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总缺血时间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1
作者 张涛 李爱敏 +3 位作者 张金霞 顾晓龙 龙锋 向定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6-98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720 min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的总缺血时间(TIT)与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720 min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的总缺血时间(TIT)与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胸痛中心1812例接受PPCI且TIT≤720 min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回归模型分析TIT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分析TIT与MACE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812例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3.26%;在存活出院的1651例患者中,1年内MACE发生率为6.84%。RCS分析结果显示,TIT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均呈近似对数线性关系,MACE发生风险随着TIT延长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IT≤480 min的患者相比,TIT>480 min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风险增加了77.7%(OR=1.777,95%CI:1.020~2.929,P=0.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IT≤280 min的患者相比,TIT>280 min的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增加106.7%(HR=2.067,95%CI:1.384~3.089,P<0.001)。结论:当TIT超过480 min时,PPCI术后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当TIT超过280 min时,其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总缺血时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研究
2
作者 李凤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2-0095,共4页
论证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1月,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执行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研究组执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论证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1月,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执行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研究组执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 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下载PDF
研究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雪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探究为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对患者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可纳入研究的本院患者共计68例作为回顾性分析范本,为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选取时间较长:2023年4月-2024月4月。为剔除... 探究为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对患者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可纳入研究的本院患者共计68例作为回顾性分析范本,为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选取时间较长:2023年4月-2024月4月。为剔除人为主观原因的误差,本次分析分组采用了随机数字摇号抽取,均分为2组(常规组=对照组=34),对照组采用了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纳入分析指标为心脏恢复、并发症、生活质量等。结果 干预后两组情况都在好转,但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更理想,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更少,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提升更明显,同时患者对护理有更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 给予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关键环节超前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力 朱超 +6 位作者 崔贺贺 刘青波 马国栋 李东宝 赵慧强 陈晖 李虹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评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VLST)患者,术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8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完成急诊PCI手术746例,其中VLST患者共38例... 目的评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VLST)患者,术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8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完成急诊PCI手术746例,其中VLST患者共38例,收集临床信息,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评估其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DCB处理罪犯病变,其中7例联合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无严重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30 d随访中,有2例(5.3%)因心力衰竭再入院。1年随访中MACCE发生率为7例(18.4%),其中非致死性脑卒中1例(2.6%),心力衰竭再入院3例(7.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7.9%),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1例(2.6%)。在中位时间为16个月的长期随访中,MACCE发生率为36.8%,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为7例(18.4%),TLR为5例(13.2%),心力衰竭再入院3例(7.9%),非致死性脑卒中2例(5.3%)。Kaplan-Meier估测长期无MACCE生存率为(56.1±9.6)%。结论急诊PCI术中应用DCB处理VLST手术成功率高,短期预后较好;长期随访发现可获得相对较低的TLR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形成 药物涂层球囊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竞前 李易 +6 位作者 李建美 杨锋 吕云 洪云飞 李玉 张荣华 吴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观察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适合云南省STEM I新的救治模式。方法81例STEM I患者分为易化PC I组(42例)和选择性PC I组(3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 目的观察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 I)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治疗费用,探讨适合云南省STEM I新的救治模式。方法81例STEM I患者分为易化PC I组(42例)和选择性PC I组(3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左心室功能、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费用。结果易化PC I组开通率为97.6%(41/42),选择性PC I组开通率为79.5%(3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分别为(53.8±6.7)%和(50.2±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易化PC I组无死亡,选择性PC I组死亡6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慢血流、再梗死、脑卒中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为(4.5±1.6)万元和(5.3±1.2)万元,住院天数为(7.3±2.4)天和(13.6±5.8)天,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易化PC I治疗STEM I安全有效、经济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版)
6
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 陆芸岚 侯桂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鉴于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仍严峻复杂,特制定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专家共识,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预案、患者接诊与转运、术前准备、术中防控、术后处置等五个方面。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运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 鉴于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仍严峻复杂,特制定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专家共识,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预案、患者接诊与转运、术前准备、术中防控、术后处置等五个方面。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运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和标准防控指导,在保证患者得到快速、高效救治的同时,杜绝院内感染并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同时避免过度防护,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常态化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自制穿孔球囊给药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苗浩 段洋 +3 位作者 裴思雨 陆远 徐晤 李承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通过与微导管冠状动脉给药比较,探讨新型穿孔球囊技术介导冠状动脉内给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9... 目的:通过与微导管冠状动脉给药比较,探讨新型穿孔球囊技术介导冠状动脉内给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及短期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9例STEMI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发生术中无复流且给药后恢复血流、成功手术者81例,按照给药方式分为经微导管给药组(n=46)和穿孔球囊给药组(n=35)。通过CVI42绘制获得所有患者微循环梗阻占心肌质量的百分比(MVO%)。比较两组患者恢复TIMI血流3级的时间、给药次数、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MVO%。随访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发生情况,探究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术中无复流患者的短期预后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57.5±13.2)岁,男性占86.4%。经微导管给药组和穿孔球囊给药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经微导管给药组相比,穿孔球囊给药组恢复TIMI血流3级的时间较短,除支架外的手术费用较低(P均<0.01),微循环梗阻的发生比例和MVO%均降低(P均<0.05)。随访6个月时,经微导管给药组和穿孔球囊给药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原性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非计划血运重建率、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穿孔球囊技术冠状动脉内给药可以用于STEMI术中无复流,而且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其6个月随访结果不劣于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穿孔球囊技术 微循环梗阻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Impella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心源性休克支持治疗的Meta分析
8
作者 林鑫 范春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2期4068-4076,408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Impella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心源性休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Impella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心源性休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确定了相关的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并使用Review Maneger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短期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主要出血事件、血管并发症、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败血症、再发心肌梗死,并对病人特征如射血分数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1 377例病人,其中Impella组661例,IABP组716例。两组病人的30 d死亡率、脑卒中、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pella组病人较IABP组出现了更多的主要出血事件[OR=2.04,95%CI(1.45,2.87),P<0.000 1]、血管并发症[OR=2.92,95%CI(1.59,5.37),P=0.000 5]及败血症[OR=1.64,95%CI(1.11,2.40),P=0.01];Impella组病人设备植入前的射血分数较IABP组更低[MD=-3.01,95%CI(-5.14,-0.88),P=0.006]。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在心源性休克及高危PCI病人中,与IABP相比,使用Impella是安全的,尽管伴随着其他不良事件的出现,但可能是由于选择偏差,例如Impella组病人射血分数较IABP组更低,而不是治疗效果的真正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IMPELLA 动脉内球囊反搏 META分析
下载PDF
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9
作者 李小勇 刘庭文 潘洁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心功能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治疗后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10
作者 孙玉翠 闫增强 +2 位作者 杜荣生 路林峰 张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不同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67例心...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不同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67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双联抗栓治疗方法将167例患者分为A、B、C 3组。A组56例,采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B组56例,采用达比加群酯+氯吡格雷;C组55例,采用华法林+氯吡格雷。比较3组患者栓塞复合事件、出血事件、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血栓栓塞复合事件总发生率为14.29%,B组为16.07%,C组为32.73%;A、B组血栓栓塞复合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8.93%,B组为12.50%,C组为25.45%;A、B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治疗后PT、TT、APT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消化不良、恶心、呼吸困难、头痛及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氯吡格雷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可更有效预防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相对更高、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双联抗栓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梁欣 杨蓉 +2 位作者 何翠竹 苏斐 王艳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858-685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指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活动状态显...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指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活动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主观感受、心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不会对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脏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罗育坤 林朝贵 +3 位作者 范林 陈昭阳 董现锋 陈良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前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PCI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40 mg,使用1个月]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8例接受择期PCI术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n=127)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前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PCI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40 mg,使用1个月]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8例接受择期PCI术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n=127)和常规治疗组(n=201)。主要终点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定义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大于正常上限值(ULN)3倍],次级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谷丙转氨酶(GPT)≥3倍ULN作为安全性终点。结果患者无失访。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7%和17.9%(OR为0.435,95%CI为0.212~0.889,P=0.020),序贯治疗组30天MACE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8.4%(OR为0.435,95%CI为0.231~0.925,P=0.027)。两组出现GPT≥3倍ULN分别有5例(3.94%)和1例(0.5%)(P=0.034)。结论在择期PCI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30天MACE,但应警惕转氨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阿托伐他汀 序贯治疗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晨阳 黄亿源 +1 位作者 周胜华 方臻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探讨影响急诊PCI治疗A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探讨影响急诊PCI治疗A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急诊PCI治疗AMI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及非事件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67/304);通过t检验或χ2检验发现:肌酐,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红细胞比容,白细胞、年龄>75岁,Killip分级≥2级,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 MI)血流≤2级,术前发生心律失常、多支病变,术后2 h ST段回落率<50%,长就诊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N端脑钠肽激素原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Ki l lip分级≥2级、术后TI MI血流≤2级、术后2 h ST段回落率<50%、长D2B时间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HCT,NT-pro BNP,Killip分级≥2级,术后TIMI血流≤2级,术后2 h ST段回落率<50%、长D2B时间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上述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监测与处理,能够有效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预后,减少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琦 李虎 +3 位作者 欧东波 谢中培 刘迎雪 刘玉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索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收集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40例行急诊PCI的病人,分为急救护理流程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接受常规治疗但护理...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索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收集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40例行急诊PCI的病人,分为急救护理流程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接受常规治疗但护理方式不一样。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急救护理时间、门-导管室(D-to-C)时间、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差异。结果实行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后,首份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静脉通路时间分别为(8.3±1.7)、(10.8±2.3)、(3.5±1.1)min,显著短于常规护理时间(P<0.05);同时,D-to-C时间、D-to-B时间分别为(11.9±3.5)、(40.4±19.7)min,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D-to-B时间<90 min例数为33例(82.5%),常规护理组为25例(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护理效率,缩短急诊PCI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门-导管室时间 门-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锐 吴校林 +3 位作者 李彬 马可中 刘文卫 陶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9例,分为急诊PCI组34例和非急诊PCI组25例,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7d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即...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9例,分为急诊PCI组34例和非急诊PCI组25例,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7d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即刻两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d急诊PCI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非急诊PCI组(P<0.01)。结论急诊PCI能够减少AMI患者血浆NT-proBNP的释放,降低室壁张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会圃 刘长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首先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降百分比;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检测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降百分比、TIMI3级血流比例、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消化道出血、咯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比伐卢定组2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但出血并发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普通肝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朝霞 李杰 张玉莲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1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抢救中心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术,收录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相关信息。对术前准备、...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抢救中心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术,收录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相关信息。对术前准备、术中检查、术后护理提出护理策略。结果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完成急诊PCI术,直接PCI成功率100%。术前病死率0%,术中死亡3例(1.9%),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3.9%(6/155),其中因心血管原因死亡2例(1.3%)。术前、术中、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认真做好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药物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塑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相飞 吴强 +3 位作者 张静 张雪松 周小泉 黄山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对41例AMⅠ患者分别予强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n=22例)和在此基础上予择期PCI治疗(PCI组,n=19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AMI发病1周、...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对41例AMⅠ患者分别予强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n=22例)和在此基础上予择期PCI治疗(PCI组,n=19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AMI发病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以47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药物组和PCI组各时点亚组PICP及PCⅢ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治疗组的6月亚组PICP较1周及3月亚组均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ICP均较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3月亚组PCⅢ均较1周亚组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CⅢ均较3月及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PCI组3月、6月亚组PICP以及3月亚组PCⅢ与药物组同时点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6个月内择期PCI在抑制胶原重塑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至12个月时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胶原重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瑜 卜军 +4 位作者 宋玮 杜勇平 金叔宣 沈节艳 何奔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了解对比剂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18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和术后48、72h的血清肌酐... 目的:了解对比剂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18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和术后48、72h的血清肌酐,记录其治疗经过和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118例患者中发生CIN(CIN组)28例(23.7%)。CIN组基线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CIN组(均P<0.05),而肌酸激酶(CK)峰值高于非CIN组(P<0.05)。CIN组住院时间比非CIN组长(P<0.01),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F<40%、CK峰值>3000U/L与CIN的发生有关。结论:CIN是急诊P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工作中要积极预防CI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评价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芳 唐海霞 +3 位作者 陈银 景香香 殷艳海 蒙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3期186-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AMI患者纳入心梗组,...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AMI患者纳入心梗组,将临床和辅助检查排除心脏疾病及其他影响心脏功能疾病的正常人28例纳入正常组。心梗组患者入院后行PCI手术治疗,并于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RT3DE及GMPI检查;正常组于入院检查1个月内行RT3DE及GMPI检查。分析两组RT3DE及GMPI的左心室图像,比较心梗组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与正常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RT3DE与GMPI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心梗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LVEDV、LVESV增加,LVEF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术后1个月LVEDV、LVESV及LVEF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患者RT3DE与GMPI测得的LVEDV、LVESV相关性良好,延迟PCI术前r值分别为0.918和0.937,术后r值分别为0.900和0.757;LVEF相关性一般,术前r值为0.438,术后r值为0.496。RT3DE及GMPI测得的术前LVEDV、LVESV及LVEF的一致性仅有3%(1/32)的点在一致性界限外;术后1个月,LVEDV、LVESV有3%(1/32)的点在一致性界限外,LVEF所有点均在界限内。结论RT3DE与GMPI评价AMI患者延迟PCI术前及术后左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较好,临床上可根据需要联合应用以评价AMI患者延迟PCI术前及术后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