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齐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51,共14页
《尚书·尧典》所载"诗言志"作为原始乐教的一部分,表现为巫史占卜祭祀过程的祷辞告语,"指向神明昭告",其源甚古。尽管它只是宗教观念的一部分,却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周公"制礼...
《尚书·尧典》所载"诗言志"作为原始乐教的一部分,表现为巫史占卜祭祀过程的祷辞告语,"指向神明昭告",其源甚古。尽管它只是宗教观念的一部分,却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周公"制礼作乐"后,"诗"与世俗政教和文化制度紧密结合。"献诗"和"采诗"制度使"诗"成为表达宗族情绪和沟通政治情感的工具,完成了从"神明昭告"向"天子听政"的转变。而进入体制内的"诗"与乐配合,制度规范和仪式规则赋予诗乐以意义和价值。不过,此时"诗"并未脱离礼乐而独立,单纯的文学观念也未能产生;"诗"所陈之"志"虽指向世俗政治伦理秩序,却仍然受制于乐而服务于礼。春秋时期,诗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赋诗言志"以摆脱乐教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独立言志功能;一是通过"礼"、"仪"之辨以摆脱典礼仪式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内在意义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春秋诗教传统,为诗的观念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也使诗进入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言志
献
诗
陈志
赋
诗
言志
原始乐
教
西周礼
教
春秋诗教
原文传递
题名
“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齐洲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51,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05BZW013)
文摘
《尚书·尧典》所载"诗言志"作为原始乐教的一部分,表现为巫史占卜祭祀过程的祷辞告语,"指向神明昭告",其源甚古。尽管它只是宗教观念的一部分,却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周公"制礼作乐"后,"诗"与世俗政教和文化制度紧密结合。"献诗"和"采诗"制度使"诗"成为表达宗族情绪和沟通政治情感的工具,完成了从"神明昭告"向"天子听政"的转变。而进入体制内的"诗"与乐配合,制度规范和仪式规则赋予诗乐以意义和价值。不过,此时"诗"并未脱离礼乐而独立,单纯的文学观念也未能产生;"诗"所陈之"志"虽指向世俗政治伦理秩序,却仍然受制于乐而服务于礼。春秋时期,诗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赋诗言志"以摆脱乐教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独立言志功能;一是通过"礼"、"仪"之辨以摆脱典礼仪式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内在意义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春秋诗教传统,为诗的观念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也使诗进入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
诗
言志
献
诗
陈志
赋
诗
言志
原始乐
教
西周礼
教
春秋诗教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王齐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