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辐照灭菌对昭通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俊杰 张帮磊 +4 位作者 师睿 李浪 亢凯杰 叶坪 彭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6-336,共11页
为探究辐照灭菌对昭通酱的可行性,本文考察了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昭通酱感官评分、微生物含量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为3.68 kGy时,昭通酱感官综合评价较好,菌落总数、真菌、大肠菌群含量均达到卫生标准,... 为探究辐照灭菌对昭通酱的可行性,本文考察了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昭通酱感官评分、微生物含量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为3.68 kGy时,昭通酱感官综合评价较好,菌落总数、真菌、大肠菌群含量均达到卫生标准,昭通酱辐照前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辐照后共检出100种挥发性成分,辐照后挥发性成分主要由32种酯类、4种醛类、26种烯烃类、15种醇类、11种酮类、1种醚类、2种酚类和9种其它类物质组成。其中辐照剂量对醇类、酯类、醛类及其它类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辐照后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明显,醛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下降。昭通酱辐照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异丁醇、芳樟醇、4,7-二甲基十一烷和亚油酸甲酯,分别占总含量的36.90%、20.29%、11.70%和4.94%。辐照后昭通酱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芳樟醇、亚油酸甲酯、苯甲酸乙酯、川芎嗪。辐照后异丁醇相对含量降低明显,而芳樟醇上升明显。根据结果可以得出3.68 kGy属昭通酱辐照灭菌的可靠剂量,其结果为昭通酱向高原地方特色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酱 电子束辐照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灭菌对昭通酱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杰 张正彪 +2 位作者 李浪 余平莲 臧永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69,共6页
以昭通酱的感官评价、部分营养及理化成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为3.68 k Gy时,昭通酱感官综合评价较好,真菌、大肠杆菌达到卫生标准,脂肪含量未显著下降(P>0.05),过氧化值未显著... 以昭通酱的感官评价、部分营养及理化成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为3.68 k Gy时,昭通酱感官综合评价较好,真菌、大肠杆菌达到卫生标准,脂肪含量未显著下降(P>0.05),过氧化值未显著上升(P>0.05),6种大豆异黄酮含量未显著下降(P>0.05),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呈味氨基酸(DAA),条件必需氨基酸(CEAA)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表明该剂量对昭通酱营养成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微生物指标达到卫生标准,是昭通酱电子束辐照灭菌的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大豆异黄酮 品质 昭通酱
下载PDF
昭通酱自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杰 李浪 +4 位作者 张文艳 亢凯杰 余平莲 何明艳 叶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9-175,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昭通酱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气味活度值(OAV)筛选昭通酱关键香气成分,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昭通酱在自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昭通酱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气味活度值(OAV)筛选昭通酱关键香气成分,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昭通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共检出60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烯类12种、酯类14种、醇类12种、酮类1种、酚类4种、醚类3种、醛类2种、其他类12种。发酵过程中酯类、酮类和醚类物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烷烯类物质呈上升趋势,醇类、酚类、醛类和其他类物质呈下降趋势。通过气味活度值(OAV)的计算,共筛选出40种OAV≥1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这些关键香味物质共同构成了昭通酱的香气特性,使昭通酱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酱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昭通酱的不同加工工艺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俊杰 杨奎 +4 位作者 亢凯杰 张帮磊 朱勋旺 李浪 余平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以昭通酱的传统工艺为基础,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昭通酱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昭通酱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10d后逐渐趋于平缓或呈下降的趋势;食盐添加的量与昭通酱中亚硝酸盐含量呈负相... 以昭通酱的传统工艺为基础,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昭通酱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昭通酱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10d后逐渐趋于平缓或呈下降的趋势;食盐添加的量与昭通酱中亚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且影响显著;发酵温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越少,在30℃时产生的亚硝酸含量最高,最高达到4.55μg/g;相比对照组,抗氧化剂(维生素C)大大降低了亚硝酸盐含量,当抗氧化剂添加量为0.09%时,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最后结合昭通当地气候特色以及昭通酱的感官评分,确定出昭通酱的最优工艺为: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为10℃、时间180 d、维生素C添加量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酱 发酵工艺 亚硝酸盐 抗氧化剂
下载PDF
昭通酱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杰 李志鹏 +2 位作者 王磊 王锐 余平莲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以传统自然发酵昭通酱为研究对象,探究昭通酱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铵盐、氨基酸态氮、总酸、酸价以及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铵盐随发酵时间呈上升趋势,在0.030%~0.224%;氨基酸态氮含量在180 d时最高,达到0.582%;总酸下酱前为0.592 g/1... 以传统自然发酵昭通酱为研究对象,探究昭通酱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铵盐、氨基酸态氮、总酸、酸价以及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铵盐随发酵时间呈上升趋势,在0.030%~0.224%;氨基酸态氮含量在180 d时最高,达到0.582%;总酸下酱前为0.592 g/100 g,下酱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变化平缓,在70 d时达最高,为0.920 g/100 g;酸价在制曲阶段呈快速上升趋势,在28 d时达到2.271 mg KOH/g,在下酱后呈先上升后下降,在63 d时达到最高,为2.513 mg KOH/g;还原糖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制曲阶段在28 d时达到9.612%,下酱后在70 d时达到最大值,为10.526%。150 d时除氨基酸态氮,其他指标的变化均趋于平缓,再结合感官评分结果可知昭通酱在发酵150 d左右就基本成熟,可以结束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酱 发酵 理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