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神宗实录》人名纠误举例——沈懋孝与沈懋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芳 《殷都学刊》 2016年第3期59-62,共4页
《明实录》一直被认为是可信程度较高的史料,备受研究明史者的重视。笔者目前从事《明神宗实录》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发现其中亦有不少错误之处。兹以《明神宗实录》中沈懋孝与沈懋学二人混淆的四处记载为例进行纠误,简要分析其致误之由,... 《明实录》一直被认为是可信程度较高的史料,备受研究明史者的重视。笔者目前从事《明神宗实录》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发现其中亦有不少错误之处。兹以《明神宗实录》中沈懋孝与沈懋学二人混淆的四处记载为例进行纠误,简要分析其致误之由,并求诸位方家指正。一、错误举证沈懋孝,字幼贞,浙江平湖人,隆庆二年戊辰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修撰、南京国子监司业,后谪两淮运判。卒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懋孝 沈懋学 翰林院编修 修撰 隆庆 司业 明穆宗 大明会典 明词林人物考 赵志皋
下载PDF
“伤哉贫也”——读《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
2
作者 刘佳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443-448,共6页
读明清之际的文献,你不难感到,正是"谋生"这一极现实的课题,搅动了儒者思想的隐微之处,而士的整部历史与既往的思想资源,都参与着此一特定时刻的选择。~①——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唯真志于学者,则必能读书,必能治生,... 读明清之际的文献,你不难感到,正是"谋生"这一极现实的课题,搅动了儒者思想的隐微之处,而士的整部历史与既往的思想资源,都参与着此一特定时刻的选择。~①——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唯真志于学者,则必能读书,必能治生,天下岂有白丁圣贤,败子圣贤哉!岂有学为圣贤之人而父母妻子之弗能养,而待养于人者哉!~②——(明)陈确《学者以治生为本论》晚明士人生计的穷迫与无奈,是学界研究这一时期士人群体生计问题的普遍共识~③。在晚明光怪陆离的时代背景下,形而下的"谋生"与"治生"的身心消磨,正在悄然无声斫刻着士人尤其是中下层士人的日常生活和神情心态。相关的研究有对于"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园 晚明社会 生计问题 形而下 陈确 明代中后期 明词林人物考 明朝中后期 明代后期 李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