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的映射聚类算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霆 张伟 张泽洪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33,共5页
针对很多算法对高维数据比较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映射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映射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方法相结合,利用关联规则发现每个类在子空间的最大相关维,可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有效的在子空间进行聚类。文章... 针对很多算法对高维数据比较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映射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映射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方法相结合,利用关联规则发现每个类在子空间的最大相关维,可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有效的在子空间进行聚类。文章后面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 映射聚类 关联规则 子空间
下载PDF
基于文本聚类的映射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建春 邹汉斌 李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4-1266,共3页
文本聚类在信息过滤和网页分类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可是它面临数据维数很高的难点。由于维度很高,使得经典的聚类算法难以有效处理。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映射聚类算法,其中利用关联规则查询簇的相关维,然后使用相关维进... 文本聚类在信息过滤和网页分类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可是它面临数据维数很高的难点。由于维度很高,使得经典的聚类算法难以有效处理。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映射聚类算法,其中利用关联规则查询簇的相关维,然后使用相关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具有速度快以及较好的鲁棒性等特点,可以应用在文本聚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映射聚类 关联规则 鲁棒 高维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的连锁故障预测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宋玉琴 赵攀 周琪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7-1044,共8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预测的快速性和全面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的连锁故障预测模型。针对事故链预测模型的故障指标模糊、事故链模型过于庞大等问题,该模型首先设计了初始故障集评价指标、上下级支路间关联性指标。... 为提高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预测的快速性和全面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的连锁故障预测模型。针对事故链预测模型的故障指标模糊、事故链模型过于庞大等问题,该模型首先设计了初始故障集评价指标、上下级支路间关联性指标。其次改进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对关联性指标进行聚类分类,并在上下级支路关联性确定中,设定适当阈值。最后,利用IEEE36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3.245 s时可预测到6级总计37条故障线路,故障预测范围达到97%。可见,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有效缩短预测时间,扩大预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大停电事故 故障指标 自组织映射聚类 连锁故障预测
下载PDF
高维数据流映射聚类算法的研究概述
4
作者 陈启崧 《福建电脑》 2007年第4期27-28,共2页
随着流数据收集大量应用,数据流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介绍数据流的基本特点以及分析了数据流对聚类的要求,并对现有高维数据流映射聚类算法的主要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面向高维数据流聚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数据流 高维流数据 映射聚类算法 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基于SOM特征聚类及RBF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文斌 孟志高 +3 位作者 张勇 谢波 彭攀 卫佳奇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精度,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向量的自组织映射聚类和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通过提取能够体现每日电力负荷特性的特征向量,对样本进行聚类,采用具有相...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精度,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向量的自组织映射聚类和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通过提取能够体现每日电力负荷特性的特征向量,对样本进行聚类,采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提高了样本规律性。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修正神经网络粒子群速度及位置,以克服梯度下降、局部最优等问题对网络预测精度的影响。基于某地配电网电力负荷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及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自组织映射聚类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高斯映射聚类的点云边缘提取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苏云龙 平雪良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5-219,共5页
基于高斯映射聚类边缘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快速而精确的新方法,通过凝聚聚类和估计法线将高斯球中的法线进行聚类,通过分析每个点最近邻域点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来检测边缘特征。对不同的点云对象进行边缘提取对比实验,分别从边缘提取效... 基于高斯映射聚类边缘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快速而精确的新方法,通过凝聚聚类和估计法线将高斯球中的法线进行聚类,通过分析每个点最近邻域点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来检测边缘特征。对不同的点云对象进行边缘提取对比实验,分别从边缘提取效果和提取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取点云的边缘特征,相比原高斯映射聚类边缘提取算法有很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三维点云 高斯映射聚类 边缘提取 协方差矩阵 特征值
原文传递
映射聚类算法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罗旋 费洪晓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09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学生考试成绩包含的信息丰富,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料,常被用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测定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一般如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其隐藏模式多存在缺陷,且传统的聚类算法不利于高维计算,无法从这类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学生考试成绩包含的信息丰富,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料,常被用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测定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一般如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其隐藏模式多存在缺陷,且传统的聚类算法不利于高维计算,无法从这类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本文采用基于密度的最优映射聚类(DOC)算法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较好地解决了经典聚类算法中的维度灾难以及降维带来的信息丢失,且能同时得到相关维和相似类。实验表明DOC算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能够同时得到相关维和相似类,具有更高的效率,对于教学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聚类 高维空间 相关维 学生成绩
原文传递
基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的光伏系统短期无辐照度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3
8
作者 代倩 段善旭 +3 位作者 蔡涛 陈昌松 陈正洪 邱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8-35,共8页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建立反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无辐照度发电量短期预报模型。此外,为适应天气突变,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M)由云量预报信息对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继而对各天气类型采用相应的预测网络,避免了单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通过与含辐照度输入及无天气聚类识别的预测模型做交叉对比实验,预测结果表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无辐照度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50%湿度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 神经网络 气象因素 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 距离分析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风电波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楠 黄越辉 +1 位作者 王晶 耿天翔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1,共9页
受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等因素制约,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已给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的高效消纳带来了很大挑战。文中研究了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算法的风电波动过程划分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多时空尺度风电波动特... 受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等因素制约,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已给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的高效消纳带来了很大挑战。文中研究了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算法的风电波动过程划分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多时空尺度风电波动特性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三北”地区2017年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据,从“风电场-省级电网-区域电网”三个层级研究了风电的分钟-小时级短期波动幅度特性和长期统计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可对风电波动类别进行有效辨识,风电出力波动的时间-空间特性指标可对风电富集地区的调度运行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映射聚类 风电波动过程 时空波动特性 统计特性 调度运行
下载PDF
基于天气类型聚类和LSTM的PM_(2.5)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芬 杨程 +1 位作者 赵晋斌 王转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202,151,共5页
为了提高多变天气状态下PM_(2.5)的预测精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与PM_(2.5)相关性较强的因素,通过Copula函数建模分析得出PM_(2.5)与AOD具有强相关性且季节差异明显。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对天气类型进行聚类识别,基于LSTM建立不... 为了提高多变天气状态下PM_(2.5)的预测精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与PM_(2.5)相关性较强的因素,通过Copula函数建模分析得出PM_(2.5)与AOD具有强相关性且季节差异明显。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对天气类型进行聚类识别,基于LSTM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PM_(2.5)浓度短期预测模型。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相比,基于LSTM建立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灰色关联分析 Copula建模 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 LSTM
下载PDF
基于多语言社会化标签聚类的潜在社会关系网络发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成志 汤丽娟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71,共5页
文章采用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分别对中英文标签进行聚类,在标签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先聚类后翻译的映射策略实现中英文标签的映射;在标签聚类及映射的基础上,自动发现多语言环境下潜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多语言环境下的社会关系... 文章采用分裂式层次聚类算法分别对中英文标签进行聚类,在标签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先聚类后翻译的映射策略实现中英文标签的映射;在标签聚类及映射的基础上,自动发现多语言环境下潜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多语言环境下的社会关系网络比单一语言环境下的社会关系网络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标签 结果映射 潜在社会关系网络
下载PDF
基于BR-SOM聚类算法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沛 王翰林 +2 位作者 徐文涛 路洁 牛文浩 《微型电脑应用》 2021年第11期101-103,107,共4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能力,建立贝叶斯正则化(Bayesian regularization(BR))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聚类算法对配电网短期负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输出层拓扑内存在紧密关联的节点与邻域节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学习,因此,... 为了提高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能力,建立贝叶斯正则化(Bayesian regularization(BR))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聚类算法对配电网短期负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输出层拓扑内存在紧密关联的节点与邻域节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学习,因此,相邻节点将会形成相近的权重,并达到与相近输入节点的良好匹配性。之后选择宁夏某地区的电网作为测试对象对该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Relief算法对电力系统负荷特征向量实施筛选,最终确定5个,大幅降低了特征量的数量,达到简化负荷描述的效果。测试了存在显著特征的三类用户负荷平均准确率,SOM算法准确率均在97%以上,验证了这个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短期负荷 用电行为 贝叶斯正则化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连续多日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立新 周尚珺玺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针对影响连续多日每日最大负荷的因素较多且构成复杂,连续多日负荷预测方法少难度大、含节假日的连续多日负荷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分析了近几年工作日电力负荷数据特点,研究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M)聚类算法并... 针对影响连续多日每日最大负荷的因素较多且构成复杂,连续多日负荷预测方法少难度大、含节假日的连续多日负荷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分析了近几年工作日电力负荷数据特点,研究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M)聚类算法并将其用于负荷数据的预处理,研究了节假日负荷的特性,总结了其负荷变化规律并加以区分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连续多日负荷预测新方法。该方法区分普通工作日与节假日,普通工作日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对日最大负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了以周期特征相似的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的神经网络模型,节假日设定假日影响因子单独预测。运用某市近年的负荷数据进行预测,算例结果显示综合预测误差为3.21%,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为连续多日最大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多日负荷预测 特征提取 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 日最大负荷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映射的神经网络轨道客流时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锦韵 《智能城市》 2021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文章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序趋势及神经网络的机理,建立了基于自组织映射结合周期性时间序列特征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直接传递输入和输出数据即可自动建立,并与神经网络仿真分析结合,具备收敛速... 文章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序趋势及神经网络的机理,建立了基于自组织映射结合周期性时间序列特征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直接传递输入和输出数据即可自动建立,并与神经网络仿真分析结合,具备收敛速度快和预测轨道客流最佳唯一逼近的特点。选择轨道AFC刷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文章建立的模型在轨道客流预测中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周期客流 神经网络预测 自组织映射聚类
下载PDF
基于气象资源插值与迁移学习的广域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童彦 廖清芬 +3 位作者 唐飞 李宇 王嘉乐 邓晖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929-7939,共11页
针对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普遍缺乏新能源资源监测装置,而导致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象资源插值与迁移学习的广域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地理信息和粗颗粒气象数据,对广域范围下的气象资源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其... 针对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普遍缺乏新能源资源监测装置,而导致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象资源插值与迁移学习的广域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地理信息和粗颗粒气象数据,对广域范围下的气象资源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其次,依据插值结果对具有相同气象特征的光伏电站进行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网络聚类,并对每一类中的光伏电站进行迁移学习的源域和目标域的划分,以保证预测精度;然后,结合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引入误差修正环节,建立源域至目标域的双迁移模型;最后,以浙江省绍兴市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对各个光伏电站单独建模,所提方法能将目标域光伏电站的训练速度提高10倍以上,且在预测精度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气象资源插值 迁移学习 误差修正 自组织映射聚类
下载PDF
基于波动特性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李驰 刘纯 +1 位作者 黄越辉 王伟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8-214,共7页
掌握风力发电的随机、波动与间歇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模型对于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构造未来风电出力场景的新方法。研究了风电波动过程特性,在极值点处将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划分为波动,采... 掌握风力发电的随机、波动与间歇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模型对于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构造未来风电出力场景的新方法。研究了风电波动过程特性,在极值点处将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划分为波动,采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ation map,SOM)神经网络将波动聚类为大波动、中波动、小波动和低出力波动。波动变化规律可用高斯函数来定量表达。基于风电波动过程特性阐述了建模方法,将月份按波动出力特性进行分类,分别统计波动类间转移概率和类内统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按月序贯抽样风电波动类别与各统计参数,计算并模拟得到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对中国某省部分风电场进行了仿真模拟,统计特征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波动特性 时间序列 自组织映射聚类 序贯抽样 概率统计
下载PDF
快速DOC算法及其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夏建兵 廖大强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年第1期183-184,共2页
针对现有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在簇扩展方法上的优势及其聚类判据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融入启发式思想的基于密度的DOC算法。启发式DOC算法通过降低扫描数据的个数,加快DOC算法的运行速度。实验表明,算法在聚类精度、执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 针对现有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在簇扩展方法上的优势及其聚类判据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融入启发式思想的基于密度的DOC算法。启发式DOC算法通过降低扫描数据的个数,加快DOC算法的运行速度。实验表明,算法在聚类精度、执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发现任意形状分布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聚类 DOC算法 高维数据 学生成绩 启发式算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外形扫描的间隙阶差自动评定方法
18
作者 解文序 朱运东 林雪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7-86,共10页
为满足工业复杂间隙阶差自动检测的需要,采用三维结构光扫描方式,以多种对缝间隙阶差类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间隙阶差类型的自动评定检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基于三角形顶点法矢估计理论,结合高斯映射聚类完成间... 为满足工业复杂间隙阶差自动检测的需要,采用三维结构光扫描方式,以多种对缝间隙阶差类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间隙阶差类型的自动评定检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基于三角形顶点法矢估计理论,结合高斯映射聚类完成间隙阶差模式划分,提出根据法向夹角的模式点识别方法,建立间隙阶差求解模型。通过对标准块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所述方法间隙精度为0.03 mm、阶差精度为0.02 mm,满足工业间隙阶差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阶差 高斯映射聚类 法向量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SOM聚类算法的核级管道支吊架根部智能选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涌涛 段永强 +4 位作者 黄捷 苏荣福 余红星 刘雨晨 文剑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核级管道支吊架根部智能选型数据预处理方法开展了研究,研究了根部选型预处理的分类方法,设计了数据预处理流程,确定了支吊架根部选型的优先级顺序;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SOM)聚类算法,研究了支吊架根部智能选型数据...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核级管道支吊架根部智能选型数据预处理方法开展了研究,研究了根部选型预处理的分类方法,设计了数据预处理流程,确定了支吊架根部选型的优先级顺序;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SOM)聚类算法,研究了支吊架根部智能选型数据的计算流程;设计了实验平台,基于实际工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证明了数据的预处理及聚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自组织映射网络(SOM)算法 数据预处理 支吊架根部选型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Mapp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oils in the Pirin Mountains (Bulgaria)
20
作者 Maika Lβiger Jrg Scheithauer Karsten Grunewald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2期122-129,共8页
Soil types, humus types and vegetation as well as their hypsometric variation were analysed in terms of sequenc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high mountains of the Pirin National Park at altitudes between looo and 240... Soil types, humus types and vegetation as well as their hypsometric variation were analysed in terms of sequenc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high mountains of the Pirin National Park at altitudes between looo and 2400 m a.s.1. The study area is characterised by a large variety of natural parameters like petrology (mainly marble and granite), morphology (different slope deposits, exposition) and the orographic climate gradient. Statistical analyses using these parameter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soil group classification of the sites. Based on a 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 and a geological map of the Pirin National Park, the results of thes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generate a "map of potential soil groups" (regionalisation using GIS). Six potential soil groups could be determined. The resulting map exhibits a confidence level of 68 % on 74.4 % of the covered area. Rendzic Leptosols, in combination with Folic Histosols and Histi-lithic Leptosols occur in the alpine and subalpine regions on calcareous substrates.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they are replaced by a mosaic of Rendzic Leptosols, Phaeozems and an increasing occurrence of Cambic Umbrisols. Umbrisols found on silicatic substrates in the alpine region are replaced by Cambic Umbrisols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as well. Hence, pedogenesis is characterised by increasing browning and depth of the soil profiles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The pH-level is slightly acidic to neutral in lower zones and on calcareous rocky bases. Acidification increases in the subalpine zone. Soil pH decreases down to 4 on silicate subtrates. Typical humic values in mineral topsoils are 10 to 12 %, and in organic layers of the soils above 2000 m a.s.1, they are even more. The C:N ratio closely ranges around 20 (med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analysis soil mapping hypsometric soil differentiation Southeast Euro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