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铅易切削黄铜的研究与开发
1
作者 姜建文 《大众科技》 2010年第1期131-132,91,共3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无铅易切削黄铜的成份配比。试验结果表明,Bi使被切削物体内部塑变领域减少,从而减少切削阻力,使切削变的更容易;Si对黄铜的机械性能、耐蚀、铸造性能有很大提高。稀土的加入使其他元素在分布上呈点状,使晶粒细化,...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无铅易切削黄铜的成份配比。试验结果表明,Bi使被切削物体内部塑变领域减少,从而减少切削阻力,使切削变的更容易;Si对黄铜的机械性能、耐蚀、铸造性能有很大提高。稀土的加入使其他元素在分布上呈点状,使晶粒细化,增强其他元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性 耐磨 抗脱锌
下载PDF
浅析黄铜雕母的合金成分
2
作者 巴达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8期64-67,共4页
文章通过研究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描述的雕母"精铜"的部分内容,对雕母铜材的合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铜材是为制作雕母而由铜、锌、铅等为主要合金元素按比例专门精心冶炼的一种铜材。这种铜材具有良好光滑性、冷... 文章通过研究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描述的雕母"精铜"的部分内容,对雕母铜材的合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铜材是为制作雕母而由铜、锌、铅等为主要合金元素按比例专门精心冶炼的一种铜材。这种铜材具有良好光滑性、冷塑性和易切削性,属于单相铅黄铜中的一类,但是不同时期或不同制作方冶炼的"精铜"的合金种类和比例会有所不同。文章还根据雕母铜材成分及质地分析了用金属检测仪器鉴别雕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母 精铜 单相铅黄铜 光滑 冷塑 易切削性 金属检测仪
下载PDF
陈永峰
3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44,共1页
陈永峰,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博士,正高级工程师。(1)聚焦铅元素的替代,首创易切削钢碲改质技术,对钢中硫化物进行改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纺锤率在1~3范围内达到50%以上,开发出非铅系易切削钢,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极佳的易切削性... 陈永峰,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博士,正高级工程师。(1)聚焦铅元素的替代,首创易切削钢碲改质技术,对钢中硫化物进行改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纺锤率在1~3范围内达到50%以上,开发出非铅系易切削钢,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极佳的易切削性能,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于2020年推广实现销售收入39060万元,利润4100.96万元。采用特殊合金、特殊冶炼轧制工艺集成腐蚀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技术研制400MPa级系列XXNS400-1~3、XXNS400E-1~3,500MPa级系列XXNS500-1~3、XXNS500E-1~3产品,解决了钢材在内陆严酷环境和海洋大气环境下自然锈蚀及服役寿命和安全的问题,产品耐蚀性能提高了2~4倍,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环境 轧制工艺 服役寿命 技术水平 硫化物夹杂 易切削 易切削性 耐蚀
原文传递
预硬型贝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秀云 姜忠良 方鸿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11,共4页
研究了新型预硬型贝氏体钢(Y82)的合金设计及性能,分析了合金元素Si, S, Ca 的作用。结果表明: 新型预硬型贝氏体钢(Y82)成分简单,价格低廉,空冷淬透性好; 合金元素Si改变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研究了新型预硬型贝氏体钢(Y82)的合金设计及性能,分析了合金元素Si, S, Ca 的作用。结果表明: 新型预硬型贝氏体钢(Y82)成分简单,价格低廉,空冷淬透性好; 合金元素Si改变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的位置,使CCT曲线中贝氏体转变区向右下方移动。使贝氏体转变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可以形成细小的针状下贝氏体,从而提高了钢的机械性能; 合金元素S提高了钢的易切削性,元素Ca 对夹杂物有变质作用,使钢中MnS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因而使Y82 在预硬状态时(硬度约为35~40 HRC)仍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淬透 预硬型 易切削性 合金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