxiliary+remainder?的WH-疑问构式,答话者根据问句所提供的事件域范围来提供具体信息,一问一答在构式语法视角下可看作对话构式。在顺应—关联模式下,文章从交际双方的视角,通过分析问话者和答话者话语的生成、理解、交际双方的认知期待,对该构式进行研究,将顺应—关联模式与构式的承继性、对话构式的临时构式特征相结合,从语用与认知角度揭示了该构式的认知机制,并为构式语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对话构式 顺应-关联 承继性 临时构式特征 认知语用
下载PDF
基于本科生语料库科技文本翻译过程的认知语用研究
8
作者 李占喜 欧晓蕾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5,共9页
科技文本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客观性、逻辑性等文体特征。在进行科技文本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再现这些文体特征,但学生译者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常常会忽视这一点。本研究基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语用学视角,利用自建... 科技文本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客观性、逻辑性等文体特征。在进行科技文本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再现这些文体特征,但学生译者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常常会忽视这一点。本研究基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语用学视角,利用自建本科生语料库,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统计学生译者的译文错误率,透析学生译者译文语言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研究发现,在科技文本翻译过程中,当原文作者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一致时,学生译者能较为容易地找出作者试图传达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的不同语言层面进行语言选择时,学生译者必须考虑科技文本的专业语境,注意传达科技文本特有的文体特征,这样才能产出满足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话语,达成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翻译 关联-顺应研究路向 认知和谐
下载PDF
反语式幽默的认知过程和语用策略
9
作者 罗明燕 《海外英语》 2014年第9X期234-235,237,共3页
反语式幽默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更是一种社会心理。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反语式幽默,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理解其认知过程;从语言顺应理论角度分析反语式幽默,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掌握其语用策略。
关键词 反语式幽默 关联理论 语言顺应理论 认知过程 语用策略
下载PDF
西方翻译过程研究:理论回顾与语用构建——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占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1-25,共5页
回顾了西方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歇后语的翻译为个案,论证了他们的观点在阐释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在Sperber与Wilson的关联论和Verschueren的顺... 回顾了西方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歇后语的翻译为个案,论证了他们的观点在阐释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在Sperber与Wilson的关联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论框架上尝试构建一个新的关联—顺应模式,以便对翻译的动态过程作出有力的解释。翻译是译者与原文作者或原文话语进行跨文化对话时,在源语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也是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理论回顾 关联-顺应模式 语用构建
下载PDF
翻译的思维过程研究
11
作者 崔中良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对翻译的策略选择和译文的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模式来阐释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过程,以期能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推理和选择分别是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 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对翻译的策略选择和译文的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模式来阐释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过程,以期能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推理和选择分别是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翻译实例的分析,找出在翻译思维中应该如何推理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思维过程 关联-顺应
下载PDF
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的避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阐释语用学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该理论对话语误解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说话人的话语明示性、听话人的话语推理过程以及双方认知环境的一致性,以此实现减少或避免话语误解的目的。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话语误解 明示-推理过程 认知 语境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石 《海外英语》 2013年第6X期128-129,共2页
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该文认为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至于不可译则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引起的,是相对的。因此,关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应该从是否可译或者不可译转移... 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该文认为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至于不可译则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引起的,是相对的。因此,关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应该从是否可译或者不可译转移到翻译的可译限度以及如何实现不可译到可译转化的问题上来。该文首先运用范畴理论分析语言的可译和不可译并给出其认知理据,进而探讨实现从不可译到可译的认知途径,顺应—关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 不可译性 认知 范畴 顺应-关联理论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意识的语用透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占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7,共7页
本文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赋予了新的语用含意,并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进行了语用透视。笔者认为:译者客观、不偏不倚的翻译态度将会对其译文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读者和... 本文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赋予了新的语用含意,并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进行了语用透视。笔者认为:译者客观、不偏不倚的翻译态度将会对其译文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读者和研究者身份的"介入"使其调动其现有的认知资源,解读出与作者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的作者替身、再创造者、协调者身份的"介入",在最佳关联的引导下进行语言选择,以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意识 透视 最佳关联 交际过程 跨文化交际 语用含意 语言选择 译文选择 译文读者 顺应理论 身份 认知资源 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 翻译态度 翻译过程 语用学 研究者 协调者 创造者
下载PDF
基于本科生语料库英语长句汉译的语用研究——以The Posteverything Generation中长句汉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占喜 梁嘉仪 《外文研究》 2018年第1期70-77,108,共8页
本文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语用学视角,探讨学生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过程。通过自建本科生翻译语料库,结合理论演绎和译例分析,该文透析123份第27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组The Postever... 本文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语用学视角,探讨学生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过程。通过自建本科生翻译语料库,结合理论演绎和译例分析,该文透析123份第27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组The Posteverything Generation的大学生译文的翻译过程,观察他们阐释原文话语和产出译文话语时出现的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等情况,并尝试"追溯"学生译者在翻译时的思维状态,揭示学生译者在英语长句汉译策略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弥补以往翻译研究在长句汉译中缺失对学生译者思维运作过程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顺应 本科生翻译语料库 英语长句汉译 翻译过程
下载PDF
电影歌曲译配的动态认知过程探究——以《冰雪奇缘》插曲“Let it go”的汉译为例
16
作者 张蕾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电影歌曲不仅具有普通歌曲的娱乐功能及艺术功能,而且还具有烘托影片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内心等特殊功能。电影歌曲译配的成功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歌曲的跨文化传播,还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效果。"关联—顺应"翻译... 电影歌曲不仅具有普通歌曲的娱乐功能及艺术功能,而且还具有烘托影片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内心等特殊功能。电影歌曲译配的成功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歌曲的跨文化传播,还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效果。"关联—顺应"翻译模式是李占喜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与Verschueren的顺应论尝试构建的一种新的翻译模式,对翻译的动态认知过程进行了阐释。利用"关联—顺应"的翻译模式,以电影《冰雪奇缘》中的插曲"Let it go"为例,探讨电影歌曲译配的动态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插曲译配 关联顺应”模式 动态认知过程
原文传递
关联理论关照下的间接性指责言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永平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21-25,共5页
人类语言具有间接性,指责/骂人话语更是如此。间接性指责话语也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阐释间接性话语时忽略了S(说话人)和H(听话人)的个人认知语境,不能解释S为什么绕圈子指责H以及H如何推理等问题。本文运用... 人类语言具有间接性,指责/骂人话语更是如此。间接性指责话语也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阐释间接性话语时忽略了S(说话人)和H(听话人)的个人认知语境,不能解释S为什么绕圈子指责H以及H如何推理等问题。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重要观点即明示-推理过程、认知语境、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等来分析间接性指责言语行为,旨在证明关联理论的阐释力强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性指责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理论 关联理论 认知语境 明示-推理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