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境外媒体眼中的中国外交形象——德国《明镜周刊》国际版涉华外交报道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思学 卢世博 方紫嫣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4-31,共8页
跨境媒体作为反映国际关系的一面"明镜",在呈现事实的同时,也会带有主观性的认知和偏向本国利益的立场。通过对2003-2014年期间《明镜周刊》国际版涉华外交报道的内容分析,以及对发布时间、主题分布、报道对象及关键词分析进... 跨境媒体作为反映国际关系的一面"明镜",在呈现事实的同时,也会带有主观性的认知和偏向本国利益的立场。通过对2003-2014年期间《明镜周刊》国际版涉华外交报道的内容分析,以及对发布时间、主题分布、报道对象及关键词分析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其报道主要有以下特点:对中国长期关注,与关键事件相同步;话题上涉及面较广,侧重于经济发展与人权问题;关注中国与大国及周边邻国之间的动向;行文措辞上较为直接、主观,强调后果和影响。不同的国家制度与文化影响了跨境媒体报道的视角,而国家之间的关系走向与利害冲突,是决定外交报道基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明镜周刊 外交报道 国际媒体 涉华报道
下载PDF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外交形象——以《明镜周刊》涉华报道为例(2021~2022)
2
作者 朱奕淼 陈琦 《现代语言学》 2022年第8期1778-1783,共6页
主流媒体在塑造我国外交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2021~2022年期间《明镜周刊》涉华外交报道的内容、数量、时间、主题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德媒涉华报道展现出以下特点:数量上与时事热点有着很强的贴合性;主题上主要关注外交战略... 主流媒体在塑造我国外交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2021~2022年期间《明镜周刊》涉华外交报道的内容、数量、时间、主题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德媒涉华报道展现出以下特点:数量上与时事热点有着很强的贴合性;主题上主要关注外交战略走向、军事与国家安全与人权议题,关注中国与大国及周边邻国之间的动向。报道时倾向于针对性诱导受众以设定的角度和方式去理解文本,部分负面报道存在很深的偏见与主观色彩。影响德媒报道倾向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中德不同的国家制度与德国对中国的认知误区,以及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明镜周刊 涉华报道 外交报道
下载PDF
德国媒体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明镜周刊》“一带一路”报道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智 李逸萌 《国际传播》 2018年第4期53-64,共12页
德国是"一带一路"北线的重要国家,不仅在历史上同丝绸之路早有渊源,如今还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57个创始成员国中出资最多的域外国家。因此,德国媒体在"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所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很有研... 德国是"一带一路"北线的重要国家,不仅在历史上同丝绸之路早有渊源,如今还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57个创始成员国中出资最多的域外国家。因此,德国媒体在"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所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很有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对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在"一带一路"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其在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媒体 “一带一路”倡议 国家形象 明镜周刊
原文传递
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19
4
作者 贾文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7,共6页
《明镜》周刊是对德国公众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对象为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发行的全部《明镜》期刊中重点报道中国和中国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八个方面。其中... 《明镜》周刊是对德国公众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对象为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发行的全部《明镜》期刊中重点报道中国和中国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八个方面。其中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三:德国的国家利益面临挑战,德国人的文化自信面临危机及"跨文化沉默的螺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德国媒体 明镜周刊 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下载PDF
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下明镜周刊封面中欧元形象的图文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莉芬 《德语人文研究》 2015年第1期62-70,共9页
欧元危机现已渐淡出社会话语,但欧洲还没有真正走出危机,近期欧元又持续贬值,前景不容乐观。然而,欧元也还未如危机严重时媒体所渲染的那样走向集体破产和毁灭。回顾2010年到2012年危机最严重时期的间明镜周刊的封面,对于欧元危机报道... 欧元危机现已渐淡出社会话语,但欧洲还没有真正走出危机,近期欧元又持续贬值,前景不容乐观。然而,欧元也还未如危机严重时媒体所渲染的那样走向集体破产和毁灭。回顾2010年到2012年危机最严重时期的间明镜周刊的封面,对于欧元危机报道时所采用的封面图片,以欧元为主题的报道多达十三期。这十三期封面中欧元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多种多样。本文采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揭示这些封面图片中的欧元形象以及此欧元形象是如何通过图像和语言塑造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元形象 明镜周刊 多模态图文分析
原文传递
西方新闻周刊镜像下的中国形象——基于1949-2013年德国《明镜》周刊封面的中国符号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蔡馥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8,共8页
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国家形象不仅是传播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塑造的结果。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德国《明镜》周刊封面上的中国符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刊自1949... 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国家形象不仅是传播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塑造的结果。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德国《明镜》周刊封面上的中国符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刊自1949年至2013年共50幅涉及中国符号的封面图片,通过对《明镜》周刊封面上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出现的中国符号的研究,勾勒出《明镜》周刊镜像下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媒体 明镜 明镜周刊封面 中国形象 符号分析
下载PDF
德国媒体关于中国文化定势的研究——以《明镜》周刊封面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珊珊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8-250,共3页
文化定势(stereotype)是认知异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德国极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明镜》,自创刊起就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介绍关于中国的主题时,《明镜》封面的文字或图片都会使用关于中国的不同文化定势。总体而言,以负面... 文化定势(stereotype)是认知异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德国极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明镜》,自创刊起就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介绍关于中国的主题时,《明镜》封面的文字或图片都会使用关于中国的不同文化定势。总体而言,以负面内容居多。对这些文化定势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德国民众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定势 中国 明镜周刊 封面
下载PDF
浅谈新闻的涵化作用——以2009年至2010年《明镜》周刊涉华报道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魏艾 《新闻世界》 201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新闻涵化理论发端于上个世纪并用于研究电视对受众的影响,但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闻涵化理论同样作用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中,对大众产生影响。本文在对《明镜》周刊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的所有涉华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明镜》周... 新闻涵化理论发端于上个世纪并用于研究电视对受众的影响,但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闻涵化理论同样作用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中,对大众产生影响。本文在对《明镜》周刊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的所有涉华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明镜》周刊涉华报道的语言主要采用的是客观的语言描述,但是在题材内容方面,则主要是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本文认为,《明镜》周刊在涉华报道中运用了新闻涵化理论,向国外的受众传达的中国的负面形象,只反映中国的部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涵化 明镜周刊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德国《明镜》周刊图片中的华为形象探析——语境视域下新闻语篇图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懿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16期91-94,共4页
本文对新闻图像的评价研究从语境分析切入,结合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分析图像符号在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表意机制及其与语境的关系,挖掘图片在意义生产中的可供性和意向性倾向。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德国《明镜》周刊对华为企业的新闻... 本文对新闻图像的评价研究从语境分析切入,结合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分析图像符号在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表意机制及其与语境的关系,挖掘图片在意义生产中的可供性和意向性倾向。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德国《明镜》周刊对华为企业的新闻图片和报道例证分析,发现更改图像情境、语境或增减语境线索既能更改图像意义的表达又能引起图像理解的偏差,更好地渗透作者观点并影响读者态度。《明镜》周刊呈现的华为形象反映了隐匿在媒体图像背后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镜周刊 语境 视觉语法 多模态评价 华为海外形象
下载PDF
德国难民话语的发展与变迁:基于《明镜》周刊1978—2015年难民相关报道的论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艋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6-12,共7页
本研究以德国《明镜》周刊1978—2015年关于难民的报道为语料,通过论式分析探究德国难民话语的特点和主导论式的发展变化。该研究共提炼出16种论式,其中经济利弊、安全威胁、人道主义与法律论式占主导地位,通过对论式的历时分析,本研究... 本研究以德国《明镜》周刊1978—2015年关于难民的报道为语料,通过论式分析探究德国难民话语的特点和主导论式的发展变化。该研究共提炼出16种论式,其中经济利弊、安全威胁、人道主义与法律论式占主导地位,通过对论式的历时分析,本研究还揭示出经济、安全、道德、历史责任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竞争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难民话语 论式分析 明镜周刊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德国主流媒体的中国经济形象话语建构研究——以德国《明镜》周刊为例
11
作者 陈克非 王涟绮 李彬 《新闻传播》 2021年第21期19-20,共2页
自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流行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尤其是其扭转经济不利局面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通过整理与分析德国《明镜》周刊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相... 自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流行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尤其是其扭转经济不利局面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通过整理与分析德国《明镜》周刊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相关报道,聚焦其对中国经济形象的话语建构,以期对后疫情时代审视和促进中国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形象 新闻话语 明镜周刊 新冠疫情
下载PDF
苏联经济改革的构想——阿巴尔金与西德《明镜》周刊编辑的谈话
12
作者 马兵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7年第5期34-38,共5页
1978年7月6日出版的《明镜》周刊登载了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列昂尼德·阿巴尔金与该刊两位编辑的谈话。阿巴尔金,57岁,毕业于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1956年入党。原在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任职。1984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现... 1978年7月6日出版的《明镜》周刊登载了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列昂尼德·阿巴尔金与该刊两位编辑的谈话。阿巴尔金,57岁,毕业于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1956年入党。原在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任职。1984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现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在阿巴尔金的谈话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所谓经济定额即利润累进税;二、利润要反映经济效益,必须进行价格、金融体制的改革;三、公有化的程度不能追求形式,而要看效益。文中“明”代表《明镜》周刊,“阿”代表阿巴尔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苏联 明镜周刊 公有化 构想 社会科学院 金融体制 经济学家 累进税 莫斯科
下载PDF
德国《明镜》周刊封面故事:德国公务员制度改革
13
作者 熊康 《职业教育研究》 1997年第12期5-5,共1页
关键词 明镜周刊 公务员制度改革 封面故事 公务员队伍 德国 时代精神 公共预算 职业管理 公务员工资 联邦制度
下载PDF
2007年德国“黄色间谍”案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衣新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50-61,共12页
论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发表于2007年8月27日德国《明镜》周刊的14页长篇报道《沙粒原理》,从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角度解读其论证结构,按时间脉络展现在德华侨华人以"舆论反击""示威抗议"和"法律诉讼&... 论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发表于2007年8月27日德国《明镜》周刊的14页长篇报道《沙粒原理》,从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角度解读其论证结构,按时间脉络展现在德华侨华人以"舆论反击""示威抗议"和"法律诉讼"等形式进行的回应与反击,并从该案的原因、后果等方面做了分析与反思,认为在德华侨华人针对《明镜》周刊不实报道所开展的舆论反击、示威抗议和法律诉讼等活动,有的放矢,用的是德国人能理解和认同的方式、语言与程序,没有空洞的宣传,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华侨华人 国际关系 明镜周刊 沙粒原理 黄色间谍 辱华宣传
下载PDF
解密德国《明镜》周刊事实核查部 被引量:7
15
作者 丘濂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德国《明镜》周刊拥有全球媒体最大的事实核查团队。在这个纸媒普遍通过减少人力控制成本的年代,《明镜》为何还继续保持这样一个貌似与采编无关的庞大部门?在参加"中德媒体使者"项目期间,本文作者对该部门进行了考察,与其负... 德国《明镜》周刊拥有全球媒体最大的事实核查团队。在这个纸媒普遍通过减少人力控制成本的年代,《明镜》为何还继续保持这样一个貌似与采编无关的庞大部门?在参加"中德媒体使者"项目期间,本文作者对该部门进行了考察,与其负责人以及多位核查员交流了工作方法,并探讨了在数据新闻时代该部门功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镜周刊 事实核查 大数据
原文传递
多模态图文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以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语篇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莹 辛斌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属性,并且在某些多模态语篇中表现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尚未对语篇的互文性给予足够关注。本文选取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语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分析这类语篇的互文性的理论路径,而后结合实例,说...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属性,并且在某些多模态语篇中表现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尚未对语篇的互文性给予足够关注。本文选取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语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分析这类语篇的互文性的理论路径,而后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考察这类语篇在形式和意义生成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多模态语篇分析 封面语篇 明镜周刊 德国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明镜》周刊网站国际版涉华报道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冉华 戴骋 《国际传播》 2018年第1期45-54,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不断提升。但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整理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国际版2017年1~11月的涉华报道文本...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不断提升。但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整理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国际版2017年1~11月的涉华报道文本,通过对报道数量、议题、框架和基调等的分析,研究德国主流媒体所呈现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明镜周刊 “他塑”
原文传递
德国《明镜》周刊
18
作者 卢铭君 《德语学习》 2004年第5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德国 明镜周刊 德语 学习辅导
原文传递
德国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基于《明镜》周刊2000—2015年涉京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剑 董晓伟 袁文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对2000至2015年《明镜》周刊涉京报道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主题报道中,中德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鲜有涉及,重点关注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且都呈现出负面形象。这表明德国媒体依然沿袭意识形态的偏见去塑造北京形象,并... 本文对2000至2015年《明镜》周刊涉京报道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主题报道中,中德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鲜有涉及,重点关注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且都呈现出负面形象。这表明德国媒体依然沿袭意识形态的偏见去塑造北京形象,并反映出两国存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历史发展经历、社会历史和风俗、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并未在全球化的经济融合中得到弥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形象 明镜周刊 批判性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应该怎样讲解“广岛原子弹轰炸”(下)——《历史》教学提高科学性举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春良 《教育学报》 1998年第4期14-16,共3页
应该怎样讲解“广岛原子弹轰炸”(下)———《历史》教学提高科学性举例王春良二、“广岛悲剧”是侵略战争自身导致的恶果,不能与反侵略战争牺牲的代价相提并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性质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因此,发动侵略战争... 应该怎样讲解“广岛原子弹轰炸”(下)———《历史》教学提高科学性举例王春良二、“广岛悲剧”是侵略战争自身导致的恶果,不能与反侵略战争牺牲的代价相提并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性质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因此,发动侵略战争导致自身毁损的代价,同反侵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弹 《历史》 日本文部省 教科书 反侵略战争 广岛 日本军国主义 教学 《联合晚报》 明镜周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