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篆刻艺术简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晓敏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期77-77,共1页
-
文摘
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方寸之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蕴,并以极强的民族性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明清以来,篆刻艺术就飞快的发展起来。石料的普遍使用,印学书籍与理论也纷纷出版等等这些都促进了印学的发展。而后派别繁多,名家辈出,从此以后,秦汉印优良传统才空前发展起来,中国印章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黄金时代。
-
关键词
明清篆刻
篆刻艺术
形式美
-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花乳石印材的运用与明清篆刻边款风格演变
- 2
-
-
作者
曾勇
-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
出处
《流行色》
2019年第10期74-75,共2页
-
文摘
古代印章尤其是古玺和汉印中,以金属印最多,其次是玉印。明代后期花乳石印材被文人篆刻者广泛青睐有加。玉印要琢,铜印要铸,而石印通过镌刻。各种不同的印材造就了篆刻方法的不同。明清篆刻风格以及印学体系的兴起,究其物质原因,当然与印材的改进有直接的重要关系。由于石质印材便于携带,故在此之后,花乳石料越来越得到普遍运用,不仅印面易于表达作者的审美要求,真正地做到了方寸之间,万千气象。由于石料易刻,文人篆刻家不局限于以往在印面上的凿刻,将篆刻的艺术从印面扩宽到边款,使边款题跋,叙事纪实的边款设计大有用武之处,通过对边款的制作,丰富了篆刻艺术的形式和表现力,并且在明代以后,随着花乳石印材的运用,使得书法艺术和印章艺术结合,为以后的印章艺术向立体性发展开辟了道路。花乳石在印坛的推广和使用,亦是明清篆刻流派日益壮大和繁荣、推动边款成为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花乳石印材
明清篆刻
边款艺术
风格演变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明清流派篆刻”的命名与“两高峰说”的当代意义
- 3
-
-
作者
董少校
-
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6-79,共4页
-
文摘
"明清流派篆刻"的名称是一九八〇年由方去疾和韩天衡共同确认的。韩天衡随即提出秦汉玺印与明清流派篆刻的"两高峰说",揭示了铜印与石章、印工制造与文人创作、实用与怡情等重要区别,在辨识篆刻传统方面具备相当强的理论阐释力。"两高峰说"与当代篆刻的勃兴繁盛相伴,与"明清流派篆刻"的命名共同构成当代篆刻的定位起点,支撑并诱发中国印章艺术的"三高峰说"。
-
关键词
流派
明清篆刻
两高峰说
第三座高峰
韩天衡
-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
-
题名何震"笑谈间气吐霓虹"——印林草根的逆袭
- 4
-
-
作者
孔品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书法》
2022年第7期161-163,共3页
-
文摘
他粉丝很多,“世之艳称主臣者,不乏其人”;他的声名远播,“大将军而下,皆以得一印为荣”;他与文彭谊在师友间,又与之同被后世尊为文人篆刻开山人物,史上并称“文何”。他就是明清篆刻早期代表人物、“雪渔派”开创者—何震。何震(一五二二—一六〇四),字主臣,又字长卿,号雪渔。安徽休宁人,久居南京。
-
关键词
文人篆刻
何震
明清篆刻
安徽休宁
雪渔派
开创者
-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