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仪礼·士昏礼》用雁问题新证 |
胡新生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江永反朱思想及其对戴震的影响--基于新见文献《昏礼从宜》的研究 |
徐到稳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从《仪礼·士昏礼》与《礼记·昏义》中看传统妇女地位的双重性 |
夏高发
|
《沧桑》
|
2007 |
1
|
|
4
|
《仪礼·士昏礼》对现代大学生的启示 |
俞杨建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5
|
《昏礼起源考辨》质疑 |
王圣宝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9 |
0 |
|
6
|
《士冠礼》和《士昏礼》的现代意义 |
姜楠
相宇剑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7
|
双重样态:婚姻礼制和社会生活中的春秋妇女——以《仪礼·士昏礼》与《春秋经传》为中心的探讨 |
罗晓蓉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试论朱子的礼俗观——以《家礼·昏礼》为例 |
王志俊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9 |
2
|
|
9
|
透过《礼记》、《仪礼》看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基于《士昏礼》和《昏义》的解读 |
雷铭
|
《西安社会科学》
|
2010 |
0 |
|
10
|
浅析士昏礼及其社会意义 |
程芳
|
《青年与社会(下)》
|
2014 |
0 |
|
11
|
讀鄭珍《儀禮私箋·士昏禮》札迻 |
張光裕
|
《中国经学》
|
2007 |
1
|
|
12
|
《儀禮·士昏禮》鄭注“饌要方”後案——兼論禮圖對於《儀禮》學之影響 |
華喆
|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3
|
《仪礼·士昏礼》妇馈舅姑考辨 |
张逸舟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昏禮階級異同説平議--以《士昏禮》與《昏義》《曾子問》爲中心 |
虞萬里
|
《中国经学》
CSSCI
|
2015 |
0 |
|
15
|
从《士昏礼》看宋代婚仪式演变 |
何建琴
|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6
|
《诗经》与昏礼中的亲迎礼 |
孙明姚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7 |
0 |
|
17
|
周代婚礼仪式及妇道教育——以《仪礼·士昏礼》为中心 |
贾梦蝶
|
《华夏文化》
|
2019 |
0 |
|
18
|
生命之完足与他者的接纳--从《礼记》看古代婚礼的意义 |
丁成际
成守勇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9
|
《礼记》婚姻观百年研究述要 |
陈丛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先秦传统婚姻礼俗研究 |
李志红
宋颖惠
|
《文博》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