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周易》研究考论——评《周易集解纂疏》
1
作者 金建州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20-I0020,共1页
从各个时期易学研究的演进来看,清代时期属于《周易》研究的转型期,主要历经了从清代初期宋易学说的衰落变化与辨伪之学的兴起,到清代中期(乾隆至嘉庆年间)汉易学说的复兴与重建,以及清代后期(道光年之后)汉易学说的衰弱与易学研究转型... 从各个时期易学研究的演进来看,清代时期属于《周易》研究的转型期,主要历经了从清代初期宋易学说的衰落变化与辨伪之学的兴起,到清代中期(乾隆至嘉庆年间)汉易学说的复兴与重建,以及清代后期(道光年之后)汉易学说的衰弱与易学研究转型等三个时期。清代的《周易》研究重点在于实现汉易学说的恢复与重建,内容主要涉及文字训诂法、宋代图书易学研究、汉代象数易学研究、象数与义理关系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清代初期 文字训诂 易集解 恢复与重建 清代中期 象数 清代后期
下载PDF
波兰藏南宋蜀刻本《周易集解》之价值
2
作者 刘骏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7-54,共8页
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所藏南宋嘉定蜀刻本《周易集解》是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目前唯一可见的宋刻本。清末时流至德国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当时尚为十卷完本,二战时辗转入于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现存卷五至卷十。这部宋本《集解》藏书... 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所藏南宋嘉定蜀刻本《周易集解》是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目前唯一可见的宋刻本。清末时流至德国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当时尚为十卷完本,二战时辗转入于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现存卷五至卷十。这部宋本《集解》藏书印记丰富,有助于藏书文化的研究和该本流传情况的考察,其文字可验证清代学者对于影宋抄本《集解》的记载,并可资校勘及诸本源流的分析,其体例亦有助于解决《集解》部分案语作者归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宋蜀刻本 普鲁士国立图书馆 雅盖隆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德國柏林國立圖書館藏宋本《周易集解》新考
3
作者 高樹偉 張鴻鳴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19-139,共21页
一、引言《周易集解》是唐代李鼎祚蒐輯虞翻、荀爽等三十餘家《易》注而成的一部《易》學名著。其書名,歷代公私書目著録不一,稱"易解",或稱"易傳集解",流傳過程中多稱"周易集解"(爲便行文,下稱《周易集... 一、引言《周易集解》是唐代李鼎祚蒐輯虞翻、荀爽等三十餘家《易》注而成的一部《易》學名著。其書名,歷代公私書目著録不一,稱"易解",或稱"易傳集解",流傳過程中多稱"周易集解"(爲便行文,下稱《周易集解》)。《周易集解》在宋代的刊刻情况較爲清楚,凡三刻:首先是北宋慶曆刻本,據北宋慶曆甲申(1044)七月計用章的序稱"屬所親眉陽孫景初募工刊刻,以廣傳布";1其次是南宋乾道初鮮于侃守資州時所刻,"斥學糧之餘,鏤板藏之學官";2最後是南宋嘉定年間鮮于侃之子鮮于申之在蜀地重刻,因"板復荒老,且字小",3以大字刻之漕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集解 李鼎祚 易集解 荀爽 虞翻 刊刻
原文传递
人文易与民族魂 被引量:1
4
作者 萧萐父 《中国文化》 1991年第2期12-17,共6页
八十年代中国出现的《周易》研究的热潮中,象数易的得以复苏,科学易的乘势崛起,考古易的不断开拓,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同时,作为周易热的一股支流,反映社会机遇心理的滋长,占卜易也一度流行。相形之下,人文易的研究反而... 八十年代中国出现的《周易》研究的热潮中,象数易的得以复苏,科学易的乘势崛起,考古易的不断开拓,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同时,作为周易热的一股支流,反映社会机遇心理的滋长,占卜易也一度流行。相形之下,人文易的研究反而显得薄弱了。而人文易,凝结在易学传统中的人文意识和价值理想,似乎应当成为易学和易学史研究的主线和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数 八十年代 人文思想 卦象 刚柔相推 价值理想 有孚 易集解 三才之道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周易》卦文校证(选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1-86,共6页
马王堆帛书《周易》卦文的语句与今本大致相同,而个别文字的差异较多。愚初读时以为当时写书者不过将同音近形的字随手拈用,故不甚注意。后经校勘求证,方知与后世古书流传有同样的规律,因选录一部分,以供参考。本文所叙之今本,以朱熹《... 马王堆帛书《周易》卦文的语句与今本大致相同,而个别文字的差异较多。愚初读时以为当时写书者不过将同音近形的字随手拈用,故不甚注意。后经校勘求证,方知与后世古书流传有同样的规律,因选录一部分,以供参考。本文所叙之今本,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李鼎祚《周易集解》为辅,帛书则以一九八四年武汉《周易》会议上所展览者为准。一通假字下列各字,有关古音变迁,曾为古人所论述,今与帛书相符者: (虞·华)屯六三“无虞”,帛书作“毋华”。按《广雅·释草》华字下王引之云:华字古音在虞部。与帛书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易集解 校证 释草 虞部 序卦传 李鼎祚 通假字 传》 未济
下载PDF
试论《周易》中的隐喻——兼谈某些疑难卦爻辞的注释
6
作者 欧阳维诚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周易》经文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它的一大特色是常用比喻来说明事理的吉凶变化。《周易》中所用的比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周易》中的比喻往往没有被比喻的具体对象,因而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可以成为许多事物的概括与抽象,这样的比... 《周易》经文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它的一大特色是常用比喻来说明事理的吉凶变化。《周易》中所用的比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周易》中的比喻往往没有被比喻的具体对象,因而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可以成为许多事物的概括与抽象,这样的比喻实际上是一些富于哲理性的格言。如《豫·六二》:“介于石,不终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卦爻辞 无妄 古经 李镜池 虞翻 服牛乘马 易集解 趋吉避凶 灾咎 象辞
下载PDF
《易·讼·九二》爻辞辨释
7
作者 刘禾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4-26,33,共4页
《易·讼·九二》爻辞的原文是:“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虽仅十四个字,用语又不甚简古,但研究《易经》的学者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颇多分歧。仅从断句看,其不同,竟达六、七种之多。句读之不同,反映对爻辞内容认识上的... 《易·讼·九二》爻辞的原文是:“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虽仅十四个字,用语又不甚简古,但研究《易经》的学者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颇多分歧。仅从断句看,其不同,竟达六、七种之多。句读之不同,反映对爻辞内容认识上的差异。就是断句相同的,学者间在词义的训释上也不尽一样。甚至同是一人,也有忽而作此解,忽而又作彼解的。李镜池先生对此爻曾数易其说,就是一例。可见,如何正确理解这条爻辞,其中确有可商榷之处。“众说皆通”是不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爻辞 李镜池 归而逋 九二 邑人 占者 占筮 无妄 易集解 吉凶祸福
下载PDF
浅析‘易经’所反映的婚姻家庭制度
8
作者 邹卫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2-16,共5页
《易经》、《易传》合为《周易》,然而在马王堆帛书中二者却是相分的。《易经》成书于我国殷末、周初,年代较早。剥除历代学者加之的各色思想衣装,便可窥见到《易经》中粗线条地反映出的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日常... 《易经》、《易传》合为《周易》,然而在马王堆帛书中二者却是相分的。《易经》成书于我国殷末、周初,年代较早。剥除历代学者加之的各色思想衣装,便可窥见到《易经》中粗线条地反映出的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简单轮廓。其中,关于婚姻家庭状况的大量记述,无疑为我们研究殷周之际中国奴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和婚俗,探讨人们关于这种制度的伦理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制度 爻辞 传》 马王堆帛书 社会日常生活 历代学者 开国承家 易集解 占筮 虞翻
下载PDF
也说“辅车相依”
9
作者 王继如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吕氏春秋·权勋》:“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东汉高诱注云:“车,牙也。辅,颊也。车辅相依凭得以近喻也。”《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 《吕氏春秋·权勋》:“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东汉高诱注云:“车,牙也。辅,颊也。车辅相依凭得以近喻也。”《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晋杜预注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预注 高诱注 吕氏春秋 孔颖达疏 辅相 本又作 防辅 易集解 孔疏 大徐
下载PDF
说《杂卦传》
10
作者 石声淮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79-88,共10页
历来说《易》的儒生都不重视《杂卦传》。《汉书·艺文志》叙《易》:“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孔颖达在《说卦》标题下注:“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文言》第九,《说卦》第十”,都... 历来说《易》的儒生都不重视《杂卦传》。《汉书·艺文志》叙《易》:“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孔颖达在《说卦》标题下注:“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文言》第九,《说卦》第十”,都不提到《杂卦》;即使一一计算“十翼”,如孔颖达周《易正义》序《第六,论夫子‘十翼’》:“一家数‘十翼’:……《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郑学之徒并同此说,故今亦依之”,也把《杂卦传》附在“十翼”之末,占一个卑微的地位。 《杂卦传》是“十翼”中最短的一篇。它的形式在“十翼”中有这些特点:第一,它是一个口诀式的短篇;通篇用韵,而且换韵频数(共十九个韵),而音节和谐。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卦 序卦传 彖传 无妄 《系辞》 内卦 虞翻 易集解 爻辞 韩康伯
下载PDF
试论汉字的起源
11
作者 汪济民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9-43,共5页
各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科书都谈及汉字的起源,几乎一致肯定:一、在文字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是用结绳、八卦记事的;二、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不等于文字,因图画的特点是逼真,且无固定的读音,而文字则线条简单,并有固定的读音。这... 各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科书都谈及汉字的起源,几乎一致肯定:一、在文字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是用结绳、八卦记事的;二、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不等于文字,因图画的特点是逼真,且无固定的读音,而文字则线条简单,并有固定的读音。这两点初看是对的,如仔细推敲,则又觉得言之不详,易产生错觉。为此,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辞》 古代汉语 不等于 易集解 趋吉避凶 晋鄙 敬授民时 象形符号 小国寡民 占法
下载PDF
《周易》王弼注商榷
12
作者 赵振兴 顾丹霞 《古籍研究》 2006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魏王弼注《周易》文字简明扼要,最近经义,为治《易》诸家所认同,被选为官定本,孔颖达为之《正义》,遂立十三经之首。然王弼注为时代所限,不免存在局限性,注释颇有可商之处。本文对王弼注的18则进行商榷,以请教于大方之家。1.《周易·... 魏王弼注《周易》文字简明扼要,最近经义,为治《易》诸家所认同,被选为官定本,孔颖达为之《正义》,遂立十三经之首。然王弼注为时代所限,不免存在局限性,注释颇有可商之处。本文对王弼注的18则进行商榷,以请教于大方之家。1.《周易·坤》六二:"直大方,不习,无不利。"王弼注:"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乙 爻辞 易集解 李鼎祚 古经 高亨 虞翻 直方大 征凶 子夏
原文传递
敦煌本《周易·小畜》彖辭異文疏證一則 被引量:1
13
作者 劉鳳源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86-86,共1页
敦煌本(伯二六一六)《周易注》(二)小畜(■)卦彖辭云: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應,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一册)其中"健... 敦煌本(伯二六一六)《周易注》(二)小畜(■)卦彖辭云: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應,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一册)其中"健而巽,剛中而應,志行乃亨"句傳世本皆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彖辭 小畜 敦煌本 文疏 内卦 易集解 乾卦 金景 世本 李鼎祚
原文传递
《周易》“噬肤,灭鼻”考论
14
作者 周葦風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414-422,共9页
《周易·噬嗑》卦六二:"噬膚,滅鼻,无咎。"其中"噬膚"一词,王弼注云:"噬,啮也。膚者,柔脆之物也。"①关于"噬嗑"之义,《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王弼训噬为啮,显然是承龚了《... 《周易·噬嗑》卦六二:"噬膚,滅鼻,无咎。"其中"噬膚"一词,王弼注云:"噬,啮也。膚者,柔脆之物也。"①关于"噬嗑"之义,《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王弼训噬为啮,显然是承龚了《彖传》的说法。《周易集解》引虞翻亦云:"噬,食也。艮为肤为鼻,鼻没水坎中,隐藏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嗑 易集解 虞翻 彖传 通行本 吕刑 沽酒 日知 高亨 市脯
原文传递
谈楚公逆钟中的“锡”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峰 《古籍研究》 2006年第2期63-64,共2页
出土于M64的楚公逆钟有"楚公逆用自作■△钟百■(肆)"这一句话,其中△写作如下:■对于上揭这一字形,李学勤先生认为是"燮"、"锡"二字,但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①黄锡全先生给这一形体做了分析,他认为:&qu... 出土于M64的楚公逆钟有"楚公逆用自作■△钟百■(肆)"这一句话,其中△写作如下:■对于上揭这一字形,李学勤先生认为是"燮"、"锡"二字,但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①黄锡全先生给这一形体做了分析,他认为:"钟铭‘■’即和,‘锺’即钟。‘■’后一字隐约可见,作■。金文■、石鼓文■下列诸形:■■■■■■■很明显,钟铭之形当其省形,即■。《说文》:‘■,等也。从齐,妻声。’金文中鬲有称‘■鬲’(仲■父鬲)、鼎有称‘■鼎’(釐鼎)或‘■’(白六鼎、■鼎)、‘■■’(季无鼎)者。《周礼·司尊彝》有‘鬰齐’,‘醴齐’,‘盎齐’,注云:‘故书齐为■。郑司农云……■读皆为齐和之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10):‘韩康伯曰:革去故,鼎取新。已去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钟 李学勤先生 尊彝 李鼎祚 易集解 醴齐 韩康伯 盎齐 二字 黄锡
原文传递
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程家穎批校本《有獲齋文集》述略
16
作者 陳冬冬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附:李道平小傳及李道平著述簡目《有獲齋文集》十卷,清李道平撰。李道平(1788—1844),湖北安陸人,字尊王,號遠山、涓上先生,私謐端文。嘉慶二十三年(1818)舉人,曾候選直隸州判、注選知縣,又曾任國史館謄録、嘉魚縣教諭。有《周易集解纂... 附:李道平小傳及李道平著述簡目《有獲齋文集》十卷,清李道平撰。李道平(1788—1844),湖北安陸人,字尊王,號遠山、涓上先生,私謐端文。嘉慶二十三年(1818)舉人,曾候選直隸州判、注選知縣,又曾任國史館謄録、嘉魚縣教諭。有《周易集解纂疏》《易筮遺占》《有獲齋文集》、道光《安陸縣誌》等著作多部。其中以《纂疏》最爲知名,是清代《易》學注疏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齋文 李道平 批校本 易集解 本朝 州判 遺占 國史 時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