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侵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承海
孟松鹤
+3 位作者
白光辉
韦利明
齐菲
胡江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的升温速率、烧蚀平衡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烧蚀平衡温度增幅约为200~300℃;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内部微结构特性引起纤维、基体及界面间的烧蚀不均匀,界面烧蚀破坏了纤维束与基体间的联系,使得纤维束与基体同时失去了支持,形成烧蚀表面脱层;烧蚀表面存在少量的Al2O3粒子沉积,垂直烧蚀表面的纤维裸露出表面,因粒子撞击所施加的弯曲动量而折断,不会形成热化学烧蚀下的针状纤维结构,纤维断裂较平齐;粒子侵蚀作用在产生直接的材料质量损失同时,间接损伤使材料表面变得"松软",促进了材料的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线烧蚀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向编织炭/炭的复合材料烧蚀性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松鹤
陈妮
+2 位作者
许承海
白光辉
韦利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是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的综合作用,构件边缘区域以机械剥蚀为主,中心区域表现为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相互耦合,没有明确的分界;基体炭与炭纤维的抗烧蚀性能相差较大,炭纤维的抗热化学烧蚀性能、抗机械剥蚀性能明显高于基体炭,烧蚀后试件烧蚀表面仅剩下凸起的纤维束骨架结构;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在轴向体现为单根纤维失去周围基体支持而发生剥离,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好;在径向体现为烧蚀表面脱层,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基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冬梅
韩杰才
+1 位作者
张博明
孟松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2,共4页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碳基复合材料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材料表面温度测量、图像采集和发射光谱在线检测等手段对烧蚀过程实时监测,为确定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表征材料使用性能及材料...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碳基复合材料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材料表面温度测量、图像采集和发射光谱在线检测等手段对烧蚀过程实时监测,为确定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表征材料使用性能及材料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复合材料
地面模拟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实时监测
烧蚀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侵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承海
孟松鹤
白光辉
韦利明
齐菲
胡江华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基金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391)
文摘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的升温速率、烧蚀平衡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烧蚀平衡温度增幅约为200~300℃;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内部微结构特性引起纤维、基体及界面间的烧蚀不均匀,界面烧蚀破坏了纤维束与基体间的联系,使得纤维束与基体同时失去了支持,形成烧蚀表面脱层;烧蚀表面存在少量的Al2O3粒子沉积,垂直烧蚀表面的纤维裸露出表面,因粒子撞击所施加的弯曲动量而折断,不会形成热化学烧蚀下的针状纤维结构,纤维断裂较平齐;粒子侵蚀作用在产生直接的材料质量损失同时,间接损伤使材料表面变得"松软",促进了材料的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线烧蚀率显著增大。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Keywords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blative performance
star-style AC arc heater
分类号
V25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向编织炭/炭的复合材料烧蚀性能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松鹤
陈妮
许承海
白光辉
韦利明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一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7204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6-0338)
文摘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是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的综合作用,构件边缘区域以机械剥蚀为主,中心区域表现为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相互耦合,没有明确的分界;基体炭与炭纤维的抗烧蚀性能相差较大,炭纤维的抗热化学烧蚀性能、抗机械剥蚀性能明显高于基体炭,烧蚀后试件烧蚀表面仅剩下凸起的纤维束骨架结构;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在轴向体现为单根纤维失去周围基体支持而发生剥离,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好;在径向体现为烧蚀表面脱层,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差.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Keywords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blative performance
star-style AC arc heater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基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冬梅
韩杰才
张博明
孟松鹤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2,共4页
文摘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碳基复合材料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材料表面温度测量、图像采集和发射光谱在线检测等手段对烧蚀过程实时监测,为确定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表征材料使用性能及材料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碳基复合材料
地面模拟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实时监测
烧蚀性能
Keywords
carbon-based composites
ground simulation
star-type alternating current arc heater
real time monitoring
ablation property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侵蚀特性研究
许承海
孟松鹤
白光辉
韦利明
齐菲
胡江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向编织炭/炭的复合材料烧蚀性能
孟松鹤
陈妮
许承海
白光辉
韦利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基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张冬梅
韩杰才
张博明
孟松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