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语言映象象似性看英诗汉译的诗形移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毛静林
董伟娟
-
机构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
文摘
国内译界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存在重"神"而轻"形"的倾向,然而根据语言映象象似性理论,依据听觉、视觉形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就英文诗歌而言,这主要表现为主题与作品在语音象征、韵式、格律、语相和篇章等五个方面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之"形"与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这类文体时,对这些形式层面的因素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认识,不可过于轻"形"。
-
关键词
语言
映象象似性
英诗汉译
诗形移植
-
Keywords
spirit
form
imagic iconicity
phonetics
graphology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广告语言的映象象似性及其翻译策略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温玲霞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
基金
2015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拟象象似性在英汉广告翻译中的译法研究(2015B181)
-
文摘
象似性的翻译观近年来被学者们提出并被应用到诗歌等文学翻译中,但鲜少应用于实用性较强的广告语言的翻译中。本文将象似性理论运用到广告语言的翻译研究中,从映象象似性原则中语音象似与视觉象似两个层面探讨广告语言中拟声象似、联觉音组、韵律节奏以及视觉象似等各个方面的翻译策略,证明象似性的翻译观作为一种翻译视角应用到广告语言的翻译中可以取得相应的翻译效果。
-
关键词
广告语言
映象象似性
翻译
-
Keywords
advertising language
imagic iconicity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巴克的运气》的映象象似性解读及翻译
- 3
-
-
作者
毛静林
-
机构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8-120,共3页
-
文摘
根据语言映象象似性理论,依据听觉、视觉形成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文学创作者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一理论运用于作品中以强化主题,以提升艺术感染力。以《巴克的运气》为例,文中语音有映射内容的倾向,语相方面也多次采用非常规字符转换以凸显某些信息。翻译此类作品,需要考虑文字的"形"之重,尽可能选择发音能取得类似效果的文字,充分运用汉语中的标点、词法、句法,再现原作不规则字符转换带来的张力。
-
关键词
《巴克的运气》
语言映象象似性
语音
语相
-
Keywords
Barker's Luck
imagic iconicity
phonetics
graphology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广告语言中映象象似性的修辞效果
- 4
-
-
作者
温玲霞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39-41,79,共4页
-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广告语言的拟象象似修辞研究"(2010QN0053)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映象象似性在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效果,内容主要涉及听觉象似与视觉象似两个层面的修辞效果。研究证明映象象似性可以被应用到广告语言中取得相应的文体效果。本文的尝试丰富和拓宽了象似性理论的研究,也为广告的创作和欣赏开拓了新的视角。
-
关键词
广告语言
映象象似性
修辞效果
-
Keywords
Advertising language
Imagic iconicity
Rhetorical effect
-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周妞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25-428,共4页
-
文摘
语言符号具有映象象似性和拟象象似性。映象符与其所指对象之间存在着声音或形状方面的象似性,而语言结构和形式在数量、顺序、标记性等方面是对人们经验世界结构的模拟。
-
关键词
象似性
映象象似性
拟象象似性
-
Keywords
iconicity
imagic iconicity
diagrammatic iconicity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广告英语中的映象象似修辞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温玲霞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3-77,共5页
-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告语言的拟象象似修辞研究(2010QN0053)
-
文摘
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传统文体学角度对广告英语中的各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但从象似性角度,尤其是映象象似性层面对广告英语中的修辞现象进行的系统分析却少之又少。映象象似性在广告英语中的修辞效果主要涉及听觉象似性与视觉象似性两个层面:前者包括直接语音象似性和间接语音象似性的修辞效果,后者则包括通过改变语言表达的数量、尺寸、书写、排版、页面布局及混合使用不同的语言等方式所取代的修辞效果。文中的分析证明映象象似性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辞方式被应用到广告英语中取得相应的文体效果。
-
关键词
广告英语
映象象似性
修辞效果
-
Keywords
advertising English
imagic iconicity
rhetorical effect
-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浅论汉字构形的象似性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飞鹏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9-81,共3页
-
文摘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重新审视汉字构形的理据问题,认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进符合了由映象象似性到拟象象似性的发展过程,并且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汉字的特点,以及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与之密切相关。
-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映象象似性
拟象象似性
-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magic iconicity
diagrammatic iconicity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广告语言的象似修辞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温玲霞
张喆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7-80,93,共5页
-
基金
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D242)
-
文摘
探讨了语言象似性及其在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效果,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映象象似与拟像象似两个层次以及各层次的修辞效果。研究证明:象似性可以被应用到广告语言中取得相应的文体效果。这为修辞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丰富和拓宽了象似性理论的研究,也为广告的创作和欣赏开拓了新的视角。
-
关键词
广告语言
映象象似性
拟象象似性
象似修辞
-
Keywords
advertising language
imagic iconicity
diagrammatic iconicity
rhetorial effect
-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浅谈象似性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 9
-
-
作者
王雪姣
-
机构
喀什大学
-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70-71,79,共3页
-
文摘
象似性是诗歌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从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隐喻象似性三个层面对古代诗歌题材进行分析,以具有典型性的宋词、元曲及乐府诗为例,分析象似性理论在诗歌体裁中的运用及其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结构的特殊安排,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学之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
关键词
象似性
诗歌
映象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翻译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