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左传》杜注孔疏异义辨举隅
1
作者 王少帅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95,共1页
杜预注、孔颖达疏是《春秋左传》最重要的注疏,一般认为“疏不破注”,孔疏总是维护杜注。但这只是表象,仔细推敲,注疏之间亦有异义,故撰此短札以作辨析。《春秋》僖公五年:“夏,公孙兹如牟。”杜注:“叔孙戴伯娶于牟。卿非君命不越竟,... 杜预注、孔颖达疏是《春秋左传》最重要的注疏,一般认为“疏不破注”,孔疏总是维护杜注。但这只是表象,仔细推敲,注疏之间亦有异义,故撰此短札以作辨析。《春秋》僖公五年:“夏,公孙兹如牟。”杜注:“叔孙戴伯娶于牟。卿非君命不越竟,故奉公命聘于牟,因自为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杜预注 孔颖达疏 孔疏 杜注 疏不破注 异义 春秋
下载PDF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引金文辯誤三則
2
作者 劉光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2期179-187,255,共10页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是當代研究《左傳》的扛鼎之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該書相對其他注釋《左傳》著作的特色是大量地使用金文材料。然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楊注”在使用金文上還存在不少疏誤。文章擇其引金文疏誤之處三則進行勘...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是當代研究《左傳》的扛鼎之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該書相對其他注釋《左傳》著作的特色是大量地使用金文材料。然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楊注”在使用金文上還存在不少疏誤。文章擇其引金文疏誤之處三則進行勘誤與考證,以期有助於更好發揮《春秋左傳注》的學術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傳》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金文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商榷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朝晖 余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73,共3页
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对研读《左传》很有价值的训诂学著作,本文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商榷,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训诂学 阅读过程 商榷 研读 左传 著作
下载PDF
专书词典义项设立刍议——从《春秋左传词典》情感类词语的义项设立谈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索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5,共9页
本文在对《春秋左氏传》情感类词语的使用义进行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 ,从词典编纂的角度分析了《春秋左传词典》中该类词语释义时的义项设立情况。发现“爱、亲、德”等十二个词需增补义项 2 5个 ,“思、忿、戚”等 6个词的义项需要调整... 本文在对《春秋左氏传》情感类词语的使用义进行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 ,从词典编纂的角度分析了《春秋左传词典》中该类词语释义时的义项设立情况。发现“爱、亲、德”等十二个词需增补义项 2 5个 ,“思、忿、戚”等 6个词的义项需要调整。认为义项的详审赅备是专书词典的重要特色 ,涵盖的周遍性、切分的细密性是专书词典义项设立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穷尽性的义点调查是设立义项的基础 ,词的结构功能和词义的系统性是设立义项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词典》 专书词典 情感类词语 义项 释义 设立原则 义点搜集 词义 词语结构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商榷(续)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朝晖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对研读《左传》很有价值的训诂学著作,本文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商 榷,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古代汉语 训诂 《襄公十八年传》 《襄公十九年传》 《昭公十八年传》
下载PDF
《春秋左传注》勘误四则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淑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6期62-63,共2页
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大醇小疵,本文谨就该书桓公二年、闵公二年、文公十八年以及 宣公四年的相关注文提出不同见解。
关键词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左传
下载PDF
掇其精粹 订补申说——《左传会笺》影响《春秋左传注》的几种方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赫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左传会笺》为20世纪初《左传》注释的重要著作。《春秋左传注》晚出,能海纳百川,富采旧注,择撢群籍,遂有驾旧轶往之势,在《左传》训释诸书之中,最为称首。作为往籍旧说,以《左传会笺》之重,自然纳入《春秋左传注》参考权揆之范畴。对... 《左传会笺》为20世纪初《左传》注释的重要著作。《春秋左传注》晚出,能海纳百川,富采旧注,择撢群籍,遂有驾旧轶往之势,在《左传》训释诸书之中,最为称首。作为往籍旧说,以《左传会笺》之重,自然纳入《春秋左传注》参考权揆之范畴。对比分析两书,可以看到《春秋左传注》受到了《左传会笺》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基本接受、约取其意、取其精粹、作以申发等几个方面。这种对比分析,为正确评价《左传会笺》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为深入理解《春秋左传注》的学术成就和特征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会笺》 春秋左传注》 文献学
下载PDF
《春秋左传注》考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筱芳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本文对 1 990年版《春秋左传注》残存的文字讹误予以纠正 。
关键词 杨伯峻 文字错误 文义注疏 春秋左传注》
下载PDF
《春秋左传注》辨正六则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恩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5期1-8,共8页
本文选择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六则,辨正其误。其一、杨注桓公五年传“启蛰而郊”之礼,误将周代“大报本反始”的冬至郊天与孟春祈谷的“启蛰而郊”混为一谈。其二、杨注僖公二十八年传“亡大筛之左旃”,即亡“中军前驱兵车的左旃”... 本文选择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六则,辨正其误。其一、杨注桓公五年传“启蛰而郊”之礼,误将周代“大报本反始”的冬至郊天与孟春祈谷的“启蛰而郊”混为一谈。其二、杨注僖公二十八年传“亡大筛之左旃”,即亡“中军前驱兵车的左旃”,误为“前军之左旃”。其三、杨注僖公二十九年传“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一段话否定周代存在诸侯五等爵,未能吸收八十年代王世民先生谓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诸侯存在“公、侯、伯子男”三等的新研究成果,是一缺失。其四、杨注僖公三十年传“越国以鄙远”一句,引用《殷契粹编》八·一号卜辞,将“大方”这一独立方国误为殷自称;又将“亶”字误为“鄙”。其五、杨注文公二年传“跻僖公,逆祀也”,谓“不惟享祀之位次变,昭穆亦变”,此是误信韦昭、贾公彦之说。当以杜注、孔疏“礼,父子异昭穆,兄弟同昭穆”为准。父子异昭穆,是父子有别,兄弟同昭穆,是兄弟有伦。其六、杨注文公五年传“王使荣叔归舍、且賵”之“荣叔”的“叔”字误为“荣氏世称”。其实,此“叔”字为伯、仲、叔、季行次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杨注 辨正
下载PDF
《春秋左传》中“所以”和“是以”试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鸿滨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由于句子类型的转变及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导致“所以”从词组向因果连词的过渡;同时在《春秋左传》中并非所有的“是以”都是介宾结构“以是”的倒文,连词“是以”在《春秋左传》中已以固定词组表示一种新的意义,逐渐与... 由于句子类型的转变及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导致“所以”从词组向因果连词的过渡;同时在《春秋左传》中并非所有的“是以”都是介宾结构“以是”的倒文,连词“是以”在《春秋左传》中已以固定词组表示一种新的意义,逐渐与位置的前置没有词序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所以" "是以" 词汇 词组 古代汉语 语法
下载PDF
治经方法的嬗变与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军凤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从治经方法的变化考察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清代《春秋左传》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揭示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治经方法对应不同的研究课题,标示着某种学术规范的确立。治经方法因各个阶段所反对... 从治经方法的变化考察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清代《春秋左传》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揭示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治经方法对应不同的研究课题,标示着某种学术规范的确立。治经方法因各个阶段所反对的对象不同而变化,治经方法的嬗变实际上意味着旧的课题的解决与新的课题的树立,反映出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经方法 春秋左传》学 清代
下载PDF
《春秋左传》“以为”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鸿滨 《唐都学刊》 200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文章从汉语史的角度 ,分析了复音动词“以为”由“A以为B”到“以A为B”再到“以为AB”发展的轨迹 ,进而得出《春秋左传》中的“以”和“为”合用还未普遍具有动词“认为”义 ,只能看作是“以A为B”
关键词 春秋左传 "以为"结构 兼语省略式 汉语史 复音动词
下载PDF
关于《春秋左传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延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4期17-20,共4页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右公子。” 杨注:“上淫曰烝。宣公为庄公子,桓公弟……夷姜或是庄公妾,为宣公庶母。宣公与夷姜通奸,必在庄公或桓公时,故《传》文以初字别之。宣公既立,乃立夷姜为夫人。故《卫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伋子(即急子),以为太子。’宋人洪迈《容斋五笔》误认宣公与夷姜之通奸在宣公既立之后,因而怀疑此事,不可信。” 按:此为《左传》所载“烝”婚之首次。杨注以“宣公与夷姜通奸”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注 春秋左传注》 宣姜 卫宣公 庶母 左传 “报”婚 洪迈 几个问题 收继婚
下载PDF
《春秋左传注》标点自乱其例辨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启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一部在《春秋》、《左传》整理和研究方面很有价值的著作 ,但是其标点也间有可以商榷之处。本文试对其部分标点的自乱其例问题进行辨正 。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标点 考证
下载PDF
《春秋左传注》语词札记
15
作者 王卫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合并经传而为笺注,征引淹博,考辨缜密精当,胜义层见迭出。在校勘和注释中,作者探赜索隐,多发前人之未审,成就很高,堪称当今《春秋左传》研究之巨擘。《左传》之为经典,古来研治者众矣,而歧说悬疑益...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合并经传而为笺注,征引淹博,考辨缜密精当,胜义层见迭出。在校勘和注释中,作者探赜索隐,多发前人之未审,成就很高,堪称当今《春秋左传》研究之巨擘。《左传》之为经典,古来研治者众矣,而歧说悬疑益多矣,《春秋左传注》犹不免白圭之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广雅疏证》 左传 皮肤病 杨伯峻 《一切经音义》 洪亮吉 春秋左传 疥癣 杜预注
下载PDF
古汉语“有VP1不VP2”组合中的“有”——兼议《春秋左传注》相关注释之得失
16
作者 潘玉坤 柳晓静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古汉语"有VP<sub>1</sub>不VP<sub>2</sub>"组合中的"有"可以训释为"宁"(宁愿、宁可)。不过处于这一位置的"有"并不都训"宁",还有其他义训。本文讨论了&q... 古汉语"有VP<sub>1</sub>不VP<sub>2</sub>"组合中的"有"可以训释为"宁"(宁愿、宁可)。不过处于这一位置的"有"并不都训"宁",还有其他义训。本文讨论了"有"训"宁"与训"虽"(即使,纵然)的联系和区别,辨析了几个有歧解的句子,同时对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相关注释的得失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不…… 春秋左传
下载PDF
文本与接受:论《春秋左传集解》的诗学意义
17
作者 丁太勰 刘运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5,共6页
《左传》因记载了大量引诗、赋诗的材料,使之既具有诗学文献学意义,也具有诗学阐释学意义;既可以从《诗》的文本上考察其历史语境意义;也可以从接受上考察其现实语境意义。这两个方面也恰恰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阐释《诗》的主要着眼... 《左传》因记载了大量引诗、赋诗的材料,使之既具有诗学文献学意义,也具有诗学阐释学意义;既可以从《诗》的文本上考察其历史语境意义;也可以从接受上考察其现实语境意义。这两个方面也恰恰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阐释《诗》的主要着眼点。杜预解《诗》,既注重语词训诂、章句辨析以及本事考索,试图在可能的历史语境的还原中揭示文本的本来意义;又注重阐释引诗、赋诗的当下现实的语境意义,试图揭示《诗》接受生成意义的特殊性。"诗以言志"是其一以贯之的诗学思想,"情志合一"则又是其基本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预 春秋左传集解 情志合一 诗学意义
下载PDF
于鬯《香草校书》校《春秋左传》札记
18
作者 熊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择取于鬯与杨伯峻先生对《春秋左传》某些条目的训诂结论进行比照分析,以说明于氏的某些校勘训诂成果即使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于鬯 杨伯峻 香草校书 春秋左传
下载PDF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时间判断商补二则
19
作者 刘卫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8-158,共1页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是周正春三月,夏正之正月,殷正则二月矣。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故也。周历与夏历原相差两个月。杨注以周正之三月当夏正之二月,二者仅差一个月,误。此处1981年初版时原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四月。”误。修订版改“四月”为“二月”。再误。而同年《传》“七月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疑是夏正三月时事,于丑正为四月。”此则不误。此处虽与上事不同,但都于同一页中,此处既知夏正与丑正(殷正)相差一月,上例则误夏正周正也相差一月,一页之中。前后矛盾如此。亦失察之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注》 时间判断 杨伯峻 商补 周正 杨注 周历 夏历
下载PDF
关于《春秋左传注》中《春秋》名称的辨正
20
作者 陈恩林 《古代文明》 CSSCI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春秋》名称问题是春秋学史上的一大公案,久讼未决。当今有代表性的学者周予同之《群经概论》、蒋伯潜之《十三经概论》、杨伯峻之《春秋左传注》皆采晋杜预“错举四时”说,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几成定论。实则杜说不确。本文从天文学... 《春秋》名称问题是春秋学史上的一大公案,久讼未决。当今有代表性的学者周予同之《群经概论》、蒋伯潜之《十三经概论》、杨伯峻之《春秋左传注》皆采晋杜预“错举四时”说,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几成定论。实则杜说不确。本文从天文学与民族学视角出发,并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历代学者研究成果,证明古代先有春秋二季,后出现春夏秋冬四时。年含春秋二季,春秋即代表一年。此是史书称《春秋》之源,与“错举四时”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春秋名称 春夏秋冬 辨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